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是怎么削弱地方藩镇的?赵匡胤削弱地方藩镇采取的方法详解

赵匡胤是怎么削弱地方藩镇的?赵匡胤削弱地方藩镇采取的方法详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619 更新时间:2024/2/3 19:06:27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赵匡胤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作为帝王的他,是怎么削弱地方藩镇的呢?请听我详细道来。

宋朝立国后不久,一鼓作气,拿下了荆南和湖南。大宋的举动让周围的国家很是不寒而栗了一番,然而赵匡胤拿到荆南和湖南之后就没了动静,大宋宣传部门开足马力,向其他几个国家(主要是南唐)解释:其实真是不是咱们皇帝不仁,主要是他们两家实在太乱了,大宋朝的主流还是和平与发展啊,亲们,你们对大宋这么恭敬,皇上怎么会对你们有什么想法呢?于是南唐、南汉什么的逐渐也就半信半疑的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那么赵匡胤这时候在干嘛呢?他在继续加强内政建设。赵匡胤开始着手进行杯酒释兵权的后续工作,向藩镇开刀了。

赵匡胤很早之前就和赵普商量过如何收拾藩镇的问题,方法无外乎几点:收回人事权、统一财政支出与划拨,以及加强司法建设。

这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着实花了赵匡胤一番手脚。

要知道,藩镇的这些权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安史之乱以后逐渐形成的。每一项看似不合理的制度后面,都是中央与地方的无数次博弈乃至暗战,而大宋朝堂里的这些官员们,也大多是现行政治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因此想发动这样一次改革,其风险丝毫不亚于发动一场战争。

赵匡胤于是先拿朝廷开了刀,最先遭殃的是后周时期留下来的宰相:范质

唐朝以来,宰相一直都是整个官僚体系的顶点,因此也就有不少特权,比如说,唐朝的宰相和皇帝商量朝政的时候是有椅子坐的,有时候俩人谈事的时间长一点皇帝还会让太监们准备茶点什么的——快点,给丞相兑碗热的喝!这个传统自然被沿袭到了五代,然而在赵匡胤这,事情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赵匡胤是个武将,能打、心大、略野蛮,这样的人多少有点瞧不起文人。举个例子来说,赵普有次和赵匡胤走到朱雀之门底下,赵匡胤仔细研究了一下门上的匾,问赵普:哎,朱雀后面的“之”字是干啥用的啊?

嗨,语助呗,没实际意义。

赵匡胤不屑的撇撇嘴:之乎者也,能助个屁啊!

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湘山野录》

赵匡胤在自己最宠信的谋士面前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在别人面前是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加上赵匡胤是个武将,从来信奉“能动手不吵吵”的金科玉律,因此经常会出现某个文臣把赵匡胤惹毛了被一顿暴打的事儿。虽然说赵匡胤事后考虑到自己皇帝的身份还是会跟这些人道个歉什么的,不过想必被一条黑大汉按在地上摩擦并不是什么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于是渐渐的,范质这些宰相开始改变套路了——那啥,皇上,我们觉得当面和您讨论问题实在是太不严肃了,以后我们还是给你呈送正式文件好了,您批阅之后返给我们,咱们尽量别坐一起,老臣们年纪大了,不抗揍……

在这种连唬带吓的氛围下,这群老头没多久就集体退休了。赵匡胤在赵普的帮助下对政府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设置了一个转运司来负责从地方到中央的财政工作,逐渐将藩镇的财政权收回到了中央手里。而之前进行军事改革时,中央禁军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藩镇部队,这些节度使权衡之下,只得捏着鼻子跟赵匡胤来哭穷——皇上,我手下这么多人,你把钱都拿走了,微臣养活不起他们了啊!

哎呀呀,这不是我的好兄弟么!这可是怎么说的,穷谁也不能穷你啊,来,咱们这么办,你不是养活不起这些人了么?我赵匡胤最讲道理,既然收了你的钱,那就一定不能给你添负担,这样,这些人从藩镇的编制中划出来,我中央一并都管了!什么刑事行政,你养不起的,都让朕来养吧!

于是一来二去,各藩镇的节度使发现,自己不仅没了钱,连手下的人也没了……

通过这种大幅度的改革,新生的大宋开始彻底与过去的五代划清了界限,大宋朝再也不是五代时期那种组织分散、结构松散的军阀聚合体了,而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宋朝的整体实力蒸蒸日上,同周围的这些国家拉开了差距。

而在赵匡胤折腾的同时,大宋周围的这几个国家也一样在折腾,只不过大宋是向着好的方向折腾,这几位则是向着作死的方向在折腾。

首先是南唐,南唐在组织部长韩熙载同志的坚持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币制改革——没错,就是那幅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的主人公——其改革核心思想是铸造铁钱代替铜钱,发行大额货币,更具体一点的说,就是在一枚稍大的铁钱上印上“当十”,然后就发行出去:好了,这个顶过去的钱十个了!稍稍有点现代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下唯一能造成的就是严重的金融危机和恶性通货膨胀,没过多久,原本富甲天下的南唐就沦落到商人们要偷偷到黑市换外汇(铜钱)的地步了。

