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儿孙三代为何都册立出身幽贱的妃子为皇后?

曹操儿孙三代为何都册立出身幽贱的妃子为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67 更新时间:2023/12/13 12:04:33

曹操孙子魏明帝曹睿刚继位,蜀汉丞相诸葛亮就举兵北伐。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和随时会待机北上吴军,魏明帝曹睿很镇定,他要各个战区加强防守,不管敌人怎么挑战,都别管,只守就行。用曹睿身边的头号智囊孙资的话说:只要守住各处要害,即使将士们在虎帐中倒头大睡,我们的百姓也不会受到伤害。这一招挺厉害,诸葛亮在汉中逡巡数月找不到进攻的机会,孙权尝试着发起了一次江夏战役,也无果而终。

曹睿这时甚至有心情办了一件事:给自己册立了皇后。曹睿当太子时娶河内郡人氏为妃,曹睿当了皇帝,照例太子妃应该“转正”为皇后,但曹睿却没有这么做,把这件事搁置了起来。曹睿不立即册立皇后,有3个原因:一是父皇登基后也没有马上册立皇后,这是“先例”;二是继位之初曹睿马上过问生母是怎么死的,又派人建庙祭祀,等于被力了一次“国丧”,这样册立皇后的事就放缓了;三是曹睿对虞氏有所不满,至少不是很宠爱。

相对于虞氏,同为河内郡人的毛氏更得曹睿的宠幸,“出入与同舆辇”,这让身为正妻的虞氏很不满。看来曹操的子孙在感情问题上多不平静,这让曹操的妻子皇太后卞氏操碎了心。卞太后发现孙媳妇虞氏有牢骚,就去安慰她几句,哪知虞氏仍怒气未消:“曹家有个传统,都喜欢贱货(曹氏自好立贱)!从来不尊重正派世家,皇后的责任是使后宫安定,君王的责任是让朝廷运转,相辅相成。没有好的开端哪来好的结局?看着吧,国家可能由此破灭,祭庙可能因此摧毁(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这哪里是一般的牢骚,简直是诅咒了!

更要命的是,虞氏愤不择言,把好心安慰她的祖母也给骂了。皇太后卞氏出身于倡家,在当时的地位恐怕比毛氏还低,虞氏一竹竿下去,把卞太后也给打到了水里。卞太后大发雷霆,虞氏的命运由此可知,被罢黜妃子之位后遣送至邺县居住。曹睿顺势册立毛氏为皇后,毛氏的父亲毛嘉本是宫中制造车辆的一名工匠(典虞车工),女儿成为皇后,他直接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宠赐颇多,后又封为博平乡侯,给了个光禄大夫的头衔。毛氏一族突然富贵,但他们与世家大族仍格格不入,大家与他们也来往很少,曹睿干脆下了道命令,让朝臣去他家里饮宴,结果毛嘉经常有不得体的举止,受到大家的耻笑。

比如,当时士大夫交谈时为表自谦,常称自己为“仆身”,毛嘉认为他有侯爵,所以跟人说话常称自己为“侯身”,不伦不类。曹操以倡家出身的卞氏为王妃,曹丕以平民出身的郭氏为皇后,曹睿又册立了车工的女儿毛氏,曹氏“三后之升,起于幽贱”,这与汉代帝后多选于勋臣世家的做法有很大不同。有人认为这种喜好出于偶然和巧合,出于曹氏父子的思想解放(尚通脱),但仔细分析一下也许他们另有考虑。

后汉中期以来皇权屡被宦官、外戚两股势力袭扰,皇帝时常成为傀儡,造成了政治上恶斗不止,有鉴于此,曹魏立国后便从制度上禁绝宦官、外戚的干政,宦官虽然仍然存在,但已无缘接触政治,外戚虽然仍然富贵,但对他们干政的制约也有很多。所以,不在世家大族中选立皇后并非全是偶然,而也有曹氏的一些顾虑参杂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中曹操最欣赏的一位接班人是怎么挂掉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记的小学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孙权不知为什么送了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很想知道象的重量,就问谁有办法,但谋士们都想不出怎样测量。这时,一个小孩出了个主意:把象放在大船上,在水淹至的地方刻下标记,再把相同重量的物品放上去,就能知到象的重量了。曹操十分高兴,用它测出了象重。而这个少年就是曹冲。在小时

