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邦真如人们所说的那般

揭秘:刘邦真如人们所说的那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17 更新时间:2024/2/5 19:58:50

原标题 :仁者大德,长风当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刘邦逝世至今,两千多年已如白驹过隙间悄然滑过,两千多年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一朵泛起的浪花而已,其间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刘邦传奇的一生为历代所评价,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司马迁誉其为圣人,与帝相媲美。宋人苏轼曰:“古之英主,无出汉高。”毛泽东更是盛赞刘邦是“封建帝王里最厉害的一个!”然而这样一位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在当下的评价却较低,更有甚者是对刘邦极尽丑化讽刺之能事。

民国奇人李宗吾先生在《厚黑学》一书中对刘邦有淋漓尽致的责骂:亲生的父亲,身在刀俎之上,他要幸分一杯羹;亲生儿女,孝惠鲁元,楚兵追至他能够推他们下车;后来又诛杀韩信彭越,“鸟弓尽藏,兔死狗烹”,请问刘邦的心子是何状态?岂是 “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的项羽所能梦见?在李宗吾的笔下,刘邦是皮厚心黑的代表人物,因为厚黑的彻底才取得成功。

(图)项羽,刘邦灭秦图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于《百家讲坛》开讲之后,一举成名,被誉为“当代大儒”。在易先生的《汉代风云人物》一书中,刘邦是一个“无赖”、“混混”、“流氓”,是靠“运气好”、“胆子大”才当上皇帝的。这位名满天下的当代“大儒”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起点不错,逻辑不错,对我讲述的问题,就有足够的把握,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我错了,那该枪毙的是司马迁!”易中天先生本来就是外行人说历史,但他对刘邦的评价正影响着当代人并不是夸张。

除了易中天和李宗吾两位先生,还有一些“大学者”热衷于探讨“痞子文化”,也认为刘邦是“流氓皇帝”,如台湾李敖,至于一些名气不大或者没名气的文人,他们之中亦有大骂刘邦者。

我们都自称汉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自己的祖先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来哗众取宠,人性的悲哀与愧怍昭然若揭。刘邦被骂为“流氓”,总感到如骾在喉不吐不快!

纵观刘邦一生 ,对于这位我们民族的伟大祖先来说,我们必须拂去落在历史上的尘埃,还原其真实的光辉本质。

少年刘邦胸怀大志,交游四方,不治产业,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愤起而代天下人厉行公道,主持正义,甚至不惜触犯法律和世俗的道德观念,有时只能亡命天涯,回不了故乡。

人到中年,步入仕途,对大秦帝国尽心竭力,忠心耿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实希望能够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熟料官场黑暗,报国无门,无奈之下,义释刑徒,亡命天涯。

在风起云涌的反秦斗,刘邦一介布衣,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匪遑宁处。”历尽千辛万苦,发展成为一支仁义之师。接着统帅不足万人的军队,毅然西向灭秦,一路之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闻风而动,纷纷来归。仅仅一年,就完成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历史使命。刘邦这类任侠的出现,在那个万马齐喑,风云际会的乱世之中,他们是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是中国人的社会良心。

[$HRgetPages$]

之后,项羽背信弃义,负约弃功,刘邦以小敌大,由弱变强经过四年波澜壮阔的楚汉战争,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统一中国,登上皇帝的宝座。七年奋斗,一朝成名,蹑足九五,何其壮也!接着,平定叛乱,和亲匈奴,发展生产,万邦息肩,又何等辉煌!

历史是有选择的记忆。取什么,舍什么。歌颂什么,鞭挞什么。弘扬什么,贬斥什么。美化什么,丑化什么。如何从纷繁的历史汪洋中抓住本质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文人学者对刘邦责骂的矛头所指莫不是刘邦的德行不好。德是做人的根本,德行决定着人的质量。中国人尊崇的优良品德,就其本质而言,是对美好社会,美好人生的不懈追求。大德,即以国家利益为重,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利益,舍得牺牲自己的利益,包括名誉、亲情、乃至生命。所以刘邦的“幸分尔一杯羹”。及其亲生子女不顾轻车逃命正应了一句古语“大德胜天!”,“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何尝不丈夫。”刘邦不是神,他是血肉丰满,有情有义的人,他也有自己的父母妻儿,在亲人骨肉间,他也具有普通人所具有的那些情感,可是为了完成诛秦剪项的大业,他只好将骨肉亲情埋在心底。

(图)刘邦斩蛇起义

有人或许会骂这是刘邦胆小怕事,自私自利,残酷无情,果真如此吗?试想若是刘邦遇难死去,暴虐的项羽执掌天下,最遭殃的是天下百姓。刘邦的骨肉亲情与天下黎民百姓相比,孰轻孰重?所以,刘邦的一系列举措不仅不是他人生中的污点,反而是他大德品质最生动的体现。刘邦把智慧、品德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华夏帝王史上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至于刘邦称帝后屠戮功臣,此事多为吕后从中作梗,为其日后专权扫清障碍,从刘邦临终前声泪俱下将赵王如意托孤于老臣周昌一事,可以看出刘邦的人情味与重情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风歌》是刘邦英雄本色的绝唱。刘邦一生活得轰轰烈烈,死得自然洒脱,他未去追求什么长生、仙体。公元前195年6月1日,华夏帝王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汉高祖刘邦驾崩于长安永乐宫,享年62岁。

