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名臣伊尹是如何由厨师成为商汤丞相的

解密:名臣伊尹是如何由厨师成为商汤丞相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73 更新时间:2023/12/8 11:25:14

身为一个正在兴起的部落首领,商汤很在意发现人才、提拔人才,重视贤士在其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商汤兴商灭夏的过程中,有位辅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就是伊尹

伊尹,生卒年不详。因为其母亲在伊水沿岸居住,故以伊为姓氏,尹是官名。商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丞相、帝王之师,被誉为“中华厨祖”、“上古第一圣人”。

传说他的母亲为有莘国的一名采桑女,居住在伊水之上。

后来,在她怀孕第十个月的一天夜里,在梦中得到了神灵的指点。神灵告诉她,明天一早她家门口的一快大石头下,会有一股清水向东流去,要她顺着清水的流向而去,但决不可回首观望。

于是,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早,果然发现在自家门口大石头下流出了一股清水,方向也是往东而去。于是,她按照梦中神人的指点,也随之向东走去。

但在走了数里之后,她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好奇,轻轻地回头看了一眼。

也就是这轻轻的一回头,改变了她的一切:突然之间,她所在的地方被大水淹没,而她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桑树立在了岸边。

一天后,有一名采桑女路过此地时,在这棵桑树上发现了一个哭泣的男婴。

由于感觉到这个男婴来历非凡,采桑女就把这个男婴上交给了有莘国国君。后来国君就命她来抚养男婴长大成人。

这位采桑女的丈夫是有莘国国君的御厨,对于杀猪宰羊、烹炒煮炸,无不精通。

于是,受他这位“父亲”的耳熏目染,长大后的的伊尹,对烹调酒菜美食的技术掌握的那是一个得心应手,后同其“父”一同服侍于有莘国国君。几年下来,更是得到了国君很高的赞赏。

但是,此时的伊尹,已经不在满足于为国君做那可口的饭菜与酒肴,他更有一颗在政治上的报国之心。

因为当时的夏王朝在夏同志的“精心”治理下,已经开始动乱不安。

于是,伊尹就利用给国君上菜的机会,有意无意地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希望能够得到国君的重视。

天长日久,国君见他精通舜之道,便命他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而自身却对他的言论并不敢兴趣。

但伊尹并没有放弃,仍在国君视察课堂之时,大胆向国君进言,劝其兴邦治国,以备攻夏,而每次国君都是以一笑了之。

多次的进谏都没有结果,这使伊尹认识到:与夏王室同属一脉的有莘国国君是不会攻打夏桀的。即使有莘国去攻打夏王朝,仅仅依靠它的那点实力也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必须寻找一个实力强大而又有贤明君主主政的方国部落,良禽择木而栖嘛!

不久,伊尹就听说了商汤治国爱民的事迹。

于是,伊尹就以“才尽无以可教”为由,向有莘国君递交了辞职书,请求回家务农。

本来国君就对他无甚好感,也就批准了他的请求。

就这样,伊尹便回到了乡下老家,当起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耕于有莘之野”。

在与周围之人交往一些时日之后,其聪明才智渐渐让众人所折服,都称其“贤”,其名声日益传向四方。不久,他的美名也被商汤所知晓。

为了得到这位贤士,商汤是费尽了心思!

怎样才能名正言顺地把伊尹从有莘国顺利地带回商地呢?!

有了!

商汤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联姻。

原来,有莘国国君正好有个妙龄的女儿,于是商汤赶紧派使者去向有莘国国君求婚。说来也巧,有莘国国君也正为自己的女儿没有门当户对的好的去处而发愁呢,两只巴掌正好打在了一起。

商汤的来使让他非常高兴,当即便答应了这门婚事,占卜并约定好了迎娶的良辰吉日。

伊尹听说了商汤来使的消息,便冒险前来求见,请求跟随他们一起去商地,以求早日见到明主,进而施展自己的才华。

但是使者的回答却令他大失所望。

原来商汤在使者出发前便告诉他们,如若伊尹要跟随而来,就告诉他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让他再等一等,迎婚那一天,便是他归商之时。使者便把商汤的话给伊伊说了一遍。

其实商汤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但为安全起见,只好先缓其日。使者临走之时暗中又告诉了伊尹另一个消息,这一消息让他有点兴奋。

