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清朝的开国史上,有哪八位赫赫有名的“铁帽子王”?

在清朝的开国史上,有哪八位赫赫有名的“铁帽子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96 更新时间:2023/12/25 1:36:43

在大清的开国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对清朝开基创业或统一全国立有大功,所以并非像其他封为王爵的皇子皇孙那样,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个等级,而是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封建社会时称为“世袭罔替”,民间则俗称为“铁帽子王”,意思是他们的王冠永远不会被换掉。可以说,这八大铁帽子是绝对的牛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礼亲王代善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太宗皇太极异母兄长,清朝开国时期声名显赫的创业功臣。早年随父征战,功勋卓著,并一度被确定为汗位继承人,从后金建国直至改国号为大清,都是国中地位仅次于皇帝的大贝勒,并为正红旗旗主。1636年封为和硕礼亲王。皇太极去世后,又拥戴福临登基,揭露并杀掉了密谋的反对者,其中就有自己的儿子硕托和孙子阿达礼。顺治五年(1648)去世。承袭爵位者曾改王号为巽亲王、康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亲王号,世袭至清末。其后代袭爵有名的子孙,如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昭琏是皇族中著名学者,著有《啸亭杂录》等传世。礼亲王府在大政殿东偏北,是距盛京皇宫最近的一座王府。这显然与其在清太宗时期“皇兄大贝勒”的身份有直接关系。皇太极继承皇位后,每逢新年等重要节日,为体现对兄长的尊重,都要率领群臣到代善府中登门拜贺。

2、睿亲王多尔衮

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为清初赫赫有名的“九王爷”。清太祖皇后乌拉纳喇氏所生,是努尔哈赤幼子中最为出色者。幼年即为镶黄旗贝勒(后改镶白旗),自天聪元年(1627年)始,几乎每一次战役都随军出征。第二年在统领正白旗征讨察哈尔的战争中,因临阵骁勇及敖木轮大捷等彼赐子“墨尔根代青”(聪明战将)称号。崇德元年封和硕睿亲王,因出身高贵且智勇双全,功勋卓著,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后,虽拥立6岁的福临继位,但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几乎独揽朝中大权,顺治元年(1644),以叔父摄政王身份率清军入关,并做出定都北京的决定。同时,争取了很多汉人投降,为新王朝奠定了基础。第二年,他被尊为皇叔父摄政王。此后接管了原由皇太极控制的正蓝旗。其弟多铎死后,又控制了镶白旗。顺治七年(1650)病逝后,因罪削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高宗皇帝重新评价几位开国元勋的功过时,多尔衮备受褒扬,其罪得到昭雪,爵位得到恢复,并谥号“忠”,命配享太庙并世袭罔替。多尔衮身后无子,以同母弟多铎之后继承爵位。睿亲王府位于四平街路北,通天街路东。

3、豫亲王多铎

太祖第十五子,多尔衮同母弟。初为正黄(后改正白)旗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晋为豫亲王,掌管礼部,并辅佐皇帝对明廷、朝鲜、蒙古进行过多次战役。崇德元年(1636)封和硕豫亲王。清入关后率大军平定江南,居功至伟。顺治六年(1649)病故后,受多尔衮案牵连降爵为郡王。乾隆四十三年恢复豫亲王爵号,由其子孙世袭至清末。他的王府旧时沈阳俗称“十王府”,据清末民初地图标示及现存遗址,应在四平街之北偏西,隔通天街与睿王府相望。自清代末年至近年,其所在地称“十王府胡同”。

