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曹彰和曹植都是亲生兄弟 两人真的是死在曹丕手里吗

曹丕,曹彰和曹植都是亲生兄弟 两人真的是死在曹丕手里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55 更新时间:2024/2/7 0:20:30

你真的了解曹氏三兄弟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曹操武宣卞皇后所生,所以这三人是真正的亲兄弟。

这三兄弟挺有意思的。老二曹彰武艺过人,自言“好为将”。老三曹植是天纵奇才、文坛泰斗,本来是最招曹操喜爱,但也正是因为过高的才华,自然也使得曹植全身弥漫着潇洒散漫、放荡不羁的文人气息。而老大曹丕文武双全,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性格深沉、处事沉稳。

(曹丕、曹彰和曹植三兄弟影视形象)

作为亲兄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能取得成就,他们本该相亲相爱,只是很可惜他们生在了帝王家。为了世子之位,这三兄弟却是反目成仇,争得不可开交,尤其是曹丕和曹植争得最为激烈。但最终曹植被他自己的性格所打败,加之曹丕的嫡长子身份加持,胜利者自然是老大曹丕。成王败寇,作为胜利者的曹丕又会如何对待曾经和自己争位的两个亲弟弟呢?

曹彰之死

《三国志》: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曹彰好武,不善文章,所以他是最早从世子争夺的队伍中退出的,所以他对曹丕的威胁并不大。黄初四年(223年),曹彰从封地进京朝见,但是突然就得了急病,暴毙于府中,年仅35岁。

(曹彰影视形象)

像曹彰这种本来人好好的,现在进京去朝见突然就暴毙死了,自然就成了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猜测的对象,所以就有了各种猜测,比如说“毒杀”。

《世说新语》:魏文帝忌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噉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

《世说新语》里记载说,曹丕因为害怕曹彰的勇武,于是曹丕就趁曹彰进京的时候将他给毒死了。虽然在《世说新语》里有曹丕毒杀曹彰的说法,但我觉得并不可信。《世说新语》不同于《三国志》,它乃是我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集,说到底它只是一部小说,对于它记载的历史我们还是需要打问号的。而且在同一篇写曹彰死后,还有这么一段,“复欲害东阿,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勿复害我东阿。”这里的东阿指的是曹植,但是曹植受封为东阿王是在魏明帝曹叡时期,卞太后难道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提前就知道曹植会在几年后被封为东阿王,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世说新语》的严谨性还是存在问题的!

(曹丕画像)

相对于《世说新语》的记载,我觉得《魏晋世语》中的解释更为靠谱,“初,彰问玺绶,将有异志,故来朝不得见,有此忿惧而暴薨。”也就是说,曹彰是因为当年曹操死的时候追问过玺绶而可能被曹丕猜忌,这次到洛阳仍然遭忌被排斥,因此曹彰是既恨又怕,最终暴毙而亡。

所以说曹彰应该不是曹丕杀死的!

曹植之死

当时和曹丕争储最激烈的就是曹植,自然曹丕最恨的肯定也就是曹植了,所以曹丕胜利后肯定是要报复一下当时的竞争对手曹植了。

(曹植影视形象)

关于曹丕难为曹植的故事被传得最广泛的应该就是“七步成诗”,而这个故事也是来源于《世说新语》,“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但是,实际上对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存在很大争议,以曹丕的智商,他不大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做这样残暴而又儿戏式的恶作剧。而且作为曹植的兄弟,曹丕应该也对曹植的文学造诣颇有了解,这么做的结局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是对曹丕智商的侮辱!

曹丕称帝以后,虽然他屡次徙封、处处打击曹植,但碍于太后卞氏的压力,他也不敢有什么出格的举动。虽然曹丕对曹植恨之入骨,恨不能杀之而后快,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曹植绝对不是死于曹丕之手,因为曹植是死在曹丕后面的!

(曹丕影视形象)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以后,曹叡即位。一度心如死灰的曹植一下子又看到了新的希望,他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他曾多次上书曹叡请求予以任用,虽然上书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但曹叡对他都只是敷衍了事。因此曹植在曹叡时期的处境也并没有什么改变,仍然处在严加防范和控制中。

公元232年,曹植又被改封为陈王,郁郁寡欢的曹植于当年11月病逝,时年41岁!

