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秦始皇终生不立皇后的原因

解密:秦始皇终生不立皇后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61 更新时间:2023/12/10 0:11:55

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始皇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这中间有9年的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即位3年,他便有资格立后,但前后9年都未立后。22岁到39岁的17年是其自己掌权、统一六国的时间,尽管国事繁忙,在后方立后也不费事。从39岁到50岁,秦始皇多在巡游路上,但是立后以“母仪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秦始皇在长达37年的统治时期一直没有立皇后,不是他来不及立,实际上是他自己不愿意立。坐拥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不愿意立皇后呢?

网络配图

1、和秦始皇的特殊出身有关

史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行为很不检点,先是做投机商人吕不韦的小妾,怀孕两个月(多数人认为怀的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后,又被吕不韦献给秦国的王孙子楚,子楚继位后称庄襄王,庄襄王死后,身为太后的她仍经常与吕不韦重温旧情。《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后来她又与嫪毐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母亲的失检行为令秦始皇恼羞愤怒,无地自容,使他心理压抑,性格变得极为复杂:内向、多疑、妄想、专制、暴虐、冷酷无情,把他变成了一个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后彻底爆发,杀了两个私生子弟弟;将嫪毐五马分尸,暴尸示众;将其母赶出咸阳。

因母亲带来的心理阴影一直伴随着秦始皇,而且由对母亲的怨恨,发展和泛化成对一切女人的仇视,他对统一六国后收入后宫的众多佳丽非常鄙视,痛恨她们抛弃亡国之辱而媚悦新主的行径。所以说,由母亲的行为而形成的心理伤害和心理扭曲,由怨母而仇视女人,是秦始皇一直不立皇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2、立皇后的标准过高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前230)灭韩、十九年(前228)灭赵、二十二年(前225)灭魏、二十四年(前223)灭楚、二十五年(前222)灭燕、二十六年(前221)灭齐。在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26个年头,终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也是中国封建制王朝的开始。天下初定,39岁的秦始皇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

网络配图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认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可见,秦始皇当时也很自命不凡,自认功德超过了古代的圣贤——三皇五帝,对皇后的要求自然也就非常高了,高到连自己也说不清楚,于是左看右看,后宫佳丽中竟没有一个人能符合他的标准。

3、秦始皇志在天下

由于身世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成了他从小刻薄、多疑的性格。一方面心气极高,他连年征战,横扫六国,抚定四方,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另一方面他可能担心立了皇后会对他有所掣肘,妨碍他实现远大的理想。

4、秦始皇是个工作狂

网络配图

公务繁忙,整日埋头工作,没兴趣考虑后宫的事情,以至于迟迟没立皇后。他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须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当时的一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60斤。每天批阅这么一大堆竹简,工作量着实不小。

5、沉湎于长生不老的迷梦之中,无暇顾及后宫之事

众所周知,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对方术、炼丹术等情有独钟,为求长生延迟了立皇后之事。秦始皇曾四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三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生不老之药,还派徐福率领三千名童男童女赴东海神山求药。徐入海数年,哪里找得到仙药,又耗费巨大,他怕秦始皇发怒,于是谎称可得仙药,但是海上常有巨鲛出没,无法靠近,请派神箭手用连弩射杀巨鲛。秦始皇便令人捕杀巨鱼,甚至想自己入海尝试求仙。这种对长生不老梦想的浓厚兴趣和孜孜追求,也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对其他事情的兴趣,结果之一便是导致了立皇后这一大事被置之脑后,终其一生也没立皇后,成为了历史上唯一没有立皇后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侄子曾受百姓拥护后死于非命被夷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恪梦想着成就一番伟业,但在这条路上必定是血雨腥风、惊心动魄。五个顾命大臣中,先后有两个人对他动了杀心,一个在诸葛恪对魏两次作战之前,一个在作战之后。执政初期相当英明第一个人是中书令孙弘。历史上出镜的机会极少,他的职位是帮助皇上处理政务,类似于秘书。他有一件事比较出名,那就是害死了朱据。朱据是孙权