原来商汤在给有莘国国君的聘礼上加了一句话,那就是怕您的女儿吃不惯我们这儿的的饭菜,希望您能派一名御厨一同出嫁(也就是所谓的媵臣),商汤想让伊尹主动自荐,以他的聪明才智和真本事,此事一定可成。

使者走后,伊尹便马上进宫求见有莘国国君。告诉国君,自己担忧公主可能吃不惯商地的饭食,请求让自己跟随公主一块出嫁到商地。

国君正考虑此事,恰巧伊尹求见,也就高兴地答应了他。反正都得有人去,他去了反到好,自己也不会有所损失,他的手艺自己也放心。

半个月后,商汤派出了一个庞大的迎亲队伍(其实就是为了迎接伊尹一人而已),在有莘国待了两天,就吹吹打打地回去了。

当然,伊尹同志身为陪嫁的奴隶(御厨在当时也是奴隶身份)也在送亲队伍之中,少了谁也不能少了他。

伊尹来到商地后,商汤并没有急于召见他。

因为商汤还需要考察伊尹一番,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他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自己也不想找一个巧言令色、华而不实之人来辅佐自己。

转眼间来到商地都快一个月了,伊尹见商汤依然没有要召见自己的意思,心里那个着急啊!

不会是商汤忙于国事,把我给遗忘了吧?!

这一急,反倒急出个好主意:

一天中午,商汤正和往日一样与众妻儿用餐,但却发现有一道菜的味道与先前所食大不相同,以前是美味无比,而今日吃起来却是酸甜苦辣百味俱全啊!

于是,他便决定要见一下做这道菜的人,一问却是伊尹,就命其来面见。

得知商汤终于要召见自己,伊尹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于是,伊尹赶紧又把准备了有月余的说词再次疏理了一遍,然后稳了稳心,就背着一个大鼎(当时做饭、炒菜都是用青铜鼎)来见商汤。

待伊尹行过大礼之后,商汤便问他:此菜味道为何与往日大不相同。

伊尹便把前后两次做菜用的材料与烧炒的过程给商汤说了一遍,紧接着,伊尹又以做菜为比拟,向商汤阐述了自己关于治国理政的观点。

商汤听后大悦,夸奖伊尹之话有尧舜之道,乃知其经天纬地之才实为不虚,实为治国之贤才。

高兴之余的商汤决定破例提拔伊尹为尹,即右相。

伊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奴隶提拔而来的丞相,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当过厨师的丞相。

从此,伊尹就开始一心一意地辅佐商汤治理领地,来施展自己那伟大的政治抱负——兴商灭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中山靖王刘胜的母亲是谁?他究竟有多少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山靖王刘胜,中山靖王刘胜是孝景帝第几子,中山靖王多少个儿子

    刘胜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汉武帝年间的一位诸侯王。刘胜去世后,追封他的谥号为“中山靖王”。刘胜十一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山王,在位时间为四十三年,享年五十三岁。刘胜的父亲为汉景帝刘启,母亲为贾夫人,除此之外,刘胜还有一哥哥,名为刘彭祖。关于刘胜的评价,《汉书》有过相关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顾名

  • 解密:周朝的哪一任国君死于假冒伪劣产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如何看待假冒伪劣产品,任国君,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哪几类

    公元前996年,西周第三任君王周康王因得恶疾驾鹤西去,王公大臣们按照周朝礼制,拥立康王长子姬瑕为王,是为周昭王。瑕者,美玉之斑也,也可以延伸为缺点、过失的意思。姬瑕,人如其名。如果把周王朝比作一块美玉的话,那么即位后的姬瑕,将不负其名,渐渐地做了许多错事,慢慢地给周王朝脸上摸了很多灰。做为国之储君,

  • 朱买臣为何会休妻?朱买臣因何被汉武帝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王夫人的下场,汉武帝为什么和李夫人葬在一起,汉武帝最爱卫子夫还是李夫人

    《朱买臣传》出自于班固所著的《汉书》,讲述了朱买臣的人生经历。朱买臣是西汉吴县人,自幼爱好读书,即使家庭条件非常贫困,朱买臣依然坚持日复一日的做学问。朱买臣四十多岁的时候,妻子崔氏嫌弃朱买臣没有本事,便和他离婚。汉文帝登基后,同县人严助将朱买臣推荐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召见朱买臣,并封官给他。不久之后,