4、郑亲王济尔哈朗

清太祖同母弟舒尔哈齐第六子。济尔哈朗12岁丧父后,由其伯父努尔哈赤养育,原封贝勒,与其兄二贝勒阿敏同掌镶蓝旗。崇德元年封为和硕郑亲王,并掌管刑部。皇太极去世后,他被推举为辅政王,与多尔衮共同辅佐年幼的顺治皇帝,但屡受排挤,直到多尔衮去世后才略为得志。顺治十二年(1655)去世。他虽为努尔哈赤之侄,但却是清开国时期的三朝元老,功勋卓著,因此王爵由子孙世袭。后曾一度改王号为“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奉旨恢复郑亲王号,由其子孙世袭至清末。其王府位于天佑(小南)门内大街路西、怀远(大西)门内大街路南。于民国年间为一德姓满族人居住,俗称“德家大院”。

5、肃亲王豪格

太宗皇太极长子。早年便以军功著名。初为镶白(后改镶黄、正蓝)旗贝勒,崇德元年封和硕肃亲王。皇太极去世后,在承继王位的斗争中,与多尔衮结怨。顺治初年,受到多尔衮排挤含冤入狱,顺治五年(1648)死于狱中。乾隆四十三年恢复原有王号,由其子孙世袭至清末。他的王府位于怀远(大西)门内大街与天佑(小南)门内大街交叉路口西北,与沈阳故宫西红墙南端隔路(鼓楼南大街)相望。

6、庄亲王硕塞

皇太极第五子,天聪二年(1628)生,顺治元年(1644)十月清迁都北京后,因他是皇帝之兄而封为多罗承泽郡王,顺治八年(1651)晋和硕承泽亲王。因硕塞生前立有很多战功,其死后爵位由其子世袭,并改王号为和硕庄亲王。到康熙年间,硕塞后代子嗣乏人,康熙帝命将自己第十六子允禄过继到硕塞支系承袭王爵。此后直至清末的庄亲王就变成允禄后人。清入关前建府时,硕塞年龄尚小(至皇太极去世时他仅16岁),并未封王爵,庄亲王府原位于沈阳故宫宫殿西墙外街东,约在后来的沈阳故宫文溯阁处。但在允禄成为庄亲王后,又在沈阳重建了一座王府,位于抚近(大东)门内路北,民国以后虽然王府易主,但其所在地仍沿用庄王府胡同、庄王府后胡同的地名。

7、成亲王岳托

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长子。早年即因战功封为镶红旗贝勒,老汗王努尔哈赤去世后,他力主拥戴皇太极继位,并受到重用。崇德元年封和硕成亲王,后因与皇帝政敌有瓜葛受责降为郡王,崇德四年(1639)病故于军中,追封为多罗克勤郡王。其袭爵者称衍禧郡王、平郡王,乾隆四十三年恢复克勤郡王号,世袭至清末。他的王府早期称“成亲王府”,位于抚近门(大东门)内大街路北临街。

8、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礼亲王代善之孙。他的父亲萨哈廉因与长兄岳托共同拥戴皇太极继位而受器重,晋封贝勒,并于后来掌管礼部事务,在当时诸王中以聪颖智慧著称,但其命运不济,崇德元年(1636)五月,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被追封为和硕颖亲王。勒克德浑袭爵后,改降王号为多罗顺承郡王,世袭至清末。他的王府初称“颖亲王府”。位于内治(小东)门内大街路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孝惠章皇后:堪称清朝最惨皇后,独守空房57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史稿后妃传,明孝惠皇后,孝惠太后和孝庄太后

    在清朝历史上,清朝一共有27位皇后,这些皇后的命运各不相同,即使母仪天下,可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帝王夫君的宠爱,今天我们说的这位皇后,她20岁就成为了皇太后,独守空闺57年,活了77岁,她一生都不受皇帝喜欢,一生都没有侍寝过,她就是孝惠章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孝惠章皇后来自一个

  • 宇文化及为什么要杀杨广 宇文化及为什么不挟天子令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挟天子以令诸侯是真的吗,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意思,诸侯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宇文化及和杨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末宇文化及在江都杀害了隋炀帝杨广,掌握了朝政大权,可谓是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惜也是因为此他也成为了天下的公敌。之所以宇文化及一定要杀杨广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杨广个人的性格有着极大关系的。在当时,因为天下

