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简介:《孙子兵法》有什么意义及影响?

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简介:《孙子兵法》有什么意义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63 更新时间:2023/12/4 12:49:32

孙武是谁?孙武为什么被称为兵圣?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有什么意义及影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孙武个人简介:

孙武,中国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公元前五世纪初。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被重用为将。吴、楚争夺霸权,长期战于江淮。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史记·伍子胥列传》),以一隅之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

孙武为什么被称为兵圣: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北宋神宗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全书共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13篇,5900余字。《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规律,论述了战争论、治军论、制胜论等多方面的法则,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被誉为“兵经”、“兵家鼻祖”。他也被后世尊称为“兵圣”、“武圣”。

孙武的故事:孙武治军

孙武素爱兵法,以兵书十三篇求见吴王阖庐。吴王欲试孙武用兵,就说:“先生所著兵法十三篇,我都拜读过了,那里面所谈,甚是精妙,不知您的理论可不可以拿来实地操练一下?”孙子答道:“当然可以。”阖庐又说:“可以就近调我宫里的妇女来演练吗?”孙子回答:“自然可以。”于是出宫女一百八十人交他操练。

孙武将宫女编成两队,并以吴王两个宠姬分任两队队长。然后要他们全体持戟,准备操练。孙武向他们发令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回答:“知道!”孙武号令他们:“我发令向前,你们就看你们心口所对的方向;向左,就看左手所在的方向;向右,就看右手所在的方向,向后,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号令交代清楚,便陈设出斧钺等刑具以示警戒,又“三令而五申之”,反复说明。

于是击鼓传令:“向右。”宫女们都大笑起来。孙武说:“约束不明,号令不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三令五申地交代好几遍,然后击鼓传令:“向左!”宫女们又大笑。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这些既已交代明白,却不依号令去做,这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要斩两位队长。

台上观看的吴王见要斩他的爱姬,大吃一惊,忙派人传令:“我已经晓得将军善于用兵了。我如果没有这两个妃子,连吃东西都没有味道,希望不要杀他们。”孙武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依次用后二人为队长,再击鼓操练,向左向右,上前退后,跪下起立,无不符合命令和纪律要求,全体肃然,没一个敢出声。

这时,孙武派人向武王报告:“队伍已操练整齐,大王可以来看看,听凭大王怎样使用她们,即使叫她们赴汤蹈火,都是可以办到的。”吴王知道孙武真的善于用兵,终于用他做了将军。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庐经国治军,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图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吴王阖庐三年(前512),吴王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民劳,未可”。请再等待。

孙武的故事:吴国伐楚

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的战法来疲惫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庐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

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唐、蔡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背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

吴王阖庐九年(前506),孙武与伍子胥辅佐阖庐大举攻楚,指挥吴军乘船沿淮河西进,过洲来(今安徽凤台)之后便在淮汭(今河南潢川西北)舍舟登陆,沿淮河以南继续前进,利用蔡、唐军队作先导,迅速通过楚国北部直向汉水挺进。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九日,吴楚两军列阵于栢举,阖庐等大概看出楚令尹子常不得人心,楚军无斗志,便以所率五千人冲击楚军,吴王阖庐乘机以全力投入战斗,取得栢举决战的胜利。吴军又实施战略追击,五战及郢(楚国都城),几乎把楚国灭掉。

在吴王北上与齐晋争霸的斗争中,孙武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史记》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孙子兵法的意义及影响:

孙子兵法的意义:

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不但是我国最早的兵书,也不仅在军事理论方面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而且在军事哲学方面也堪称民族智慧的结晶。《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丰富而深邃,最早涉及战争的全局问题,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战争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由政治、经济、天时、地利、人事等多种因素所决定。

其中,尤其重视“民”对战争的态度,主张修明政治,予民以利,用亩大而税轻的办法以争取民心。提出“先胜而后求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指导思想。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首次概括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普遍的军事规律。注重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奇正等矛盾双方,总结出“以正合,以奇胜”,“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因敌而制胜”等若干至今仍有研究价值的指导原则,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

孙子兵法的影响:

