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嫫母是什么人?为何被称为古代“四大丑女”之首?

嫫母是什么人?为何被称为古代“四大丑女”之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57 更新时间:2023/12/16 12:40:20

嫫母,又称丑女,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貌丑而贤德。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其实还有“四大丑女”,嫫母便位列其首,且是黄帝的妻子。如果说“四大美女”代表的是自然美,那么“四大丑女”代表的便是心灵美,这四位女子虽然容貌丑陋,但却均是内在美的代表。容貌之美、美在一时,道德之美、流芳万古,故也有“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之语,这便是嫫母芳名远胜西施的由来,而且相传镜子也是由嫫母发明的。

《史记》、《路史后记》均记载嫫母为黄帝次妃(另说第四妃),唐代《琱玉集·丑人篇》对其外貌有所描述,据载“(嫫母)锤额顣(cù)頞(è),形麁(cū)色黑”,也就是说其额如纺锤、塌鼻紧蹙,体肥如箱、貌黑似漆,因而被称之为“黄帝时极丑女也”。

那么作为部落首领的黄帝为何要娶她呢?相传黄帝为了制止部落里面的“抢婚”事件,因而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但却面貌丑陋的嫫母作为自己的妻子,并说道,“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

嫫母虽然容貌丑陋,但因甚是有德,故而黄帝对其也是信任有加,将管理后宫的责任都交给了她。根据《山海经》记载,黄帝在带领部落男子外出征战之时,部落的女人便均被留在汉水南岸的基地当中,因留守者均为女子,故而有“女子国”之称,而这里的管理者便是黄帝元妃嫘祖和嫫母,两人不仅管理有方,且相互之间极为要好。

而据《轩辕本纪》记载,黄帝在带着嫘祖巡视天下时,嫘祖不幸在途中去世,于是黄帝将其封为“祖神”,并让嫫母负责“监护于道”,组织老百姓按时祭祀。更是封其为“方相氏”,利用其容貌来驱邪。故而嫫母逐成为了逐疫驱鬼之神,据说后世巫医神汉跳大神时所戴的面具,便是嫫母的遗像。

传说,黄帝败炎帝、杀蚩尤,完成一统华夏的伟大壮举,便多有嫫母内助之功。对于嫫母的品德,历朝历代多有好评,故有“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之语,嫫母的故事甚至被很多人当做教育女子的典型。

相传,人类的第一面镜子便是嫫母制作的。

有一次,黄帝的另一位妃子彤鱼氏叫嫫母与自己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因为力气大,因此比其他人都做得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

到中午时分,在阳光照射之下,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当中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在阳光照射之下非常刺眼,于是他将石片刨出来,拿在手中一看,发现自己丑陋的面孔全部被映照了出来,因而觉得时分奇怪,便悄悄将石片藏在了身上,没有向任何人说起。

等到无人之时才将石片悄悄取出,发现石片表面其实并不光滑,因而将自己的样貌映照的极为奇怪。于是,嫫母来到制作石刀、石斧的房间,用磨石将石片打磨的非常光滑。再拿起一看,发现比刚才清晰了许多,但自己的样貌仍然很是丑陋。

在镜子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便经常在水边洗漱,嫫母知道自己的容貌之后,便再也不去水边洗漱了,就算节日也不轻易抛头露面,每天只是对照着石片收拾打扮一番,然后又偷偷藏起来。

直到有一次,嫫母因为脸部受伤,因而对着石片往自己脸上贴药,却不想黄帝恰好此时回来,发现了嫫母手中的东西。这件东西这才得以广为流传,镜子这件物品,也就此得以广泛应用。

除了嫫母之外,其他三位“丑女”分别是:齐宣王的王后钟无艳,东汉美男子梁鸿的妻子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原型),东晋名士许允之妻阮家女(妇女“四德”的忠实捍卫者)。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名虽然被广为流传,但在了解了她们的生平之后,不难发现,她们的容貌虽美,但却总与乱政亡国相关。而“四大丑女”虽然容貌丑陋,且名声不显,但却均为内在美的典型。

