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成功称帝的秘诀:对方根基未稳时就消灭他

李渊成功称帝的秘诀:对方根基未稳时就消灭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14 更新时间:2024/1/14 14:29:17

李渊起兵时,只有很小的一块地盘,而且实力也不是最强的,但他很懂得寻找根据地,从起兵的第一天起就盯住了长安。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九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之后,隋王朝迁至新都,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便以“大兴”命名。杨广继位后,陆续开凿南北大运河,以水路连接大兴城。又动用十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这里人口多,山势险,加上有钱有兵,以及有不少良将。

那么,李渊为何敢打大隋国都的主意?主要还是看清当时农民起义拖垮了隋朝统治,牵制隋军大量兵力,使统治集团无力西顾,关中空虚,不能和新兴的李渊集团抗衡。在攻取长安的过程中,李渊父子巧妙运用战术,如与关东李密联合,拖住隋军,使其无暇西顾,入关后随即屯兵潼关,阻住隋朝援军。

此外,攻打河东与进军长安同时进行,一举解决后顾之忧。长安失陷后,屈突通看到隋朝大势已去,开城投降了李渊。加上李唐大军途中秋毫无犯,得到关中地主阶级支持,阻力大为减少,因而能够自太原起兵到攻克长安,只有短短的五个月时间。

之后,更是趁势进军关中。关中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五百米,又称关中平原,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加上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

可以说,谁拥有这里,谁就拥有了建立国家,号令天下的基础。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趁主要对手立足未稳,根基未稳时就消灭他。

李渊就会很好地利用自己高贵血统的优势和“天下归李”的民谣,迅速的笼络了关陇贵族,这个从北魏到隋末,占据了统治核心长达几百年的大贵族,这是李渊的政治统治基础。

别小看出身,你看曹操,当时汉朝已深入民心,众人皆有匡扶汉室之心,故曹操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挟天子令诸侯,因而心向汉室之士以之为贼臣。加上他没能趁刘琮携荆州投降之势,横扫对手,导致刘备孙权逐渐坐大,等根据地稳固了,再想改变三国割据就难了。当然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如赤壁之战曹操胜了,很可能也就统一了。

不过,两人也有相同之处:刚开始时,谁也不敢称帝。曹操不是不能称帝,他是不愿称帝;而李渊攻克长安后也没有立即称帝,先立了个傀儡皇帝,等根基稳固后才称帝。

因此,李渊攻克长安后,更增加了他的声望和号召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对于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最重要的书是哪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洪秀全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所提到的4个代表人物: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只有洪秀全没有去过欧美。他甚至没有到过刚沦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他只读了几本与西方文化有关的宗教书籍,那就是《旧约》、《新约》和那本《劝世良言》。《劝世良言》为他的政治思维开拓,

  • 曾国藩小时挺笨 一篇文章读多遍都背不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直到今日,曾国藩家书还是很多家庭教育的经典著作,但是小时候的曾国藩天赋并不高,背东西很慢,有一次读了多遍的文章还是背不下来,害得梁顶小偷跳下来大骂,质问曾国藩笨成这样,还读什么书!曾国藩是一个复读生!1811年(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

  • 解密:天王洪秀全为何能接受李秀成与他同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军事领袖李秀成,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进来的。当时他叫李以文,此后自己改名叫李寿成。1858年初,洪秀全因他从皖北前线,不远千里赶来援救镇江,堪称中流砥柱,故在回天京辅政时,才赐其名叫李秀成的。洪秀全对他宠信有加,破格赐以与己名字相同的“秀”字。这在太平天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当然

  • 李鸿章太冤枉了!满腔爱国情怀却背负卖国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他就是晚清重臣李鸿章。李鸿章(1823—1901),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 李鸿章竟有这怪癖:往酒杯里吐痰 用碟子喝咖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背锅侠”,比如替诸葛亮背黑锅的名将魏延,比如替宋高宗背黑锅的“大奸臣”秦桧。当然,最著名的“背锅侠”,应该要数替慈禧和满清背黑锅的晚清重臣李鸿章。在教科书中,李鸿章一直是一个汉奸卖国贼的形象。为何有此形象呢?因为他代表满清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可问题是,慈禧又不傻,为何不

  • 揭秘:明朝哪两位奸臣让奸相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严嵩入阁为相时已61岁,那时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就在严嵩为相那年,这个皇帝受了一场意外惊吓。有个叫杨金英的宫女,带领另外几名宫女把嘉靖捆在床上,要结果他的性命。可这几个女的慌忙中连勒人的绳子结都系不好,不但没勒死皇帝,反把自己的小命全都送了。这场惊吓非同小可,皇帝再也不敢呆在原来的地方,长期住在西苑

  • 宋朝那些事儿:宋徽宗因发明什么而自称有道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要数宋朝人最爱读书,整个大宋王朝读书成为时尚,连皇帝也不例外,完全是读书人的天堂。其实,风流儒雅的宋朝人,不只爱读书,而且很幽默。宋太宗时,胡旦被称为科举史上最自信的状元。胡旦晚年,因患眼疾,在家闲居,闭门不出。史官为某贵侯作传,因为出身贫贱,曾以杀猪为业,史官很是为难:不写不是实录,而

  • 揭秘:历史是为何吧纤弱的杨贵妃变成了肥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胖美人=杨贵妃,“环肥燕瘦”的说法是如此深入人心,然而历史上的杨贵妃真的是胖子吗?其实,一共有三个版本的杨贵妃形象:瘦贵妃、胖贵妃和不胖不瘦的贵妃。那么,杨贵妃究竟是胖是瘦?这主要取决于不同时期的文人们对贵妃的态度。实际上,正式的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具体记载杨贵妃的实际容貌。五代人和宋人所修的《新唐书》

  • 一介书生虞允文带领战五渣的宋军击败金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宋朝文官是一帮拿着高额工资、却没有什么本事,整天碌碌无为的家伙,而且这帮家伙即使犯了罪也不会被处死,这更使他们腐败异常。但是有一个宋朝的文官,他连临危受命都不算,因为他是主动担起责任的,却率领万余南宋军队击败了十几万金军,使国家免于被灭亡的命运。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国

  • 历史上被一个女人活活闷死的晋孝武帝司马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皇帝虽然是个尽心国事、重用贤臣的君主,但也是嗜酒如命的主儿。可怜无辜的悲催皇帝,只因酒后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丢掉了几辈子才修来的一条皇帝性命,成为千古奇谈。他就是晋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生于隆和元年(362年),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三个儿子,母为李陵容(孝武文太后)。兴宁三年(365年)七月甲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