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祖李渊简介:李渊最后因为什么驾崩于垂拱前殿?

唐高祖李渊简介:李渊最后因为什么驾崩于垂拱前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79 更新时间:2024/3/5 13:12:28

唐高祖李渊生平有着怎样的经历?李渊是怎么建立唐朝的?李渊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李渊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高祖李渊简介: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山,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开皇中,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历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三年(617年),又拜太原留守。

唐高祖李渊生平经历介绍: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上元元年(674年)农历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农历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显贵。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西北),一说是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祖籍邢州尧山(今邢台市隆尧县)。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李渊出生在长安。李渊七岁时,父亲李昞去世,其袭封为唐国公。李渊长大后,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容。

李渊在隋炀帝即位之初先后做了荥阳(今河南荥阳)、楼烦(今山西静乐县)两个郡的太守,后来又被任命为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大业九年(613年)春,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时,李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同年农历六月,杨玄感利用民愤举兵反隋,李渊奉隋炀帝之命镇守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县),兼知关右诸军事。在此期间,李渊广交天下豪杰,遭到隋炀帝的猜疑。恰好有诏书命李渊去隋炀帝巡行所到之地,李渊因病没有去。

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在后宫,隋炀帝问王氏:"你的舅舅怎么迟迟不来?"王氏回答说李渊病了,隋炀帝又问:"病的要死了吗?"李渊知道以后日益恐惧,因此无节制地饮酒、收受贿络自污以自保。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到达龙门时,遇上了母端儿农民起义,李渊领兵击败了起义军,收编万余人,实力大增。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第二年(616年),他升为右骁卫将军。突厥侵犯边塞,隋炀帝便让他和马邑郡守王仁恭一同北击突厥。

但他们的兵马很少。李渊便选出擅长骑射的两千骑兵,吃住骑射仿效突厥兵,给突厥看他们闲暇时的射猎驰骋。李渊有另外挑选善于射箭的士兵作为埋伏。等和突厥兵遭遇时李渊便下令埋伏攻击,结果打败突厥。大业十三年(617年),天下起兵反隋的队伍蜂拥而起,隋炀帝所在的江都(今江苏扬州)被孤立了。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都是李世民的密友。李世民就和晋阳县令刘文静密谋起兵。

起兵造反的计策确定后,李渊还不知情。李世民想实情相告,又担心李渊不听。李世民私下找到裴寂商议,裴寂就选了晋阳宫的几个美女,乘李渊喝醉酒之后,陪他过夜。然后,裴寂把李世民的谋划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惊。裴寂说:"安排宫女侍奉,事情暴露后是要杀头的,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要劝你下定决心起兵啊。"李世民乘机向李渊汇报了整个计划。李渊开始时坚决不同意,还表示要把李世民送去报官。过一会儿李渊还是答应了起兵,对李世民说:"我爱护你,怎么忍心去告发你呢!"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二月,李渊治下驻马邑(今山西朔州市)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据马邑而自称天子。农历三月,刘武周攻破楼烦郡,进占汾阳宫,并与突厥勾结,图谋南下争夺天下。炀帝闻讯后大怒,要提李渊到江都治罪。在此危急情势下,李世民说:"事情紧急,可以举事了。"其周围的心腹裴寂、许世绪、武士眜等也纷纷劝李渊起兵,李渊终于下定了反隋的决心。于是,李渊借口防备刘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招到数千人。

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渊招兵买马,怀疑李渊要造反,便密谋骗李渊父子到晋祠祈雨,除掉李氏,向隋炀帝邀功请赏。不料,这一密谋被晋阳乡长刘世龙获悉,告知了李渊。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五月十五日,李渊、李世民先发制人,指使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发王威、高君雅二人暗中勾结突厥,引突厥入寇中原,借此将二人囚禁。农历五月十七日,恰巧数万突厥军队进攻晋阳,李渊立刻名正言顺地命人将两人推出斩首。六月,又遣二子李建成、李世民率军攻杀拒命的西河郡丞高德儒。同时,李渊又设下空城计,吓退了突厥的军队。接着,李渊开始作起兵反隋的准备工作。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武德九年(626年),突厥侵犯唐朝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

晋阳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

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626年9月4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李渊做太上皇以后,开始的几年是在太极宫生活的。一直到贞观三年(629)农历四月,他才从太极宫迁出,搬到了大安宫。

唐高祖李渊是怎么死的?

