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征大宛或因其痴迷求仙 相信大宛天马属龙种

汉武帝征大宛或因其痴迷求仙 相信大宛天马属龙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4/2/5 3:11:44

关于汉武帝的传说非常多,主要保留在《说苑》、《新序》、《汉武故事》、《风俗通义》、《西京杂记》等小说中。像《汉武故事》,还假托是班固写的呢。

这些“小说”(与今天的小说不是同一个概念,是一种笔记式的短篇故事),写了许多汉武帝求神拜仙的故事。而且,无数古代的段子手,给汉武帝编派了无数的段子,最后集中体现出来的,就是:啊,愚蠢的人类。

不过,这一点也不冤枉。历史上的武帝,和秦始皇一样,求仙、追寻长生不老之道是出了名的。但他的求仙故事比秦始皇多多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活得太长了。

《史记·封禅书》里说,汉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李少君夸自己能“祠灶致物,炼化黄金”,他就信了;谬忌云“天神贵者太一”之说,他就去祠祭太一;少翁献鬼神方术,谓能以方术夜致武帝已亡之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他就加封少翁为文成将军;栾大说可招致神仙,他就在数月之间给他封侯、封将军、娶了大长公主,身佩六印,贵震天下。

李少君病死,汉武帝还不信,以为他是仙化升天了,还派人接受李少君开的方子,去寻找蓬莱安期生。少翁,以帛书喂牛,声称牛腹有奇,武帝发现这些神迹都是假的之后诛杀了他。栾大,因为方术不灵验,武帝把他杀了,全然不管他已经是自己的女婿。

按说,一个人被骗了这么多次,只要脑子没坏,应该多少有点警惕吧,何况汉武帝还在政治角力和平衡上体现了充分的智慧呢。但汉武帝没有。栾大见到汉武帝时问,师兄少翁是怎么死的,他为了挽留栾大,压根不提少翁是因为方术造假被杀的,而说是吃了过量的马肝而死的。

栾大后来也被杀了,但武帝的求仙之路压根停不了呀,简直是魔鬼的步伐。又有齐人公孙卿,为武帝至东莱山候神。同时,入海求神仙的方士达数千人,求神怪采芝药的方士又有数千人。公孙卿说仙人好楼居,武帝令长安作蜚廉馆、桂观馆,甘泉作益延寿观,使其设具而候神人。方士们编造出黄帝铸鼎、骑龙升天的神话,武帝便感慨说:“如果我能像黄帝一样成仙,我看我的老婆孩子就像扔掉烂拖鞋一样啊。”

自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遣方士求神仙,到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悉罢诸方士候神人者,汉武帝求神拜佛,至少有45年之久;他自己蠢,还不要紧,问题是,他把整个国家一起拖进了愚蠢的泥沼里,耗费民财无数。

汉武帝晚年伐大宛以求天马,除了求良马之种,以升级征伐匈奴的战马外,不能忽略,他还有期冀乘天马登昆仑山寻西王母的用意。《汉书·礼乐志》载有汉武帝获大宛天马后所写《天马》诗:“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文颖注曰:“言武帝好仙,常庶几天马来,当乘之发昆仑也。”

学者余英时在《东汉生死观》里也说到,汉武帝征大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痴迷求仙而促成的,“相信大宛的‘天马’属于龙种,最终将载他与昆仑山的西王母相会”。

这个“抢马”之行,汉武帝派了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率军出征,带领属国的六千骑兵和郡国少年好几万人去攻伐大宛,结果两年都打不下大宛,士兵剩下不过十分之一。汉武帝大怒,接着再出兵六万人、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骆驼以万数计算;全国骚扰动荡,源源不绝地供给很多粮食和兵器;后来,还增派甲卒十八万人到酒泉和张掖以北驻守——终于攻破了大宛,获得了良马。

可又怎么样,人终有一死,武帝自己求仙不成也就罢了,为他送命的士卒和耗费的民脂民膏怎么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商隐“忘恩负义”:做恩人死对头的女婿成人生污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商隐最著名的三首诗,纳兰容若最有名的十首诗,李商隐七首绝美爱情诗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总让我想起齐秦的那首《大约在冬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白话来说就是你在信里问我的归期,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窗外夜雨涨满秋天的池塘,我于是想,待到将来重逢的时候,我一定要在灯下,跟你说一说我此刻的心情。异乡的风雨夜,他内心茫然,

