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北宋六大开国名将,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揭秘北宋六大开国名将,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34 更新时间:2023/12/6 2:00:45

翊戴就是拥立的意思,翊戴六功臣就是拥立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六位有功之臣,也是北宋的六大开国名将。他们本来都是后周的禁军将领,却都选择拥立赵匡胤,今天我们来看看翊戴六大功臣是哪六大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 石守信(928年—984年),字守信 ,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北宋开国名将。

石守信在后汉时期,就在郭威帐下。郭威建立后周之后,升任禁军亲卫都虞侯。显德元年(954年),石守信跟随后周世宗柴荣征讨北汉中有功,升任铁骑左右都校。显德三年(956年),石守信又跟随后周世宗征南唐,任先锋,攻克扬州。显德五年(958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后,石守信以功升为殿前司禁军的指挥官。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后周攻打契丹,成为后周的主要将领之一。同年六月,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时,石守信任殿前都指挥使。此年,柴荣驾崩,其子柴宗训即位,石守信仍任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长期与赵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赵匡胤的部属、亲信。他作为赵匡胤的副手,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赵匡胤谎报军情,率军北上,石守信是留京的最高长官,是赵匡胤安排的内应。赵匡胤于当晚兵变,石守信策应赵匡胤兵回京。

宋朝建立后,石守信是六位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兼任归德军节度使。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起兵反宋,赵匡胤派石守信为主帅,与高怀德率前军进讨,并先后于长平(今山西长子南)、泽州(今晋城)南,击败李筠军。赵匡胤之后亲往督战,攻下泽州,李筠自焚死,石守信以功加封同平章事。同年九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在扬州起兵,赵匡胤又派石守信为为南征主帅。十一月,石守信率军攻占扬州,李重进自焚死。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石守信深知赵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请求解除兵权。石守信此后专任天平军节度使的虚职。宋太宗即位后,石守信出任天平军节度使十七年,敛财数万。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石守信任河南尹。石守信崇奉佛教,在洛阳建造寺庙,压迫工人十分厉害,不给工钱,很多工人受苦。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北汉后,又移军进攻辽国幽都府,用石守信督前军。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之战,太宗亲自督战,但宋军大败,太宗狼狈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将战败的责任推给诸将,石守信以“督前军失律”的罪名,被贬为崇信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但不久,朝廷又进封石守信为卫国公。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六月,石守信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追封武威郡王,赐谥“武烈”。

二、高怀德(926年—982年),字藏用,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后周名将高行周之子,赵匡胤妹夫,北宋名将、开国功臣。

高怀德自幼跟随其父高行周行军作战。后晋开运初年(944年),辽国军队侵犯边境,朝廷以高行周为将。当时高怀德二十岁,向父亲请求从军北征,得到父亲的应许。晋军到达戚城时遭遇辽军,被重重包围。高怀德左右射箭,纵横驰突,敌军纷纷后退,他护卫着父亲突围而出,十分英勇。高怀德以战功升任信州刺史。之后辽国再度南侵,高怀德驻守睢阳。当时后晋国内叛军四起,高怀德坚守城池,遏制辽军的进攻步伐。高行周率兵回援,辽军退去。

后汉时,高怀德为忠州刺史。后周时,高怀德跟随后周太祖郭威征讨慕容彦超。高行周死后,高怀德担任铁骑都指挥使。北汉皇帝刘崇前来进犯,后周世宗柴荣率军征讨,以高怀德为先锋。高怀德攻克高平,以战功升任铁骑右厢都指挥使,兼任果州团练使。之后高怀德跟随后周世宗征讨南唐,高怀德与南唐军决战于庐州城下,斩首七百余级。南唐将领刘仁赡据守寿春,以此来对抗后周军队。高怀德率领帐下亲信几十骑兵攻破南唐军营垒。高怀德以寡敌众,擒获南唐军副将而回,并探清南唐军的虚实。