因此,曹丕并没有杀害曹彰和曹植。虽然曹丕没有杀害他们,但是曹丕对待他们刻薄寡恩,却是他们死亡的肇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魏征曾提过建议能避免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为何没有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建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对于我国较为漫长的封建历史,在这其中,大唐王朝无疑是占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推翻了乱世,建立了新兴的唐王朝之后,李世民励精图治、悉心的听从臣子的建议,对于一众帮助自己打天下的老臣也是大为的优待,有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事迹,足以印证李世民

  • 曹真最早的时候姓秦 曹操为什么要改他的姓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真名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氏家族是汉末三国时代的重要家族,该家族不同于以经学文化见长的汝南袁氏家族和弘农杨氏家族,而是以武力著称。在曹氏家族中,曹真是一位颇具帅才的重要人物,为抵御诸葛亮北伐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曹真本不姓曹,而是姓秦。那

  • 如果糜芳和傅士仁不投降死守荆州的话 关羽还会不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糜芳和傅士仁投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关羽在樊城被徐晃击败后,率兵回撤时,由于镇守荆州的糜芳、傅士仁投降了吕蒙,这让关羽断了后路。随后,关羽还中了吕蒙的攻心计,让荆州士兵都抛弃了他,最终只能败走麦城,但还是被江东追至杀害。如果糜芳、傅士仁不投降吕蒙,选择死守荆州,关羽

  • 春秋初期最早称霸的三位霸主,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三霸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春秋三小霸,指的是春秋初期最早称霸的三位霸主,由于其霸业不如春秋五霸,故被称为三小霸,他们分别是:郑庄公、齐僖公、楚武王。古语有云:“大霸不过五,小霸不过三”。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大霸者,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三个是没问题的,另

  • 立花宗茂和本多忠胜在日本历史上有多深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立花宗茂,吉弘镇理(高桥绍运/镇种)之长子。从立花宗茂生平中,可以看到日本战国历史的痕迹。图片来源于网络立花宗茂出生地点为丰后国国东郡都甲庄长岩屋中的吉弘居馆。他在婴儿时期体格便异乎常人得巨大,于是,其祖父吉弘鉴理为其取幼名为千熊丸。立花宗茂少年时代便力量超群、才能卓越。永禄12年,千熊丸年约3岁,

  • 希特勒惊天身世:先祖竟是犹太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希特勒在每个人心中的形象不一样,有人觉得他是破坏国家的大魔头,有人却对他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让德国成为强国感到惊讶。但是希特勒一生中做过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大肆屠杀犹太人。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如果说起希特勒的身世,希特勒很可能拥有犹太人的血统。根据2007年意大利等多国学者的一份专业论文的研究表明,

  • 李自成的溃败原因与下落分析:李自成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投降清朝后,放清军进入了山海关,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并拨给他一万精兵,让他充当急先锋,去追击李自成,在知道自己的家人惨死在李自成手下时,吴三桂怒火中烧,在受命后星夜兼程,势要取得李自成的项上人头。拿下北京的李自成已经没有了闯王的豪情,他的军队也完全丧失了锐气,只知道烧杀抢掠,

  • 孙权与勾践的小同大异:都曾用美人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中,孙权和勾践都是能够“屈身忍辱,任才尚计”的英雄豪杰。正式因为曾经忍辱负重,孙权勾践都能知人善任,他们都曾有杀害功臣之举,而且在战略上两位都使用过“美人计”等相似之处。那么,孙权与勾践两位豪杰究竟谁用的“美人计”更强呢?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版图的奠基人孙策在临终前,将印绶交给其

  • 嘉庆为何大丧之日杀和珅?震撼朝野杀一儆百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为何选择大丧之日诛杀?嘉庆在大丧期间诛杀和珅,并非仓促决定,而是等待了三年的“韬晦”。正如嘉庆所言:“和珅罪之大者,盖由事权过重”。和珅长期专擅,“弄权舞弊,僭妄多端”,嘉庆早在皇子时代便耳闻目睹。当时和珅出入宫时,伺高宗(即乾隆)喜怒,所言必听,虽诸皇子亦惮畏之。“内外官员畏其声势,不敢违拗。”三

  • 朱元璋下葬前后发生的神秘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朱允炆在朱元璋一闭眼就想着立马即位的事情,为了不让朱棣诸王回京(南京)坏了自己的皇帝大梦,把朱元璋从速埋了,并给各王发遗诏,不得回京奔丧。那么朱玩璋到底是哪天下葬的,下葬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过去民间关于朱元璋的死亡时间,有各种说法,一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