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说李世民不杀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杀了俩

谁说李世民不杀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杀了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35 更新时间:2024/1/20 17:57:20

鸟尽弓藏帝王惯用的手段,当一旦有人威胁到他们的地位,他们绝对会毫不手软的。

网络上有文章喜欢拿刘邦、朱元璋和刘秀、李世民作对比,然后说刘邦、朱元璋朱元璋的泥腿子皇帝,喜欢杀功臣,而刘秀、李世民这样子非基层(我觉得用基层来形容农民工人比用底层要合适)出身的皇帝就不会杀功臣。

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看待问题的角度从来是以自身利益国家利益出发的,不会因个人出身来决定的,刘秀、李世民也只能说不滥杀而已,谁要威胁到了他的统治,不杀才怪,而且刘邦也不算滥杀,从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出发,杀韩信还真不算是错杀、滥杀。

网络配图

而李世民也是有杀功臣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被杀了俩个,一个是侯君集,一个是张亮。

侯君集,在贞观朝中战功仅次于李靖的一代名将,豳州三水人,早年人比较浮夸,学弓箭学不会,还号称自己有勇武。后来加入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得以参与各项事务的谋划。被封为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

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后被封左卫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后又封为右卫大将军。

而在贞观朝,侯君集成为了一位文武全才,以兵部尚书参与朝政而入相,最主要的成绩还是他的武功,败吐谷浑、灭高昌,成为了中国再次打通丝绸之路,控制丝绸之路最大的功臣。

个人认为侯君集助大唐打通丝绸之路,对中国的功劳不亚于李靖灭东突厥,当然了对大唐来说还是灭东突厥功劳更大,毕竟灭东突厥是复仇之战,是剪除危险之战。而打通丝绸之路后,大唐与西方的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这对中国文化的辐射,及对西域的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可是侯君集这个人气量狭小,不能容人,为人偏激,然后在灭高昌后。灭高昌时,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手下将士们知道后也开始盗取金银珠宝,侯君集害怕自己做的丑事被揭发,于是不敢治将士们的罪。然后就被人抓住了痛脚,抖了出来。

可是对于这个秦王府的老臣子,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李世民对其只是轻罚而已,下狱没多久就因岑文本的求情而放了出来,只不过没有奖励他灭高昌之大功而已。

可是侯君集却对此非常不满,甚至对李世民都心生愤恨。可能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同样是泼天大功,李靖灭东突厥后就被捧上了神坛,他灭高昌却仅仅是因贪财就被下狱。

然后这种对李世民的恨意让他久久不能释怀,所以卷入了太子李承乾谋反案,然后事败被杀。

网络配图

其实李世民对侯君集算不错了,在李承乾谋反案之前,李道宗就提醒李世民要小心侯君集,但是李世民还是将他的画像请上了凌烟阁,而且排名十七,超程咬金、秦叔宝。而且侯君集被杀后,李世民也没将他的画像撤下,并为他不再登凌烟阁。

张亮农民出身,后投瓦岗,一开始不受重用,但因揭发有人谋反而得到了李密的看重,然后让他跟了当时还叫徐世绩的李绩,后随李绩降唐。

张亮打战不咋滴,比如说621年(武德四年),刘黑闼作乱,徐世绩奉命讨伐,命张亮守卫相州(今河南安阳)。张亮见敌军势大,弃城逃走。

后来因房玄龄的推荐,入了秦王府,并靠一片忠心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和关照,特别是在李世民和李建成权力斗争期间,张亮奉命到洛阳,秘密联结山东豪杰,以备局势变化。齐王李元吉得知,便到唐高祖面前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唐高祖命有司拷问张亮,张亮紧守秘密,没有出卖李世民最终得以释放,遣回洛阳。从这后,张亮更得李世民之欢心。

在贞观朝时,曾为相州大都督长史干得还不错,善恶细隐,抑制豪强,抚恤贫弱,因此得到称赞。

也因一片忠心,被请上了凌烟阁,而且排名十六,居侯君集之前。后又因举报侯君集涉及谋反,得到唐太宗的嘉奖,并改任刑部尚书,参预朝政。

而在李世民征高句丽之战中,表现并不好,大家都说他没有帅才,不过还是因为忠心,所以李世民对他依然不错。

本来如张亮这般打战不行的将军,凭借一片忠心,应能善终的,但是毁在了一个女人手上,这个女人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李氏。

李氏长得媚,迷得张亮神魂颠倒,张亮不仅为了她而休了结发之妻,甚至是李氏偷人,张亮还帮她养便宜儿子(张慎几)。这也就算了,这个李氏迷信巫术,张亮也受到了影响,在假子和方士的蛊惑下,竟然有了谋反的心思,最终因人揭告其假子私养私军五百,事涉谋反,张亮被砍了脑袋。

所以说张亮才是贞观朝的绿帽王,房遗爱这“绿帽王”只不过是名气大而已,而且大家去找找关于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一些资料,就能发现这段“大唐情史”应是虚构的,房遗爱是不是“绿帽王”真的有待商榷。

网络配图

谁说李世民不杀功臣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李世民杀侯君集和张亮都是事出有因,对于涉及谋反的大臣,即便是宽容如李世民也容不了。

