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为什么能成功代魏建晋 关键原因出在托孤人选之上

司马懿为什么能成功代魏建晋 关键原因出在托孤人选之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35 更新时间:2024/1/21 1:41:5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丕曹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司马家族之所以能代魏建晋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司马懿在有生之年成功地篡夺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并且一代一代世袭给自己的后人,在司马家族三代人的共同努力,终于在公元265年,司马炎模仿45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的同样的手段取得了帝位。

在这个过程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司马懿在公元249年成功地发动了高平陵政变,而司马懿之所以能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曹睿的托孤人选不当。

司马懿

曹睿在临死前非常错误地设置了一个两个组合的托孤人选,一个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老奸巨滑、厚黑隐忍的司马懿,另一个是毫无经验、能力欠缺、就像一匹劣马贪恋马房中的草料一样的曹爽,能力上的巨大不对等,造成了权力的失衡,权力一旦失衡,就会被集中,权力一旦集中,那么权臣就会出现,紧接着就是夺权篡位,这是必然出现的结果。

所以这个主要责任必须得曹睿来承担。如果曹睿托孤时像他的父亲曹丕一样托孤给四个人的话,让四个权力相等,那司马懿想要夺权篡位的难度就会增加一倍,哪怕是曹睿托孤给两个能力相同的人,司马懿也没这么容易夺取篡位。

司马懿与曹丕

司马懿夺取篡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司马懿是一个有野心并且时刻做好准备的人,如果曹睿找到一个像诸葛亮或者荀彧这样的人托孤,也不至于让司马家族夺了曹家的江山,所以托孤人选的选择很重要,或者说司马懿这个人天生就是伪装的高手,善于隐藏自己,从不被人发现,低调从事,隐忍做人,然后在适当的机会发起致命一击。

所以,司马懿能够夺权篡位是因为他看到了机会和权力中的漏洞,能让司马懿铤而走险的举动一定是经他反复推敲,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成功机率,司马懿才会不顾一切地出手,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和漏洞,谁又知道司马懿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呢,就连一世枭雄的曹操,虽然看出司马懿非常人,不是也没有对司马懿有任何举动嘛。

曹睿托孤司马懿

司马懿一生经历了曹操、曹丕、曹睿及曹芳时代,终于在他生命逝去的2年前,寻找了一个机会,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夺取权力,如果曹丕或者曹睿没有早逝,他们都多活了十几二十年,那么司马家族能不能代魏建晋呢?

答案显然是:不能。

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40岁就去世了,而曹睿当了13年皇帝,36岁就去世了,两人合起来一共当了19年皇帝,两人岁数相加也只有76岁,只比司马懿的寿命73岁多了3岁而已,按道理来说,司马懿只比曹丕大了8岁,应该是与曹丕是同一代人,但是司马懿却活到了曹丕的孙子辈曹芳那一代人,司马懿的寿命太长了也是他能够成功篡位的原因之一。

司马懿与曹爽

曹丕是曹魏政权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为后世的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曹丕在世时,做了很多加强中央集权的事,比如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这是从制度上杜绝了宦官干政的可能性,比如推行九品中正制,把用人权从地方上收归中央,这些都是加强皇帝集权的手段。

集权有个好处,就是皇帝能掌控天下权力,是实权皇帝,但是也有个毛病,一旦皇帝不能理政,那么权力很容易就被辅政大臣所垄断,曹睿去世后,曹芳即皇帝位就是这种情况,这个集中的权力就在辅政大臣司马懿和曹爽手中,结果曹爽为了擅权,把司马懿明升暗降,于是权力就暂时集中到曹爽身上,这个时候,曹爽除了不是皇帝,皇帝应有的权力基本上都有了,这就是权力集中的现象。

然后司马懿通过了高平陵政变杀死了曹爽,于是皇帝的全部权力就集中到了司马懿手上,司马懿很懂得利用权力,并且将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一般来说,皇帝手下的大臣官职是不能世袭的,而是由皇帝任命的,司马懿等于是把自己当成皇帝,然后世袭权力,然后就是司马懿靠着三代人的努力建晋代魏。

司马懿发动政变

如果曹丕多活十年,那么仍然在曹丕手上,曹丕是个明君,他可以很好地利用权力,另外,由于曹丕多活十年,那他的儿子曹睿即位时就已经33岁了,已经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了,所以也就不需要托孤大臣,也不需要把皇帝的权力分给托孤大臣。

同样的道理,如果曹睿也多活十年,等到曹睿去世的时候,曹芳就是18岁了,18岁虽然在当时没有成年,但是已经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能力,要知道18岁的孙策已经带着他父亲的那帮人马出来打江山了,那样的话,曹芳就不会像高平陵政变中只是一个8岁的孩子一样任人摆布,啥也做不了,只能听从曹爽或者司马懿的话,那样的话,即使也是司马懿和曹爽辅佐,他们也不太敢夺权篡位,因为皇帝会从辅政大臣那里拿回自己的权力,而且辅政大臣不能有任何阻止的行为。

要知道曹睿当皇帝时,本来有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四个辅政大臣的,但曹睿完全靠自己的个人能力,把辅政大臣抛到一边了,完全靠自己就能执政了,这就是曹睿的能力,那样的话,司马懿是看不到任何机会和漏洞,他也就不敢反。