汉朝,是一个华夏民族昂扬头颅,站立起来的时代!是一个“犯我大汉,虽远必逐”的时代!是一个“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钜”的时代!是一个“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波动”的时代!大汉雄风浑厚博大,质朴凝重。如黄钟大吕之铿锵,如九曲黄河之绵长,如黄土高原之厚重,支撑着多灾多难的华夏民族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要实现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用汉魂支撑起整个民族的脊梁,要做真正大写的“汉人”。中华民族的血液,流淌着刘邦和他所创建的大汉王朝的基因!呜呼,仁者大德,长风当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广为夺皇位“性压抑” 继位后终露荒淫本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杨广是个臭名昭著的衣冠禽兽,荒淫、奢靡、残暴……这是世人皆知的一面;话说回来,他能爬到皇帝宝座上,绝非运气,而是苦苦地下过一番功夫,那种暗中咬牙的韬养手段的确是千古少有。隋朝的历史典籍里储存了杨广为老爹杨坚特制的“迷魂汤”,儿子冒充傻瓜、模仿父亲,你喜欢什么,我做什么;你反感什么,我远离什么,

  • 为何司马衷是脑残皇帝 他是西晋之乱的罪魁祸首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西晋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王朝。西晋统一的时间短,公元266年到316年,共计51年,共5位皇帝,如果从灭东吴开始算起,则仅37年。本来时间就短,而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除了晋武帝司马炎立国初期似乎励精图治外,之后的这段时期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这个王朝。司马炎当政后期,他就开始腐化堕落,之后历

  • 揭秘:赵匡胤为什么是最具侠义心肠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是一个非常大气的政治家。这种大气建立在他对人情世故烂熟于心、对宏观大势与人的微观心理都具有极强的洞察力上,因而显示出一种特别富有人性魅力、在历代帝王中极其罕见的王者风范。一、侠义质朴的性格 赵匡胤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赵弘殷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手下的大将。有道是虎父无犬子、将门无庸辈,赵匡胤从小

  • 班超传奇一生:如何投笔从戎征服了55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班超一家子都是牛人,他爹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学家,写成了《汉书》。班超刚做官的时候,也就是抄写文书,但他不甘心这样下去,于是投笔从戎,参军去打匈奴。从此,他开始了传奇的一生。班超出使西域的鄯善国,但鄯善国和北匈奴有来往,对班超等人不客气。班超召集部下36人,夜袭击北匈奴的营地。班超亲

  • 太平天国奇男子石达开:凌迟一百多刀 一声未吭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这是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与苗族同胞欢聚时的即席赋诗,此诗同时也抒发了他的鸿鹄之志。石达开文学才华极高,他应该算得上完美的人了。1847年,33岁的洪秀全和32岁的冯云山到贵县(广西贵港)访问一个人,邀其共图大事,最终,这个16岁的少年答应

  • 清朝康熙帝为何要废除长城?只为实现国家大一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长城宛如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余里,雄踞于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为历史的陈迹,却是中华民族引为自豪与骄傲的象征,历代沿用长达两千余年,至清康熙时,长城终被废弃。那么,康熙帝为何废长城?秦筑长城,别内外,界“中国”当秦始皇吞并六国、大行“包举宇内”之志时,其宿敌匈奴正纵横于北方辽阔的

  • 子不如父:吕布典韦的后代为何不是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熟读三国演义有一种说法,叫“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就是说吕布赵云典韦的功夫天下无敌,那么这些人的后代,为何不堪一击。难道这些常年征战在外的将军,不能对自己的儿子指点一二,要知道知子莫若父,自己把自己的一身本事给自己儿孙,难道不是对儿孙的最好回报吗?其一,名将们都忙,常年奔波在外,他们公务

  • 揭秘:厚黑鼻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发迹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贫苦,当过和尚,无奈之下投身在抗元重要领袖郭子兴的麾下,不久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干。作战勇敢,颇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还很讲义气,这一切都让他用了崇高的威信。欲擒故纵朱元璋曾做过郭子兴的亲兵长,他不象其它的士兵,从不贪图财物。每次得到战利品就首先献给郭子兴,如

  • 皇帝儿子不好当:刘邦有哪些儿子死的很难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的儿子贵为皇子,除了刘恒、刘盈做了皇帝,大儿子拍吕后的马屁,其他的都死得很难看,包括吕后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庶出的长子是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孝惠皇帝,是吕后的儿子;三子是戚夫人的儿子赵隐王如意;四子代王刘恒,后来被立为孝文皇帝,是薄太后的儿子;五子梁王刘恢,吕太后当政时被改封为

  • 大名鼎鼎却不知其名!究竟谁才是真的燕昭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位杰出的君主,即位于燕国面临危难之际。由于他发愤图强,礼贤下士,历二十八载之艰辛,终于使燕国由弱变强,一举击败了强敌齐国,洗刷了燕国蒙受多年的耻辱。为此,历史给予他好评,唐代大诗人李白《行路难》一诗中“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的诗句,也是对他的称颂。燕昭王在历史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