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手斩楼兰国王头 他说:汉军将至,谁敢动,灭国

手斩楼兰国王头 他说:汉军将至,谁敢动,灭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11 更新时间:2024/1/19 0:52:56

汉武帝死后,匈奴重整旗鼓,楼兰、龟兹等国家也开始倒向匈奴,在丝绸之路上截杀汉使者和商人。

楼兰国死后,匈奴让当初为人质的安归回去即位,如此,安归自然忠于匈奴。

于是他大肆杀害汉朝的使者,连西域各国到汉朝的使者也杀,断绝大汉和西域的联系。

手底下的小弟这么猖狂还得了,于是有一人挺身而出,自愿出使,这个人就是傅介子

傅介子到了楼兰,责备安归,又到龟兹责备龟兹王,两人均表示服罪。

傅介子建议霍光,唯有刺杀其国王才能彻底安定。于是他再次带着汉军和大量财物去了楼兰。

安归不欢迎,傅介子就假装要离开,说本来是要赏赐金银财宝的,现在只能去别的国家了。

安归看了财宝,哪能舍得?就邀请傅介子等人饮酒。

傅介子带着人,酒酣耳热之际,以商议要事为由,把安归哄到一边,刺杀了。

傅介子又恩威并施对楼兰国人说:“你们国王有罪,天子派我们杀他。汉军将至,谁敢动,就灭了你们国家!”

楼兰上下无人敢动,傅介子又安抚楼兰居民,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

对于这段事,李白王昌龄都写诗赞扬,清乾也说“昔有傅介子,手斩楼兰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慈禧如何用五年时间就从贵人荣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慈禧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达47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尽管,她在权术方面有过人之处,一点也不亚于任何一位帝王,甚至能和武则天相提并论,但在对国家改革富强的贡献上,她则是最大的“拦路罪人”。中国若没有她,或许不会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也不会饱受列强

  • 他是大明忠魂,也是大明铁骨,37岁惨死震慑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为与其侄子朱允炆争夺王位,并以讨伐削藩大臣齐泰等人为借口,从北京发兵南下“靖难”。兵至济南时,铁铉在大明湖誓师,抵抗燕军南下。大明支柱铁公祠,位于山东济南的大明湖边,是为纪念忠义不屈的明代兵部尚书铁铉而建的祠堂。铁铉,今河南人,性刚决情,熟通经史,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赐

  • 5千明军单挑8万清军,李自成称其爷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卢象升能力出众,为人正直,作战敢于效死命,身先士卒,在治军上也很有一套,擅长培训出纪律严明战斗力顽强的军队。在我看来,是足与岳武比肩的民族英雄。一座祠堂在江苏宜兴市的东关桥南边,坐落着两座祠庙,一座是周王庙(周处),另一座是卢忠肃公祠(卢象升)。对于周处,因其斩蛟射虎的千古传奇,在宜兴称得

  • 揭秘雍正为何打破原有丧葬制度而选清西陵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皇帝选陵墓也是有不少讲究,雍正对这件事也是煞费苦心,但是他为何打破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丧葬制度选在清西陵呢?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初七,康熙驾临京城郊外的畅春园。十三日戌刻(晚十点左右),康熙皇帝驾崩。经过隆科多、年羹尧等文臣武将一连七天的秘密筹划与鼎力相助,皇四子正式登基坐殿,

  • 揭秘:明朝史上的铁骨忠臣铁铉是因何而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铁铉,河南人,洪武年间,铁铉在国子监读书,因熟通经史,成绩卓著,而被朱元璋直接授予礼科给事中之职。此后他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在审理一件悬案时,很快就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因此朱元璋非常高兴,赐予他 “鼎石”的表字,希望他成为大明的鼎石。朱棣起兵1398年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1399年7月燕王朱

  • 赵构靠1只猫和10个处女做了皇帝 建立盛世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自赵光义开始到靖康之辱,宋朝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出自于赵匡胤这一支,“靖康之辱”时,宗室多人被俘,赵光义子孙几乎覆灭。康王赵构逃过一劫,后登基称帝,是为宋高宗。赵构儿子元懿太子又因为苗刘之变而死,在以后的多年里,赵构一直试图再生,可惜没成,无奈之下,赵构只能从太祖那一支里选个接班人。直接说肯定不行,所以

  • 霍去病:堪称一生“东方不败”的汉朝战神传奇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父亲是个小吏,母亲是公主的女奴,生下来之后,他爹还不敢承认,所以霍去病的身份只能是私生子。 汉武帝曾经想教他兵法,但霍去病不学,还说:“知道战略大概就行,学什么兵法啊。”不学不代表不行,霍去病用他的经历告诉世人什么叫天才。元朔六年,17岁的他带着八百骑兵,奔袭数百里,杀敌2028人,其中有匈奴的相国

  • 常胜将军打败赵子龙更是诸葛亮最器重的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看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五丈原病危时,将自己的生平所学全部传授给了姜维,诸葛亮为什么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一个降将姜维,而且连“连弩”之法图本都悉数传给了姜维。除了自己的儿子,诸葛亮帐下将军有忠有勇无数,唯独传给姜维,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信任和厚爱。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那么器重姜维呢?姜维又何德

  • 司马懿的权术傲视群雄 是三国最后的赢家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以退为进的政治谋略 以退为进是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佛家有一首叫《插秧偈》的歌:“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勇往直前容易,退一步却很难,但是诚如佛家所言,如果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那世界并不圆满,因为它只有前面的一半,而没有后面的一半。在三国群雄中,有一个人

  • 揭秘:大清第一帝努尔哈赤坎的一生坎坷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出生于公元1559年,活到68岁,高寿啊。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真部落长大父亲有地位,但也是个穷人从小丧母,继母对其非打即骂,12岁便外出干活养家采木耳、弄蘑菇、挖人参、砍个木头,就干这些...小小年纪就混社会了尝尽人情冷暖啊,努尔哈赤女真语的意思是:野猪皮(啥?)道理其实跟汉族起名差不多,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