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的长子李弘是一个怎样的人?

武则天的长子李弘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8 更新时间:2023/12/28 14:33:24

李弘,字宣慈,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的长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武则天以智谋取得皇后称号之后,作为长子的李弘便也跟着身价提高,显贵起来。显庆元年(656年)春正月,皇太子忠被废为梁王,出京师到梁州任刺史,而时方四岁的李弘便以皇后长子的身份顺理成章地被封为太子,入住东宫。

咸亨三年(672年),李弘年满二十,高宗因风眩病日见严重,遂年冬诏令太子监国。让李弘学习治理回家、处理政务,当然也有以他分解武则天权利的意思。

弘仁孝,喜读书,善待人,并曾谏阻高宗刑杀太过,很有仁德之风。咸亨年间,李弘亲见自己两个异母姐姐义阳公主、室城公主。三十多岁的人,仍旧幽禁于掖庭牢室,“见之惊恻”,上表父皇,奏请放出这两个姐姐嫁人。

武后听闻,杀心顿起,愤恨李弘竟敢把自己死敌萧淑妃的两个女儿释放,恨记于心。李弘见母后专权,便“罕接宫臣”,对政务并不尽心。负责太子饮食的典膳丞全椒刑文伟就减少供给太子的饮食,并上书谏太子,促使李弘复书,“嘉纳其意”。

一次,太子在宴会欢愉之际,命令东宫大臣表演“掷倒”伎,轮到左奉裕率王及善时,遭到拒绝,王及善谏道:掷倒伎表演自然有伶官们充当,殿下不希望我听从您的命令吧?李弘连忙道歉。

通过历练,李弘逐渐成熟起来,高宗也非常喜欢他,曾希望由他继承皇位,但由于武则天摄政国事,不容别人插手,而高宗又无力把握政局,尽管太子“仁孝谦谨”,“监国其间,礼接大夫,中外属心”,但始终未得到母后的青睐,多次奏请,“数忤旨”。

李弘曾经向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当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君的故事,不禁掩书叹曰:

“这种事做臣子的都不忍听闻,而经典之书是圣人拿来训示后人的,为什么要记载这种事?”

郭瑜回答他:

孔子作春秋是为了要褒贬善恶,用以劝世或告诫,因此记下商臣的恶行,让千年以后的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件事。”

李弘说:

“不是不能让这种事流传,而是我不忍知道有这样的事,请让我改读别的书吧。”

郭瑜向他拜曰:

“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殿下资质敏睿,既然不忍听闻这些不好的凶事,臣听说要安定上位、治理人民,莫过于精通于礼。不懂则无以事天地之神、辨君臣之位,所以先王重视此道。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那么请殿下就停止读春秋,改读礼记吧。”

李弘接受这个提议,开始刻苦攻读《礼记》,变得更加仁孝谦谨,对士大夫十分有礼貌,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得人心。

高宗特别喜欢他,想尽一切办法培养他的办事能力,当高宗出幸东都之时,下诏让他监国。当时关中发生饥荒,禁军中的一部分士兵在吃榆树皮,李弘见后,就悄悄地让家令寺送粮食给他们。

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得病,遂让李弘“受诸司事”,就是接受批阅各个部门上奏的奏章,实际上高宗想让李弘一点点接替自己的工作。

然而,年仅24岁的李弘却在上元二年(675年)跟随父母从幸合璧宫在绮云殿因故不幸猝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奇皇后在历史上有何事迹?古代唯一的外国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奇皇后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嫔妃可以是外族人,但是后宫之主必须是本族之人,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传统,最晚更是沿袭于清朝。但是在元朝,这个传统曾经被打破过,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

  • 李贤:武则天的二儿子,为何不讨母亲喜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贤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生于其父母前往昭陵祭拜唐太宗的途中,才出生不久便被封为潞王,两岁时就封为岐州刺史、雍州牧、幽州都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贤年幼时,读书过目不忘,高宗经常赞叹自己儿子天生聪敏。长大以后仪容举止端庄稳重,颇得其父宠爱。七岁时改封为沛王,加扬州

  • 萧统为什么会英年早逝?他是如何被陷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萧统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亲情本应是人家最纯粹,最无法动摇的情感。但在帝王之家,亲情薄如纸。面对权力即便是父子之间都不能互相信任,古往今来因为这个不知引发了多少悲剧。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就是一个例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文学才能

  • 为何说马嵬驿政变最大的受益人是李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天宝十五载(756年),发生了安史之乱,玄宗呈皇威,信阉人,错杀战功累累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大将,自毁长城。使得叛军长驱直入,兵锋直指长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六月十四日,玄宗被杨国忠说服,率后宫和侍卫向蜀地逃跑。杨家是四川大户,在杨玉环受宠、杨国忠为相的十几年里,他

  • 道光一生节俭,为何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会是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皇帝晚年都不正常,孝安圣皇后,晚年昏庸的皇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孝全成皇后的故事。由于清朝有康雍乾三位皇帝过于光芒四射,使人们容易忽视掉后来继位的皇帝,其中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也不例外。民间对这位没什么八卦可以当饭后闲谈的皇帝,丝毫不感兴趣,不论史学界怎样评论他的功过

  • 甄氏作为三国的绝代佳人,为什么却被曹丕给赐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为何杀甄宓,曹丕为什么赐死甄宓,甄宓为何被赐死

    三国时代的绝代佳人甄氏,姿貌绝伦、气质非凡,才智过人。当年甄氏虽系寡妇之身,却博得曹氏父子仨同倾爱慕之情,并最终成为曹丕称帝后的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世说新语·惑溺》有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已将去

  • 李靖的舅舅可是隋朝名将韩擒虎,他为何在隋朝毫无建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炀帝所派黄门侍郎裴矩所书的,李世民几岁起兵反隋,李靖的舅舅韩擒虎

    隋末唐初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其中最杰出的军事家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卫国公、“军神”李靖。有意思的是,虽然都是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大军事家,唐太宗李世民是少年成名,李靖则是大器晚成。直到快五十岁的时候,李靖才取得了人生的第一场军事胜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靖生于北周

  • 刘备娶孙氏的新婚之夜 孙氏为什么带刀防备着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氏字辈怎么排,刘备与孙小妹有孩子吗,孙氏堂号大全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和孙尚香,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结盟,大败曹操大军。之后,曹魏、孙权和刘备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当初,刘备曾向孙权暂借荆州,可是孙权后期问刘备讨回荆州时,刘备却以种种理由拒绝孙权。孙权一时也拿他没办法,后来,周瑜给孙权出了一个主意,想用美人计把刘备

  • 元勰:北魏汉化改革的功臣,却因功高盖主惨遭伤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武侯谋事而当,魏延被马岱斩杀,斩杀魏延的大将是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元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常言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封建帝王总是翻脸无情,忘恩负义。历朝历代因为功高震主而惨遭杀害的功臣史不绝书。尽管他们试图用各种方式避免遭受厄运,但是正如墨菲定律所说,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今天我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元勰,

  • 三国时期有两个董和,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经历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里结局最好的人,三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三国时期有几个州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单子名,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俘获了关羽父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