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抗倭英雄胡宗宪:用五十袋米毒死三千倭寇

抗倭英雄胡宗宪:用五十袋米毒死三千倭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16 更新时间:2023/12/13 2:23:00

说起抗倭英雄,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戚继光,其实,还有一位比他更厉害,此人就是胡宗宪

网络配图

在明朝一帮子官二代、富二代中,胡宗宪可算是比较有真才实学的一个,虽然家里几代都是锦衣卫高官,却没有沦落为纨绔子弟。抗倭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功劳,胡宗宪这个人比较圆滑,他抗倭不像有些人只知道打打杀杀,他喜欢用计谋,经常搞搞离间计,挖个坑什么的,把一帮子倭寇玩的团团转。

小编最喜欢的一段,就是胡宗宪用50袋大米轻松干掉3000多倭寇的事情,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下:

当时,四万多倭寇兵分三路从沿海地区向杭州挺进,其中一路攻到了杭州城下,另一路拿下了嘉善和嘉兴直逼杭州,正带领一千多人在宁波一带剿倭的胡宗宪,赶紧带人回援。但是他兵力太少如果去杭州解围,恐怕不仅解不了围还会被两路倭寇包了饺子。

网络配图

于是胡宗宪就想着在路上截击从嘉兴赶去杭州的倭寇,可是这路倭寇也有一万多人,一比十的比例可不好打伏击。于是胡宗宪就使了个计,派人搞了两艘船,装上50袋大米,这些可不是一般的大米,是提前用毒药泡过的。挑选了部分手下假扮成地方官员和随从的摸样,为了把戏演好还带上了官方书,插了一杆到嘉兴犒劳军队的旗子。

这些人开船迎着嘉兴的方向就去了,路上果然遇到了从嘉兴赶去杭州的倭寇,一看倭寇来了这帮子人赶紧跳水逃命了。倭寇所到之处鸡犬不留,对于这种情况见怪不怪,看着两船的粮食物资喜笑颜开,拉回去做晚饭了。

当天晚上划着小船靠近查看敌情的胡宗宪,听到倭寇营地一片哭喊声,据说一下子毒死了三千多倭寇,剩下的倭寇光烧尸体就烧了半天。但是由于靠的太近胡宗宪他们被倭寇发现,一顿箭雨招呼要不是用门板挡着差点就成了蚂蜂窝。

网络配图

回来后吴宗宪接着给倭寇挖了一个坑,把倭寇引到了河网之中,来了个军民齐参与,把倭寇困在里面又干掉了三千多。剩下的逃出去不远又被胡宗宪部下俞大猷截住一顿猛揍,最终只有少数活着的逃回了海里。这一仗打的真是大快人心。

胡宗宪在抗击倭寇方面很有一套,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然而,他也有一些病,贪婪、结交权贵,最后落得个狱中自杀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名臣寇准客死异乡真相:因为忠直没有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寇准是怎么样的人,留在大陆的国民党将领有几个善终,寇准简介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

  • 朱棣为何如此痛恨方孝孺 非“诛杀十族”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方孝孺为什么被诛十族,朱棣敢反朱标吗,明朝方孝孺

    历史上,被“灭九族”并不鲜见,可是被“灭十族”的,极其罕见,方孝孺便是其中之一。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浙江宁海人。父亲方克勤,是洪武年间的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在《明史·循吏》中自有传记 。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称他为“小韩愈”。网络配图洪武

  • 狄仁杰一句话惊醒武则天让她最终把江山还给李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狄仁杰为什么想恢复李唐,狄仁杰去世后的武则天,武则天连封狄仁杰十几个官

    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曌(zhào)。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网络配图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

  • 常山除赵云外的另一员猛将是谁?平北将军张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有很多被淹没的人才,实为沧海遗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位三国遗珠吧。网络配图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常山,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赵云,但是除赵云外,常山还出过几位小有名气的人物,比方说重情重义的夏侯兰,甄宓的母亲张氏都是常山人。但是他们名气还不够大,要说出赵云外的常山猛将,非黑山贼

  • 明朝历史上宰相胡惟庸勾结日本造反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的宰相有哪些,胡惟庸怎么当上宰相的,明朝历代宰相

    被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打入《奸臣录》的胡惟庸,是朱元璋干掉的中国最后一个丞相。胡惟庸为朱元璋屠杀战友立下“汗马功劳”,但最终同样没有摆脱“兔死狗烹”的命运。权力野兽朱元璋是个罗织罪名的高手,他给自己的帮凶胡惟庸罗织了很多罪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一项罪名是“通倭罪”——即勾结日本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会相中紫金山作为寝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图片来源于网络在一般人眼里,朱元璋选择钟山作为自己的寝陵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后人看待这个问题时,多以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其玄奥。昨天,南京大学文

  • 谈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如何对待日本倭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有多怕朱元璋,明朝为什么倭寇横行,朱元璋怎么对待功臣的

    因为钓鱼岛问题中国和日本的矛盾逐渐升级,甚至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其实中日之间的关系几百年来一直就没有怎么好过,早在明朝初年日本倭寇就经常袭扰我们的海疆,为此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是头疼不已。根据历史记载,在洪武时期倭寇入侵达44次之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可谓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图片来源于网络

  • 明朝悲情冤案:抗蒙名将曾铣被部下诬告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8年),地处边地的陕西汉中城固军营,来了一家特殊的流放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横肉凶相的壮汉,推着小车,载着一个怀抱两个幼子的妇女匆匆而来,他们衣衫简朴,带着朝廷通用的流配文书,很显然,是来劳动改造的。这四口人,和军营里大多数劳改犯一样,就这样安下了家。但不多久,大家就发现不对

  • 揭秘刘邦如何在乱秦中一统天下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为何能一统天下?刘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善于用人著称,他比项羽更老练,更懂得人心需求,也善于给人才发挥的空间,并控制在自己的利益范围内。史书上说,早年的刘邦好吃懒做,没啥本事,又不肯苦干,坐吃山空,是一个穷光蛋。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在当年,能文能武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无赖”的刘邦最终成就了帝

  • 明朝大佬们临终遗嘱让人大开眼界:朱元璋述国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据《明皇祖训·首章》记载,朱元璋的不朽遗嘱是,他制定了“不征国”的基本国策:凡“不为中国患者”不伐;即使为患者,也采取守势,“选将练兵,时谨备之”。点击查看更多图片对此,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不征国”国策的提出,是对中国商鞅变法、实行武力扩疆路线以来、一千七百多年间传统政治文化的重大突破,等于宣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