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战神薛仁贵五万精锐为何被吐蕃全歼?

揭秘战神薛仁贵五万精锐为何被吐蕃全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62 更新时间:2024/1/21 16:54:40

人们已无法想象,1300多年前的大非川经历过怎样一场血腥的战争,只知道战争结束后,10万唐军将士化为了尘埃。与士兵生命一同消亡的,还有大唐在亚洲创下的帝国神话,以及他们在“安西四镇”土地上披荆斩棘,用百年时间来创造的灿烂明……

当时,吐蕃军队大举入侵唐帝国统治的西域,并攻陷了西域十八州,使唐帝国安西四镇全都陷落。大唐愤而出兵,两国的几十万大军就这样顺着古道挺进,并在大非川地区遭遇了。

网络配图

唐军的统帅是有“大唐战神”之称的名将薛仁贵。部队到达大非川后,薛仁贵认为,大非川深处地势及气候都非常险恶,车辆行驶常常被陷入泥沼,如果带着大批辎重,将会失去战机。可以先于唐蕃古道边沿设置栅栏营寨,留两万人镇守辎重,其余轻骑以营寨为基地,反复出击,定能击破敌军——果然,按薛仁贵战术出兵的唐军骑兵初战告捷,斩敌无数,还缴获牛羊万余头。

薛仁贵安排郭待封携辎重据险而守、在薛仁贵击破敌军后再率辎重出发与薛仁贵汇合,如果之前郭待封携辎重据险而守遇敌人攻击,可以凭借防御工事抵御敌人,支撑到薛仁贵回来夹击打败敌人;如果郭待封在薛仁贵前方作战结束后率辎重前去汇合,那么敌军攻击郭待封时,薛仁贵可以率部及时支援郭待封、夹击打败敌军。但是郭待封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擅自行动,提前率领粮草辎重出发,导致遇到吐蕃军攻击时,薛仁贵正在前方作战,无法来支援,结果郭待封兵败逃跑失去粮草辎重,“待封军大败,还走,悉弃辎重”。

失去了起码高原生活之需的唐军随后丧失了战斗力,吐蕃很快集结40万大军对剩余唐军进行围攻,一代战神的部队,就这样全军覆没于高原之上…

那么,除了部下违抗命令外,号称“三箭定天山”的一代战神薛仁贵兵败大非川,还有什么原因呢?

网络配图

1、高原反应。

疾病也让疲惫不堪的唐军战斗力削弱。薛仁贵的部队经历了一个由低海拔高海拔急速前进的过程。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乌海则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高山(原)反应,有发生急性肺水肿、心脏病的危险,而多数人则会眩晕、头痛、心慌、腹泻、疲乏。更况薛仁贵指挥部队“轻锐倍道”,也就是说快速由低海拔地带推进到海拔较高地带,缺乏适应高原环境的必要时间,而且体力消耗一定很大,这样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2、遭遇吐蕃第一名将

率领吐蕃军的,是吐蕃历史上第一名将。论钦陵是大相尊业多布之子,禄东赞之孙,全名噶尔.钦陵,“论”是吐蕃对族的称呼,表明了论钦陵的身份。薛仁贵初期战术确实出乎论钦陵意料之外,唐军出兵吐谷浑,进占乌海城,但论钦陵临危不乱,及时调兵遣将。

3、兵力太少:5万VS40万

这里注意一个数字问题:参加大非川战役的吐蕃军有40万,前面已经介绍,吐蕃最盛时常备军才46万,而且多在西域四镇和吐蕃国内,所以这40万军不可能全都是吐蕃人,除苏毗、羊同外,大部分应当是吐谷浑人。邀击郭待封的20万军,也当多是吐谷浑军(吐谷浑国内亲吐蕃的占绝对势力)。论钦陵如调国内军来救肯定来不及,而且必经乌海,薛仁贵早已以逸待劳,严阵以待,而调西域军还有阿史那忠和阿史那都支在那里对抗。

网络配图

4、作战意图被发现

论钦陵当机立断,判断薛仁贵亲率主力,轻装奇袭乌海,粮草辎重必然不济,故迅速调遣吐谷浑军队,邀击唐军粮草、辎重,切断唐军后备补给。而吐谷浑军可能来自伏罗川和伏俟城两个方向,绕开了薛仁贵镇守的乌海。雪山作战,补给是第一生命,补给不济,薛仁贵只能退出乌海。论钦陵这样便从容收复乌海,再陆续召集各部人马,吐蕃最后集结的四十万大军,也是陆续增援而至(所以论钦陵直到八月才逼薛仁贵决战)。

