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抗清名将毛文龙:大连抗敌8年最终被袁崇焕所杀

抗清名将毛文龙:大连抗敌8年最终被袁崇焕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5 更新时间:2024/1/17 17:19:33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境内)称汗建国,国号称“金”,史称“后金”。此后,辽东形势日益严峻,萨尔浒战役后,努尔哈赤又于天元年(1621年)乘胜获取辽阳和沈阳,接着迅速占据包括金、复二卫在内的辽南地区。

行政区划

天启元年(1621年)以前,明朝仍占有辽河以东大部分地区。辽沈战役后,明朝失去了辽河以东地区。今大连地区成为后金政权的占领区。明天启五年(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并将沈阳改为盛京。

经济发展

自从努尔哈赤率军开始征战辽东之日起,明军与后金军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大连地区的百姓遭受战乱之苦,纷纷逃往山东和海岛,土地荒芜,市井萧条,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交战双方

明军VS后金军

诱因:

旅顺、金州是战略要地,对明朝来说,守卫此地,关系到牵制后金;对后金来说,攻占此地,可以解除大军进军辽西地区的后顾之忧。因此,展开了长达数年的争夺拉锯战。

战况:

毛文龙先是在金州、旅顺等地打了胜仗,后又被后金军将地盘夺回,反反复复持续了 8年,各有胜负。

点评:

毛文龙占领的地方经常得而复失,胜少败多,但是对后金军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毛文龙被杀后,加快了毛文龙所部的分裂,自毁了明军的东江防线。

明末,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后,便大举进犯明朝所管辖的辽东地区,一时间,辽东地区战火连天,土地荒芜,城邑废弃,兵民亡命他乡。没想到,后金军在短时间内就将沈阳、辽阳等重地攻陷,今大连地区也被后金军轻而易举拿下。正当辽东局势急转直下之际,明朝将领毛文龙率军反攻,在东江地区牵制后金军。明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计杀毛文龙,此后,毛家军内讧不断,明军的东江防线终被打破。 □记者刘爽

后金征战辽东

万历四十四年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 (今辽宁新宾境内)建立政权,国号称“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

自古以来,两国相争,师出无名者必会在战略上失掉先机。努尔哈赤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对诸王秘密宣布:“今年一定要征战辽东”,并以祭天誓师的方式提出了“七大恨”。 “七大恨”罗列了许多爱新觉罗家族及女真部落所受的欺凌和压迫之事,将明朝斥之为不仁不义。

同年四月,努尔哈赤趁明神宗不理朝政,边备废弛,兵马羸弱的时机,亲自率领步骑兵征讨明军。很快后金军就占领了抚顺、攻破了抚安、鸦鹘关、清河等处。第二年,明朝大军与后金八旗军在辽东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萨尔浒战役,最终以明军大败而告终。可以说,此战后明朝在辽东的军事部署由进攻转入防御,辽东地区陷入数十年的争战中。

事实上,当时明军的武器装备比后金军强多了,有后金军没有的大炮、鸟铳等火器,怎会败得一塌糊涂?因为作战中,明军指挥失误,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而后金军指挥得当,将士奋勇向前、骁勇善射,这是关键所在。

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辽东战局急剧恶化,后金军相继占领了沈阳、辽阳,辽河以东等地大小70多座城不战而降。同年五月,后金兵又攻占辽南的海、盖、复、金四州卫,自此大连地区失陷了。大连所在的辽南地区从此进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兵荒马乱的时代。为了躲避战乱,当地居民部分由海路逃至山东或金州卫所管辖的长山、广鹿等诸岛。金州卫、复州卫人口锐减。

收编逃亡遗民

后金军能否就此长驱直入辽西地区?一个人的出现,给后金军带来不小的麻烦,这个人便是毛文龙。

看到明军民纷纷逃至辽南沿海海岛和中朝边界的岛屿上,时任辽东巡抚的王化贞,便派手下将领毛文龙前往河东等处召集遗民,打算组织失散军民反攻后金军,恢复疆土。那么,这个毛文龙是何许人也?他本出身贫民,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识很广,为人有机谋且不乏胆色。

天启元年(1621年),毛文龙领命后,即刻率领不到200名军丁乘船从三岔河口出海,沿辽东半岛西海岸南行。沿途中,他写信招抚盖州、复州、金州各卫后金汉人打游击战。随后,毛文龙从猪岛登岸,穿过金州地峡,转而前往广鹿岛(今属长海县)。七月初九,又进攻占领了大小长山岛。

毛文龙沿途不断收编沿海和岛屿上的明军和百姓,补充兵员,使“毛家军”由少到多,不断壮大。七月间,毛文龙通过侦察得到可靠消息——镇江城中空虚,随后与部将商量,以镇江中军陈良策为内应,率领二百二十余人夜袭镇江,打得对手稀里哗啦,终将叛将佟养真父子擒获。随后,“毛家军”一举收复了辽东半岛数百里江山。明朝得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遂授予毛文龙辽总兵官。

