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直被慈禧控制,光绪为何不反抗?他是害怕吗

一直被慈禧控制,光绪为何不反抗?他是害怕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70 更新时间:2024/2/3 11:53:43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光绪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1861年,在经历了英法战争之后的大败之后,身心俱疲的咸丰皇帝终于去世了,而伴随着咸丰皇帝的死有一个女人最终成功上位,那就是之后长达五十多年朝政的慈禧

在咸丰帝即位之后,慈禧可以说将整个清朝玩弄于鼓掌之中,先后拥立同治、慈禧以及宣统皇帝登基,开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垂帘听政。

而这三个皇帝呢?名义上是皇帝,可实际上却是形同傀儡,尤其是光绪帝,他和慈禧在一起共事的时间最长,可是和慈禧的积怨也属他最深,当时清朝积贫积弱,光绪皇帝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可是他的性格造就了他无法下定决心杀掉慈禧,同时我们要必须明确,光绪帝不是不想杀,但是对于光绪皇帝而言,杀掉慈禧有三个很严重的后果,而这个后果恰恰是光绪皇帝承担不起的?

慈禧身边党羽众多,杀掉慈禧,光绪帝无法压服慈禧旧部

慈禧作为晚清时候掌握权力最高的人,其一直是被人诟病的,慈禧是导致中国近代衰落的罪魁祸首,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慈禧这个人的确是一个政治上的强者,我们从几个事情来看待慈禧:

首先就拿戊戌变法来说,当时维新派在朝堂之上的力量也很强大,朝野之中支持光绪皇帝变法的人亦不在少数,可是最后的结果呢?变法仅仅支持了一百天就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这事情充分说明了,维新派虽然实力强大,可是慈禧一方的守旧派实力更强。

再者当时清朝大臣之中有诸如、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等等很多综合能力极强的大臣,坦白的说,这些人在后来真的是叱咤风云,其中袁世凯更是民国首任总统,可是在清朝已经日落西山,慈禧对外是屡战屡败的情况之下,他们始终不敢有二心。

从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慈禧的身边还是有很大一群人拥护慈禧的统治的,而光绪皇帝一旦杀掉慈禧那么就如何压服慈禧的部众呢?

从历史来说,光绪皇帝的性格太过优柔寡断,而这样子的人在大事上无法下定决心,所以就算光绪皇帝杀了慈禧,可也根本无法压服慈禧的部众,最终必然会加剧清朝的衰弱乃至灭亡。

“以孝治天下”的古代无法承担“弑母”的恶名

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在当时为了教育臣民的德行,提出了“以忠孝治天下”的口号,忠自然忠的就是皇帝,而孝指的就是孝顺父母,而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二十四孝”来教化百姓。

所以在那个“忠孝治天下”的时代,光绪皇帝要杀掉慈禧就得背上一个很臭的名声,而这个罪名“弑母”,如果要真的论影响力的话,可以说和造反是同一个级别的。

在中国古代很多时候对于怎么赡养老人、怎么孝顺老人都有严格的法律,而虐待老人的最高就是死刑。

光绪本身虽然和慈禧并不待见,可是有一点光绪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他是由慈禧养大的,而俗语说得好“养恩大于生恩”,所以天底下的人谁都可以反对慈禧,唯独他光绪不能。

因为有着这一层关系,所以便决定了慈禧就算做了再多的错事,光绪也拿他毫无办法,最终只能就是将错就错。

一条绳上的蚂蚱

现在人们将晚清的落后很多都归咎于慈禧,因为慈禧为了自己享受而不顾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最终导致了近代的积贫积弱,甚至在当时割地赔款签订了很多协议。

可是作为清朝的皇帝,那么光绪帝真的就毫无责任吗?实事求是的说,至少在戊戌变法之前,光绪帝本人还是有权力的,否则又如何解释的通康有为等人主持的戊戌变法呢?因为这背后就是有光绪皇帝的支持。

然而光绪帝的能力和行动都不成正比,事实的结果就是,中日甲午海战失败,戊戌变法搞的是轰轰烈烈,可最终却加剧了清朝的衰弱,这些光绪帝本人都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所以清朝灭亡乃至近代中国衰弱其实还是要光绪帝和慈禧两个人共同承担,所以他们两个人其实同属于一条绳上的蚂蚱,虽然彼此之间是生死大敌,可是却是谁也离不开谁。