之后柴荣北征,高怀德攻克瓦桥关,降服姚内斌。后周恭帝柴宗训继位后,升任高怀德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显德七年(960年),高怀德跟随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是为宋太祖。宋太祖继位后,任命高怀德为殿前副都点检,镇守滑州。娶宋太祖之妹燕国长公主为妻。之后李筠在上党反叛,宋太祖要御驾亲征,先命令高怀德率领所部与石守信联合进攻,宋军在泽州南攻破李筠军队。反叛平定后,他以战功升任忠武军节度、检校太尉。后跟随宋太祖平定扬州。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高怀德加封检校太师。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高怀德跟随宋太宗消灭北汉,移镇曹州,受封冀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高怀德去世,追封渤海郡王,谥号“武穆”。

三、张令铎(911—970),原名铎,后周赐名令铎,棣州厌次(今山东阳信)人。

张令铎后唐时从军,后汉时期,张令铎跟随枢密使郭威率军讨伐白守贞之乱。后周广顺初年,升至控鹤左厢都指挥使。显德三年(956),后周世宗攻南唐,张令铎跟随出征,改为虎捷左厢都指挥使;次年,世宗再次亲征淮南时,张令铎负责京城治安。显德六年,世宗亲征辽国,张令铎负责镇守河北。显德六年,柴宗训即位后,张令铎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显德七年(960年),张令铎跟随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在宋太祖这次为开国功臣们加官进爵中,略次于高怀德。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张令铎被罢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开宝三年(970年)入朝,张令铎病逝,终年60岁。

四、王审琦(925年—974年),字仲宝,北宋初年名将。

后汉时期,王审琦隶属在郭威帐下,王审琦深得郭威信任。之后跟从郭威平定李守贞叛乱。北周建立后,担任铁骑指挥使。后来跟从后周世宗柴荣征伐北汉刘崇,拼力死战立下功劳,升任铁骑都虞候。王审琦箭术高超,深得柴荣重视。

周世宗亲征南唐时,舒州久攻未下,命王审琦及司超以精骑攻城,一晚上便攻克城池,擒获舒州刺史,获得装备数十万。几天后,舒城再次反叛,王审琦以轻骑赶到舒州城,平定叛乱,升任为散员都指挥使。之后王审琦在紫金山大破南唐军,此战中王审琦率先登城,身中流矢,转任控鹤右厢都校。周世宗围攻濠州时,王审琦率领敢死队数千人攻拔敌人的水营,濠城于是投降。攻楚州时,王审琦料定楚州守军一定逃遁,设下埋伏等待敌人。不久,城中敌兵果然溃逃,斩敌数千人,俘获五千余人。南唐平定后,王审琦任铁骑右厢都校。

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后,升任殿前都虞候。宋太祖赵匡胤成为皇帝之后,因有“翊戴之勋”,擢升为殿前都指挥使、兼任泰宁军节度使。跟从宋太祖征讨 李筠时,任御营前洞屋都部署,身先士卒,被飞石击伤。李重进叛乱后,辅助石守信讨伐李重进。建隆二年(961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王审琦被迫交出兵权,但任忠正军节度使。在地方做官八年,为政宽简。

开宝二年(969年),跟从宋太祖征讨太原。开宝三年(970年),王审琦改任忠武军节度使,留居京师。开宝六年(973年),与高怀德一同被加为同平章事。开宝七年(974年),王审琦去世,终年五十岁。追封为琅琊郡王。之后加封秦王,谥号“正懿”。

五、张光翰(?—967年),辽州榆社县(今山西省榆社县)人。北宋初期将领,陈桥兵变六功臣之一。

张光翰在后周末年,出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属于禁军。之后参与陈桥兵变,是六功臣之一。 在参与陈桥之变的翊戴功臣中,张光翰与宋太祖的关系比较疏远。宋朝建立,张光翰的职务被宋太祖亲信韩重赟所接替,张光翰被罢免军职。之后出任永清军(贝州)节度使。乾德五年(967)正月,时任永清军节度使的张光翰去世。