  • 功高震主的魏冉,最后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善始善终结局谁死了,程若鱼武功全废,魏冉演员

    战国时期,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增。而后又在几代君王的贤明治理下,终于在秦始皇时期结束了纷争,统一了六国。如果说,要论秦国这几代君王哪一个贡献最大,那大家可能吵个三天三夜也论不清楚。然而,如果要说哪一位君王在位最长,那就只能有一位了,那就是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消灭了六国的大部分

  • 隋炀帝身为堂堂一国之君 隋炀帝为什么镇压不了农民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炀帝失败的主要原因,隋炀帝暴君行为

    很多人都不了解隋朝农民起义,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高句丽经常侵犯,隋朝的边境,隋文帝也因此,非常的难过,便出动了三十万军队,进行讨伐,虽然在此争讨中,没有获得胜利,但隋朝的这个举动,还是把高句丽震慑了一番,让高句丽正式老实了下来,随着杨广继承皇位,高句丽的皇帝那颗不安分的心,再次蠢蠢欲动

  • 一大将帮朱元璋挡了9箭,最后结局却被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手下大将排名,朱元璋手下大将结局,朱标谋反朱元璋高兴段子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社会最底层,一跃成为明朝的开国之君,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朱元璋从起兵到称帝,历经15年。这15年内,朱元璋起兵抗元、渡江、取皖南、夺金陵、战陈友谅、灭张士诚,身经百战。但让朱元璋最难以忘怀的战争,只有一场,那就是鄱阳湖之战。此战朱元璋以20万兵力险胜陈友谅的60万大军,虽然勉强取胜,但

  • 汉文帝在怎样的视察中,认定周亚夫是一个军事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周亚夫死因,汉景帝为什么要处死周亚夫,汉武帝在中央设置什么监察官员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奸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158年,匈奴的军臣单于起兵六万,侵犯上郡(治所在今西榆林东南)和云中(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杀了不少老百姓,

  • 项羽一生英勇无敌,为何总是留不住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为什么失败了还称为英雄,项羽为什么这么勇猛,项梁和项羽的关系

    众所周知,项羽的个人能力强悍,他能征惯战,是非常能打仗的一位军事家,同时,他少年得志。那么西楚霸王项羽英勇无敌为什么却留不住人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根本不在乎,譬如韩信,你给我整那么多华丽计策干啥,我直接上去就是干就赢了啊。这样直接上去就是刚,他赢了七十余次,最后还是遇

  • 唐朝宰相刘洎是如何因为一张嘴丢掉自己的性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少帝刘辩简介,班固评价霍去病,刘弗陵和刘病已谁的年龄大

    唐朝宰相刘洎是如何因为一张嘴丢掉自己的性命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朝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多年未曾亲临战场的唐太宗李世民终于穿上战袍,带着十多万唐朝将士,雄赳赳地朝辽东开进。这是李世民一生最后一次御驾亲征,这场战争的对手是高句丽。李世民为何要千里迢迢征

  • 她从宫女到皇后,只因太监写错一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宫心计为什么两个太后,宫女送诏书,太后心里苦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人失去了东西,未必是一件坏事,其实我们经常所说的因祸得福有着异曲同工的意思,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述一个宫女的故事,这句话用在她的身上十分的合适,这位宫女的名字叫窦漪房,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窦漪房是位平民家的小孩,她的父母也都是老实的百姓,不过

  • 隋炀帝让隋朝走向灭亡 隋炀帝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炀帝昏君,隋炀帝之死,隋朝的灭亡的原因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隋炀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说隋炀帝,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残暴不仁、好色昏庸,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这样片面的理解对他来说确实有点不公平,隋炀帝虽然没有始皇汉武那么伟大,但从他的表现来看也不至于昏庸,不说他是明君也能称得上是个对古代中国有突出贡献的皇帝。人们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