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时代的开创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鲜为人知的秘密

时代的开创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鲜为人知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83 更新时间:2023/12/18 17:31:46

一个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力量可以使一个只有百万人的游牧部落,22年间,竟用十几万铁骑,先后灭西夏,灭金国,灭南,在统一中国,踏遍欧亚大陆,征服半个世界,为后继者建立历史上最大版图的元朝奠定了基础?成吉思汗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是嗜血成性的暴君还是伟大时代的开创者?

少年果断狠辣射杀兄弟

在蒙古高原的众多部落中,“蒙古”部落是一个弱小、落后的部落。成吉思汗就出生在这个部落的一个贵族家庭中,本名叫铁木真。虽然出身算得上是贵族,可身世却十分凄凉。铁木真十岁的时候,父亲也速该就被敌对的塔塔儿部落下毒害死了。也速该有两个老婆和六子一女。铁木真的妈妈膝下有四子一女,铁木真是长子。也速该的另一个老婆有两个儿子,别克帖儿和别勒古台。也速该一死,他留下的女人和孩子马上就被部落中的贵族抛弃了,原来属于他们的部众,大部分也被夺走了。他们只得在草原上流落勉强度日。按照常理,同病相怜的一家人更应该相互扶持,没想到,铁木真同父异母的兄弟别克帖儿因为抢了铁木真的一条鱼和一只云雀,竟被铁木真拔箭射死了。让后人匪夷所思的是,为了这么点猎物,铁木真有必要把别克帖儿置之死地吗

最合逻辑的说法是,按照蒙古的习俗,在家长死了而儿女们都还年幼的情况下,是由这一家的长妻,也就是最早娶进来的妻子来代理主持这个家庭。别克帖儿的母亲可能是也速该先娶进门的老婆,而铁木真的母亲可能先生了孩子,但却是后娶进门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被亲属驱逐的流亡小部落,应该由别克帖儿的母亲当家。为了强化自己的势力,铁木真解决掉别克帖儿,就消解了本属于别克帖儿母亲的家族控制权。无论杀别克帖儿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小小年纪的铁木真已经显示出了超越他年龄的果断和狠辣。虽然他的羽翼还未丰满,他和他的部众们还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但他对命运的不甘和征服的野心已经蓬勃欲出。

青年初成大业赐死挚友

铁木真明白要图谋大业,就必须积聚起自己的力量,他想到了自己童年时结交的挚友扎木合。他们两人从小就玩在一块儿,练习剑法、武艺,两人曾经起誓,结为安答。按照蒙古的习俗,安答是部落贵族首领之间一种互相承诺的义兄弟关系,两个人的感情很不错。在铁木真被部落抛弃的时候,扎木合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大部落的首领了。但扎木合为人很不错,他没有因为铁木真家遭遇的变故而背弃誓言。有一次,铁木真的妻子被蔑儿乞部落抢去了,铁木真安答扎木合求助,扎木合爽快地挺身而出,他们一同出兵攻打蔑儿乞部落,夺回了铁木真的妻子。经此一役,两人算是结为联盟了。

在那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他们同心同德的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与铁木真联合出兵攻打蔑儿乞部落一年半以后,扎木合发现安答铁木真的势力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一点点壮大起来。看到自己部落里的人对铁木真越来越好,扎木合心有不快,担心他来抢自己的位子。

终于有一天,他对铁木真说,“挨着山放马,有好日子过;挨着溪流牧羊,有好日子过。”铁木真听了,明白札木合是想要和他各走各路了。当天晚上,等到入夜以后,铁木真就离开了扎木合的营地。等到天亮的时候,铁木真大吃一惊。不但自己小队部众没有离开他,还有很多扎木合的部众,也一声不响地跟随着他。从此,一对挚友就分道扬镳了。虽说是分道而行,但两人算是“和平分手”,相安无事。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他们结下了梁子,兄弟反目,打了个你死我活。有一次,铁木真的家臣在营地里放马,扎木合的弟弟看马不错,就抢了铁木真的马。在蒙古草原上,抢马是很严重的事,规定要偷一罚九。但扎木合的弟弟仗着哥哥的势力,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没想到铁木真的家臣也是个厉害的角色,追上扎木合的弟弟,二话没说就把他杀了。

这下扎木合真火了。蒙古历史上有名的十三翼之战爆发了。这是铁木真第一次独自面对强敌。打蔑儿乞部落的时候,还有扎木合帮着他,现在盟友却成了劲敌。扎木合联合泰赤乌等十三部共三万人,进攻铁木真。铁木真也不甘示弱,联合了其他一些部落,集结部众三万人。双方都组成十三支分队,相互交战,所以称为“十三翼之战”。一场恶战下来,铁木真自觉稍处弱势,主动撤退了。扎木合没追上铁木真部队的主力军,倒是俘虏了第十三分队。于是他支了七十口大铁锅,把抓来的铁木真的战士全给活活煮死了。从这里看,扎木合也真是不好惹。待铁木真好的时候,那是情同手足,两肋插刀。翻起脸来,却也是六亲不认。

