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献帝为何不离开曹操去投奔刘备?真相是什么

汉献帝为何不离开曹操去投奔刘备?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57 更新时间:2023/12/13 7:10:57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献帝为何不离开曹操去投奔刘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刘备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英雄人物了,在他的一生中都是处于一种奔波的状态的,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贯穿他的一生的,就算是获得了益州这个地盘,让他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但是他也是没能安稳几天的,也就不得不再次踏上征讨东吴的行动中去,可以说他这个一辈子就是一个奔波劳碌的命了,但是依旧没有实现他的先祖刘邦那样的壮举,但是这并不能妨碍刘备的伟大,因为他能够以一个落魄的皇族的身份最终成功获得益州,怎么说也都算是一种成功了,所以刘备是伟大的。

但是我知道我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事情,那就是刘备的政治口号一直都是要匡扶汉室的,或者说他的目标就是重振汉家的天下,可以说他的目标是非常的远大的,似乎从这个目标就是能够看得出他的汉室的身份估计不会是假的,因为一般情况下一个冒充的皇族后裔 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的志向呢?或者说即便是有那么大的志向,但是在屡屡遭受到挫折的时候,为什么依然是不去放弃呢?毕竟他们冒充这个身份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生活啊,也就没有必要一直这么奔波了,就像投靠到曹操阵营的刘晔一样,不就是很安稳的生活了吗?但是刘备不是这样的人,这不是他的志向,所以他才会四处奔波,但是有一个疑问,如果能够将汉献帝救出来的话,是不是就能够让汉家的江山更容易重新回到皇帝的手中呢?

其实这样的疑问想一想就好,如果是在汉献帝来到曹操的手中之前,估计刘备是有可能带着皇帝远走的,因为那个时候的皇帝就是没有人会待见的人,也就是空有一个皇帝的称号而已,所以有谋士劝袁绍将皇帝接到他们的势力范围的时候,袁绍是拒绝的,因为像他这样的一个大势力,怎么能够容忍自己的头上有其他人的存在呢?尽管就算是他去了,依然是没有什么权利的情况下,袁绍依旧是不愿意去这么做的,这就是当时的皇帝的处境了。

所以当曹操迎接天子来到许都的时候,汉献帝才算是有了一个皇帝的威严了,尽管这个国家的大权都是在曹操的掌控之中,但是对比之间他的落魄的境地,这已经是另一番生活了,当然这个时候曹操就是天子的代言人,怎么可能会对皇帝没有一个防范呢?所以刘备应该是没有机会带着皇帝走的,毕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曹操的掌控之中的,所以在曹操手中的时候,刘备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救走汉献帝的,就算是后来他成功的占据了荆州和益州的时候,也是不可能将皇帝救出来的,难道他向曹操要皇帝吗?就算是刘备开口了曹操依然是不会搭理他的,因为尽管皇帝本人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的,但是皇帝的身份在哪里,哪里就拥有了行使天子权力的机会了,而曹操最大的资本不就是他手中的皇帝吗?而他能够到处的讨伐那些割据势力,不就是站在朝廷的角度去做的吗?这就是让他站在了道德和制度的最高点,曹操不会放弃皇帝这个傀儡,他也不能杀掉皇帝,否则他也就是失去这一切便利的政治优势了。

这也就是说刘备他不可能做到这件事情,而后来刘协禅让皇位给曹丕之后,虽说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没有了皇帝的身份,但是刘备依然是不能够将他接到成都的,而曹魏方面也是不能放他走出他们的控制的,当然就算是曹丕肯放人,刘备也是不敢将他接到成都的,因为刘备在成都称帝的一个借口就是汉献帝在洛阳被曹丕杀害了,所以曹丕才会登上皇位的,这也是他登上皇位的借口了。

所以如果将他接过来,这不就等于打自己的脸了吗?当然如果刘协来到成都,那么这个皇帝谁来坐呢?肯定是刘协啊,因为刘备的这个政权的国号就是汉啊,既然大汉的天子还存在,刘备不就是等于篡位了吗?

所以说刘备的重振汉室的旗号是真的,但是他是要建立一个以他为主的新的大汉,就像当年的刘秀一样,虽然都是汉国号,但是其实已经是全新的王朝了,这一点刘备明白,他手下的那些文臣武将就更加的清楚了,所以汉献帝是不能够救的,也是不可能就得出来的,就算是刘备打败了曹操,获得了北方的疆域,那么那个时候的刘协估计也就是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死亡,甚至比在曹魏的时候还是在惨的,因为刘备的身份和曹丕是不同的,所以刘协的生命也就会呈现两种结局了。

这样的事情刘备很早之前就是做过的,那就是荆州的刘琦,在赤壁获得胜利之后,他可以说就是刘备的棋子而已,虽然他名义上是荆州刺史,但是这就是刘备在利用他的名号在扩大地盘,等到彻底占领了荆州四郡的时候,也就是他的使命完成的时候了,要知道在赤壁与曹操对抗的时候,刘琦的手中是有一万多人马的,而刘备那个时候的兵马也就是与刘琦差不多的样子。

最后随着刘琦的病逝,这个军队和地盘不都是被刘备接受了吗?至于刘琦的死亡,这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地方,虽然说他的身体一直都是不太好的,但是谁能够保证刘备不是利用这一点将他除掉了呢?

