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狄仁杰并无暧昧吗 “李元芳”属虚构?

武则天狄仁杰并无暧昧吗 “李元芳”属虚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4 更新时间:2024/1/26 22:05:02

早前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狄仁杰真相》,同名图书也将于近期上市。在书中,于赓哲告诉大家,狄仁杰不仅是“神探”,更是卓越的政治家,但那位“元芳”却查无此人。

对于因“元芳体”而爆红的李元芳,于赓哲表示,史籍中并无相关记载,应为影视作品的虚构,“并无资料记载有哪些助手始终跟随狄仁杰”。而剧中李元芳的官职“千牛卫大将军”,在历史上确实存在,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局局长,主要负责皇室及宫廷安全,跟狄仁杰这样的地方大员也是没有关系的。

网络配图

作为当时杰出政治家的狄仁杰深得女皇武则天的信任。两人常促膝交谈,对于狄仁杰的意见,武则天即使心有不悦,也会“每屈意从之”。狄仁杰70岁时还在武周政权中身居高位,武则天还特许狄仁杰入朝觐见可以不跪。公元700年,狄仁杰逝世,武则天深感哀痛,甚至罢朝三日。一些文学作品因此称两者关系暧昧,于赓哲向读者澄清,这完全是艺术虚构,两者纯粹是政治关系。

论武则天与狄仁杰这两个人都是当时拔尖政治家。

狄仁杰官拜首相,爵封梁国公。可武则天却称国老,不称仁杰,狄公。“国老”是敬辞,足见女皇帝对狄仁杰敬重特高,信任无比。当狄仁杰因病去世时,女皇帝在朝堂上痛哭失声:“朝堂空矣,天何夺我国老之速也!”狄仁杰生前,女皇帝对他是言无不听,计无不从。李、武两家,面对如此局面,谁都不敢轻视狄仁杰。另一方面狄仁杰认为当今天下,女皇帝才能无双,李武两家无人能与之比肩。他真心实意拥戴这个大周女皇帝。这两位杰出政治家是英雄相惜,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但这不等于说狄仁杰完全赞同改唐为周,在他内心深处眼前的大周帝国,不过是李渊李世民李治事业的有限延续。对女皇帝而言,“不皱眉头也知尔的心肝”,她不能,也不愿挑破那层窗户纸,狄仁杰面子上拥周,实则怀唐。所以狄仁杰立储之议,请求迎还庐陵王,女皇帝则说“还尔太子”。这清楚的表明,她最终还是同意回归李家做先妣。去帝号,称太后。

狄仁杰曾受过一次严酷的考验。诸武子弟,眼看接班无望,把满腔愤怒集中到狄仁杰身上。他们勾结酷吏来俊臣,设局陷害狄仁杰谋反,将其逮捕入狱。狄仁杰将计就计,什么罪名他都承认并签字画押。在这种情况下,来俊臣认为既然狄大人已经认罪,已是铁案难翻,也就没有对狄仁杰施以酷刑。这一群小人自以为得计,来俊臣还伪造一份“谢死表”,只须向女皇帝报告一下,就可以把狄仁杰绑缚刑场,斩立决。他们捏造的这场假案还涉及到皇太子李显和女皇帝的宝贝女儿太平公主,妄图一网打尽。

网络配图

不料狄仁杰暗中指示他的长子入宫告变,请女皇帝亲理此案,为其父雪冤。于是女皇帝召见狄仁杰,问他:“谋反?这么大的罪名你为什么供认不讳?”狄答:“请陛下去看看来俊臣的那些刑具吧,我如果不承认,早就没命了。他那个监狱向来是有进无出的。”女皇帝又问:“这么说你没有谋反。那为什么还写下‘谢死表’呢?”其实不用问,女皇帝怎么会不认识狄仁杰的字迹呢?经狄仁杰当场书写,来俊臣只好下跪投降,酷吏政治到此结束。

在这件案子里,女皇帝看似旁观者,实际上她是在考验狄仁杰。同时她也在考虑结束酷吏统制。自己已经自愿传子复唐,要做李家先妣,那么酷吏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她下令处决来俊臣,平反所有冤假错案,这样做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女皇帝。她拿来俊臣的人头证明她向来是爱国、爱民、爱家的。如果她不同意,张柬之何能以八十高龄出任首相呢?满朝尽是李唐旧臣,这正是女皇帝和狄仁杰的合著。

荷兰有一位文学家,写了一部上百万字的《狄仁杰传》,把狄仁杰写成中国的福尔摩斯!中国影视界也把狄仁杰点化成“神探”。虽不能说毫无根据,但离史实已经太过遥远了。

网络配图

后世史家并未因狄仁杰曾经拥戴过大周女皇帝而对他有所贬损。女皇帝武则天,无愧于“千古一帝”。狄梁公无愧于一代名臣。这两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都能够寿终正寝,得以善终,真个是并世无二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胆大包天的选美诏书是谁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秦始皇的诏书,汉宣帝为什么没有名气,历史上有名的诏书