  • 隋文帝整饬吏治:赏罚分明查出贪污立即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要知道,干部队伍建设可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现在干部素质这么差,怎么办呢?隋文帝做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严肃官员任命,不再用官职来奖赏功臣。平陈战争之后,不是一下子产生了很多战争功臣吗?大家都按照惯例,等着当官。没想到,隋文帝明确表态,“功臣正宜授勋官,不可预朝政。”军功是要奖赏,但是,只能用金钱、荣誉

  • 隋文帝为何怕老婆?其发展离不开皇后的谋划?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叱咤风云,平定南北,统一天下,是一个难得的贤君,不过,在后世对他的评价中,他也因为怕老婆而名列榜单,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古以来,皇帝是天下人的主子,掌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无数佳丽们磕破脑袋也想赢得他的宠信,按说皇帝是没有理由惧内的,不过,

  • 刘盈17岁当皇帝仁治天下 本该有更大作为可惜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他本来应该和后来的文帝和景帝一样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但因为自己的恶毒的亲娘,他还是过早地去世了。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但他也是个短命的皇帝,仅仅在位七年就去世了。他就是汉惠帝刘盈,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5年—前188年),他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生于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三十六年)。在刘盈小时候

  • 解密:“皇二代”的司马衷不食人间烟火 是白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当人们提起白痴皇帝时候,大多数人会想起司马衷,但是,这是正真的历史吗?司马衷真的是白痴吗?今天,小编从几个方面分析下司马衷不是白痴的原因司马衷(259~306年),字正度,西晋第二任皇帝。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杨皇后所生,因其兄长司马轨两岁时夭折,他成为实际上的嫡长子。司马衷能够当上太子,能够顺

  • 嘉靖:用斗争的哲学琢磨人 以虔诚的态度琢磨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嘉靖皇帝朱厚熜在统治中国四十五年之后,带着明朝开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荣耀,死在西苑。以徐阶为首的大学士们给嘉靖皇帝拟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庙号:世宗。说嘉靖皇帝这个庙号有趣,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庙号用世宗的并不多见。正史中第一位著名的世宗是汉武帝刘彻,原因是他的“辟地建功”(《汉书》卷67)。这是中国有

  • 解密:哪位异族皇帝曾经被配享明朝的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位于北京的历代帝王庙,顾名思义,是明清朝廷官方祭祀历代帝王的地方。这“帝王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在明朝,供奉在历代帝王庙的,要么是三皇五帝那样的始祖级人物;要么是历代开国君王,如汉高祖刘邦;要么是“大有为”之君,如唐太宗李世民。那些昏庸无能的,就甭想再到帝王庙享受香火了。明朝的历代帝王庙,最初由

  • 清朝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最著名的八则修身箴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 “四大名臣”,谥“文正”,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但因忠于清室镇压太平天国暴乱又饱受争议。以下摘录其最著名的八则修身箴言,以供大家学习。1.天下才人俱以一傲字败,天下庸人俱以一惰字败。2.不能不趁三十以前

  • 魏武帝曹操的用人策略:用“小人”来制衡“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特色的特务政治体制三国时代是一个末世的社会,曹操以地方军阀崛起,创建自己的势力,并逐渐统一北方,重建了统一的国家政治。在这个乱世里,曹操收用的人才来自各种方面,既有失败的对手,也有各种背景的社会势力代表,《三国志》卷二十四载《高柔传》,因此,在这样一个遍地草头王,社会与道德秩序双重解体的时代里,

  • 挽救大汉江山的一代名将周亚夫为何绝食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元前143年,西汉王朝原任丞相、条侯周亚夫在廷尉府的监狱中绝食五日,最终吐血身亡。周亚夫堪称一代名将,他严于治军,善于用兵,曾平定吴楚七国叛乱,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可谓是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周亚夫为何最终却以悲剧结局呢?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之子。周勃病死,绛侯的爵位由嫡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