对于光绪皇帝而言,他杀了慈禧,那么清朝的这些屈辱就得由他来背,而他本人的能力确实不怎么样,故而造就了这尴尬的局面,至少慈禧在,可以帮她顶着一些骂名。

所以综上所述,对于光绪皇帝来说,他一直不敢杀慈禧一个是性格,另外一个就是这一系列后果他都承担不起,慈禧在至少清朝还能勉强撑着,一旦慈禧死了,那么光绪不但要背负“不孝”骂名,如果无法力挽狂澜,最终的结果就会是清朝加速灭亡。

的确,近代中国衰弱的确是当时科技生产力的弱后,可是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思想问题,人人都不知为何而战?如果光绪皇帝无法认识到这个问题,而是一直提防着汉族大臣,那么无论是光绪还是慈禧,谁当权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谁来承担骂名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大唐将领朱泚为什么会造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泚曾是幽州节度使,在关东各大藩镇都谋求自治的背景下,朱泚却选择了亲自到长安城报道。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眼见朱泚有如此忠心,唐德宗自然也没有亏待他,朱泚的弟弟接替他成为新任幽州节度使,朱泚本人则在大唐中央政府担任宰相。相关事件我们前文分析过,不再赘述。当泾原兵变发生之后,唐德宗

  • 李斯作为宰相,为什么要帮胡亥继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朝宰相李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单论结果,李斯选胡亥无疑是大错特错了,不但害了自己,也坑了大秦。但是在当时,无论是李斯的内心,还是赵高无与伦比的话术技巧,最终只能促成一个结果,选胡亥,放弃扶苏。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还是先回到“三人合谋”的那个片段吧。一、三

  • 齐国已经投降刘邦了 韩信为什么还要灭掉齐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攻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楚汉战争中,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乌龙事件”,就是韩信攻齐。事情是这样的,韩信与张耳等人平定赵国之后,刘邦在荥阳、成皋与项羽对峙,因为项羽实在太虎了,汉军兵力吃紧。刘邦转头一看,韩信和张耳带着援军来了,刘邦就独自带着夏侯婴,渡过黄河来

  • 生忠于汉室的荀彧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备?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荀彧一生忠于汉室为什么不选择跟随刘备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四百年的大汉王朝危如累卵,随时倾覆,而在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号称是王佐之才的荀彧,也是大汉王朝的最后的忠臣,一心想要兴复汉室,不惜与曹操分道扬镳,最后自刎而死!

  • 唐宪宗被杀,凶手为何能逍遥法外五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唐宪宗是怎么死的?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意外,实际上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谋杀,更是当时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因为类似的原因,唐宪宗作为一个强势的皇帝,突然被人谋杀了,凶手竟然好像没事人一样,一直都是舞照跳马照跑。杀死唐宪宗的人是一个名叫陈弘志的太监,在唐宪宗

  • 朱元璋的性格为何变得如此复杂?竟是皇权专制制度使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权力顶峰的朱元璋,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反之,失人心者就要失天下,元朝的滅亡,便是镜鉴。因此他坐上龙椅之后,便诏谕各级政府:“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而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

  • 东吴猛将甘宁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他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东吴猛将甘宁在历史上是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的乱世,造就了一大批名将。这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便有什么样的人才。武将里面最受后人尊敬的我想莫过于关羽了,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名将也是如此,虽然他的影响没有关羽大,但是在世时连关羽对他都有点怵。他便是东吴的猛将甘宁

  • 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后,还能东山再起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袁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200年,袁绍召集四方之兵共计十余万并吞兵于官渡,打断渡河占据许都,击败曹操,就此统一北方。虽然袁绍在前期犯下了一定的错误,他在曹操攻打占据了徐州的刘备时选择了袖手旁观,而在战事之初派出的颜良和文丑也被曹操率军设计击败,但即便如此,袁绍靠

  • 卫懿公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他登基后的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卫懿公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前660年,也就是春秋时期,发生了一件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堂堂一位国君居然被人吃了!这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惨的昏君就是卫国的卫懿公,他是卫国的十八任国君,在位虽然只有九年的时间,却毫无作为,反而差点让卫国灭亡。那么历史上的卫

  • 吴璘与岳飞和韩世忠齐名,为何最后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吴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1141年四月,宋高宗赵构将岳飞、韩世忠、张俊三人召到临安,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削去了三人的兵权。不过,宋高宗却仍然没有放过岳飞,将其害死。然而,当时有一位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将领,非但没有被夺取兵权,反而依然占据一方,拥兵数十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