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武帝萧衍的猜疑心有多严重?又都用在了哪里

梁武帝萧衍的猜疑心有多严重?又都用在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34 更新时间:2024/1/6 14:48:15

和封建社会很多的皇帝一样,萧衍也是猜疑心很重,害怕开国功臣们要夺他的皇位。在功臣当中,应该是范云沈约的功劳最大,谋划、辅佐他登上了皇帝宝座。但萧衍并没有重用他们,建国开始时范云就病逝了,萧衍也没有重用沈约,而是让其他的人主持朝政。反过来,萧衍还经常斥责沈约,后来,沈约也病死了。

萧衍对功臣吝啬,但是对于自己的皇室亲属却是另外照顾,照顾得有些徇私护短。但他的照顾没有给他带来好处,反而让他备受刺激,这是他以后当和尚的主要原因。一个是他的六弟萧宏,一个是他的次子萧综。萧宏在窝藏杀人凶手时,萧衍也不加惩罚反而加封官职,妄加纵容。萧宏也不知恩,更加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最后,竟和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萧衍的大女儿通奸,两个人还谋划着要篡夺萧衍的皇位,结果派人刺杀萧衍时,事情败露,刺客被抓,最后处死。萧衍的女儿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也没脸再见父亲,于是自尽。萧宏也因为极度恐惧,得病而死。

萧综是萧衍的次子,但是他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东昏侯的妃子,跟了萧衍后,仅7个月就生下了萧综,可能是东昏侯的儿子。萧综并没有受歧视,萧衍封他为,还做将军。但吴淑媛自己失宠之后,由于对萧衍的怨恨,就把7个月生萧综的事告诉了萧综。从此,萧综就觉得自己是东昏侯的儿子,和萧衍疏远了。后来,梁和北魏在边境发生冲突,萧衍让萧综领兵,督率各军作战。但萧综却投奔了北魏,北魏很高兴,授予高官厚禄。

萧综还改名为萧缵(音钻),并表示为东昏侯服丧服(即斩衰,一种生麻布做成的简单衣服)3年。萧衍听说后,非常生气,不但撤消了给他的封号,还把吴淑媛废成庶人。后来,萧衍听说萧综有回来的意思,就让吴淑媛给他送去小时候的衣服,但萧综却不愿意回来。

不久,吴淑媛病逝,萧衍又起了恻隐之心,又下诏恢复萧综的封号,给吴淑媛加了谥号为“敬”。这两次打击对于萧衍来说是很大的。建国开始的时候,萧衍重视儒家思想,还自己亲自写《春秋答问》等书,解答大臣们的疑问,直接倡导了好的学习风气。但老年后,特别是上边这两个事后,萧衍看破了红尘,从儒家转向了佛家,还几次入寺庙做了和尚,当住持,讲解经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梁武帝萧衍一生最大的失败是用错侯景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侯景原来是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和高欢(其子高洋建立了北齐)关系很好,在怀朔六镇起义失败后,侯景投靠了其他部落,后来又投奔了高欢,高欢很欣赏他,委以重任。侯景为人首鼠两端,在高欢死后,他和高欢的儿子高澄不和,高澄想夺他的兵权。侯景就投降了西魏,但西魏对他有戒心,于是侯景又请求萧衍接受他归顺。萧衍很高

  • 唐武宗李炎:唐朝著名的灭佛皇帝是怎样灭佛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唐武宗唐武宗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845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万人,奴婢15万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在

  • 北齐皇帝高纬:一个让北齐灭亡的亡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高纬简介:中文名:高纬别名:齐后主国籍:北朝齐民族:汉族出生地:并州的王邸出生日期:556年逝世日期:577年职业:皇帝、太上皇在位:565―576年年号:天统、武平、隆化谥号:惠烈皇帝、安皇帝庙号:敬宗高纬高纬北齐后主高纬即位时,腐朽的齐朝政权已经摇摇欲坠,最终使得北齐政权的覆灭。齐朝皇室骨肉相残

  • 为什么说雍正皇帝是历史上最为忙碌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的父亲康熙曾经多次南巡,并且喜欢微服私访。雍正的儿子’乾隆皇帝也六次下江南,并且留下许多民间轶事,;历史学家称呼乾隆的民间轶事为艳史。和老子儿子不同的是,雍 正当皇帝的这十三年中,他不但没有去南巡游玩,甚至北京城都几乎没有出过一步。这到底是因为什么?雍正皇帝在皇宫里都做什么呢?中国历史上最为忙碌

  • 揭秘:大清朝最后三个皇帝为何都不能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最后三个皇帝为何都无后代?泱泱大清朝统治了中国近代近300年的时间,到了最后三个皇帝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都“绝后”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爱新觉罗皇族在最后的几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妻妾成群的皇帝怎么就连一个孩子也生不出来呢?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和慈禧生的,仅仅当了三

  • 包拯升迁稳坐的个中原因:赶上个“好脾气”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出生于官僚家庭,从小生活在富足有余的环境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传统戏曲把他说成被父母遗弃,由嫂子(包拯系独子)带大成人,用于铺垫包拯的身世和他对百姓疾苦的熟识,此种演绎可以理解,但这不符合历史事实。包拯29岁考中进士,按宋朝的制度,考中了进士就可以外出做官,这也是包拯十年寒窗所追求的。但老迈的父

  • 孙奇为忘母“倚庐六载” 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孙奇逢是明末清初理学家,晚年在河南辉县夏峰村讲学20余年,世称夏峰先生。他与李颙、黄宗羲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也有自己的见解。孙奇逢的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贤人”。他在《孝友堂家训》中说,从古到今,历朝历代,有名望有地位的读书人都把家庭德育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家中子孙倘若品

  • 孙峻梦见诸葛恪的冤魂来刺杀 被自己梦境吓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孙峻是被自己梦境吓死的,真是做了亏心事,半夜鬼敲门。像他这样杀人不眨眼的,居然紧张到崩溃的边缘,说明他也知道冤死的太多,化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他。孙峻死后弟弟继任公元256年,执政才3年,孙峻派兵伐魏,他和滕胤来到石头城为军队送行。孙峻看到吕据率领的军队部伍整齐,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的厌恶,借口心口疼痛回

  • 袁枚自称“吃货” 《随园食单》记录300多种美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袁枚,大家能想到的首先是乾隆才子、诗坛盟主,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美食家,作为专业的吃货,袁枚用四十年美食实践写下了《随园食单》,记录了326种菜肴和点心,自山珍海味到小菜粥饭,再到美酒茗茶,品种繁多,堪称一部缩微版的中国饮食百科全书。近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陆小远为大家带来了“一月一部

  • 陆游的书斋人生: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与书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诗人陆游虽然对儿子说过“汝若学诗,功夫在诗外”,写诗不能光靠读书,还要社会实践,靠实地观察以及长年累月的人生感悟积累。然而,这不是说读书本身对于写诗就不重要了,其实,陆游本人就是个“书虫”,他刻苦阅读了大量书籍,接触了海量的文本,才培养了满腹的才华,为写出精彩的诗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关于陆游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