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坤宁宫怪象:明清皇帝首任皇后结局为何都悲惨

坤宁宫怪象:明清皇帝首任皇后结局为何都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50 更新时间:2023/12/17 21:46:57

明清第一任皇后的命运并不都是像命理家所预言的那么富贵,也不像老百姓想象的那么幸福。都是悲剧结局。

明清五百余年的坤宁宫,多不安宁。有明277年间,无论在南京皇宫坤宁宫,或是在北京皇宫坤宁宫,抑或是在其他宫殿生活过的第一任皇后,有清296年间,无论是在兴京(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赫图阿拉汗王宫,或是在盛京皇宫清宁宫,抑或是在北京皇宫坤宁宫生活过的第一任皇后,他们的命运并不都是像命理家所预言的那么富贵,也不像老百姓想象的那么幸福。

明朝坤宁宫皇后的夫君,就是乾清宫的16位皇帝。他们是很不好记的。分作三段,会好记些。

第一段——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位皇帝。

洪武帝朱元璋的马皇后,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人,父马公(不知名字),“元末杀人,亡命定远”。母早亡,马公将小女托付给友人郭子兴抚养。朱元璋在郭子兴部下,郭把这位养女许配给朱元璋。朱元璋称帝,这位夫人就成了马皇后。马皇后没有文化,受过苦难,经过战争,史称她“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就是性仁慈,有智慧,肯思考,好读书。她陪着丈夫掌管六宫。朱元璋活了71岁,马皇后却51岁就死了,早于夫君过世20年,并不可意。

建文帝朱允炆的马皇后,先是做皇太孙妃。建文帝继承皇位后,被册立为皇后。“靖难之役”南京陷落,马皇后葬身于火中。建文帝22岁登极,在位四年,落难时才26岁。这时的马皇后,也只是二十多岁,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是很可悲的。

永乐帝朱棣的徐皇后,是大将军、中山王徐达的女儿。先是做燕王妃,燕王夺取皇位,登极称帝,她也就成为徐皇后。但是,永乐帝迁都北京,建造北京紫禁城宫殿,这位徐皇后在正位北京坤宁宫之前,46岁病死。后葬于北京十三陵的长陵。徐皇后聪明贤惠,很识大体,却死得过早,又没有正位北京坤宁宫,实在是可惜。

洪熙帝朱高炽的张皇后,永城(今河南商丘永城市)人,早年封为燕王世子妃。燕王称帝后,册为太子妃。这位太子妃,很得公公永乐皇帝的喜欢和器重。太子朱高炽身体太胖,胖到“体肥硕不能骑射”,永乐帝几次都想废掉太子,但因太子妃贤惠而没有废掉(原因之一)。太子妃帮助太子减肥,主要办法是“减膳”,就是少吃。太子朱高炽继位后,还是因为身体过胖,可能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吧,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明史?仁宗本纪》记载:“崩于钦安殿,年四十有八。”夫君实际上只做了八个月的皇帝,四十八岁就离开人间,张皇后盛年寡居,孤灯长夜,实在悲苦。

宣德帝朱瞻基的胡皇后,山东济宁人,“无过被废”。为什么被废呢?史书是这样回答的:“时孙贵妃有宠,后未有子,又善病。”胡皇后没有生子,身体常有病。怎么被废的呢?史书又记载:“帝令后上表辞位,乃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胡皇后写了辞职报告,废后想不开,时怏怏,常泣泣,后病死,葬金山(西山)。

第二段——正(统)、景(泰)、成(化)、弘(治)、正(德)五位皇帝。

正统帝朱祁镇的钱皇后,其悲剧,前已述。

景泰帝朱祁钰的汪皇后,顺天(今北京市)人,因忤帝意被废。这是怎么回事呢?景泰帝的杭妃生了个儿子叫朱见济,要立为太子,而要废原正统帝立的朱见深,汪皇后不同意。这就触犯了景泰帝,废汪皇后,立杭皇后。明英宗复辟后,废后汪氏迁出皇宫,又被抄家。废后汪氏,心情抑郁,不久病死,以妃礼,葬金山(西山)。

成化帝朱见深的吴皇后,顺天(今北京市)人,因成化帝宠爱比夫君大17岁的万贵妃而生气,她不客气,也不留情,对万贵妃“摘其过,杖之”。“打狗看主人”,打万贵妃怎能不看主人呢!成化帝大怒,诏废吴皇后。