  • 邹阳与明珠暗投有何典故?被冤他是如何开脱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青面兽双夺宝珠寺起因经过结果,邹阳市,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起因经过结果

    明珠暗投是一个成语,原来本身的意思是闪闪发光的珍珠贝放到路上的行人面前,行人虽然看到没有不愣住的但是谁也不敢去拿。后来也指把闪亮的珍珠放到黑暗不见光的地方,用来比喻好的物品或者珍贵的物品却落到了不太识货的人受手里,得不到原有的重视。后来也引申为比喻有才能见识的人却没有得到重视,也就是说好的人才贤士投

  • 解密:周朝始祖弃为何三次被母亲狠心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太后毁了五千年,李治为什么娶武则天,小女花不弃与母亲相认

    那是在上古“三皇五帝”时的帝喾(ku)时期,作为部落联盟酋长的帝喾,迎娶了炎帝后裔有邰(tai)氏部落的女儿姜原。帝喾一生共有四个妻子,姜原为原配。在此之后他又分别迎娶另外三位妻子进门,她们分别为:有娀(song)氏部落的女儿简狄、有锋氏部落的女儿庆都、娵訾(ju/zi)氏部落的女儿常仪。大家都知道

  • 秦始皇为何焚书坑儒?焚书坑儒为何没有毁灭文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焚书坑儒真的是秦始皇做的吗,秦始皇为什么要下令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文化原因论文

    作为千古名帝--秦始皇,虽然在位时间并不长,但他在政治上的不同凡响,赢得后人的好评。但是,就有着这样的一件事情,历经2000多年遭到后人的唾骂,甚至称之为暴君。其原因就是实行“焚书坑儒”的措施。秦始皇时常被后世批评是暴君,实行的是暴政,其中的一条依据就是他焚书坑儒。那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如果从

  • 揭秘:永乐大帝北伐时 太子朱高炽监国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第五次北伐失败了吗,朱高炽一万人守城,永乐大帝五次北征

    后代历史学家一直对于朱高炽监国和朱棣北伐这两件事心存疑虑,因为朱高炽监国有人说5次,有人说6次,关于朱高炽监国几次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给出明确的答复,大部分的答案都是5次或者6次,因为朱棣北伐也是5次或者6次。朱高炽监国指的是明朝前期朱棣北伐,他把京城的大小管理事务都交给了还是皇太子的朱高炽,而成祖朱

  • 苏努贝勒:宁死也不愿退出西洋教的满清皇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满清毁灭华夏文明,如果君士坦丁堡没有沦陷,瑞年贝勒

    西洋教又称耶稣教、基督教,最早在明朝中后期随西方传教士传入我国。他们之中的代表人物有著名的数学家利玛窦和宫廷画师郎世宁。做为一名传教士,郎世宁等人之所以主动接近高官和皇室,目的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传教!因为在他们看来,相对于平民百姓而言,皇室和政府高官的影响力更大,一旦他们中的某个人加入了教会,就会

  • 张廷玉辅佐过几个皇帝?张廷玉的墓地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廷玉为什么能进太庙,何氏家族墓地在何处,张廷玉的后代在哪里

    张廷玉是清代三朝元老大臣,于雍正年间到达了政治生涯的顶峰,他在谕旨与文字编撰、军机制度的设定以及奏章制度的改革完善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了直至清代末期的历史,除了政治功绩以外,张廷玉的品行作风也极为端正。张廷玉偏爱长子张若霭,小小年纪便登科中举,书画造诣也颇高。有一次父子二人去一个官员家做客,张廷玉看到

  • 揭秘:秦三世子婴在位期间做过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有程婴吗,扶苏子婴,秦朝子婴的结局

    最早关于秦三世子婴的介绍出现在《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中,当时的秦始皇在巡游的中途去世,秦二世胡亥登上皇位。胡亥的身旁有赵高辅佐,自然不会放过以前的忠臣。胡亥登基的时候就准备杀掉蒙恬、蒙毅两兄弟,秦三世子婴劝谏胡亥不要这么做,这样不利于国家朝政的管理,但是胡亥不听诛杀了忠臣相反任用没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