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朝哪两位奸臣让奸相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揭秘:明朝哪两位奸臣让奸相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819 更新时间:2024/1/20 13:42:22

严嵩入阁为相时已61岁,那时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就在严嵩为相那年,这个皇帝受了一场意外惊吓。有个叫杨金英的宫女,带领另外几名宫女把嘉靖捆在床上,要结果他的性命。可这几个女的慌忙中连勒人的绳子结都系不好,不但没勒死皇帝,反把自己的小命全都送了。这场惊吓非同小可,皇帝再也不敢呆在原来的地方,长期住在西苑万寿宫中。当时陪伴在皇帝身边的除了一位方士,就是严嵩了。得到这份恩宠后,他便大弄威权。百官奏事都要准备两份奏章,一份正本,一份副本,严嵩看过副本才能将正本交给皇帝。当时,凡溜须拍马的都能升迁,凡敢言直谏的都要倒霉。最可怕的是严嵩善于巧意迎合,他要提拔某人一定先训斥此人一番,弄得皇帝都觉得不落忍了,再委婉地为他求情,命中率几乎百分之百。相反,他要陷害一个人,往往先说点好话,就像剃胡须前先抹点香皂,然后再不露声色地找到要害暗中攻击,激怒皇帝后,由皇帝亲自下令处置,杀人不见血。

可要说严嵩一入仕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那也是冤枉。他刚步入仕途时,非但不是奸臣,而是痛恨奸臣,甚至为了不与当道的奸臣为伍,他借给父母丁忧(儿女为表示孝敬,回家为死去的父母守孝)的名义干脆在老家躲起来,而且一躲就是十年。那么,他不屑与之为伍的奸臣是谁?一个叫钱宁,一个叫江彬

提及这两人,就不能不说到明武宗正德皇帝。他是孝宗皇帝的独生子,孝宗一死,便无任何悬念地在15岁那年继了位。15岁正是好玩好动之时,可偏偏天降大任于是人,每日要处理的奏章都典雅深奥、枯燥无味,哪赶得上捉蟋蟀、赶兔子,唱戏、摔跤,叫姑娘、逛窑子。

明武宗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就在西华门外另造一座离宫别苑,宫殿两厢是一排密室,里面装满了娈童歌女,珍玩犬马,专供享乐,名曰“豹房”。这样还嫌不过瘾,他又收了120多人当义子,这里面就有一人叫钱宁。自从被收为义子,钱宁就自诩为皇庶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皇帝引进许多番僧,教导武宗秘戏,在豹房中恣意淫乐。此外还微服出行,但不是为了了解民情,而是为玩乐起来方便。他如果只是引导皇帝玩乐也就罢了,还暗中勾结南昌的宁王,让他有了可用以造反的兵力。后来,宁王造反不成,钱宁连带倒霉。出卖他之人为江彬。他们本来沆瀣一气,可终究是势利之交,难以长久,江彬把钱宁的种种不法行为向武宗和盘托出,武宗终于抄了钱宁的家,搜出不少值钱的东西。

有一次,武宗仗着自己力气大,想捉“老虎”,谁知“老虎”照样反抗不误,亏了江彬救了他一命。武宗感激救命之恩,收江彬当了干儿子,让他把大同、辽东等四镇的边兵调到京师,并让他当统帅,风光无限。宁王造反,江彬怂恿武宗大举南征,顺便到江南选美。走到半道,接到宁王被剿灭的捷报,他们秘而不宣,到了扬州,在江南遍搜寡妇处女供武宗享乐。在江南游荡八九个月,才懒洋洋地程北返。北返途中,武宗忽然心血来潮想当一把渔夫,在清江浦自驾一条小船去捉鱼,不料却翻了船,被救起后因受寒太重,咳血而死。

就是这两个干儿子,把大明江山弄得阴云惨雾,就连严嵩都不愿与他们同朝为官,借着丁忧的引子,溜之大吉也。当然,也有人说是因疾病告归。那么,严嵩后来怎么又成了有名的奸臣了呢?这就要说到武宗死后继位的嘉靖皇帝。在这一朝,严嵩已经回到朝廷,当了礼部尚书。嘉靖皇帝一生最大的兴趣不是国家和人民,而是自己的生命,他一心惦记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就要搞一些古怪的仪式,仪式中需要“青词”——这种文字是写给“天神”的奏童,要求写成骈文的形式,并用朱笔写在一种特制的青藤纸上,因此称为“青词”。嘉靖忙不过来,这事就由大臣代劳。这里面有两个人技高一筹,一个是严嵩,另一个是首辅夏言。但夏言忙于国事,对这事不大上心,于是剩下严嵩一枝独秀。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在整个嘉靖时期,首辅的争夺异乎寻常地激烈,但最后的决定权在嘉靖皇帝手里。他倾向于谁,谁就可以战胜对方。但他取舍的标准可不看此人是否为了国家利益,而是看是否易于控制、是否顺从。而要表示顺从,捷径就是挖空心思地满足嘉靖个人的需要,这就难怪各种谄媚无耻的丑态纷纷出炉。

一次,嘉靖准备把生父兴献王牌位放进太庙,可遭到群臣的反对。嘉靖继位纯粹是捡便宜,只是因为武宗死时没有儿子,才轮到他这个当堂弟的。但他当上皇帝,就想让老爸沾光。群臣的反对让他很不爽。严嵩一开始也追随众议,一发现皇帝不高兴,立刻拨转马头改变主张,并精心策划牌位入太庙的礼仪。这下皇帝开怀了,为了有所表示,“抠门”的嘉靖还特意赐给他金币。第二年,皇城上空出现祥云,严嵩借此大做文章,请嘉靖入朝接受群臣朝贺,并特意作《庆云赋》献上。

