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历史上真实曹操武功惊人一场格斗杀死数十敌

三国历史上真实曹操武功惊人一场格斗杀死数十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85 更新时间:2024/1/20 2:45:54

《三国演义》里把曹操描写成一个身高仅一米六的小个子,说他“身长七尺”,须知汉代一尺合现在的0.23米,七尺即身高1.61米。而同时期的刘备身高七尺五寸(见《三国志*先主传》),合1.725米,诸葛亮身长八尺(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合1.84米。曹操与他们相比,真算是个小矮子。就算古人身高不如现在,但是这1.61米,在当时应该也算是很挫了。

曹操真是这么矮小吗?我觉得也许未必如此。史书上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曹操的身高,但是,在《三国志*武帝纪》中,写到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介绍山阳太守袁遗,注引里称赞袁遗像貌不俗,“有冠世之懿,幹时之量。”而英雄记中则记述了曹操对此的看法:“太祖称“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注意其中“长大”二字,“长”这里读“chang”,音肠,何为长大?即身材高大、躯体健硕,我记得在《吕布传》中也是这样形容温侯的身形魁梧健壮的。那么这句话完整地翻译过来就是:曹操说:“身高力大而又能勤于学习的,只有我和袁遗两人而已。”所以说曹操很有可能是身材高大的人,否则他不会如此夸口,因此未见得其身高就象《三国演义》上描写的那么矮。

再者,人们常说:“身高力不亏”,古今同理。那个时候虽然也讲求武艺,但在打仗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天时、地利、谋略等因素,战士们相互较量,对胜负存亡起决定意义的还是人的力起。身材较高大的人,其力起也大,战斗能力基本上都很出色。象许褚,“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典韦则“形貌魁梧,旅力过人。”,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反之,单兵作战能力强的人我认为不应该身材过矮。曹操屡次在这种短兵相接的白刃格斗中表现出自己的力量,故我觉得他不应该只是一个一米六的小个子。《武帝纪》中载:“书曰: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我查了一下典韦、许褚、关羽、赵云等猛将的传记,也没发现在战斗中一下子杀掉几十人的记录。而曹操却做到了这一点,其武力至少不应逊色于以上诸人。虽说魏书之言多有夸张的成份,但管中窥豹,我们仍能看出曹操的身体条件绝不一般。《三国志*武帝纪》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曹操深入虎穴,被发觉后,而仍能在四面围捕中与独斗群敌,全身而退,证明武力超群。而后面,《魏书》上又说:(曹操)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屡次称曹操“武力、才力绝人”,绝人者,非他人可及也,这就又是一个明证了。

曹操抱定了“投死为国、以义灭身”的信念,以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勇往直前,以健硕有力的体魄为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保证,他是真正的勇士,因此部队才敬畏、服从他,以为天神,试想:谁愿意跟着一个身高仅一米六的矮子去打仗?故此后曹军常常能打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这一方面是谋略有方,另一方面,也是将领的个人魅力的作用。故此,我认为曹操的身高至少不亚于刘备,应为一米七以上,而其武力值更是应设定于90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渊成功称帝的秘诀:对方根基未稳时就消灭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李渊起兵时,只有很小的一块地盘,而且实力也不是最强的,但他很懂得寻找根据地,从起兵的第一天起就盯住了长安。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九个

  • 解密:对于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最重要的书是哪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洪秀全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所提到的4个代表人物: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只有洪秀全没有去过欧美。他甚至没有到过刚沦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他只读了几本与西方文化有关的宗教书籍,那就是《旧约》、《新约》和那本《劝世良言》。《劝世良言》为他的政治思维开拓,

  • 曾国藩小时挺笨 一篇文章读多遍都背不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直到今日,曾国藩家书还是很多家庭教育的经典著作,但是小时候的曾国藩天赋并不高,背东西很慢,有一次读了多遍的文章还是背不下来,害得梁顶小偷跳下来大骂,质问曾国藩笨成这样,还读什么书!曾国藩是一个复读生!1811年(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

  • 解密:天王洪秀全为何能接受李秀成与他同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军事领袖李秀成,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进来的。当时他叫李以文,此后自己改名叫李寿成。1858年初,洪秀全因他从皖北前线,不远千里赶来援救镇江,堪称中流砥柱,故在回天京辅政时,才赐其名叫李秀成的。洪秀全对他宠信有加,破格赐以与己名字相同的“秀”字。这在太平天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当然

  • 李鸿章太冤枉了!满腔爱国情怀却背负卖国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他就是晚清重臣李鸿章。李鸿章(1823—1901),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 李鸿章竟有这怪癖:往酒杯里吐痰 用碟子喝咖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背锅侠”,比如替诸葛亮背黑锅的名将魏延,比如替宋高宗背黑锅的“大奸臣”秦桧。当然,最著名的“背锅侠”,应该要数替慈禧和满清背黑锅的晚清重臣李鸿章。在教科书中,李鸿章一直是一个汉奸卖国贼的形象。为何有此形象呢?因为他代表满清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可问题是,慈禧又不傻,为何不

  • 揭秘:明朝哪两位奸臣让奸相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严嵩入阁为相时已61岁,那时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就在严嵩为相那年,这个皇帝受了一场意外惊吓。有个叫杨金英的宫女,带领另外几名宫女把嘉靖捆在床上,要结果他的性命。可这几个女的慌忙中连勒人的绳子结都系不好,不但没勒死皇帝,反把自己的小命全都送了。这场惊吓非同小可,皇帝再也不敢呆在原来的地方,长期住在西苑

  • 宋朝那些事儿:宋徽宗因发明什么而自称有道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要数宋朝人最爱读书,整个大宋王朝读书成为时尚,连皇帝也不例外,完全是读书人的天堂。其实,风流儒雅的宋朝人,不只爱读书,而且很幽默。宋太宗时,胡旦被称为科举史上最自信的状元。胡旦晚年,因患眼疾,在家闲居,闭门不出。史官为某贵侯作传,因为出身贫贱,曾以杀猪为业,史官很是为难:不写不是实录,而

  • 揭秘:历史是为何吧纤弱的杨贵妃变成了肥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胖美人=杨贵妃,“环肥燕瘦”的说法是如此深入人心,然而历史上的杨贵妃真的是胖子吗?其实,一共有三个版本的杨贵妃形象:瘦贵妃、胖贵妃和不胖不瘦的贵妃。那么,杨贵妃究竟是胖是瘦?这主要取决于不同时期的文人们对贵妃的态度。实际上,正式的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具体记载杨贵妃的实际容貌。五代人和宋人所修的《新唐书》

  • 一介书生虞允文带领战五渣的宋军击败金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宋朝文官是一帮拿着高额工资、却没有什么本事,整天碌碌无为的家伙,而且这帮家伙即使犯了罪也不会被处死,这更使他们腐败异常。但是有一个宋朝的文官,他连临危受命都不算,因为他是主动担起责任的,却率领万余南宋军队击败了十几万金军,使国家免于被灭亡的命运。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