  • 汉武帝:一生致力于开疆扩土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君主制国家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与权的矛盾,尤其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所有的大权都集中到一人之手,即令这个人是天才,是圣贤,也必须勤勤恳恳、呕心沥血才能治理好国家。 如果面向全国选择,或者面向一个较大的族群选择,也不难选到这样的人。偏偏家天下的君主国家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皇帝的儿子而且嫡长子。如果碰巧是

  • 揭秘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还能当30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历来对史事都存在不同看法,这本是正常现象。比如近日有学者称水浒一百单八将都是土匪强盗,瞬时引来板砖无数。其实,如果站在宋皇帝的立场上看,他们不是恐怖分子是什么?孔子是丧家犬,李白是古惑仔,换个角度解读下历史,更新一下一成不变的固定思维,不必大惊小怪,时代的变化是谁也挡不住的,这里要说说刘禅。图片来源

  • 盘点:三国时期三个最成功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天下纷争,时局动荡但时势造英雄,故而也出现了很多一时无两的人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三国时期三个最成功的武将,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1、关羽关羽,从“桃园三结义”开始正式出道,跟随大哥刘备辗转了很多地方,从刘备还是无名小卒的时候就愿意跟随他,义字当头。在《三国演义》中更是厉害,温酒斩华雄一

  • 历史上唯一民选皇帝王莽:纂汉不合历史环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汉高祖刘邦是位圣德明君,笔者不敢苟同;说王莽是野心勃勃的篡汉者,笔者也不尽然赞同。还原真实的历史,也许你也会有不一样的结论。都说王莽是反面人物,史上贬多褒少,有史学家认为他也有积极作用,肯定了他的改革意图。但是阴谋与虚伪始终都是扣在他身上的帽子,篡汉的野心家也成了推不翻的定论。网络配图王莽的姑

  • 三国中最牛的家族琅琊诸葛氏:不仅仅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姓氏文化是一门精深的文化,一个姓氏代表着一个家族,而家族观念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又有着极高的地位,从一个家族的起源、繁荣、衰败就可以反观一个时代的兴衰。近些年,大家又开始对族谱重视了起来,寻根的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兴盛了起来。在三国时期就有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家族,可以这么说吧,少了这个家族的存在,

  • 揭秘:汉高祖刘邦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和项羽有着完全不同的出身和经历,刘邦只是农户出身,在起兵以前就是一个小混混一般的人物。而项羽出身名门,以勇武而闻名。项羽的优势如此明显,最终却败于刘邦,这最终的结果与他们的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网络配图他们俩的性格差异在鸿门宴中就表现地十分明显。刘邦虽然出身寒门,但是知人善用又谦虚谨慎,而且为人

  • 三国秘闻:赵云深受诸葛亮信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蜀国虽然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方,但是也出了很多勇猛的将军。其中有一位深得诸葛亮的信任,他就是常山赵子龙——赵云。赵云,字子龙,是常山人,所以常称自己“常山赵子龙”。赵云自幼身体就非常结实,而且还喜欢练武,一身武艺从小就积攒而来,同时赵云也不是一介莽夫,他在年轻时不爱逞强,虽然有勇但是不斗勇,而且赵云

  • 和珅察言观色:乾隆想小便递上便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非常“善解高宗(乾隆)意”,且常出奇招。网络配图乾隆的母后去世时,和珅的表现最为出众。他不是像其他皇亲国戚、官宦臣下那样一味地劝皇上节哀,或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网络配图此外,史书载,一次乾隆出游,途中忽命停轿却不言为何,别人都很着急。和珅闻知后,立即找到一个瓦盆递进轿中,结果甚合上意,溺毕继续起驾

  • 解密:诸葛亮为什么掌权后要和东吴重订和约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成为蜀汉国的皇帝,同时将年号改为建兴元年(公元223)。在完成了登基、册封皇后等一系列程序性的事项以后,他又派出使者前往吴国,以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孙权也遣使回访,以表明两国的亲善友好。所有人都知道,刘禅这个皇帝只是一个牌位,蜀汉国实际掌握权力的是诸葛亮。刘备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