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刘备收黄忠看如何沟通赞美人 主要有哪几点

从刘备收黄忠看如何沟通赞美人 主要有哪几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54 更新时间:2024/1/6 18:11:31

《三国》第49集里面,当关羽收复了长沙,刘备进驻长沙后在诸葛亮的组织下对以前的人员进行了一次清理。当问到黄将军在哪里的时候,关羽说黄将军说身体不适没有来迎接。刘备说那先不要打搅他吧,等他好点再去拜访,而诸葛亮则主张刘备立即去探望黄忠

刘备见到黄忠的时候,黄忠正在练习射箭,其实我想并不是在练习,而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刘备见到黄忠首先是行礼,然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在下刘备,拜见黄老将军”。黄忠看刘备已经来了,不欢迎也不好,干脆就来一个“此地无茶,到屋里请吧”。此时再看看刘备,刘备说:“不妨,就在此地跪坐直谈”。

于是和黄忠开始了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当刘备说我是来请将军出山相助的时候,黄忠的表现是我也老了,并且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的时候,刘备这样说:“黄将军,您不老,您仍然很善战,您更是没有厌倦这样的生活,为何呢,您看,首先将军的名字是“黄忠”,里面有一个“忠”字,就代表您忠贞和忠义,其次您的大名为“黄汉生”,“汉生”啊,意为为大汉而生,而此时大汉仍然在动荡中,所以您肯定不会厌倦;其次,您和我的二弟关羽大战三百回合仍然没有分出胜负,关羽一直在赞您很勇猛啊,要是他在您的这个年龄肯定不是您的对手;而我的三弟张飞和大将赵云也大赞您的箭法非常的好,就连他们二人也自叹不如啊”。这也说明您没有老啊!刘备话说到此处,看看黄忠表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由开始的阴沉转为笑脸了。

刘备看时机已经成熟了,又卖了一个关子。说:“我们为了大汉的统一稳定而努力,请黄将军一定要仔细的想清楚在做决定,我们不会逼迫您做任何的决定”。然后准备离开,此时黄忠有反应了,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疑惑,事情到此结束了,就这样,刘备又获得了一员大将。

从这个场景中我们分析下刘备是如何沟通赞美人的,我分析了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很厉害的地方:

第一、柔和的身段很重要,切忌居高临下的姿态

场景中,刘备先是行礼,然后尊称了一句黄老将军,最后再使用了一句“在下”,看看这个身段多柔和,多有礼数,后面的尊称和自我在下的称呼,使用的多好;更厉害的是最后刘备说了无妨,就在此处跪坐而谈,看看“跪坐”,多经典。而在职场的沟通交流中,很多人在和别人的谈话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本来是一件很容易解决的事情却将事情变的更加的复杂了。

第二、沟通前充分的了解对方的信息,越多越好

我们看看刘备对黄忠说的那些话,“您没有厌倦这样的生活,您看您叫黄忠,里面有“忠”,代表您的忠心和忠义;而您的大名为“黄汉生”,意为为大汉而生,此时大汉动荡不安,您的抱负还在,所以您一定没有厌倦”。看看,如果事先刘备对黄忠没有全面的了解,可能说出这些话不呢?

第三、拿对方和自己最有分量的人相提并论

我们再看看后面刘备的话:“您和我的二弟关羽大战三百回合仍然没有分出胜负,关羽一直在赞您很勇猛啊,要是他在您的这个年龄肯定不是您的对手;而我的三弟张飞和大将赵云也大赞您的箭法非常的好,就连他们二人也自叹不如啊”。看看此话堪称经典啊,三国时期谁不知道关羽、张飞及赵云的地位呢,就连这些厉害的角色都是这样说的,证明不但得到了刘备的认可,更是得到了下面几大人物的认可。当然,其实关羽、张飞及赵云并不一定就说了这个话。

第四、时机到时适当的泼冷水

最后我们还是再看看刘备后来的做法,当他看出其实黄忠已经露出笑脸后,知道时机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就来了一句:“请黄老将军仔细考虑清楚,我们不会强迫黄老将军任何的事情”,看看,此话用意在哪里。用意为,我们已经认可你了,并且我们有很好的战略和发展方向,到底如何选择就看你自己,但是一定要冷静,不要不成熟就做决定。

