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商隐“忘恩负义”:做恩人死对头的女婿成人生污点

李商隐“忘恩负义”:做恩人死对头的女婿成人生污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15 更新时间:2024/1/14 12:23:40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总让我想起齐秦的那首《大约在冬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白话来说就是你在信里问我的归期,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窗外夜雨涨满秋天的池塘,我于是想,待到将来重逢的时候,我一定要在灯下,跟你说一说我此刻的心情。

异乡的风雨夜,他内心茫然,想到她的期待他更寂寞,何以破解?唯有穿越到终于和她重聚的未来,用那时的眼光,来看现在。这是李商隐写给他妻子的诗,在婚姻更多地是用来维护伦理秩序繁衍后代的年代里,我们很少能看到一对夫妻这样相爱,然而,这样一桩婚姻,并不是被所有人祝福的。

公元838年的暮春,李商隐进入泾源节度使茂元的幕府,不久就娶了他的小女儿王氏。按说这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但他最好的朋友令狐绹闻之却勃然大怒,视李商隐为无行小人,终身鄙夷。令狐绹的怨恨,不是没道理的。李商隐进入王茂元幕府之前,一直在令狐家做事。令狐绹的父亲令狐楚视李商隐如同亲生儿子,教他写公,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们交往,还将他推荐给白居易,赞助他进京参加进士考试。在李商隐屡试不第之后,令狐家族再次扮演了他背后推手,李商隐第五次应进士试时,主考官跟令狐绹颇有交情,他问令狐绹:“你的朋友里谁最优秀?”令狐绹一连说了三次“李商隐”,然后离开。主考官大人心知肚明,那一回,李商隐终于考上了。

令狐家族对李商隐可谓恩重如山,李商隐也写了不少感恩戴德的诗文,可是一转眼,令狐楚刚死没几天,他投奔了令狐家族政治上的死对头王茂元不说,还做了人家的女婿。换位思考一下,令狐绹确实难做通达的理解。

此事也成为李商隐的一个 “人生污点””,即使喜欢他的人,说到这一节,也无法理直气壮。是啊,不说士为知己者死了,连起码的忠诚也谈不上,这样的人要是出现在你身边,你敢不遗余力地对他好吗?

然而,如果我们撇开旁观者的角度,为李商隐设身处地,也许就会发现,他对自己和令狐家的关系的理解,跟大家并不相同。

令狐家对李商隐不错,这是没问题的,如果他们这样对待一个李逵式的人物,后者可能立即就躬身下拜,口称大哥,忠心耿耿,至死不渝。但李商隐是才子,一个敏感的才子,处于被援助被恩赐的位置,对他未必是一种幸福,那些感恩戴德的诗,或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他内心无时不刻不感到某种压力。他一生那样忧郁,跟这段寄人篱下的生涯,未必没有关系。

另一方面,才子大多自视甚高,对自己的获得,常常觉得理所当然。以进士试为例,固然是令狐绹为他出了大力,但是难道以他的才学,不配当个进士吗?对于恩惠,施予者和接受者的计算方式常常不同。

因此,李商隐与令狐绹最大的分歧,是对于双方关系理解的分歧。令狐绹的理解是官场式的:你得了我家的恩惠,你是我们的人;李商隐却是文人式的:那只是我的寄寓之所,我不过是个过客。

文人是最难收买的一类人,他们有时候看上去聪明懂事,仿佛深谙世故,却会在突然之间荒腔走板,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办事。你跟他讲官场规矩,讲保持队形,他跟你说真性情,讲个人意志。从令狐绹这边会狐疑,他是真的不懂,还是该懂的时候懂,该不懂的时候不懂?但李商隐说不定也自有委屈,他只是做了王家的女婿,并没有刻意地对令狐家不利。

后来,令狐绹一路加官进爵,李商隐却始终落魄,令狐绹成了李商隐怎么也过不去的一道关卡,多年之后,李商隐最后竟不得不再三写信给少年时代的这个朋友乞怜。经人说项后,令狐绹终于高抬贵手,赏赐了李商隐一个小官,但友谊是不可收拾了。对照此,再想起那首《夜雨寄北》,那样美好的爱,却成了李商隐脸上抹不去的“红字”,当私人感情遇到官场规矩,让人还有什么好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孙策之死是孙权一手策划的吗?孙策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策是被孙权害的吗,孙坚孙策孙权谁最厉害,孙策是不是被孙权弄死的