《孙子兵法》为中国古代军事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但影响了中国,而且传播到了整个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魏延被派去镇守汉中后,关羽为什么没有意见呢 ?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延和关羽关羽谁厉害,为什么说关羽大意失荆州,魏延汉中太守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让后起之秀魏延镇守汉中,却不选张飞?为何关羽没有意见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三国乱世之中,一众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历史舞台上,曾是涌现出来诸多名声显赫的豪杰,刘备经过了摸爬滚打好不容易建立起来蜀汉政权,从一个底层寄人篱下的小人物,进而是成为了雄踞一方的英主,

  • 春秋末期军事家伍子胥简介:伍子胥为何会被迫害到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伍子胥是谁?伍子胥做了哪些事?伍子胥为何自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伍子胥简介: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 ,一说今安徽省全椒县)人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

  • 被称为仙人的左慈到底是什么实力?他真能役使鬼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阐教十二金仙的跟脚,左慈役鬼,仙人兜的实力

    汉末仙人左慈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东汉末年,大家一定都会想到乱世英雄们,但其实还有这么一位“仙人”一样的人物,那就是左慈。左慈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方士,少年时居住在天柱山,研习炼丹之术。明五经,兼通星纬,学道术,明六甲,传说他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是个有神通的

  • 袁枚:除了很有文采之外,还十分擅长断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山中问答的章法特点是什么,文采好怎么形容,袁枚论诗主张

    袁枚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祖籍钱塘(今属浙江杭州),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美食家,留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子不语》等著作。很多人都知道袁枚很有文才,而其善于断案却鲜为人知。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袁枚考

  • 姚广孝为何要策划朱棣造反?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什么时候谋反的,姚广孝给朱棣的预言,朱棣怎么起兵成功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广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姚广孝是明成祖朱棣的起兵攻打建文帝的的策划者。其的目的就是利用朱棣这个平台,将自己洞察天下的大事变成现实。除此别无他图。其貌不扬,富有理想姚广孝精通阴阳术十四岁出家,长相非常惹人注意,其去嵩山时,一高僧见到他说:“这是何等

  • 王翦如此功高震主却能善终 王翦能够善终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翦灭楚,秦始皇灭楚为什么请出王翦,王翦结局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翦能善终,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战国四大名将身上都有响当当的名头,杀神白起擅攻,廉颇擅守,李牧能够以少胜多,数次挽救赵国于大厦将倾之际,王翦跟前面这三位相比,总感觉差了点意思,可人家功劳最大。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王翦本人灭掉三个,儿子王贲灭掉两个,除了最弱小的韩国是

  • 秦昭襄王杀白起真的是一时脑热吗 白起为何会落到这个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昭襄王为何杀白起,为什么秦王要杀白起,白起比秦昭襄王大多少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昭襄王杀白起,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战国的战场上,秦将白起绝对是个风云人物。白起被称为战神,一生大小征战,不下七十余场,鲜有败绩。但这个战神的结局却是被君王赐死,为秦国建立功绩的大将,落得如此下场,不禁令人惋惜。白起曾得秦昭襄王的重用,但是他也是在秦昭襄王的诏令下被迫自

  • 北宋历史上最会打仗的文官:张齐贤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太弱了谁都打不过,赵构为什么让岳飞班师,岳飞和秦桧哪个官大

    众所周知,北宋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官们都不会打仗。在北宋初年,有一位很厉害的文官,他做了21年的宰相,可以说是“出将入相”。在地方任职期间,这位文官居然率领一支杂牌军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辽国骑兵!那么,这个堪称北宋历史上最会打仗的文官是谁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

  • 秦昭襄王真的是一个窝囊废吗 秦昭襄王41年为何不敢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昭襄王是谁的儿子,秦昭襄王为什么长寿,秦昭襄王简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昭襄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据史料记载,秦昭襄王早年的时候,被迫前往燕国去做人质,在燕国,他受尽了屈辱,到处忍让,对人十分热情,生怕得罪别人。正是因为长时间这样,最终使得秦昭襄王养成了隐忍和谨慎的性格,其实这也为以后夺权,埋下了伏笔。大家都知道,公元前307年,秦武

  • 刘法:北宋末年第一猛将,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初名将,无一败绩的将领,世界古代第一猛将

    北宋末年,好大喜功的宋徽宗在蔡京、童贯等人的怂恿下,发起了对西夏的战争。战争从110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1119年,经过长期的作战,北宋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逼迫西夏求和。然而,在这场战争的过程中,北宋却损失了当时最厉害的一员名将!此人作战勇敢,被西夏誉为“天生神将”,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接下来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