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李世民看好的李泰,最后为何被废了?

被李世民看好的李泰,最后为何被废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84 更新时间:2024/1/16 20:59:57

李世民的儿子争储出现过很多问题,比如李承乾着急谋反被废,紧接着李泰又谋位,被李世民废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在李世民心里,他很看好李泰,也对这个儿子很欣赏,为什么李泰最后被李世民果断抛弃呢?关键还是性格,李泰心理决定了他的命运。

因才得宠

李泰生于620年,只比李承乾小一岁。他与李承乾、李治都是长孙皇后所生。李泰受宠主要因为他有点才华。

史料记载说,李泰长得胖,腿有点毛病。但李泰却擅长文艺。不过比起名人来,李泰文才一般,只是一种爱好罢了。但他的文采深得李世民喜欢,李泰被封为魏王。李世民就下令在魏王府设文学馆,李泰可以自己招纳文学之士到馆内工作。

李泰的手下司马苏勖劝李泰招纳宾客,可以像古人那样做一个贤良的新王。其实这一招很管用,李泰就向李世民建议编写《括地志》。李世民很高兴,有这样有才的儿子,何愁江山不稳固呢。于是李世民派了一些有才大臣参与编写,李泰又招纳了一些文人参与。

当一些人听说李泰要编说,都涌到他的门下,希望能参加或者成为李泰的属于,当时李泰的魏王府可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有人劝李泰,声势太大了,他应该快点编书,做出点成绩让李世民看,否则就会引起大臣们的注意。于是李泰就把任务分到全国各州县,让各地编好再送到魏王府由他汇总。

很快《括地志》550篇编写完成,送到李世民那里,李世民很高兴,没想到儿子这样年轻就能完成这样大事,于是下令把李泰编写的书藏于宫廷秘阁。实际就进入皇帝的私人图书馆,这种规格在古代很高,更何况李世民这样一个重视文化的皇帝。

李世民为了表彰李泰编写的《括地志》,下令赦免长安犯人的死罪,还给坊人免了一年租税,李泰手下都到封赏。一时间李泰很兴奋。

李世民给李泰的封赏更多,甚至待遇和月薪都超过太子李承乾。李泰更有些飘飘然了,如果此时李泰谦虚一些,什么都不要,安安静静当魏王就行了。但李泰没想到他爹的手下有一帮能臣,这帮大臣都懂得甚至经历过宫廷斗争的残酷性。

谏议大夫褚遂良对李世民宠爱李泰的做法有意见了,他对李世民说:“帝王尊嫡卑庶,将长子立为储群,因此储君各方面的地位应该与帝王相同,庶出子弟根本不能与他们攀比。古代王朝都有这种方法,防止兄弟之间产生猜疑,造成祸乱。以前的皇帝制定的各种规定都是从普通人心理考虑问题的,但当皇帝了,子孙后代必然要有嫡庶之分。对庶子再喜欢,待遇上也不能超过嫡长子。而太子不亲近受到疏远,应该享受的待遇却不了庶子,那就是私情损害国法,惑乱臣民思想,会造成国家的混乱。现李泰各种待遇都超过东宫太子,舆论认为这样不对。汉朝窦庆后喜欢梁王,分封40多座城,甚至梁王土地三百里,还有王府等建设用了很多钱,后来不得意而死;汉宣帝纵容淮阳王,差点宠坏他,如果不是忠厚的大臣辅佐他,就要丢命。”

褚遂良说了很多,引经据典,他最后劝李世民应该教导李泰要勤俭,还应该为他找个好老师,让他养成谦虚谨慎的性格,然后让他在文学上发展,这样才能培养成一位贤明的亲王。

谏议大夫的职责就是提醒皇帝要注意一些事项,他们提的建议都有出处。而且李世民上任后礼贤下士,甚至鼓励大臣给他提意见,可以批评他的做法。但实际上皇帝有几个能真正听大臣劝解的?