正所谓,“形同夜叉丑无敌,轩辕重才娶为妻。修德养蚕惠天下,留芳万古胜西施”,说嫫母留芳万古胜过西施,也并非没有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虎父无犬子:那些老子英雄儿好汉的风流人物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梁山好汉哪些得以善终,老子英雄儿好汉出处,老子好汉下一句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世事浮沉,每朝每代都不乏英雄的出现,他们或挽狂澜于既倒,或醉卧疆场,开疆拓土,在波澜诡谲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我们下面就来聊聊那些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那些老子英雄儿好汉前后相承代代进化的风流人物。第一对:李冰、李二郎。李冰,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秦昭襄王末年为蜀郡

  • 揭秘:为何李广难封?李广数奇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广难封的启示,李广难封的主要原因,李广难封的原因

    李广是汉朝最出色的将军,作为一名驻守边关的武将,李广通过自己的实力让北方匈奴闻之变色,即使是对手,游牧民族也称其为飞将军”;汉朝是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完成统一的时刻,汉武帝时期,北方匈奴多次侵犯大汉王朝领土,李广一生与匈奴交手七十多次,屡次边关告捷,李广先后成为御林军总管、先锋将军和边关太守,但是作为

  • 汉武帝与卫青除君臣关系外 他们真实关系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彻与卫青历史上的关系,卫青霍去病霍光的关系,刘彻和卫青的关系考证

    汉武帝刘彻是为汉族人民成为中国主要民族打下基础的西汉时期的皇帝,他所统治的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封建时期第一个繁华鼎盛朝代。卫青是为汉武帝巩固江山,打击匈奴的大司马大将军。汉武帝与卫青是相辅相成的君臣关系。刘彻成为汉武帝是因为靠着迎娶长公主的女儿陈娇,在长公主的帮助下登基成为汉武帝的。汉武帝刘彻的童年被淹

  • 揭秘:李敢是哪个朝代的人?李敢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李敢涛,霍去病为何杀李敢

    李敢是西汉著名的将领,飞将军李广的幼子。曾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后来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一职,并封关内侯。后因击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李敢以英勇着称,也是霍去病的部属。元狩二年,李敢随着父亲一起出征。这场战事由于张骞延误战机,导致匈奴左贤王率领了四万骑兵包围了父亲李广。看见这样的情况,李广的士兵又

  • 揭秘:彭越是谁?有关彭越的传奇事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彭士禄的伟大事迹,楚汉传奇人物分析,辛弃疾传奇事迹简短

    西汉大将。拜魏相国,又被封为梁王。彭越少年时代在巨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以捕鱼为生。他很有号召力,许多少年追随于他。也曾集聚一伙人为强盗。当陈胜,项梁起义反秦时,一些青年人鼓动彭越仿效他们的做法。彭越却认为"两龙方斗,且待之。"(《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过了一年多,泽中的一百多青年人相聚有,他们共

  • 九江王英布为何两度叛乱?英布为何背叛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季布背叛项羽了吗,英布为什么叫黥布,英布项羽的功谁厉害

    英布的一生,并非一心一意伺奉一位主公,他朝秦暮楚,左右摇摆,最后他的结局确实是不得善终,可谓种恶因得恶果,也是怪不得他人的,算是咎由自取的。那么英布究竟效忠了哪几位主公,又因为何时而背叛了主公,在他的一生中,究竟发生了几次叛乱,最后叛乱是否以成功作为结局?在叛乱的过程中,英布究竟又是怎样去思量和考虑

  • 萧何为何帮助吕后杀韩信? 萧何的结局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与吕后的关系,吕后为什么不杀萧何,吕后杀韩信

    萧何,其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是沛丰人,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萧何在幼时便十分的聪慧,才思敏捷,喜好研究历代的律令,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年轻之时便做了沛县的主吏掾,任职期间认识了许多朋友。萧何虽年纪轻轻,但性格和善,善于识人。当萧何初见刘邦时,便认为此人

  • “汉初三杰”为何仅韩信惨死?是韩信居功自傲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萧何、韩信、张良是

  • 作为第一谋士的刘伯温 为何却斗不过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的第一个谋士是谁,刘伯温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朱元璋对刘伯温真的无情吗

    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的那些事,鉴于之前说了那么多的明朝皇帝了,这次就不讲他们了。还是把露脸的机会交给明朝的那些大臣们吧,当然这次露脸的大臣可不一般,他可是号称朱元璋第一谋士的刘伯温。说刘伯温是朱元璋身边的第一谋士一点也不夸张。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作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常常拿来和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做比较

  • 与张良有关的典故有哪些?张良回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良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张良的下场如何,张良的典故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任过五代韩王之相。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