弘治帝朱佑樘的张皇后,兴济(今河北省青县境)人,虽做了皇后,但因夫君36岁死而年轻守寡,不能算作“圆月人生”。

正德帝朱厚照的夏皇后,遇上胡闹的夫君皇帝,且夫君31岁就死了,也是年轻寡居。后父夏儒,为人长厚,既已富贵,“服食如布衣时,见者不知为外戚也”,受到称赞。

第三段——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五位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的陈皇后,凄惨悲剧。陈万言,肃皇后(嘉靖陈皇后)父也,起家诸生。嘉靖元年授鸿胪卿,改都督同知,赐第黄华坊。明年诏复营第于西安门外,费帑金数十万。工部尚书赵璜以西安门近大内,治第毋过高。帝怒,逮营缮郎翟璘下狱。言官余瓚等谏,不省。寻封万言泰和伯,子绍祖授尚宝司丞。又明年,万言乞武清、东安地各千顷为庄田,诏户部勘闲地给之。帝竟以八百顷给之。巡抚刘麟、御史任洛复言不宜夺民地,弗听。七年,皇后崩,万言亦绌。十四年卒,子不得嗣封。

隆庆帝朱载垕的李皇后,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区)人,虽然生了儿子,却四岁殇,自己又在夫君继位前死去,只活了二十几岁,皇后徽号是她死后追封的。

万历帝朱翊钧的王皇后,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碰上宠爱郑贵妃的夫君,也只能忍气吞声,外露笑颜,内心悲苦,而且没有生子。

泰昌帝朱常洛的郭皇后,顺天(今北京市)人,在夫君继位前死,皇后徽号是追封的。

天启帝朱由校的张皇后,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不仅没有生儿子,夫君23岁死去,自己也在李自成打进明皇宫后自杀。她的悲剧人生后文还要详述。

以上三段,每段五位,一共是一十五位皇帝及其第一任皇后。有人说:“明朝是十六位皇帝,还缺一位啊!”我说:“是的!那一位也好记——崇祯上吊明朝完!”

崇祯帝朱由检的周皇后,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前面写过,被逼自缢,更是悲剧。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第一任皇后,也都是悲剧结局。

天命汗努尔哈赤的皇后叶赫那拉氏,29岁撇下丈夫、儿子死去。叶赫那拉氏病重前,想见母亲一面。当时建州部与叶赫部关系紧张,努尔哈赤派人到叶赫部请叶赫那拉氏的母亲到建州看望女儿,但遭其兄纳林布禄拒绝。叶赫那拉氏在思念母亲和疾病痛苦中离开人世。清太祖努尔哈赤原妃佟佳氏,是褚英和代善的生母,清追谥“太祖孝慈高皇后”的是叶赫那拉氏,所以本文依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和《清史稿?后妃传》,取努尔哈赤的第一任皇后为叶赫那拉氏。

崇德帝皇太极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虽然主掌六宫,清宁宫四位妃子中,两位是她的侄女,两位是敌部林丹汗的遗孀,但夫君52岁突然故去,自己盛年寡居。

顺治帝福临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虽“丽而慧”,却被废黜。顺治八年(1651年)被册立为皇后,仅两年就被废。这年顺治帝十六岁(虚岁),废后年龄《清史稿?后妃传》没有记载,她的年龄也不会太大吧!

康熙帝玄烨的皇后赫舍里氏,祖父索尼是辅政大臣,父亲噶布喇是领侍卫内大臣,叔父索额图是大学士,但她生下儿子(即废太子允礽)当天死去,才22岁。

雍正帝胤禛的皇后乌拉那拉氏,雍正元年(1723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就死去。

乾隆帝弘历的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三年(1748年)随驾南巡,归途中,《清高宗实录》记载:“驾至德州登舟。亥刻。皇后崩。”这里的“登舟”,是已登舟,还是要登舟?记载有隐笔。《清史稿?后妃传》则记载:“后崩于德州舟次。”“舟次”,是船里,还是船外?是舟上,还是水中?记载很含糊。有书记载是跳水自杀的。皇后富察氏死时才37岁。

嘉庆帝颙琰的皇后喜塔腊氏,被册为皇后的第二年就死了,真是福分不够,而夫君比她多活了24年。

道光帝旻宁的皇后钮祜禄氏,不到30岁,还没当上皇后就死了。她死后才追封为皇后的。

咸丰帝奕詝的皇后萨克达氏,刚被册为嫡福晋才两年,还没有做皇后,大约不到20岁就死了。咸丰帝继位后,被追封为皇后。

同治帝载淳的皇后阿鲁特氏,死得很惨,前文已述及,也是不明不白的。

光绪帝载湉的皇后叶赫那拉氏,就是后来的隆裕太后,自大婚后就夫妻不和,后夫君被幽禁,光绪帝38岁死时,她才41岁,抚养一个三岁的小溥仪,做太后三年,亲自懿旨《逊位诏书》,又过两年,就病死了,才46岁。