此战双方各自因势利导,避实就虚,攻击对方最薄弱的环节,战术、用兵都很高明。但吐蕃适应高原气候环境,兵力也占绝对优势(40万vs 5万),同时论钦陵及时借助了吐谷浑的力量,进行正确地战略部署,因此取得了最终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扶不起的刘阿斗: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比刘禅大几岁,刘阿斗为什么扶不起来,阿斗为什么扶不起是摔傻了吗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血战长坂坡赵云为他七进七出,险失大将刘备差点摔了他,诸葛亮辅佐不成他把刘备家当给丢光了,他是蜀汉后主刘禅,小名阿斗。对于这位阿斗,人们给的评价通常是扶不起来,平庸昏聩,碌碌无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司马昭请吃饭,那句乐不思蜀更是贻笑大方,但是这四个字说的

  • 汉武帝朝第一名相是谁?养猪专业户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千古第一战神项羽,汉武帝设立内朝的原因和特点,刘彻野猪

    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在朝廷任过职,虽然只是跑跑腿、打打杂,可出了衙门大院,也算是个人物。可是,公孙弘在官衙没混多久,就被打发回家了。从那以后,公孙弘的人生彻底跌人谷底,只能靠放猪养活自己。公孙弘的家乡在齐地淄川国的薛邑,一个临海的地方。每天,他把一群猪赶到海边,然后面朝大海,目瞪口呆。网络配图公孙弘当猪

  • 揭秘汉朝历史上为政清明从谏如流的明君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皇帝刘恒不论在国事开支方面还是个人用度方面,都精打细算,简朴从事,并严令各级官吏要“务省徭费以便民”。汉文帝二年(前178),他下诏:“我担心匈奴内侵,所以不能停止边防的事。但长安的各种守卫机构那么多,开销太大,卫将军所属的军队要撒消。太仆要清点马匹,除留下必用的以外,要全部送给驿站使用。”网络

  • 揭秘中国历史上年逾花甲即位的三位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年逾花甲,意思就是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人。那么,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位在这个年龄段称王称帝的君主呢?笔者据相关史料总结出三位,他们分别是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大周武则天和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马殷。网络配图一、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慕容德,公元336年出生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字玄明,后

  • 史上曾在皇宫内开设集市的四位皇帝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中,大量地涌现出形形色色,性情不一的皇帝可谓不胜枚举,但是在这些皇帝中,也有几位不得不说的混账皇帝,他们曾在皇宫大内开设集市做生意,真可谓另类至极。到底是哪些皇帝如此胡闹,且听笔者娓娓道来:网络配图一、汉灵帝刘宏汉灵帝刘宏,东汉第九位皇帝,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 皇帝朱厚照:训练各族女子为私娼以供玩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武宗正德帝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天资聪颖,只要是和做皇帝无关的事儿,从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到吹拉弹唱,甚至于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学就会。人们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对这个结论提出了质疑。朱厚照是张皇后亲生,而且是嫡长子。弘治十八年(15

  • 唐朝李隆基为什么叫唐明皇而又叫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垂拱元年(685年),卒于宝应元年(762年),死后被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自唐朝后期起,人多称其为“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等.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嫡孙,唐睿宗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幼时聪明伶俐,很得祖母武则天的喜爱,一岁半即被封为楚王。

  • 中国史上最苦命的皇帝光绪:饿得去太监房中偷食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1875年春天的一个深夜,北京紫禁城狂风怒号,沙土飞扬。一队急匆匆的人马,抬着一顶八乘黄轿,在寒风中直奔养心殿。当人们揭开轿帘,发现轿中那个哭闹不止的孩子早已歪倒酣睡了,可爱的小脸蛋还挂着湿淋淋的泪珠儿。网络配图这个不足四岁的孩子名叫爱新觉罗·载湉。他哪里知道,这一梦醒来,自己的命运将发生天翻地覆的

  • 二十来岁的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能成为军中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位将军,作为一个帝王,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勇武,更多的是敌我双方的了解,对战争趋势的判断。在赵匡胤的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选择,其实还并不是高平之战,而在更早。网络配图 25岁之时,郭威即位,赵匡胤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父亲的庇护,成为禁军的一名军官。而这时的柴荣,拜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但朝中多有

  • 揭秘北宋建立之后的第一功臣赵普为何没有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在赵匡胤称帝前后,最受重新的大臣是赵普。为什么赵普受到皇帝如此的厚赏?其中,有公有私。赵普很早就追随赵匡胤。网络配图 早在赵匡胤从军之前,其母杜夫人就请来赵普为赵匡胤讲习学业,两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在周世宗攻打清流关之时,作为门门客兼老友的赵普前来投奔赵匡胤,并献策奔袭至后唐皇甫晖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