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曾是一流的击剑运动员 击剑技术令人惊叹

曹丕曾是一流的击剑运动员 击剑技术令人惊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02 更新时间:2024/2/11 23:18:30

曹丕除了是杰出的学家,还是个一流的击剑运动员,在魏晋时代,洛阳一带的击剑水平最高,出了很多名师,曹丕的教练就是当地的击剑名家史。曹丕在其著作《典论》里,就记载过一次自己亲身参与的击剑比赛。

某天,曹丕朋友饮酒,谈到击剑,大家兴致高起来。有位名叫邓展的将军,据说擅长擒拿格斗和各种兵器,而且还会空手夺刀。曹丕却不客气地对邓展说:你所谓的空手入白刃,我不相信。这可把邓展惹了,当场提出要来一场实战。当然,比赛不能伤及身体,于是就用甘蔗代替剑,在酒宴上比赛起来。

比赛结果是,对方不仅没能夺下曹丕手中的甘蔗,手臂还被曹丕击中三次,“下殿数交, 三中其臂”。邓展不服,要求再来一轮比赛。这一回邓展发现了曹丕的薄弱环节——不擅长中路进攻,因此邓展决定取曹丕的中路。曹丕运用诱敌技术,让邓展贸然上前来夺“剑”,结果曹丕迅速出击,这一回击中对手的额头,“正截其颡”,幸亏拿的是甘蔗,不是真正的剑。大家见到这一幕,都很惊叹曹丕的击剑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时珍最初并未学医?医生只是科举失败的寄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稍微读了点书的人,大多知道大作家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然而大家却未必知道李时珍在从医之前也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只不过他不是弃医从文,恰恰相反,他是弃文从医。李时珍之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是医学史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写出了一本著名的医书——《本草纲目》,这本书给后来的从医者带

  • 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是剑术不精还是草包帮手拖后腿?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受到秦国大军逼近国境易水的威胁,燕国太子丹费尽心思寻觅勇敢的刺客,终于通过燕国隐士田光结识了荆轲,田光称他是“神勇”之士,可托大事。刺秦计划秘密地进行,除了一张敬献大片肥沃土地的地图,还需要一份更能讨秦王欢心的“礼物”,否则,无法近距离接近他。荆轲想到了秦王悬赏千金捉拿的秦国叛将樊于期,他正在燕国避

  • 慈禧的绰号由来:为何被称“老佛爷""亲爸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最喜欢别人叫她“老佛爷”。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民间有一个传说,说光绪初年,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李莲英让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尊佛。建好之后,他对慈禧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有双佛显光,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请太后驾临前往观看。”慈禧听后,非常高兴,于是,捡了个吉日,来到了万寿寺。当

  • 名医张仲景曾治好老人抑郁病 使用“情志疗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993年,英国维尔康医史研究所做了一个医学“琅琊榜”,重新推举世界医学伟人29位,并依伟人生存年代,把“医圣”张仲景列在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之后,排在第五位。《伤寒杂病论》的“身后事”上篇说道,由于西晋初年那位猛人皇甫谧列出的一份“琅琊榜”,张仲景的医名得以天下传扬。此时,又发生了一

  • 司马迁的四原则:道家经商治国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学术界似乎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是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家,其实不全面。春秋战国时代到汉朝,中国的商业已经非常繁荣,而且商人成为了一个横跨政治商业的非常有权力的阶层,其代表多是道家人物,如范蠡等人。司马迁对道家经商治国的经验进行了理论提炼,提出“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 哪位清代官员被康熙皇帝赞誉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清官之难,难在身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只是张嘴大喊清廉,自己及家人却照贪不误,就无法约束部下,遏制贪腐。张伯行一生历任督抚要职,任所多在富庶繁华之地。但他生活简朴,衣服饮食,始终保持寒儒本色,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有些做法,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康熙四十六年,张伯行初任福建巡抚,当地

  •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成功获取民心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明白农不兴则民乱,她察看了北至汾河两岸、东至汴州等地。当时洛阳下属各州县均田制的实施均不好,家有百亩田的只有十几户,一般农户只有十几亩田。洛阳是东都,朝廷和官员、豪族占田少者数千顷,多者十数万顷,且都是良田。魏元忠任洛阳令时,对大户的田加以限制,并将一些荒山、荒地分给无田或少田的农户,但这只稍

  • 无所作为的宋徽宗居然救过汴梁弱势群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做了皇帝后,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遗憾的是,他天生就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人,若是让他专心于艺术创作,他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而让他当一个大国的领袖,他似乎不是那块料。但宋徽宗曾经为做一个好皇帝而积极努力过,比如,为了救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曾经在京城开封创办了一套完整的国家福利系统,设立了不少福

  • 宋哲宗:北宋最短命的皇帝却少有大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显得明光发亮,看起来滑稽可笑。殿上的大臣都忍俊不禁,只好低着头装作没看见。

  • 岳飞另一面:南宋大地主 佃户每年交租上万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所有人都知道,岳飞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岳飞还是个大地主,同时他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商。为什么说岳飞是大地主呢?因为岳飞活着的时候,在江西九江(过去叫江州,是岳飞家属在北宋灭亡后的长期定居地)拥有“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一步,地一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岳飞嫡孙岳珂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