然而,好景不长,后金军又将镇江城夺回,毛文龙率部撤往鸭绿江口近海的皮岛。皮岛也称东江,又名椵岛,其地理位置介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之间,战略价值很大。毛文龙把大本营设在皮岛上,以皮岛为指挥中心,连缀成了一道海上防线。

巧妙夺取金州

虚张声势吓跑后金军辽东沿海岛屿上的明军,在总兵毛文龙的指导下,不时骚扰后金,成为后金进军辽西的后顾之忧。为了牵制后金军对辽西的进犯,毛文龙决计夺取金州要地。明天启二年(1622年)毛文龙与部下商议:“辽东最重要的地理位置非金州莫属,如果能攻下此城,陆路上可以阻止建州的骑兵来袭,水路上也可以往登州运送粮草。 ”

事不宜迟,毛文龙即刻率部将张盘等攻打金州。为了迷惑后金军,毛文龙先派遣小股兵力袭扰东堡、长甸、会安堡、白羊口等地,天天放炮,以造声势,目的是转移后金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命守备张盘、程鸿鸣等率主力自麻羊岛向金州进发。七月初三夜,张盘等率军抵金州城南门,命部下每个人都手举火把,大声呼喊,频频放炮,四方百姓看到自己的军队来了,都大喊助阵,助长气势。

毛文龙这招 “声东击西”的战略十分成功,当后金军把军队调往被明军袭扰的地方时,金州城内守城后金兵仅剩五百多人。再加上张盘“虚张声势”的策略,使得后金军搞不清状况,在昏暗的夜色中,根本无法判明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于是惊慌失措地从北门逃走。明军兵不血刃占领了金州城,缴获后金大量兵器。

次年四月,约一万名后金骑兵攻打旅顺,被毛文龙部下张盘击败。随后,后金派使者前来劝降,张盘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把来使斩了,并设伏再次打败后金军。战后,明朝廷授毛文龙为左都督、赐尚方剑。

牵制后金八年

毛文龙时时袭扰金州等地在金州等地吃了败仗的后金军当然不甘心,于是集结兵力大举进犯,又将金州、复州等地夺回,张盘寡不敌众没有办法,只能率部退守旅顺。

明天启五年(1625年),努尔哈赤侦察得知,明朝准备派一万兵力驻守旅顺,他觉得是个不小的威胁,于是在这一年的五月十四,命令三贝勒率六千骑兵攻打旅顺。恰巧,当时部分明军离开旅顺到南关岭修筑关口,旅顺城内兵力空虚。再加上这次后金兵对旅顺的突袭,来势凶猛,明军猝不及防,经过激烈战斗,终因寡不敌众,没过多久城墙就被攻破,明军守将张盘、朱国昌皆战死。奇怪的是,后金军队并没有在此地驻军,而是把旅顺的城拆毁了。

随后几年,毛文龙时时袭扰金州等地,虽然经常得而复失,胜少败多,但是对后金军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可以说,有毛文龙在,后金就不得不随时提防他的偷袭,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有毛文龙的军队士兵钻出来,给后金军来一下子。后金军明知道毛文龙就在皮岛上,却看得见,摸不着,拿他没有办法,因为一到海上水中,后金的骑兵优势就半点发挥不出来,想要攻打毛文龙,只能是自找麻烦。

当年,明朝把毛文龙活动的长行岛(瓦房店长兴岛)、麻羊岛 (金州区蚂蚁岛)、金州、复州、盖州、海州、旅顺、三山岛、广鹿岛、长山岛、石城岛等诸岛屿及镇江(九连城)一带统称为东江防线。毛文龙坚守东江防线,以辽东沿海诸岛为根据地,牵制后金8年。

明军自毁防线

袁崇焕设局杀掉毛文龙毛文龙牵制后金功不可没,但也存有边镇诸将的通病,引起朝臣议论纷纷,说他拥兵跋扈、不受节制、虚报战功、虚冒军饷。据说他还曾结交过魏忠贤等专权太监,更加招人嫉恨了。

袁崇焕老早就对毛文龙心怀不满,恰巧他被重新起用,于是决定设局杀掉毛文龙。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初五,袁崇焕以阅兵犒师之名,召集毛文龙及其部下,一一慰问。袁崇焕逐个询问其姓名,没想到许多人都说自己姓毛,此时毛文龙解释说:“他们多是在下的儿孙”,更是犯了袁崇焕的大忌。

随后,袁崇焕暗地里叫属下把毛文龙和随行兵分开,命令部下擒拿毛文龙,剥去冠裳。毛文龙以为是皇上要杀他,便叩首乞求免罪,但是袁崇焕不为所动,并说“如果不杀你,东江地区迟早会脱离朝廷,落入你手中。 ”随后,袁崇焕当众历数了毛文龙十二条罪状,然后取出尚方宝剑将毛文龙斩了。第二天,袁崇焕为毛文龙举行了祭礼。

事后,为笼络、分化和稳定毛文龙的旧部,袁崇焕宣布:毛文龙部下照旧供职,各复原职;改编东江军队,分为四协,分别由毛文龙之子毛承禄、旗鼓中军徐敷奏、游击刘兴祚、副将刘继盛统辖。