不过刘邦就比较冤了,韩信、英布彭越都是因事涉谋反被杀的,所以说刘邦也并未滥杀、乱杀、错杀功臣,而是这些人不识时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作为一个希望天下大一统的皇帝,怎么可能和你们共享天下。也许大多数人都为韩信抱屈,可是大家去看韩信在灭项羽,大汉建立后的表现,你就会觉得,如果你是刘邦,你也会想办法杀了他。

大家再看贞观朝的那些名将,尉迟恭、李靖都在立下大功后选择了闭门不出(不是说不出门,而是不再关心朝政军政大事,选择了悠哉闲哉),这就是有政治智慧的聪明人,所以李靖曾多次被人告谋反,也能得以善终。

但是朱元璋真的是滥杀、乱杀、错杀了太多人了,甚至连忠心耿耿战功赫赫的徐达都有被他逼死的嫌疑,徐达可是有曾替朱元璋去死的忠臣啊(早期朱元璋还未成事的时候,朱元璋岳父郭子兴抓了另外一位反王孙德崖,可当时朱元璋正在孙德崖的军营中,后来是徐达用自己去孙德崖的军营里换了朱元璋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一生艰辛创业错过的文臣武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创业之艰辛,命途之多舛,转战数州最终才建立蜀汉政权,其事迹与曹操、孙权相比可见一斑。不过刘备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前,确实错过了太多人才,也由此后来刘备深知大事难成在于人才缺乏,例如徐州陈登、幽州田豫、颍川徐庶等等。也许刘备是命该如此,在依附荆州刘表时,恨自己四十余岁仍寸功未建而

  • 解密:秦始皇终生不立皇后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始皇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这中间有9年的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即位3

  • 诸葛亮侄子曾受百姓拥护后死于非命被夷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恪梦想着成就一番伟业,但在这条路上必定是血雨腥风、惊心动魄。五个顾命大臣中,先后有两个人对他动了杀心,一个在诸葛恪对魏两次作战之前,一个在作战之后。执政初期相当英明第一个人是中书令孙弘。历史上出镜的机会极少,他的职位是帮助皇上处理政务,类似于秘书。他有一件事比较出名,那就是害死了朱据。朱据是孙权

  • 汉武帝:一生致力于开疆扩土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君主制国家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与权的矛盾,尤其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所有的大权都集中到一人之手,即令这个人是天才,是圣贤,也必须勤勤恳恳、呕心沥血才能治理好国家。 如果面向全国选择,或者面向一个较大的族群选择,也不难选到这样的人。偏偏家天下的君主国家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皇帝的儿子而且嫡长子。如果碰巧是

  • 揭秘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还能当30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历来对史事都存在不同看法,这本是正常现象。比如近日有学者称水浒一百单八将都是土匪强盗,瞬时引来板砖无数。其实,如果站在宋皇帝的立场上看,他们不是恐怖分子是什么?孔子是丧家犬,李白是古惑仔,换个角度解读下历史,更新一下一成不变的固定思维,不必大惊小怪,时代的变化是谁也挡不住的,这里要说说刘禅。图片来源

  • 盘点:三国时期三个最成功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天下纷争,时局动荡但时势造英雄,故而也出现了很多一时无两的人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三国时期三个最成功的武将,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1、关羽关羽,从“桃园三结义”开始正式出道,跟随大哥刘备辗转了很多地方,从刘备还是无名小卒的时候就愿意跟随他,义字当头。在《三国演义》中更是厉害,温酒斩华雄一

  • 历史上唯一民选皇帝王莽:纂汉不合历史环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汉高祖刘邦是位圣德明君,笔者不敢苟同;说王莽是野心勃勃的篡汉者,笔者也不尽然赞同。还原真实的历史,也许你也会有不一样的结论。都说王莽是反面人物,史上贬多褒少,有史学家认为他也有积极作用,肯定了他的改革意图。但是阴谋与虚伪始终都是扣在他身上的帽子,篡汉的野心家也成了推不翻的定论。网络配图王莽的姑

  • 三国中最牛的家族琅琊诸葛氏:不仅仅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姓氏文化是一门精深的文化,一个姓氏代表着一个家族,而家族观念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又有着极高的地位,从一个家族的起源、繁荣、衰败就可以反观一个时代的兴衰。近些年,大家又开始对族谱重视了起来,寻根的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兴盛了起来。在三国时期就有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家族,可以这么说吧,少了这个家族的存在,

  • 揭秘:汉高祖刘邦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和项羽有着完全不同的出身和经历,刘邦只是农户出身,在起兵以前就是一个小混混一般的人物。而项羽出身名门,以勇武而闻名。项羽的优势如此明显,最终却败于刘邦,这最终的结果与他们的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网络配图他们俩的性格差异在鸿门宴中就表现地十分明显。刘邦虽然出身寒门,但是知人善用又谦虚谨慎,而且为人

  • 三国秘闻:赵云深受诸葛亮信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蜀国虽然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方,但是也出了很多勇猛的将军。其中有一位深得诸葛亮的信任,他就是常山赵子龙——赵云。赵云,字子龙,是常山人,所以常称自己“常山赵子龙”。赵云自幼身体就非常结实,而且还喜欢练武,一身武艺从小就积攒而来,同时赵云也不是一介莽夫,他在年轻时不爱逞强,虽然有勇但是不斗勇,而且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