从这件事情上看,扎木合有很狭隘的一面,他有很强的泄私愤的报复心理。这也直接导致了他最终难成大业。之后他先后投靠克烈部落、乃蛮部落。但面对铁木真的强势崛起,扎木合终是一败再败,最终在铁木真攻破乃蛮部落的时候被抓住了。对于怎么处置扎木合,铁木真很犹豫,毕竟扎木合在他危难的时候向他伸出过援手。到了这步,扎木合表现出了末路英雄的气概。他请求铁木真赐他“不出血死”,这是蒙古处死贵族的一种方法,可以保持血和身体不分离,被看成是对贵族的一种优待。于是铁木真就遵从他的意愿,对他实行了“不出血死”。成吉思汗,是中国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先后统一蒙古个个部落,形成了当时最强大的部落。从被部落抛弃的弃儿,成长为一代草原霸主,他经历了多少坎坷?在统一草原的征途上,手足、玩伴、义父,他都除之而后快,亡者的鲜血引领着一个强大帝国的崛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豪格争皇位为何败给多尔衮?豪格为何没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倚重八大铁帽子王进行统治。所谓“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的和硕亲王或郡王。清开国八大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郡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亲王硕塞(顺治十二年改封为庄亲王)、郑亲王济尔哈朗、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1643年9月21日,晴空万里,红日高照,心气

  • 三国史上最神秘战将:竟是“隆中对”发明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陈到(180-230),字叔至,汝南人也.他是蜀国堪比赵云的猛将,他是刘备的近卫统领,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他是三国五支精锐部队的之一白毦兵训练官兼指挥官,是他训练的这一支强大的队伍,他有旷世奇才,可历史对他记载甚少,他有非常远见,可演义对他只字不提,他的命运是什么样的?他的政治生涯是什么样的?下面让

  • 揭秘:大宋朝的“文曲星”和“武曲星”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都说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狄青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可是文曲星包公长了一张威武的黑脸;武曲星狄青却长了一张清秀的白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说北宋末年,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玉皇大帝特派赤脚大仙下凡做皇帝以救治民间疾苦,然而赤脚大仙在天上享惯了清福,说什麼也不肯答应。因此玉皇大帝承诺派文曲星与武

  • 三国中被边缘化的人物纪灵:袁术麾下的第一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纪灵,东汉末年袁术帐下将领,勇猛非常,曾奉命率军攻打小沛的刘备,在吕布辕门射戟的调停下撤兵。建安元年(196年)袁术派遣纪灵等领导步骑三万人攻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领步兵一千人、骑兵二百人前往救援刘备。吕布到来后双方停战,吕布邀请双方赴宴并施展“辕门射戟”,技惊四座,纪灵和刘备同意撤军。纪灵在三

  • 盘点:清朝各位皇帝对于权臣多尔衮的态度和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多尔衮在清朝皇族中绝对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另类,他奠定了清朝二百年基业的基础,同时也算背负了两百年的骂名,到底清朝的皇帝们对这位难以盖棺定论的睿亲王怎么评价呢?请看此文。有清一代诸帝,乾隆算是对多尔衮评价最高最公正的了。在他以后,嘉庆帝没有什么动作,道光皇帝曾在继位初出关拜祭祖陵的时候,追念多尔衮功高,

  • 盘点三国发挥不稳定的名将:张郃四次被蜀将击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颜良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最得力的战将,想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却在汜水关前被董卓部将华雄连斩数将,袁绍当时就气的直呼,“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句话当然不是虚言,能得到袁绍这样的评价,此二人的武功当然绝非浪得虚名。颜良的武力其实在三国中是一等一的好手,也许你觉得难以

  • 诸葛亮治国的致命弱点:对于国家没有宏观规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光和陈寿都是帝制时代的儒生,他们同时具备儒生的长处和短处。儒生的长处是治史认真,叙述客观;儒生的短处是分析和评论历史时着重处世态度而不着重处事的方法。正史里对诸葛亮的赞扬,基本上是他处世的态度。正史对诸葛亮的肯定,简单地说是他的清高、忧国、忧民、鞠躬尽瘁为国捐躯以及他治理四川的认真和严明。诸葛亮

  • 曹操不为人知的一面:提倡节俭同情老百姓的疾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一面残杀生灵,一面对当时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出一定的同情。在连年征战之时实施了一些仰制豪强、减轻人民负担的开明措施,在政治上表达出对仁政的响往。面对当时北方人民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他写出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著名诗句,对当时社会现实作了真实的反映,寄托了他对民众一定

  • 慈禧太后与晚清:大清一个女人和一个时代的背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I.T.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慈禧太后》中称:“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人,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她不仅在上上世纪后半叶统治了大清帝国,她的统治推迟了大清帝国的灭亡,她还把中国政治家们所能想到的某些改革措施也付诸实践了。和满族的其他妇女相比,她可谓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和其他民族的妇女相比,

  • 千古功罪非议在:大清权臣李鸿章的愤懑与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1895年的三月十四日,李鸿章等人迎着萧萧春雨,前往日本马关谈判和约。一路上,李鸿章愁怨满腹,快到马关的时候,他吟诗一首:“晚倾波涛离海岸,天风浩荡白鸥闲;舟人哪知伤心处,遥指前程是马关”。李鸿章还算是有点先见之明,马关果然是李鸿章一生中最为伤心的地方。在马关谈判的日子里,年事已高的李鸿章不但被伊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