毛文龙死后,毛家军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呈现出内乱不止、分崩离析的危局,先后出现刘兴治与耿仲裕在皮岛作乱,之后又有孔有德和耿仲明在山东登州作乱,自毁了明军的辽东沿海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末名将毛文龙的历史功绩:曾屡次大败后金军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袁崇焕的两次功绩皆为守城,并且获得了明朝的巨额物资和兵力支持。被称为宁远大捷的守城战,仅仅歼灭了269名清军。这些所谓的功绩相对毛文龙方面创造的战绩,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毛文龙的功绩1621年毛文龙以近200人进攻长山岛等海岛,之后与镇江中军陈良策等合作,趁清军主力去双山抄杀不肯降后金的百姓导致城

  • 江左第一豪族琅琊王氏:300年间出了92位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之一,主人公王祥。王祥生母死得早,继母对他不好,总是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所以苦活累活都他干。虽然卧冰求鲤神话色彩很严重,但王祥至孝是明文记载的。他的继母朱氏去世时,王祥也十分悲痛,甚至因此而病重。汉末战乱不断,王祥就带朱氏和弟弟王览到庐江躲避战乱,并在该地隐居二十多年。继母死

  • 揭秘:慈禧呕心沥血培养小侄子光绪当皇帝的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死后,光绪被他的嫂子兼大姨子慈禧选中,要接替刚刚死去的同治,继承大清王朝的帝统。发生在养心殿东暖阁的那一幕让所有的大臣们记忆犹新:太后的话刚出口,中选者的父亲奕譞如同被雷击了一样,当时瘫软在地,“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翁同龢日记》)在后来的岁月中发生的那些故事,证明了这位亲王对

  • 草根平民苏安恒两次要求武则天退位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主政后,曾设立四个“铜匦”,以鼓励天下臣民直接上疏皇帝。铜匦,是一种铜制的容器,相当于现在的检举箱。武则天此举,主要目的是为告密之人提供方便,为其铲除异己搜集证据。在这种高压气氛下,朝野臣民迫于酷吏的严刑和女皇的淫威,大都如履薄冰,噤若寒蝉。即使在武周后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那些以复兴

  • 唐朝宁国公主和亲嫁给了谁?最后为何自毁容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战场上打不过人家,军事上依赖人家,政治上需要人家,就用“和亲”的办法来解围,来拖延,来笼络,是让不少汉族帝王迫不得已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有哪位帝王会狠心把自己的亲生骨肉远嫁到语言不通、国俗迥异的蛮夷之地呢?所以,不论是远嫁的细君,还是出塞的昭君,不管是前往突厥的安义公主,还是踏进吐蕃的文成公主

  • 大周后专宠之谜:唐后主李煜为何独宠大周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周后专宠之谜:“大周后”本名周娥皇,她是大司徒周宗的大女儿,十九岁初次入宫,深得南唐李家喜爱。后来李煜继位,周娥皇被册封为国后,史称“昭惠皇后”。周娥皇封后之后,深得李煜的宠爱,史书曰:宠嬖专房。那么在南唐后宫,佳丽三千,为什么偏偏只有周娥皇能够得到皇帝李煜的专宠呢?其实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

  • 苏轼为何主动要求从“天堂”杭州到贫困山区任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一个“地师级”领导,情愿到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跟那里的百姓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这样的好干部并非“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而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员。他,就是宋代著名大诗人、曾经做过密州知州的苏轼。宋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山东密州(今诸城,宋时辖胶西、高

  • 宋代文人藏书动辄上万卷:大文豪苏轼为何不藏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以活字排版的印刷法,图书也就此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版本的古籍以及时人的著作,都大量印刷出版,许多文人亲自校对书籍,以正谬误,然后分类收藏,由此诞生了许多的藏书名家。方兴日盛的藏书之风,对宋人的学识修养的提高,以及学术研究的进步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苏轼幼时,恰遇

  • 张巡吃人死守睢阳拯救大唐帝国是大义还是大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一片死寂的睢阳城头,竟然飘出了肉香。睢阳城上仅存的士卒,每个人都冷冷的盯着城头的那锅肉。“都愣着干什么?过来吃!不吃,拿什么来打退明天安贼的进攻”。张巡嘶吼着。扯着脸上的伤痕,文弱的脸变得狰狞。还是没有动静,南霁云看着近似疯狂的张巡,这位开元末年的探花,南八将脸埋入宽厚的双手,掩盖着痛苦和绝望,却无

  • “非典”的晚清干部:解密体制内外的左宗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左宗棠在他的一生中,总是表现得如同一个愤青,个性张扬。这当然与他早年的怀才不遇有关。3次会试,却3次落榜,终身只是个举人,这在讲究学历的中华帝国,无疑是人生的负资产。落榜之后,一般就是如何奋争的励志故事,而左宗棠的优点在于,不再将精力放到钻研公务员考试入门之类,而是精研舆地、兵法,按他自己的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