六、赵彦徽(?—968年),真定安喜(今河北省 定州 市)人。北宋时期将领,陈桥兵变六功臣之一。

陈桥兵变时期,赵彦徽是翊戴六功臣之一。宋太祖在建立宋朝还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立即罢免张光翰、赵彦徽二人的军职,而以自己的亲信韩重赟与亲信罗彦瓌接替,赵匡胤对张光翰、赵彦徽并不放心,因而急忙解除他们的兵权。赵彦徽在罢军职之后,即改为建雄军(今山西临汾)节度使。乾德元年(963)十二月,宋太祖派遣赵彦徽攻打北汉的辽州、石州。赵彦徽在镇守晋州期间敛财数万金,宋太祖虽知其事,但没有惩戒。开宝元年(968)五月,赵彦徽病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张九龄简介:张九龄为“开元之治”作出了哪些积极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著名宰相同时还是一名诗人的张九龄是个怎样的人?张九龄的人物评价怎么样?张九龄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张九龄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

  •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胡人名将,他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是中唐时期由胡人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反叛引发的动乱,是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其实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也有很多胡人将领,我们来一起看看四大出身胡人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高仙芝(?—756年),唐朝中期名将,高句丽人。高仙芝少年时跟随父亲征战西域。高仙芝二十余岁

  • 东汉末年最后的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期同属凉州人的三位杰出的名将。他们都在治羌中立功扬名,故而在当时被称为“凉州三明”。 这三人,在对羌战争中都有过很杰出的战绩,在羌人中也有很高威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皇甫规(104年-174年),字威明,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县)人。东汉时期名将、学者。皇甫规出身

  • 水浒传中步军五虎将指的是谁?李逵都要靠边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梁山好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里面描写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官逼民反,百姓民不聊生,108位好汉上梁山替天行道,最后接受朝廷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这108将中,武力也分三六九等,有高有低。这期中,最厉害的当属卢俊义和

  • 孙权选的五大辅政大臣,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晚年时,东吴爆发了二宫之争,孙权只得废除太子孙和,立自己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孙权留下了五大顾命大臣来辅佐幼子。但是这五大辅政大臣,都是东吴重臣,却都没有好下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孙弘(?—252年),三国时期吴国大臣,扬州会稽(今属浙江)人。孙弘为人阴险。与诸葛恪、张昭

  • 盘点北宋初年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留给人们的印象一向是积贫积弱,为外族所欺凌。但是其实宋朝也是有诸多名将的,今天就来盘点下北宋初年四大名将。这四人抵御外敌,平定国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父亲曹芸,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

  • 王进为何会被高俅逼走?他为何没有选择上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王进是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英雄,也是我最欣赏的英雄。欣赏王进,既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却不张扬,更因为他具有大智慧、大心胸,懂利害、敢决断,所以王进比许多梁山好汉的下场要强太多了。王进不选择落草才是正常的落草为寇,就是土匪强盗,要

  • 揭秘蜀汉“平安三侯”,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的蜀汉一直给人缺少大将的印象,大家都认为是靠诸葛亮和姜维在苦苦支撑。其实不然,蜀国内部还是有很多出色的名将的。今天介绍的就是三位为蜀国镇守边疆的名将,他们三人分别驻守汉中,抵御魏国、驻守江州,抵御吴国、驻守南中,抵御南蛮。这三人被百姓尊称为“平安三侯”。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受唐太宗重用的五大名将,他们都出身胡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历史上的一个盛世,万国来朝,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而这不但是因为唐朝的强大,也是因为盛世之下,唐朝上下所拥有的一种自信和包容。唐朝在面对胡人的时候是非常开放的,唐太宗甚至任命了许多胡人担任军中的将领,为大唐开疆扩土,成就一代盛世。我们就来看看,这中间功劳最高的五位出身胡人的名将。感兴趣的读者

  • 赵云在长坂坡吓跑张郃后,其他猛将为何没有挺身而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赵云长坂坡吓跑张郃,为何其他猛将不挺身而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长坂坡之战,赵云大显神威,在曹营之中七进七出,斩杀五十余曹将,给曹营众将一种无法战胜的感觉。我们知道,曹营之中武将最多,其中最出色的有曹氏宗亲八虎骑和五子良将,还有许褚、典韦等一众猛将。那么,在赵云大显神威、大杀四方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