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子光刺杀,吴国崛起,拥有抗衡楚国的力量

公子光刺杀,吴国崛起,拥有抗衡楚国的力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67 更新时间:2024/1/22 4:05:12

公子光刺杀,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楚国,在中原诸侯眼中,一直都是外来者,蛮夷之人。是以对待楚国,从来都是同气连枝,联合抗楚,一次次地阻挡了楚国北进的步伐

然而,楚国的实力就摆在那里,晋文公之后,虽然在晋、楚争霸的局势下,楚国败多胜少,但几乎都是楚国主动发起攻势,晋国选择防守

且晋国,从来都是联合盟友齐国、秦国,才抗拒楚国,若是一对一的战斗,胜负还未可知。也许中原的格局,就此改写也说不定

正是因为楚国的特殊身份,让他北进之路,重重受阻。然而楚国在当时,就是南方的第一大国,是诸侯联合才勉强抗衡的一个国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国,却因为刚刚兴起的一个吴国,而放弃北上争霸之路,加入了弭兵之会,和中原诸侯达成和平共处的协议,只为能够专心地抵御吴国

一个刚刚兴起的吴国,怎么就让楚国如此对待呢?虽然吴国是根正苗红的周王室宗族,但在中原诸侯看来,他们同样是蛮夷。生产力落后,经济实力和国土版图,都是无法和中原诸侯国相比的

但是,吴国虽然被看作蛮夷,历代国君执行的,都是华夏政策,努力学习中原先进的礼仪、文化制度,以及中原的农业生产

几代君王励精图治,经济快速发展,到春秋中期的时候,吴国在列国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了。春秋早期,楚国扩张,吴国被打得很惨,但是弭兵之会时,吴国已经转攻为守,不断对楚国进攻

吴国的强大,有自身的奋发图强,可也是少不了外来的帮助的,首先便是晋国

晋国和楚国乃是宿敌,吴国的崛起,对楚国可以形成牵制作用,自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晋国主动和吴国互通使臣

在两国建交之前,吴国还是以步兵作战为主,这种部队应付山地战绰绰有余,可是却抵挡不了中原的战车

晋国大臣申公巫臣便帮助吴国训练军队,还将战车作战的战法,以及战车的制造方法,都告诉了他们。军队实力的增强,吴国慢慢地也就有了抗衡楚国的力量

不过吴国真正的崛起,还是另一件事情,公元前514年的公子光刺杀事件。而这事,还要从楚国说起

楚国此时在位的是楚平王,在他的统治下,楚国国力江河日下。而他又极为宠信奸臣费无极,正是听信费无极的谗言,他废掉了自己所立的太子

并且杀害了太子建的师父伍奢,伍奢的儿子伍子胥艰难地逃到了吴国。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伍子胥决心用吴国的手来灭掉楚国

此时吴国的吴王僚,并不是什么英主,更没有什么大志,为了达到目的,伍子胥联合宗室公子光,刺杀吴王僚,拥立公子光登基

公子光成了吴国的新国君,他就是吴王阖闾,正是他在位的时期,使吴国的霸业达到顶点。他重用伍子胥,发展经济

伍子胥为政,最主要的功绩就是兴修江南地区的水利系统,形成江南地区鱼米之乡的地位,为吴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伍子胥同时还为吴王举荐了两个人,都为吴国作出了大贡献

第一个,便是楚国逃亡的贵族——伯嚭,此人虽然奸诈,在吴国军队的后勤保障上,却是十分的称职,从未出现过差错

另一个人,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的那个孙武,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孙武被任命为将军

孙武治军严明,凡是不服从军令者,哪怕是阖闾的宠妃,也同样是死。正是因为他,使涣散的吴军,成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

公元前506年,吴军以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以六万大军向楚国发起进攻。孙武领军,一路牵着楚国的鼻子走,五战五捷,重创楚国主力

柏举之战更是通过逐个击破的方法,将楚国的主力尽数拿下,大破数倍于己的楚国大军,一举攻下楚国国都郢都。后来在秦国的帮助下才勉强复国

孙武的军事之才,由此可见一斑,以六万大军对能募集百万大军的楚国,还能取得如此胜利

当然,楚国不敌吴国,与自身内政也是脱不了干系的,楚平王本来就是昏庸的君主了,其死后,楚国更是发生内乱,给了吴国这个机会

无论如何,郢都这一战,终是让吴国的威望达到了顶点。北方诸侯中,晋国内乱,齐国实力衰弱,秦国偏安西北,放眼望去,好像已经没有能抗衡吴国的对手

然而霸业之后就是衰败,大多如此。吴国也没有逃过,新的对手,正在悄然崛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霍成君曾一度受尽恩宠,为何却是汉朝最悲惨的皇后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汉朝最悲惨的皇后之一,出身名门,家族显赫,曾经一度受尽恩宠,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家父死后,她的家族惨遭灭族,身为皇后的她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担一切,最后她被废黜,一个人独守冷宫,在寂寞中郁郁寡欢,最终自杀而死,那么这位皇后是谁呢?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故剑情深,得罪霍氏《汉书外戚

