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桓温过于看重功名利禄,这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桓温过于看重功名利禄,这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1 更新时间:2024/2/5 3:08:43

魏晋南北朝是个颓靡又浪漫的时代,有一位将功成名就看得过于珍贵的枭雄曾说“就算不能流芳百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这个人就是桓温,他的一生都在追逐功名利禄,为此不惜放弃自己身后万代的名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桓温出身名门,父亲桓彝是两晋的名臣。据说他生来便不同,周岁时就被温峤看重,甚至以姓冠之于他的名。至此,桓温其名成为东晋不可不谈的一场浩劫。

他也曾是东晋的英雄。

少年时,桓温偶遇刘琨府邸的歌女,谁料歌女一见到桓温眼泪就夺眶而出,声称自己见到了当年的刘司空(刘琨)。

不过桓温就是桓温,他有自己独特的少年意气。咸和三年,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叛军将领韩晃杀害,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谋划。当年桓温不过十五岁的年纪,可他当场便放下狠话,枕戈泣血,誓要为父报仇。

咸和六年江播去世,其子因惧怕桓温前来寻仇,将丧庐内备好兵器,以防不测。可还是没能防备桓温假扮成吊客,混入丧庐,手刃其子江彪,并追杀其二弟,终报父仇。

他的忠孝一时间为人所称赞,桓温也因此,得了庾亮弟弟庾翼的青眼。

庾翼眼高于顶,向来不屑与人为伍。能得他称赞的人只有两位,一是殷浩,一是桓温。

庾翼看重桓温的表现,是为他寻了门好亲事。

当年晋明帝的女儿南康长公主正值待嫁之年,庾翼的强力作保为他们二人牵连上了这份姻缘。

但桓温并非痴情之辈,他的风流多情即使当上驸马还是没能掩盖。在灭亡了成汉之后,桓温将亡国公主带回府邸,在南康长公主眼皮底下来了一场“书屋藏娇”。

却不想他们夫妇俩连沉迷美色都是一等一的相似。南康长公主带着长剑怒气冲冲地闯进书房,却在看到亡国公主的那一瞬间,丢下了剑。

“好孩子,连我见了你尚且要动心,何况我家那位!”南康长公主抱着亡国公主安慰着,而一场生死较量就这么因美貌而化了干戈。

当然传言并不可尽信,只是这一场桃色绯闻让桓温这一代枭雄身上的光芒又真实了几分。

他的志向一直在战场。建元元年七月,桓温协助荆州刺史庾翼北伐。骑马立在刀剑场上,桓温好似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他一路过关斩将,野心直指胡人的领土。灭亡成汉之后,他又出征前秦、败姚襄、伐前燕,兵临长安城下,大军一路指向洛阳。

桓温领兵的这段时间里,是东晋最为扬眉吐气的一段光景。他的一路征战,为东晋取得了偏安以来最大的胜利。

可朝廷却并不欣喜,皇帝看着前线一日日传来的捷报,眉眼之间只有忧郁。

功高震主,这是每一位帝王都恐惧的事情。武将的威信太大,伤害的只有君主的权威。

自成汉被灭后,桓温像是被束缚住了手脚。每每想要有一番作为,就被朝廷压制。甚至,朝廷不惜重新用无能之辈,宁可看着清谈玄学风靡在士族阶级,也不愿桓温再度出山,南征北战。

桓温收复中原的梦破灭了。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政治的昏暗。之后桓温的北伐,都成了孤军作战。他进军洛阳之时,曾立于船楼上,眺望北国,无限怅惘:“中原沦陷,大好河山丢失,有些人是要负责任的!”他怎能不知晓君主的忌惮,可是他心里的功业未完,他无法甘心就此跌落云端。

枋头之败是他一生中最难以磨灭的伤痛。明明麾下的将士一路势如破竹,可面对身后自己朝廷的阻挠,他连一丝反抗的话都无法说出口。

桓温那年已然到了花甲年岁,两鬓斑白的发间让他无法再去幻想自己收复中原那日的风采。挥刀舞剑者,也会有断肠情。他在北伐途中经过某地,看到自己三十年前种下的柳树已然粗壮成荫。忽然他就卸下了一身盔甲,轻抚着树干的纹理,感慨道: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一恍他已经到了暮色仓皇的年岁,可是北伐未完,他依旧壮志难酬。君主的打压让这位本可以功成名就的大英雄一生郁郁不得志。桓温他恨吗?他当然恨!

