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痴情种子李豫:空悬皇后之位等爱妻

唐朝痴情种子李豫:空悬皇后之位等爱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78 更新时间:2024/2/3 11:32:24

李豫是大唐王朝的的第九位皇帝。论起当时的辈份,他是唐玄宗的孙子唐肃宗的儿子。李豫,初名俶,开始的时候曾经因为作战有功,而被封为广平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玄宗在位时期,在因安史之乱导致的马嵬坡事变中,三十岁的唐代宗李豫由于手中握有兵权,而被封为“兵马大元帅”,并且下旨由他带领军队平定叛乱,收复沦陷的都城。可以说,唐代宗李豫在这次叛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他后来当上皇帝打下了根基。

唐代宗李豫即位之后,为了纪念自己登基当上皇帝,他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天兴节,寓意是希望天下在自己的统治之下能够兴旺不衰。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上,唐代宗李豫是当时唯一一位凭借长子的身份地位成为皇帝的,然而,虽然有着这样的特殊地位和期望,但事实总是与梦想的有很大差距。由于唐代宗李豫即位的时候,正值唐朝局势动荡,叛乱四起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李豫为了能够早日让国家恢复平定,于是便对投降的叛军采取了宽大处理,这一措施导致在河北一带,形成了以各路叛军为主的藩镇割据局面,也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在这种局势下,唐代宗李豫深知要想实现自己“天兴”的统治局面,给后人留下一点丰功伟绩实在是太难了,所以他当上皇帝后没几年,便开始学起了唐朝统治后期的唐玄宗,对国家大事也不再上心,有点乐不思蜀的样子。

李豫沈珍珠

李豫其庙号为代宗,因此也被称之为唐代宗。相传,他唐朝的第九位皇帝。虽然他在位的时候,唐朝的天下并没有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但关于这位皇帝,李豫沈珍珠之间的故事,却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沈珍珠,原本是江南地区吴兴地带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人的女儿。她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之下,便饱读诗书,很有才华,同时相貌又长得十分出众,在当地小有名气。这也是她能够与李豫相识的间接原因。谈起李豫沈珍珠两个人之间的缘分,应该追溯到唐玄宗在位的时期,当时在举办的一次宫中选秀的活动中,年轻的沈珍珠凭借自己的姿色被唐玄宗看中,由于当时李豫的父亲已经被封为太子,所以沈珍珠便被赐给了李豫,由于沈珍珠的才华非常出众,而且又识大体,所以李豫对这位来自民间的女子十分欣赏,对她也喜爱有加。

但李豫沈珍珠两个人的爱情生活还没正式开始,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便将一切都打破了。在这场叛乱中,皇室的男子都去统兵打仗,平定叛乱,而后宫以及其他皇室的女眷则被叛军关押在了掖庭,其中就包括沈珍珠。尽管后来的李豫带兵平定了叛乱,并成为下一位国家的储君,然而他却并没有将沈珍珠接回自己的府邸。直到第二次叛军攻破洛阳,沈珍珠再也不知所踪。从此李豫沈珍珠两个人之间的缘分也走到了尽头。为了纪念她,李豫成为皇帝后,将两个人的孩子立为太子,而且李豫为了找到她,还将皇后之位一直空着等她回来。

李豫的庙号

历史上的唐朝,李豫是唯一一位凭借长子的身份而成为皇帝的。所以关于李豫的庙号,从古至今一直都备受争议。李豫的庙号是代宗,所以历史上的记载也都称他为唐代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非常让人疑惑的一点是,为什么李豫的庙号是代宗而不是肃宗或者其他呢?而且唐朝的皇帝中,也只有李豫自己是唐代宗,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关于这方面内容,有好几种解释,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种说法是,李豫的庙号之所以为代宗,是因为历史上的唐代宗是被一个人所代替的皇帝。虽然他叫李豫,但他并不是真正的李豫。只是为了能够理所应当的继承皇位,让天下人没有异议,仍然采用了李豫这个名字。在史书记载时,所以为了加以区别,所以便将其庙号改为代宗。这一故事情节在电视剧《大唐代宗》中,有着详细的介绍。但具体的这方面内容是否真实,史料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也无从考证。