  • 鳌拜并没有弑君篡位的心 康熙为何容不下一个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鳌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在影视剧中出现的时候总是千古一帝的形象,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登基,14岁就亲政,在帝位上长达61年,一生殚精竭虑,在史书上留下诸多功绩。而说到这位千古一帝,不可不提的是鳌拜此人。康熙擒鳌拜,这出戏码在诸多

  • 溥仪入宫后,端康太妃是如何管束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端康太妃的文章。溥仪入宫后,过继给同治帝和光绪帝为子,自然同治和光绪的妻子都成了他的母亲。隆裕太后死后,同治的三个妃子——瑜妃、珣妃、瑨妃和光绪的妃子——瑾妃,共同负责抚养教育溥仪。而瑾妃(尊号端康)则成了溥仪的首席母亲。端康太妃处处以慈禧太后为榜样,对溥仪越管越

  • 宋后废帝刘昱,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宋后废帝刘昱,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古人最重孝道,纵使是荒淫的刘子业,也不敢有杀母弑父之举。可刘昱这位皇帝,在位期间,生性残虐,不务正业,淫乱朝政,竟然因为诸多小事,便要毒死皇太后。朝中大臣皆惧他怕他,躲着他,可就算如此,也没能阻挡他的杀戮之心。有一大臣不满

  • 吐蕃大将论钦陵,他有哪些功绩?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吐蕃大将论钦陵,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提到吐蕃,人们最先想到可能是金庸小说中的吐蕃国师鸠摩智,历史上曾经入藏和亲的文成公主,以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等人。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以及吐蕃偏居一隅,远离中原王朝,使得现代的人们对这个在神秘雪域上的帝国知之甚少。

  • 曹振镛是谁的后代?他一生为何能辅佐三位清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曹操,相信大家一定都不会觉得陌生。这位三国时期的枭雄,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成为与刘备孙权二人三分天下的霸主。不仅如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其实曹操都是压制着刘备和孙权的。曹操如此厉害,但是在三国之后,却鲜有听到曹操后人的事迹。不过在清朝的时候,就有一个叫做曹振镛的大臣,他一生辅佐三位清朝的皇

  • 马超在入蜀后郁郁寡欢,少有作为,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马超在入蜀后为何郁郁寡欢,少有作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15年,刘备正率军在益州腹地攻打刘璋,打算从刘璋手中夺走益州,只不过刘璋毕竟在益州执政的时间较长,因此刘备一时半会间也没能攻下益州。不过刘备在此前派人积极与身在汉中的马超联系,等到夏天

  • 顺治和康熙相比 孝庄对两人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耕织图,孝庄太后简介,雍正对孝庄的评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顺治和康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顺治帝是豪格和多尔衮两大势力妥协的产物,而且顺治帝坐上皇位之后不过是傀儡而已,一切都要听多尔衮这个摄政王的。多尔衮惧怕后宫干政,因为相比于自己这个摄政王,孝庄太后似乎具备干政的天然法统,所以他人为隔绝了孝庄和顺治帝,让他们无法经常见面,

  • 秀怀王朱见澍的封地在哪?他死后为何会被运回北京安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秀怀王朱见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后,一直奉行封建诸王的国策。虽然明代的亲王从开国初年的戍边大将,逐渐成为中后期的朝廷负担,但亲王必须之国,那是朝野上下的共识,不容任何人来质疑和挑战。自从永乐朝以后,亲王一旦之国,除了极个别的特例以外,基本就和皇帝死生不再相见

  • 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历代名相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史以来,名公巨卿,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然而能载誉青史,众口相传,妇孺皆知者,寥寥无几。当然,并非每一人都会追求身后之名,或许应该说,相比于实实在在的权势和享受,大多数人对于身后虚名,其实是无所谓的。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奋斗于仕途的生命短暂的人们,也有少数幸运人士,成为了标志性人物,让后人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