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继位之后为何不发兵攻打东吴?真相是什么

刘禅继位之后为何不发兵攻打东吴?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14 更新时间:2024/1/22 10:20:40

刘禅,即蜀汉怀帝,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东吴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将军冯习、张南、傅肜、程畿等战死。由此,夷陵之战的惨败,不仅成为蜀汉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刘备病逝的重要原因。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在夷陵之战后,刘备一直留在永安白帝城,最终也是在此地去世的。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去世后,刘禅在位长达41年,为何不讨伐东吴,为父亲刘备报仇呢?

刘备之死,和夷陵之战的失败存在直接的关系。而蜀汉的衰落,更是始于东吴偷袭荆州,斩杀关羽。从这一点来看,刘禅和东吴之间,可谓是国仇家恨,势不两立了。在此基础上,在魏蜀吴三国中,刘禅在位时间是最长的,竟然有41年,因此,后主刘禅在位这么长时间,完全有机会给刘备报仇,可是,结果是刘禅不仅没有讨伐东吴,更没有提及要为父亲刘备报仇雪恨,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刘备去世后,后主刘禅没有掌握实权,不管是他想不想为父亲刘备报仇,都没有向东吴发起战争的能力。公元223年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并开设丞相府。不久,再领益州牧,朝政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更何况作为托孤大臣,刘备曾对诸葛亮表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即刘备授予了诸葛亮可以取代刘禅的权力,再加上蜀汉初期,可谓内忧外患,这也是年轻的刘禅无法应对的局面,因此,后者也甘愿做一个甩手掌柜,由诸葛亮来处理蜀汉的大小事务。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诸葛亮没有为刘禅报仇,率军讨伐东吴呢?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战后,蜀汉实在太弱小了,根本无力再和东吴正面较量,再加上强大的曹魏在一旁虎视眈眈,如果诸葛亮不希望蜀汉走向灭亡的话,自然不会和东吴交战。不仅不会和东吴交战,诸葛亮还致力于恢复蜀吴联盟,乃至于在孙权称帝的时候,诸葛亮也只能派遣使者去祝贺。

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了五次战争。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而在诸葛亮病逝后,后主刘禅虽然开始执掌朝政,但是,诸葛亮留下的蒋琬费祎姜维等重臣,基本上都是支持北伐曹魏的。由此,此时的后主刘禅如果强行征讨东吴,为父亲报仇,必然遭到蒋琬、费祎、姜维等朝廷重臣的反对,从而导致蜀汉出现内耗的问题。

况且,就后主刘禅来说,也不是性格坚毅、雷厉风行之人,所以,自然不会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在此基础上,后主刘禅也没有提要为父亲刘备报仇,至于姜维等人,则继续将蜀汉的兵力用在北伐曹魏上。直到公元263年,蜀汉正式走向灭亡。

最后,另一方面,对于后期的刘禅,亲小人,远贤臣,恐怕早已忘了为父亲刘备的仇恨了。景耀元年(258年),镇军将军陈祗病死,宦官黄皓开始专秉朝政。当然,没有后主刘禅的宠信,黄皓也无法在蜀汉专权。比如刘禅弟弟刘永憎恶宦官黄皓,黄皓取得刘禅的信任把持朝政后,在刘禅耳边谗言离间刘永,刘禅渐渐疏远刘永,以致刘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见刘禅。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相继去世后,后主刘禅宠信黄皓等小人,已经丧失了斗志,更不会想到为父亲刘备报仇了。

进一步来说,如果刘禅真的想为刘备报仇,其实是否东吴都是次要的,关键的是自己成为一位明君,恢复蜀汉国力,从而先恢复汉室江山,然后再攻打东吴也行。不过,后主刘禅显然没有这样的志向,正如同他在蜀汉灭亡后“乐不思蜀”一样,刘禅更希望过上安逸的生活,而不是像刘备一样南征北战。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四行诸葛亮与李邈之间关系如何?他们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的四个密友,周瑜和诸葛亮的人物关系,与诸葛亮没有血缘关系

    李邈,字汉南,三国时期蜀汉官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时期,曾出现了许多名流千史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也诞生了许多的成语,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成语是“狼顾虎视”。这个成语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官员李邈提出的,他甚至还因为这句成语而送了命。如此得不偿失的事情,居然真的发生过,让

  • 解密:慈禧被称为“老佛爷”是因为经常拜佛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慈禧身世,被慈禧扔到井里的皇后,历史上真实的慈禧