    孙策与孙权性格各异,在战略观点上矛盾很大,孙权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夺取孙策的权位。加之外界的影响,很可能谋杀孙策。在《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中,陈寿对孙策的评价是:“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他指出了孙策力能胜人,有“小霸王”式的刚猛之气;又指出了他性

  •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 他都干啥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万历皇帝不上朝时间,万历不上朝,万历和嘉靖为什么不上朝

    万历皇帝朱翊钧在历史上颇具争议,在其长达48年的皇帝职业生涯中,竟有近三十年不上朝,消极罢工的程度令人瞠目,以至于时人和后人对其评价偏低,其中最激烈的莫过于“明朝之亡实亡于万历”。沉迷酒色、怠政荒诞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万历皇帝究竟如何呢,他在历史上都曾干出过哪些大手笔?(图)明神宗万

  •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其实是战国时期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有赵括纸上谈兵今有,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纸上谈兵讲的是战国时期谁的故事

    提到长平之战,几乎人人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纸上谈兵”,而创造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赵括,几千年来,赵括一直被作为一个反面形象来教育国人,要大家知道,理论是苍白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中国的历史大抵如此,事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能为统治者服务,能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因为中国的正史都是官家编著的。故意避重

  • 杀人不见血!诸葛亮盖世“气”功天下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死亡之谜,诸葛亮死后四人抬棺材的故事,诸葛亮临死前要求四人抬棺为什么

    诸葛亮,字孔明,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裔。父亲诸葛圭,字君贡,汉末为泰

  • 王阳明是何许人呢 他到底得出什么结论来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王阳明这个人,从小以“做圣人”为志向,而且还真是极少见的在立功、立言、立德三方面都牛得不行的人物。但他在论述“知行合一”的道理时,有句话听起来我曾经觉得很不对劲。《传习录》载,王阳明的学生问他:你说知行合一,但是有些人明知道做人要孝悌,却做不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不是说明知与行是两回事吗?王阳明回了

  • 这人做了30年太监 为何死后却享受皇帝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这些年来,电视荧幕几乎被各种宫廷剧占领;宫廷剧里,总少不了说话阴阳怪气的一种人——太监。各种影视剧和历史书籍给我们传达的太监印象,大多残忍、自私、贪婪、冷血,就像一个心智不全的成年人。比如赵高、张让、刘瑾、魏忠贤之流。相比之下,东汉时期的太监曹腾就像一个另类。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

  • 为何花木兰和战友同吃同住 却没被发现她是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现在电视剧上演绎的女性就算学以前的那样女扮男装,也一样会被认出来,而原因就归结于服装,发鬓,因为现在电视剧上的服装标配并不严格的按照古代那样的标准,如果按照古代的严格标准来做的话,首先就是服装的改变,在古代封建社会里,随着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和男尊女卑的封建制度,男女服饰标准都是按照礼部规定的标准划

  • 从刘备收黄忠看如何沟通赞美人 主要有哪几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第49集里面,当关羽收复了长沙,刘备进驻长沙后在诸葛亮的组织下对以前的人员进行了一次清理。当问到黄将军在哪里的时候,关羽说黄将军说身体不适没有来迎接。刘备说那先不要打搅他吧,等他好点再去拜访,而诸葛亮则主张刘备立即去探望黄忠。刘备见到黄忠的时候,黄忠正在练习射箭,其实我想并不是在练习,而是在

  • 历史上吕布诛杀董卓 其实与貂婵毫无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世间盛传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后汉书》、《三国志》及《资治通鉴》等正史上却毫无记载。貂蝉形象始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据传是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歌妓并养女,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体态轻盈。某日夜间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恰巧为王允瞧见。王允

  • 曹操三请诸葛亮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这个人才不惜三顾茅庐的典故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历史上还有一件事应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曹操三请诸葛亮的故事。相传,曹操屯兵许州时,派曹洪带十万人马第一次打新野,结果吃了败仗。他很恼火,挥剑要杀曹洪。这时,有个叫程煜的谋士出来讲情,说:“新野的败仗不怪曹将军,只恨刘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