总有人将他与王敦作比,他以前是不屑的。可如今他想到王敦肯为了自己的声名努力一场,这勇气就连王导都不曾拥有。

桓温在那一刻变了。他看着大好河山成了失地,眼神之中的意气风发终于换成了不甘。

“若不能流芳百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桓温生来就是要功成名就的,哪怕是以弑君篡位得来的名声,他也要好好收藏。

他将目光转向了天子。其实他一切失败的根源,正是由这位昏庸无能的君主带来。

改朝换代!当时的桓温脑海中只有这四个铿锵有力的字。但当时的皇帝是司马奕,虽然碌碌无为,但是即位这些年来谨言慎行,要寻出他的错处却也是困难。桓温无法,只能指控他的三子都非皇家血脉,借着太后的名声,废掉了司马奕。

新登基的皇帝是司马昱,那个曾被桓温称赞气度不凡的清谈家。

但桓温此时心中只有他的霸业,任凭司马昱再学识渊博,却也打动不了桓温死去已久的心。这年他为傀儡皇帝,他为实力权臣,二人斡旋多年,却还是没能拦住桓温排除异己、大权在握的野心。最终二人相继离世,用死亡结束了这一场波诡云谲的朝堂争斗。

到最后,说不清简文帝究竟是桓温的幸事,还是桓温的克星?

宁康元年的那场大雨,送别了东晋史上的一代枭雄。桓温看着窗前的柳树,想起自己征战一生的戎马时光,从建功立业到心死他乡,他所求的不过是山河重铸,名垂青史。可最终,山河依旧破碎,他所盼望已久的九锡(皇帝赐给权臣的九种器物,王莽曹操司马昭都曾加九锡)始终没能等来。

那年桓温六十二岁,老人平静地合上双目,这一生争求的功名利禄,此时都随烟消。他被追赠为丞相,谥号宣武,可他本来能成为东晋的英雄,却最终被这世道拖累,无奈做了争权夺利的政治家。

可谁能想到被万人唾骂的政治家,曾经也满怀壮志,想过收复山河,为国捐躯?

他留下的诗篇并不多,那一首《八阵图》想必是他人生最清明的写照:

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

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这样一位清谈家,最终却以权谋告终。也不知那昔年种的柳,可会遗憾他的功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萧何的名气和其他两杰相比 萧何的名气为何相差甚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初三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都是汉初三杰,萧何和韩信,张良相比,萧何的名气为何比两人相差甚远?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建立大汉江山,萧何、张良与韩信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于是刘邦在登基后,指着三人对自己的大臣等人侃侃而谈:“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

  • 杜审言的狂傲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得仕途之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出身于京兆杜氏,他颇有才华却恃才傲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初唐狂人杜审言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唐时期,有位狂人曾对外放言:“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了不得,他说他的文章,文采好到屈原、宋玉只配给他

  • 颜真卿的性格有什么缺陷?他死的有多壮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颜真卿是唐朝时期将领、书法家,是个能文能武的人物,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颇高,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颜真卿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01、童年颜真卿是背负着包袱出生的。他的先祖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五世祖颜之推,创作《颜氏家训》,开“家训”之先河;曾祖伯颜师古,精训诂,明舆地

  • 杨贵妃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墓真的只是衣冠冢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选一位中国古代的美人代表,杨贵妃可能是呼声最高的候选人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翻阅历史上,那些名留青史的英雄豪杰、千古帝王,他们大都有“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情结。提及“美人”这个词,

  • 李隆基不惜废后都要争夺杨玉环 杨贵妃长得有多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玉环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李隆基为什么敢和儿子争夺杨玉环?杨玉环长得有多美?有的时候愿意看一些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甚至会想象自己就是电视剧的主角,有一天一次意外让自己穿越到了几百年前,这样就可以亲眼看到曾经的人们是如

  • 魏延被杀且被灭三族是为何?他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蜀将魏延的印象应该都比较深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三国演义》中,魏延被塑造为了一个生有“反骨”之人,然而历史上的魏延却是对蜀汉忠心耿耿,虽然有些自傲和叛逆,但却从来没有反叛之心。那么,忠心耿耿的魏延,又为何被杀且被灭三族呢?实际上,不过是诸葛亮去世之后,魏

  • 作为唐朝最有名的两位皇帝 李隆基和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隆基和李世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和李隆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李世民和李隆基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一点呢?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最有名的两位皇帝,两人都可算是雄才大略的有为英主,不过李隆基晚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人设崩塌,成为由明转昏的典型。先说说

  • 终生未入仕的姜夔,他的情感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时期文学家、音乐家,他多才多艺,却一生都没有入仕,一直在江湖转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姜夔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黎明刚至,伴着满城灯火,天色也只露三分清明。远处隐约传来的几声鸡鸣狗吠,将姜夔从噩梦中拉回现实。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梦魇了,细密又冰凉的汗珠湿了

  • 萧何作为韩信的引路人 萧何为何联合吕后将其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萧何与吕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韩信成功路上的引路人,萧何为什么要献计吕后将韩信杀死?萧何到底是怎么想的?公元前196年,吕后为除掉韩信,召萧何进宫商议,吕后对萧何说:“相国,你了解吗?淮阴侯要谋反。”萧何一脸惊讶,问道:“微臣不知,敢问皇后,从

  • 富察·傅恒:清朝历史上唯一达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因为长久以来的“狄夷之辨”而饱受后世诟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等至高评价,在清朝几乎找不到对应的人,清朝历史上真的没有这样的人物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群才效用,大寇荡平”的晚清重臣曾国藩,虽然被《清史稿》评价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但后世对其也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