关于李豫的庙号的第二种解释是,当时李豫想将“世”字作为自己的庙号,即世宗,而且按照当时唐朝的庙号和谥号排列,就应该是这样的。最重要的是,历史上很多朝代的君主和帝王都曾用过“世”字作为自己的庙号,但由于李世民的名字中有这一个字,为了避讳,所以李豫便将自己的庙号改成了代宗。意思是将“世”字给代替了之意。以上两种解释相比之下,第二种解释的说服力还是更大一些的。毕竟电视剧有时候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内容有出入很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临终遗言不谈军国大事 曹操临终遗言谈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是一代枭雄一生致力于军事政治,但没想到他临终前谈的却无关政治,遗言中没有军国大事,却尽是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一个人的一生会说很多话,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一般说来,遗言当然都是最重要的话,甚至是一生所悟出来的道理。但有些人也会在遗言中说些“不重要的话”,这里还不乏名人,甚至是曾经很“重要”的人。

  • 巨鹿之战项羽活捉王离 谁能做到历三代而不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阴谋杀死宋义当上上将军后,立刻派当阳君英布和蒲将军领军二万,渡过黄河,杀奔巨鹿,解救赵国之围。此时,在巨鹿城外,章邯自得王离来援后,声威更振,加上粮食自甬道源源不断运来,可谓兵多粮足,攻城益急。而赵将陈余自从与秦军交过一次锋失败后,再也不敢正面迎敌,只在巨鹿城北驻扎,只守不攻。这可急坏了巨鹿城内

  • 南朝宋明帝刘彧为何患有终生不育的毛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刘彧就是南朝宋国的一位皇帝。刘彧身为皇族之后,在自己的哥哥宋孝武帝时期,曾在很多重要的职位历练过,包括京城中的一些军队职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宋孝武帝对于自己的兄弟都是严加防范,唯独对刘彧加以重用,这其中有着路太后的原因。刘彧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是被路

  • 秦昭襄王是窝囊废吗 为何称王41年不夺宣太后芈月的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襄王,秦惠文王的儿子,早年去燕国做人质。在做人质期间,秦昭襄王处处忍让,见人都给笑脸,谁也不敢得罪。只要是个人来府上做客,一律热情招待,不敢有丝毫怠慢!没办法呀,谁叫他是人质呢!长此以往,秦惠文王就养成了一种谨慎和隐忍的性格,不到万不得以,绝不和别人闹翻!这也为日后,宣太后独揽大权,埋下了伏笔!

  • 元世祖忽必烈:中国历史上杀人和屠城最多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姓孛儿只斤,蒙古族人,是成吉思汗的孙子、监国托雷的儿子。因为在位时把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所以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最后一代可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1251年,忽必烈的同母长兄蒙哥继承为大汗,他因此被封为王。第二年,忽必烈攻打大理国(现在的云南

  • 李贽割完脖子竟然还在聊天:七十老翁何所求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贽晚年在狱中,要侍者为他剃头,等侍者离开的间隙,李贽用剃刀割开了咽喉,但并没有咽气,留下了一段对话。侍者问:和尚痛否?答:不痛。问:和尚何自割。答:七十老翁何所求!而据袁中郎记载,李贽在自刎后两天,才始得脱离苦海,为他悲惨而激越的人生画上了句号。网络配图李贽,号卓吾、温陵、龙湖等等,是明朝著名的异

  • 项羽为何最后败于刘邦 竟是因为做了这三件蠢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但他最后却败给了军事能力输于自己的刘邦,最后在垓下自刎,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项羽统帅的楚军,是秦末各路起义军中最具战斗力的军队。可以说如果没有项羽,秦将章邯、王离将有很大的可能平定各路叛乱。在垓下之战前,项羽大败40万秦军于巨鹿,之后又以3万人击破50万汉军,取得

  • 张飞:大丈夫死于非命 刘备孔明才是幕后元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古籍记载,张飞是被其帐下的张达、范强所杀。但是你们知道吗?实际上,张飞遇刺除了有“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的内因,还有缺点被人故意放纵的外因。下属范强、张达近身操刀的真正缘由,是因为上司刘备和诸葛亮的长期运作,远程攻心。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

  • 清朝康熙为什么将十三阿哥胤祥圈禁了十年 ?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胡玫的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皇十三子胤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是这些皇子里面最讲情谊的皇子,而且武艺高强,为人豪爽,这样的定位就如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一样,所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临终的时候,告诉胤禛说,他之所以圈禁胤祥,是因为胤祥有时候太冲动,不善于权变,害怕有时候鲁莽,把胤禛也拖下水

  • 明朝秘史:为什么说朱棣是个大流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极其有才,胸怀大志之人,他曾经与次子朱高煦都是战场上的能力干将。所以他的性情本性可能多少受到了那些残酷战场上的影响,以至于后面他登上皇位之后,虽然是一代明君,但是却也杀害了很多人。朱棣有哪些暴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曾经发生过一起骇人惊人的后宫惨案,当时其皇后仁孝皇后逝世之后,后宫管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