嘉靖崇信道教,喜欢戴香叶巾。自己戴还不过瘾,还让宫人仿制了五顶,赐给夏言、严嵩等大臣。夏言不识好歹,认为这不是大臣所用的东西,公开表示不戴。严嵩为了讨好皇帝,每次进宫都戴上香叶巾,上面再戴上官帽,并故意在帽外露出一截裹住香叶巾的轻纱,好让嘉靖看到。尽管不伦不类,嘉靖见到还是非常喜欢,因而疏远夏言。夏言看不上这一套,就指使人弹劾严嵩。严嵩知道后在皇帝面前哭诉,并告夏言有轻慢侵上之罪。皇帝一怒之下把夏言革职,60多岁的严嵩接了相位。

由此可见,严嵩也好,其他人也好,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当奸臣,就想做人人讨厌的坏人。表面看来,许多问题好像是个人品行的问题,细究起来,其实若有一个好的体制,好人会受到保护,坏人会受到惩治;好人可以做好事,坏人却做不成坏事。建立一个好的体制,比捣弄任何名堂都来得长远,也来得实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朝那些事儿:宋徽宗因发明什么而自称有道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要数宋朝人最爱读书,整个大宋王朝读书成为时尚,连皇帝也不例外,完全是读书人的天堂。其实,风流儒雅的宋朝人,不只爱读书,而且很幽默。宋太宗时,胡旦被称为科举史上最自信的状元。胡旦晚年,因患眼疾,在家闲居,闭门不出。史官为某贵侯作传,因为出身贫贱,曾以杀猪为业,史官很是为难:不写不是实录,而

  • 揭秘:历史是为何吧纤弱的杨贵妃变成了肥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胖美人=杨贵妃,“环肥燕瘦”的说法是如此深入人心,然而历史上的杨贵妃真的是胖子吗?其实,一共有三个版本的杨贵妃形象:瘦贵妃、胖贵妃和不胖不瘦的贵妃。那么,杨贵妃究竟是胖是瘦?这主要取决于不同时期的文人们对贵妃的态度。实际上,正式的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具体记载杨贵妃的实际容貌。五代人和宋人所修的《新唐书》

  • 一介书生虞允文带领战五渣的宋军击败金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宋朝文官是一帮拿着高额工资、却没有什么本事,整天碌碌无为的家伙,而且这帮家伙即使犯了罪也不会被处死,这更使他们腐败异常。但是有一个宋朝的文官,他连临危受命都不算,因为他是主动担起责任的,却率领万余南宋军队击败了十几万金军,使国家免于被灭亡的命运。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国

  • 历史上被一个女人活活闷死的晋孝武帝司马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皇帝虽然是个尽心国事、重用贤臣的君主,但也是嗜酒如命的主儿。可怜无辜的悲催皇帝,只因酒后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丢掉了几辈子才修来的一条皇帝性命,成为千古奇谈。他就是晋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生于隆和元年(362年),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三个儿子,母为李陵容(孝武文太后)。兴宁三年(365年)七月甲申日

  • 阿史那社尔是突厥王子却是大唐战将收复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648年正月,唐太宗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翌年,太宗得了痢疾,最后却病入膏肓,就让太子李治前往金掖门代理国事。五月廿六日,一代雄主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终年五十岁。唐太宗李世民不料,在太宗葬礼上,随太宗征战十三年,踏平西域的大将军阿史那社尔闯进丧礼会场,请求李治让他以身

  • 严嵩是明朝第一巨贪 皇帝的儿子都要向他行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卑微,了解民间疾苦,对于官员的贪赃枉法深恶痛绝。为了杜绝贪官,老朱制定了严酷的刑罚,比如剥皮填草等等,希望为大明朝的吏治清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可惜,在当时的历史局限下,朱元璋的美好愿望并未实现。到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嘉靖年间,出了一位巨贪,他的名字叫做严世蕃。要说严世蕃,先要

  • 朱元璋因何事执意处死驸马:连马皇后求情也没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的驸马欧阳伦,进士出身且一表人才,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欧阳伦仗着权势和威望,生活开始腐化起来。先是花巨资装修了驸马府,接着又到处搜集奇珍异宝。欧阳伦对钱财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很快就发现了一条“暴富”之路,那就是走私茶叶。明初,百废待兴,朱元璋为了控制西蕃少数民族地区,就用中原地区产的茶叶去

  • 为何乾隆盛世得不到认同:视民间社会活力为大清大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

  • 曹操嗜色如命:和14名后妃生25个儿子还打儿媳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是英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安阳曹操墓中同时出土有两具女性尸骨,虽然目前尚不确定是否系曹操原配卞夫人或其他姬妾,但光是男女同葬一点,却也可窥曹操的“好色”一斑。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生有子嗣的后妃达14人之多。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曹操好色,它只能算作古代多妻制度下的一般情况。曹操年轻时,在男女之

  • 揭秘清史第一疑案努尔哈赤为何杀死自己的亲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民谚有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无非是血浓于水、内部团结才好一致对外的道理,可这样尽人皆知的常理在努尔哈赤崛起的经历中却不能被印证。努尔哈赤本人并没有想到,当自己收拾起父祖留下的13副盔甲、30余名男丁开始踏上征程的时候,第一个要面对的敌人居然是自己的本家亲戚。而随着汗(皇)权的一步步集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