所以说刘协的身份就更加会让他没有存在的可能了,这可是他刘备成功道路上最大的威胁了,就连曹操都是不能够带给他这样的麻烦的,所以也就只有刘协死去,不管是真的死去还是假死,都是刘备最大的福音了,这就像后世的朱元璋一样,要知道朱元璋他们打天下的时候是有一个共主也就是小明王韩林儿的,但是当时他就面对这样的事情,最后不得不将这个韩林儿接到他的南京城中,但是天下是他朱元璋打下来的,怎么可能拱手让人呢?所以也就在路上让人将这个韩林儿弄死了,所以说刘协的命运和这个韩林儿是极其相似的。

所以尽管刘备是一个英雄,但是在涉及到自身的利益的时候,他依然是不会手软的,因为皇权就在那里,亲兄弟都是能够互相残杀的,更何况他们只是一个宗室的身份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师和司马昭相比 司马懿为何把大权交给司马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师和司马昭谁优秀,司马师为何传位司马昭,司马师和司马懿的关系

    对司马懿和司马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对于司马懿来说,终于等到了起兵造反的机会了。于是,在曹爽等人出城之后,司马懿乘机上奏

  • 孙武在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不出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的孙武和孙膑是什么关系,孙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对孙武的评价

    孙武在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不出名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孙武被人们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兵圣,只要读bai过历史的人都会稍微了解一点孙武的事迹。他写下了当时春秋战国家喻户晓的《孙子兵法》但是比较奇怪的是,作为兵圣,他却没有多大的名气,甚至没有一些普通的诸侯有名。甚至在司马迁的史

  • 抗倭英雄胡宗宪:用五十袋米毒死三千倭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抗倭英雄戚继光结局,张学良下令处死杨宇霆,戚继光的上司胡宗宪

    说起抗倭英雄,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戚继光,其实,还有一位比他更厉害,此人就是胡宗宪。网络配图在明朝一帮子官二代、富二代中,胡宗宪可算是比较有真才实学的一个,虽然家里几代都是锦衣卫高官,却没有沦落为纨绔子弟。抗倭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功劳,胡宗宪这个人比较圆滑,他抗倭不像有些人只知道打打杀杀,他喜欢用计谋,经

  • 名臣寇准客死异乡真相:因为忠直没有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寇准是怎么样的人,留在大陆的国民党将领有几个善终,寇准简介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

  • 朱棣为何如此痛恨方孝孺 非“诛杀十族”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方孝孺为什么被诛十族,朱棣敢反朱标吗,明朝方孝孺

    历史上,被“灭九族”并不鲜见,可是被“灭十族”的,极其罕见,方孝孺便是其中之一。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浙江宁海人。父亲方克勤,是洪武年间的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在《明史·循吏》中自有传记 。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称他为“小韩愈”。网络配图洪武

  • 狄仁杰一句话惊醒武则天让她最终把江山还给李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狄仁杰为什么想恢复李唐,狄仁杰去世后的武则天,武则天连封狄仁杰十几个官

    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曌(zhào)。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网络配图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

  • 常山除赵云外的另一员猛将是谁?平北将军张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有很多被淹没的人才,实为沧海遗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位三国遗珠吧。网络配图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常山,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赵云,但是除赵云外,常山还出过几位小有名气的人物,比方说重情重义的夏侯兰,甄宓的母亲张氏都是常山人。但是他们名气还不够大,要说出赵云外的常山猛将,非黑山贼

  • 明朝历史上宰相胡惟庸勾结日本造反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的宰相有哪些,胡惟庸怎么当上宰相的,明朝历代宰相

    被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打入《奸臣录》的胡惟庸,是朱元璋干掉的中国最后一个丞相。胡惟庸为朱元璋屠杀战友立下“汗马功劳”,但最终同样没有摆脱“兔死狗烹”的命运。权力野兽朱元璋是个罗织罪名的高手,他给自己的帮凶胡惟庸罗织了很多罪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一项罪名是“通倭罪”——即勾结日本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会相中紫金山作为寝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图片来源于网络在一般人眼里,朱元璋选择钟山作为自己的寝陵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后人看待这个问题时,多以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其玄奥。昨天,南京大学文

  • 谈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如何对待日本倭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有多怕朱元璋,明朝为什么倭寇横行,朱元璋怎么对待功臣的

    因为钓鱼岛问题中国和日本的矛盾逐渐升级,甚至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其实中日之间的关系几百年来一直就没有怎么好过,早在明朝初年日本倭寇就经常袭扰我们的海疆,为此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是头疼不已。根据历史记载,在洪武时期倭寇入侵达44次之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可谓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