    “诏书”是古代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专用文书。历史上曾有若干帝王下过荒诞无稽的诏书,而晋武帝司马炎的那份“权禁断天下嫁娶”诏,可谓史上最色胆包天的荒唐诏令。网络配图晋武帝泰始九年(公元273年)七月,司马炎下达诏书,在公卿以下人家的未婚女子中选美补充六宫。其选美标准大致有四条:1、出身显贵;2、容貌美艳

  • 武则天晚年性福生活:宠爱“妖孽”型小鲜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的初恋情人,李治爱武则天吗,历史武则天真实的一生

    隋唐五代时期的男子中多“小白脸”。风流男子也惯于“傅粉施朱”,打点粉底再抹面脂,在武则天时期的男子中已经流行。武则天挑选陪侍美少男的标准就是“洁白美须眉”。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畸形审美情趣:男女着装佩饰以“阴阳颠倒”为美。女子常着男人装,而男子则“为妇人之饰”,尤其是上层社会的一些名流,过分注重

  • 皇太后芈月手下杀人如麻恐怖至极的特战部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芈姝为什么斗不过芈月,卫良人怎么陷害芈月,芈月传杀了秦王7个儿子

    在电视连续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秦武王的猝死,诸公子混战使秦国早已不复往日的繁盛局面,荣登太后之位的芈月不仅要应付咸阳城外诸公子的虎视眈眈和朝堂之上各位大臣的责难,以及朝堂外各国的割据战伐;而且还要面对秦国军队与义渠之间的复杂矛盾,为了鼓舞军心,激励斗志,芈月在宣室殿前高调训诫手下将士。她以

  • 中国古代贪官面面观: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前铁道部长刘志军贪腐案曝出涉及374套房产,使其案件的审理以及如何定罪备受瞩目。官场腐败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所谓贪官,亦即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攫取私利。史学界曾认为,在贵族制被官僚制逐步取代而有了“官场”概念后,贪官便开始粉墨登场了。从中国古代来看,贪官的出现始于战国时期

  • 一代名将灌婴到底酒后说了什么而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何人设计将甄氏害死,马宁儿为什么变成毒人,四大名将

    灌夫是西汉有名的将领,跟着大将军周亚夫一起平定七国之乱,立下了赫赫功劳,先后担任许多官职。史书记载灌夫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正直的人,最后却因酒后吐真言而被灭族。灌夫本不姓灌,只因他的父亲是跟着汉初大将灌婴混的,才被赐予灌姓。灌夫原本就勇猛善战,又对朝廷忠心耿耿,所以等到皇帝设立淮阳军

  • 一代名将韩信用兵如神为什么就是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第一名将韩信,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下句,被韩信打败的名将

    1.我们从来都被教育要做一个谦虚的人,要低调,要自谦,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的教育总让我们为制度为祖国为一切飘渺的东西骄傲,就是不教我们为自己骄傲。其实,在人生当中,骄傲远比谦虚要重要。大家看看历史上的人,那些成功的人,哪有一个是谦虚的?他们全都是傲娇小王子好嘛。比如曹操。图片来源于网

  • 这五位牛人的“老婆”都被抢但态度却各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五位有什么,五位绝世老者,牛人会

    一个男人,如果自己的老婆被抢,或者即将成为自己老婆的女朋友被抢,你该怎么办,是手忍仇人,夺回自己的老婆?还是诅咒夺妻的恶人,将来一定不得好死?或者假装大度地说上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吧?也许我们从下面五位牛人的身上,就可以对号入座,得到我们自己想要的答案。图片来源于网络一:毫不在乎型——刘

  • 竟有如此皇帝!做了俘虏却感动了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被俘虏的皇帝有几个,为救一国百姓她被敌国帝王,俘虏用什么做的

    比起祖父朱棣重视民生来,明宣宗朱瞻基也同样如此,在“亲民”方面,他甚至更近一步,宣德五年(1431年)清明节,祭祀归来的朱瞻基,走访京城郊区农家,不但考察民情,更亲自尝试农业劳动,扛着农具耕了一圈地。事后他对大臣感叹说:我才干了这么几下农活,就累得受不了了。都说农事最辛苦,今天我总算信了。亲身体验了

  • 史上最狠泄愤奇招: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三桂差点灭了康熙,吴三桂是否真想反清,历史上康熙13子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对于死了四年之久的吴三桂,康熙竟如此地气急败坏、恨之入骨,因为这位皇帝差一点栽倒在吴三桂手下。网络配图吴三桂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之一,但是,康熙有相当一段时期,被这个吴三桂逼到墙根,康熙说什么也

  • 雍正驭人有术:对心腹官也不说实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老十四伪造太子手谕调兵,雍正小心眼,雍正时的大官

    雍正皇帝的驭人之术是有一套的。他作皇子时(当时还是叫“胤禛”,为方便起见,本文且一律叫“雍正”),建立了智囊团,养了一群谋士。一般来说,对自己的智囊,应该是沟通无间、坦诚相待,这样才能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雍正对这些“奴才”,保持了很深的城府,对他们的忠诚建议和“金玉良言”,不仅不轻易赞成,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