宣统帝溥仪的“皇后”郭布罗氏,实际上溥仪这时不是皇帝,而是平民,他们更是路人皆知的爱情悲剧、政治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曾国藩是朝中重臣 为什么从不用八抬大轿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的官场,八抬大轿相当于现在的宝马防弹车的级别,是当时等级森严社会之身份标志。曾国藩是朝中重臣,为什么从不用八抬大轿呢?曾国藩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两人,而且乘轿是需要配备引路官和护卫的。但令百官诧异的是,曾国藩从升为三品官之

  • 宋仁宗轶事:尊师送字不画马 太监索字争宠酿祸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做了皇帝后,虽勤于政事,却没有放弃自己以前的业余爱好--绘画,处理完政事后,依然喜欢拿起画笔画上几笔。赵祯最喜欢画的是马,闲暇的时候,他总是不断地画马。当时,许多大臣和太监纷纷收藏他画的马,期待以后能增值。赵祯的老师也向赵祯求一张马图,赵祯笑着说:“我怎么能给老师一匹

  • 宋仁宗立储风波:常年无子曾遭遇骗子冒充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是两宋时期乃至历史上都获评价很高的皇帝,他宽恕仁厚,节俭爱民,然而,宋仁宗的一生却充满着悲情色彩。他一出生,就被从生母怀里抱走,成为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刘皇后的养子,直至生母死后数年,才得以相认。他的身世,也被后人改编成为著名的戏剧故事《狸猫换太子》,在民间广为传唱。做了皇帝后,妃嫔众多的仁宗

  • 宋仁宗为何被认为是明君?因其严格遵守制度规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不算是个牛气的皇帝:第一,他没怎么开疆拓土,祖先传给他多少领土,他传给后人多少;第二,对于发展经济,似乎也没有什么高妙的思路。然而,宋仁宗却被视为历史上少数明君之—,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自守之道”。所谓“自守之道”,指的是一个人对某种良好品质的坚守,无论外界如何改变,自己的内心始终如一

  • 喜怒无常的宋高宗:竟因一句话将宠臣扫地出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喜欢养鸽子,经常亲手侍弄。有个儒生听说这事后,写了首诗:“鹁鸽飞腾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何如养个南飞雁,沙漠能传二帝书。”意思是皇帝天天侍弄的鸽子,只能在京城附近绕绕圈子而已,倒不如养大雁,因为大雁善飞,南归之时,说不定还能带回被金人囚禁在北方的徽、钦二帝的音讯呢。诗歌讽刺了赵构不理国事、偏

  • 司马错功劳不亚于商鞅:曾提议“西进“造福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

  • 秦昭襄王嬴稷的功绩:被历史忽视的战国一代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秦昭襄王都没有被史学家推到前台,但如果没有秦昭襄王,秦朝统一至少推后几十年,这是他在位的时候秦国成为最具实力统一的国家,但他在历史上却不怎么出名....我们应该还原这一代雄主真实的面貌... 秦昭王嬴稷,这个人历史上对其正面评价甚少,知名度也很低。原因是:战国策记载其母宣太后,其舅魏冉专政

  • 名不副实的亚父范增:真实能力无法和张良相比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楚汉之争,占有绝对优势的项羽却败在了刘邦手中。人们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除了政治军事方面,更多的集中在用人方面。应该说,从古到今,这种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刘邦当了皇帝,在和群臣议论得失天下时,高起、王陵说项羽“妒贤嫉能”,刘邦自己也说张良、萧何、韩信这三杰能为他所用是夺取天下的原因所在。刘邦特别提到了

  • 八阿哥胤禩:康熙儿子中最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有30多个儿子,存活下来的有24个。在这24个儿子中,有整日里提笼架鸟斗蛐蛐的贝勒贝子,有潜心读书的亲王,有工于心计争储的亲王等等。在康熙帝所有24个皇子中最优秀、最有能力的当属第八子,爱新觉罗·胤禩。爱新觉罗·胤禩就是那位被大家所熟知的“八爷党”老大,有贤王之称的“八爷”。胤禩的母亲卫氏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和和珅并非争锋相对的仇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对清朝名臣纪晓岚的了解,都是来自于电视剧《铁嘴铜牙》,因为这部剧中纪晓岗代表忠臣和臣贪和珅的斗争,真是精彩了。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是这样的吗。其实,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