    后世有人揣测,慈禧长于养生之道是想要得道成仙,而且这跟她老佛爷的称谓也有关联。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慈禧曾经扮作观音菩萨照过一张很大的相片,因而宫中上下才都称呼她为老佛爷。当时,慈禧头戴毗罗帽身穿袈裟,旁边站着李莲英、崔玉贵,还有庆亲王奕劻的四女儿。四格格扮的是龙女,而李莲英则扮的散财童子。其实,

  • 汪美麟为何只当了三年皇后?汪美麟被废原因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令辉回归成定局,皇后在敌国三年,为什么胡善祥当了皇后

    王妃——皇后——庶人——王妃——母后——皇后,这是明代宗朱祁钰正妻汪氏跌宕起伏的真实一生。汪氏,《女医明妃传》中作汪美麟,京师人,祖父汪泉,父汪瑛。正统十年(1445年)八月,明英宗听说汪氏贤德,在其亲自主持下,郕王朱祁钰纳汪氏为王妃。汪氏“性本醇懿”,品质高尚,跟郕王同龄。正统十四年(1449年)

  • 解密:刘备入蜀为何未要求诸葛亮随行参赞军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伐吴为何不带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刘备伐吴如果带上诸葛亮

    刘备要聘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直到去了三次,诸葛亮才见他,这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刘备见到诸葛亮,两人有一番谈话,诸葛亮说:曹操已经强大,暂时不可以和他争锋,孙吴政权已历三世,只能作为外援而不可以吞并它。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而刘表却不能够守住,这是上天用来资助刘备的。西川是个天险之地,刘邦

  • 解密:乾隆帝为何对自己的近臣沈德潜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溥仪说过雍正继位真相,乾隆为什么抹黑雍正,乾隆为什么要抄张廷玉的家

    翻阅《古诗源》,想到了编者沈德潜的遭遇。沈德潜是清代乾隆时人,直至六十六岁方得中举人,翌年中进士。在翰林院庶吉士散馆考试的考场上,他被前来巡视的乾隆帝注意到了。三天后,沈德潜就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出入禁苑,与乾隆帝诗歌唱和,从此仕途亨通,连升数级。乾隆帝和沈德潜的关系,既是君臣,又是诗友、忘年交。乾

  • 唐宣宗真的是从“智障人士”到成为强势的帝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宣宗百度百科,历史上的唐宣宗,唐宣宗李忱的妃子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明察沉断

  • 解缙备受大明三代皇帝推崇却凄惨被埋入雪堆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解缙后人,明朝皇帝落水阴谋,如果明朝没有土木堡之变

    “墙上芦苇,头重足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一提到这句传诵古今,耳熟能详的对偶佳句,人们就会想起被誉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他才华横溢、不畏权贵、一生坎坷,大起大落,时而得宠升迁,时而失宠贬谪,最后遭人构陷,竟被锦衣卫无情地埋入雪堆冻死,真是壮志难酬、天妒英才,令人扼腕痛惜!解缙“

  •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时有哪些功劳?朱常洛是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由校皇后,明朝朱常洛的历史简介,朱常洛是明君吗

    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走了。朱常洛的身世和他父亲万历皇帝差不多,也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而生,不过虽

  • 唐宣宗为何赐心爱美人毒酒?这位美人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明皇赐死杨贵妃,杨贵妃死前会对唐玄宗说什么,唐宣宗是谁

    商纣王、周幽王、隋炀帝及至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选择的都是后者,为美人抛却了江山。甚至远在英伦三岛的国王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竟主动放弃王位,由爱德华八世变成了温莎公爵;尽管个人最终结局与商纣王等不同,但终归还是落入得了美人失去江山的魔咒。唐宣宗,作为唐明皇玄宗的五代孙,继位做了皇帝之后,遇到了同样的艰难

  • 三国时代的三大同僚仇敌是如何了结恩怨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方之乱,三国里面最复杂的关系,了结是结束吗

    一般说来,一个集团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三国形成鼎立之势后,这种共命运的情况就更加明显。但是,在一个集团内部,由于局部利益的冲突,同僚之间的关系也会势同水火,彼此视对方为仇敌。且看三国三大同僚仇敌以及他们的仇怨是如何了解的。甘宁与凌统甘宁年轻时前去依附刘表,因为得不到刘表的选拔任用,转而依附黄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