而南汉要更奇葩一点,南汉的皇帝刘鋹是个罕见的变态,爱好是群P和……制造太监。

是的你没有看错,他的爱好之一就是制造太监,他固执的认为,太监没了家室,对自己会更加忠心。因此南汉所有的高级官员都需要净身之后才能担任,南汉的进士考中之后就会有专人来为你净身,号称留鸟不做官,做官不留鸟。而刘鋹就在几万太监的陪伴下每天群P不止,国家大事都交给身边的几个亲信太监和国师樊胡子——什么?你问国师是不是太监?别逗了,樊胡子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女人……

不同于南唐和南汉,后蜀君臣则志向远大。后蜀远离中原兵锋,在国主孟昶的带领下,国家繁荣富富(我没打错字),和中原比起来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当时后蜀的娱乐业与奢侈品产业极度发达,甚至连孟昶的夜壶都是用七种宝石镶嵌而成的,号称“七宝壶”。孟昶一直以为自己占尽地利,完全不惧赵匡胤,然而在大宋以耸人听闻的速度打下荆南与湖南之后,他开始心虚了。在恐惧的支配下他干了一件极其缺心眼的事:他向北汉求援,想约北汉一起出兵,攻打大宋。

但是悲催的孟昶没想到,他派出去送信的信使出门左拐,直接投奔了大宋。拿到密信的赵匡胤高兴的简直要在大殿里高歌一曲了——孟昶啊孟昶,你真是太贴心了!朕还在发愁要找个什么借口去打你们呢,结果你们自己作死送上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嘉淦是什么人?他最后被吓死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孙嘉淦,字锡公,以敢言直谏而出名,一代名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人臣子,忠君报国,直言不讳,历来不惧强权、直言劝谏的臣子都会被世人称赞,受人敬重。孙嘉淦他历经清朝康、雍、乾三代,自康熙五十二年考中进士,步上仕途之后,在安定民生、疏通河道等方面政

  • 北宋名将杨业为什么被叫“杨无敌”?杨业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名将杨业为什么被叫“杨无敌”?杨业有多厉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太祖花了十三年工夫,灭了南方五国,接着,就出兵攻打北汉都城太原。北汉请辽朝出兵援助,宋军吃了败仗。不久,宋太祖也得病死去,他的弟弟赵匡义继承皇位,这就是宋太宗。

  • 历史上李晟为何会将自己的儿子圈送去寺庙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继隋朝之后的强盛王朝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朝是一个重用文官,轻待武官的朝代,但唐朝却是一个十分重视武官的朝代,只要在唐朝立有战功的人,都能够封官加爵,光宗耀祖。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李晟就是唐朝有名的将领。李晟世代都是武将,所以受祖辈的影响,他

  • 汉末时期韩馥麾下有哪些猛将?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韩馥,字文节,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对于这些诸侯来说,除了大家熟悉的刘备、孙权、曹操、袁绍、袁术、吕布等,还有很多诸侯也曾在东汉末年留下自己的事迹。其中,韩馥来说,曾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派为冀州牧。东汉末年的冀州

  • 历史上真实的华妃是什么身份?她到底有多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后宫的皇后、妃嫔之间,互相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华妃是《甄嬛传》里的女四号,掌有协理六宫之权,嚣张跋扈,心胸狭隘,心狠手辣,恃宠而骄,却也深深地爱着皇帝。她的历史原型,就是敦肃皇贵妃年氏,是年羹尧的妹妹。父亲年遐龄在康熙时期担任湖广巡

  • 历史上的陆贽是什么人?唐德宗给他的密函中是何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巨,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等级划分是非常严重的,除了王公贵族以外,平民都会根据“士农工商”来排名划分,所以很多人为了出人头地,都会选择读书,读书之后就会参加朝廷的考试,成绩好的就

  • 他是隋朝一勤政爱民的清官,百姓还赴京上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隋朝一勤政爱民的清官,百姓还赴京上访,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现代官员离任,审计已然成为定制。从监督角度讲,此举虽属事后监督,但毕竟是在体制内运作,其警戒作用还是毋庸置疑的。古代没有审计制度,前任官员与继任者办个简单的交接手续,即可走人。但前任官员通常都要接受

  • 张鲁的兵力完全比不上自己,刘璋请刘备入川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东汉末年宗室。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鸠占鹊巢,汉语成语,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出自《诗经·召南·鹊巢》。在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多次鸠占鹊巢的情况。比如袁绍原本是冀州牧韩馥的手下,却逼迫韩馥让出了冀州牧的宝座。再比如刘备原本拥有徐州之地,却被吕布反客为主

  • 三国演义中祝融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为何会归降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一个兵荒马乱、人才辈出的年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段不得不提的传奇时代,那便是三国。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绝世佳人,她们在这轰轰荡荡的乱世争奇斗艳,与英雄们演绎着一段段爱恨情仇。美人如玉剑如虹,作为女子,难道她们一定要像花儿一

  • 言语刻薄的宋朝大臣,刘攽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言语刻薄的宋朝大臣,刘攽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攽(bān)是进士出身,然而这样一位有诗歌情怀、做正经学问的官员,生活中却从来没个正经。宋神宗年间,刘攽知太常礼院,与学士孙觉、孙洙交好。一次,孙洙向刘攽求书法,刘攽写好后,便派小吏送过去,孰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