魏文帝曹丕

同样的道理,如果曹芳有这个能力,司马懿和曹爽就得乖乖地和当年的四个辅政大臣一样交出皇帝所有的权力,只有辅佐之名,而无辅佐之实,也就是说,但凡皇帝年龄大一点,只要不是傻子,司马懿和曹爽都不可能做出任何夺权篡位的举动。

但是,没有任何朝代能保证这个朝代所有皇帝都是成年人,同时还是明君,只要有一个皇帝不是成年人,或者皇帝的能力太差,不能完全执政,那个时期就一定会发生权臣夺权的事,至于能不能篡位则要看权臣的能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雉被项羽抓了三年之久 吕雉还是不是清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吕雉和项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楚汉相争,其本质是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从一开始项羽优势占尽,到后来项羽不敌刘邦,最终被迫在乌江自刎,其期间也不过五年之久,刘邦也在自己五十多岁的时候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而他的发妻吕雉也成了汉王朝的皇后,然而有意思的是,吕雉曾被项羽活捉关了三

  • 审食其怎么说都是吕雉的知己 审食其为什么能躲过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审食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审食其这个人在《史记》中的形象很特殊,一帮从老家打出来的功臣,无不是凭借军功显赫,唯有审食其靠裤腰带升官。翻看史书,很难找到审食其的贡献,却一度身居丞相之职。最后死得又很“耻辱”,所以,审食其显得很“猥琐”。这大概就是有人觉得,审食其早该

  • 李成梁与戚继光齐名 李成梁是如何保护辽东地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戚继光胡宗宪,和戚继光一样的明朝大将,戚继光牛田之战

    对明朝李成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与戚继光齐名的明朝有名的大将军李成梁,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万历年间,南戚北李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李成梁终其一生保护辽东地区二十多年平安、繁荣,虽然晚年重新上任后,有些不足之处,可也不能抹杀他对大明朝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说他治军

  • 揭秘:历史上皇帝临幸妃子真的要翻牌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帝成长计划2怎么临幸太后,临幸,清朝皇帝翻牌子

    关于皇帝临幸妃子,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这样一幕:皇帝会通过翻牌子选择妃子同房。牌子,即绿头牌,上边写着妃子们的姓名。每天晚膳时,敬事房太监将绿头牌放在盘子里供皇室挑选,凡是备幸的妃子,都有与之对应的牌子,皇帝看中哪个,就将牌子翻过来。然后,太监就先行通知妃子准备相关事宜。皇帝拥有无上权力,后宫佳丽

  • 与徐达齐名的开国猛将,常遇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梁山战死的正将顺序,如果晁盖不死,徐宁在梁山上教授众人

    明初多名将,而且大都出自朱元璋账下。在众多猛将中,有两位最为耀眼,一位是被封魏国公的徐达,另一位是鄂国公常遇春。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二人在帮助朱元璋打天下中,一主一副,相互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谓“一时瑜亮”。二人又有所不同。徐达以谋略立身,常遇春则以武功扬名。常遇春出身于贫

  • 曹操不惜亲率大军征讨马超,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超投降刘备以后有什么功劳,马超临终前对刘备说了些什么,马超被谁劝降归顺刘备

    潼关的地理位置究竟有多重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根据以上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

  • 同为汉武帝爱将,霍去病与卫青的坟墓为何挨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宠爱霍去病,卫青与霍去病的坟墓,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多好

    咸阳兴平的茂陵巍峨浩大,相对于咸阳北塬上的其他帝王陵更为显眼,常常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东看骊山,北望唐昭陵,南屏秦岭,渭水滔滔而过。从风水上看,茂林实在是绝佳之地,在众多皇陵中更是显的尤为独特。当然,除了风水布局,茂陵的独特还在于有大量的陪葬墓,而且其中的两座极具象征意义

  • 杨玉环入选四大美女,为什么赵飞燕不能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飞燕是美女吗,四大美女没有赵飞燕,赵飞燕不是四大美女之一吗

    提起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位女子。当然,这是现代人的共识,也是清代人所确定的标准。其实不同朝代,人们对四大美女的评选是不同的。先秦时期,有两美之说。两美,即毛嫱与西施。毛嫱,大体与西施处于同一时代,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管子》说:“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此后,在两

  • 狄青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在重文轻武的北宋朝廷中显赫一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狄青为枢密副使文言文翻译,狄青出奇兵文言文翻译,北宋为什么重文轻武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狄青是什么出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阳)人。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于嘉祐二年(1057 年),北宋名将。狄青出身卒伍,因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逐渐获得升迁,最后官至枢密使,作了北宋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在

  • 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是谁?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谁十二岁当丞相,秦朝第一任丞相是谁,邹忌的结局

    在古代政治体制中,皇权与相权是相互对立,而又不可分割的整体。皇位委托丞相管理天下,对其充分放权;丞相为百官之首,在政治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皇权集中则相权分割,皇权弱化则相权集中,这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造成了君臣之间关系的紧张,从长远来看,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相权只能走下坡路,自元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