在大安宫生活期间,李渊除了参加李世民举行的一些宴会外,几乎不曾离开过大安宫。李世民经常到九成宫(即隋朝的仁寿宫,位于今陕西麟游)避暑,李渊也不愿意出行。贞观八年(634)农历十月,李世民决定在宫城的东北方向营建大明宫,作为太上皇的"清暑之所"。(由于第二年李渊病死,大明宫没有建成,一直到高宗之世,大明宫才渐成规模。)贞观九年(635年)农历五月,李渊因病驾崩于垂拱前殿,年七十一岁,庙号高祖。同年农历十月,安葬于献陵(今陕西三原县内),其妻窦氏也加号太穆皇后祔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北宋六大开国名将,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翊戴就是拥立的意思,翊戴六功臣就是拥立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六位有功之臣,也是北宋的六大开国名将。他们本来都是后周的禁军将领,却都选择拥立赵匡胤,今天我们来看看翊戴六大功臣是哪六大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 石守信(928年—984年),字守信 ,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北宋

  • 唐朝宰相张九龄简介:张九龄为“开元之治”作出了哪些积极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著名宰相同时还是一名诗人的张九龄是个怎样的人?张九龄的人物评价怎么样?张九龄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张九龄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

  •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胡人名将,他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是中唐时期由胡人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反叛引发的动乱,是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其实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也有很多胡人将领,我们来一起看看四大出身胡人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高仙芝(?—756年),唐朝中期名将,高句丽人。高仙芝少年时跟随父亲征战西域。高仙芝二十余岁

  • 东汉末年最后的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期同属凉州人的三位杰出的名将。他们都在治羌中立功扬名,故而在当时被称为“凉州三明”。 这三人,在对羌战争中都有过很杰出的战绩,在羌人中也有很高威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皇甫规(104年-174年),字威明,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县)人。东汉时期名将、学者。皇甫规出身

  • 水浒传中步军五虎将指的是谁?李逵都要靠边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梁山好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里面描写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官逼民反,百姓民不聊生,108位好汉上梁山替天行道,最后接受朝廷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这108将中,武力也分三六九等,有高有低。这期中,最厉害的当属卢俊义和

  • 孙权选的五大辅政大臣,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晚年时,东吴爆发了二宫之争,孙权只得废除太子孙和,立自己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孙权留下了五大顾命大臣来辅佐幼子。但是这五大辅政大臣,都是东吴重臣,却都没有好下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孙弘(?—252年),三国时期吴国大臣,扬州会稽(今属浙江)人。孙弘为人阴险。与诸葛恪、张昭

  • 盘点北宋初年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留给人们的印象一向是积贫积弱,为外族所欺凌。但是其实宋朝也是有诸多名将的,今天就来盘点下北宋初年四大名将。这四人抵御外敌,平定国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父亲曹芸,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

  • 王进为何会被高俅逼走?他为何没有选择上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王进是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英雄,也是我最欣赏的英雄。欣赏王进,既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却不张扬,更因为他具有大智慧、大心胸,懂利害、敢决断,所以王进比许多梁山好汉的下场要强太多了。王进不选择落草才是正常的落草为寇,就是土匪强盗,要

  • 揭秘蜀汉“平安三侯”,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的蜀汉一直给人缺少大将的印象,大家都认为是靠诸葛亮和姜维在苦苦支撑。其实不然,蜀国内部还是有很多出色的名将的。今天介绍的就是三位为蜀国镇守边疆的名将,他们三人分别驻守汉中,抵御魏国、驻守江州,抵御吴国、驻守南中,抵御南蛮。这三人被百姓尊称为“平安三侯”。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受唐太宗重用的五大名将,他们都出身胡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历史上的一个盛世,万国来朝,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而这不但是因为唐朝的强大,也是因为盛世之下,唐朝上下所拥有的一种自信和包容。唐朝在面对胡人的时候是非常开放的,唐太宗甚至任命了许多胡人担任军中的将领,为大唐开疆扩土,成就一代盛世。我们就来看看,这中间功劳最高的五位出身胡人的名将。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