  • 孙策之死是孙权一手策划的吗?孙策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策是被孙权害的吗,孙坚孙策孙权谁最厉害,孙策是不是被孙权弄死的

    孙策与孙权性格各异,在战略观点上矛盾很大,孙权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夺取孙策的权位。加之外界的影响,很可能谋杀孙策。在《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中,陈寿对孙策的评价是:“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他指出了孙策力能胜人,有“小霸王”式的刚猛之气;又指出了他性

  •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 他都干啥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万历皇帝不上朝时间,万历不上朝,万历和嘉靖为什么不上朝

    万历皇帝朱翊钧在历史上颇具争议,在其长达48年的皇帝职业生涯中,竟有近三十年不上朝,消极罢工的程度令人瞠目,以至于时人和后人对其评价偏低,其中最激烈的莫过于“明朝之亡实亡于万历”。沉迷酒色、怠政荒诞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万历皇帝究竟如何呢,他在历史上都曾干出过哪些大手笔?(图)明神宗万

  •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其实是战国时期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有赵括纸上谈兵今有,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纸上谈兵讲的是战国时期谁的故事

    提到长平之战,几乎人人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纸上谈兵”,而创造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赵括,几千年来,赵括一直被作为一个反面形象来教育国人,要大家知道,理论是苍白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中国的历史大抵如此,事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能为统治者服务,能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因为中国的正史都是官家编著的。故意避重

  • 杀人不见血!诸葛亮盖世“气”功天下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死亡之谜,诸葛亮死后四人抬棺材的故事,诸葛亮临死前要求四人抬棺为什么

    诸葛亮,字孔明,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裔。父亲诸葛圭,字君贡,汉末为泰

  • 王阳明是何许人呢 他到底得出什么结论来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王阳明这个人,从小以“做圣人”为志向,而且还真是极少见的在立功、立言、立德三方面都牛得不行的人物。但他在论述“知行合一”的道理时,有句话听起来我曾经觉得很不对劲。《传习录》载,王阳明的学生问他:你说知行合一,但是有些人明知道做人要孝悌,却做不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不是说明知与行是两回事吗?王阳明回了

  • 这人做了30年太监 为何死后却享受皇帝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这些年来,电视荧幕几乎被各种宫廷剧占领;宫廷剧里,总少不了说话阴阳怪气的一种人——太监。各种影视剧和历史书籍给我们传达的太监印象,大多残忍、自私、贪婪、冷血,就像一个心智不全的成年人。比如赵高、张让、刘瑾、魏忠贤之流。相比之下,东汉时期的太监曹腾就像一个另类。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

  • 为何花木兰和战友同吃同住 却没被发现她是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现在电视剧上演绎的女性就算学以前的那样女扮男装,也一样会被认出来,而原因就归结于服装,发鬓,因为现在电视剧上的服装标配并不严格的按照古代那样的标准,如果按照古代的严格标准来做的话,首先就是服装的改变,在古代封建社会里,随着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和男尊女卑的封建制度,男女服饰标准都是按照礼部规定的标准划

  • 从刘备收黄忠看如何沟通赞美人 主要有哪几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第49集里面,当关羽收复了长沙,刘备进驻长沙后在诸葛亮的组织下对以前的人员进行了一次清理。当问到黄将军在哪里的时候,关羽说黄将军说身体不适没有来迎接。刘备说那先不要打搅他吧,等他好点再去拜访,而诸葛亮则主张刘备立即去探望黄忠。刘备见到黄忠的时候,黄忠正在练习射箭,其实我想并不是在练习,而是在

  • 历史上吕布诛杀董卓 其实与貂婵毫无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世间盛传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后汉书》、《三国志》及《资治通鉴》等正史上却毫无记载。貂蝉形象始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据传是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歌妓并养女,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体态轻盈。某日夜间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恰巧为王允瞧见。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