总结:在以上刘备和黄忠的对话和行为中,我们分析出了这些东西,但是在职场和企业管理活动中,我们审视下自己做到了哪些呢?我们想想,我们为何沟通难,为何一般的事情也会变成很复杂的事情呢,也许可以从这里面找到答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吕布诛杀董卓 其实与貂婵毫无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世间盛传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后汉书》、《三国志》及《资治通鉴》等正史上却毫无记载。貂蝉形象始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据传是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歌妓并养女,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体态轻盈。某日夜间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恰巧为王允瞧见。王允

  • 曹操三请诸葛亮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这个人才不惜三顾茅庐的典故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历史上还有一件事应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曹操三请诸葛亮的故事。相传,曹操屯兵许州时,派曹洪带十万人马第一次打新野,结果吃了败仗。他很恼火,挥剑要杀曹洪。这时,有个叫程煜的谋士出来讲情,说:“新野的败仗不怪曹将军,只恨刘备有

  • 文学家曹操 对曹操的评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曹操不仅在军事上有很大的成就,是一个军事家。而且他还是三国时期的文

  • 阮籍或首创开放办公模式 官府各部门互相监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才子,也是狂人,所谓的魏晋风度,和他有很大关系,或者说他是魏晋风度的代言人之一,也不为过。北宋的司马光似乎不太喜欢阮籍,在他的《资治通鉴》里批评了阮籍这一类人言必称老庄,故意装旷达,其实是在败坏时代风气,对社会没什么作用。阮籍真是没什么用的人吗?其实,是司马光不懂阮籍。阮籍的不用,不

  • 乾隆六下江南首站入住毗卢禅寺 对外身份龙四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首站,就入住南京毗卢禅寺,对外身份龙四爷。乾隆选择毗卢禅寺为首站,是为了会见童时伴驾四品武官护卫、后为毗卢禅寺方丈的法空长老。法空长老时年已百岁,为江南著名高僧。乾隆在毗卢寺西禅院处理国务,坐禅堂与法空畅谈国事和佛事,入藏经楼阅永乐大典,微服私访夫子庙,时间七日之久。离开毗卢禅寺后

  • 范仲淹曾任杭州太守 用现代经济学化解经济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范仲淹,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确,在人们的心目中,范仲淹是以文学家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的。但其实,范仲淹不但有文学才华,还很有经济头脑,他在杭州太守任上,曾运用现代经济学手段化解了两次经济危机,显示出了非凡的经济才能。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

  • 孙策为何选择孙权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孙策是个英雄,孙策死后,选取了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其实孙策的弟弟孙翊和他非常相似,作战勇敢,可是孙策偏偏把继承人交给了孙权,这里难道有什么隐情?事实上,孙策曾在临死时交代了原因,但这是给别人看的,事实上交给孙权还有别的情况,江湖分析一下:孙策死时,江东内部不稳。孙氏集团与江东氏族有很大的矛盾。孙家

  • “相公”称呼始于曹操:因其既是丞相 还被封魏公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新版的《神雕侠侣》18集,杨过和陆无双重逢,杨过自称“相公”,喊陆无双“媳妇”,小儿女天真烂漫,让观众不禁莞尔,但是,在宋朝,即使是开玩笑,这样的情景可能会出现吗?可惜不会,再过一百年才有可能。“相公”这个称呼在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尊崇的称谓,而且是专属的,属于史上奸雄、枭雄榜能排进前三的人物——曹

  • 朱元璋为改善文风暴打司法部副部长 要求公文简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史》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读来还让人会心一笑。1376年,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给朱元璋打了一份报告,长达17000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秘书王敏念给他听,都念到6300多字了,还不知道要说啥。朱皇帝实在受不了,当场找人把茹部长狠揍了一顿。第二天又让王秘书接着念,从第16500字到结尾,茹

  • 曹雪芹13岁离开故乡南京 因父亲获罪家被遣“北返”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南京文坛似乎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出自南京的文学名著,有很多为南京的“外乡人”所写,仅以明、清两代为例,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写《桃花扇》的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写《随园诗话》的袁枚是浙江钱塘人,写《李笠翁十种曲》的李渔是浙江兰溪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于是有人说,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