李世民对褚遂良的话并没有在意,认为这是他的家事,李泰这样有才,为国家编了一本书,当然要受到封赏,你褚遂良可以提建议,是不是管的太宽了,爱子之心谁没有。

其实李世民如果按照褚遂良的做法,历史上会多了一个文人李泰。但李世民并没有这样做。而李泰如果得知褚遂良有建议后,立刻收手,谦虚谨慎,也能成就自己。

产生幻想

李世民不仅不听褚遂良的劝导,而且再次下令让李泰搬进武德殿居住。此时唐朝另一个厉害的大臣,也是爱挑毛病的魏征出场了。魏征此之所以受到李世民的信赖,主要此人太忠了,而且是一种愚忠,反正就是不怕死的那伙。

魏征当时跟李建成时,本没打算活下来,反正一臣不事二主,李世民是真爱才,最后不计前嫌,其实也没什么前嫌,魏征跟李建成时,并不知道能有“玄武门”之变。不过魏征对李家江山恨不能掏心窝的忠。

魏征劝李世民不像褚遂良说了那么多,魏征只说了层意思:第一,你李世民爱子没人会是错的,这是人之常情,但当父亲爱儿子,应该希望他安全,如今皇帝把儿子放在一个令人猜疑地方。而且武德殿是李元吉住过的地方,与东宫对面。大臣们必然私下议论。第二,马上让李泰搬出去。

李世民听了这话感觉有道理,立刻让李泰搬离武德殿。为何李世听魏征的?其实魏征点到李世民的软肋,那就“玄武门”之变的另一个被杀的皇子李元吉。这都是争储惹来的祸乱,李世民再说也不会听不进去。

不过李世民虽然听了魏征的话没让李泰进武德殿,但对李泰的宠爱丝毫未减。而李世民这种爱子达到了骄宠溺爱,让李泰产生了当皇储幻想。其实不光李泰,如果此时宠爱李治,也会让其感觉到是不是皇帝要传位于他。

但幻想归幻想,还应该务实。魏征向李世民建议的事,李泰如果不知道,那李泰手下人也应该及时劝阻。这说明此时李泰手下人并没有什么高人。

李泰产生当皇帝的幻想后,他招来驸马柴令武、房遗爱等人开始研究将来接太子的大事了,甚至拿钱贿赂结交朝中大臣。

大臣们也不是傻子,他们看到李世民对李泰如此喜欢,会不会储位以变,因此纷纷向李泰来效忠。谁都知道,提前结交准皇帝,他们将来都有好处。一时间李泰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

但李泰却不知道李世民手下那些忠直的老臣们如何做,像魏征等人都是不怕死的人,而他爹也不是昏庸皇帝。

阴狠性格

面对李泰势力不断增加,李承乾害怕了,因此李承乾这时也是一个不稳之人,他如果此时沉住气,不要声张,或许也有希望。但李承乾居然要和李泰斗,最后甚至想杀死李泰,最终被李世民发现,而李承乾干脆想谋反,反正自己的爹当皇帝也来路不正。

643年,李承乾被废。李泰终于来机会,而此时李世民居然背后

许诺李泰当太子,一些大臣也借机向李世民请求立李泰为储,但长孙无忌却建议立李治。

李世民一时间左右为难,其实这时李泰离皇位最近,李泰却做错了一件事,他甚至向李世民建议,将来他当皇帝后,会杀死自己的儿子,让弟弟李治继位。李泰这句话就是向李世民表明,他先当皇帝,然后再让弟弟当。

李世民是过来人,他是通过杀死哥哥李建成而上位的,李泰竟然用这种小儿科来哄骗李世民,让李世民感觉李泰太凶很了,如果李泰当皇帝后,李承乾、李治都要死,更不要其他皇子了。

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对李泰产生一种怀疑,而李泰又做错一事,他居然威胁李治,后被李世民知道,李世民这才下定决心,抛弃李泰,否则第二场“玄武门”之变就要出现。

李世民最后都说,如果立李泰当太子,将来天下人都耻笑他,认为太子之位是阴谋得来的。实际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感叹。

李泰后来被撤销一切职务,降为东莱王,后又改封顺阳王,让其走远一点,防止发生宫廷政变。不过此时还有长孙无忌帮助稳住局面。

李治继位后,毕竟与李泰是亲兄弟,提升了李泰待遇,此时李泰已经患病,这个病也是窝囊病,35岁就了。本来他离皇位很近,却最后离皇位很远,甚至英年早逝,令人可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维:用一生为我们缔造了一个清逸空灵的诗意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个诗歌繁盛发展的年代,出了很多著名诗人,流传于世的佳作更是数不胜数,王维就生在了这样一个时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诗歌的繁盛与武则天、上官婉儿、李隆基等人对诗文的真心喜爱与倾力倡导是分不开的,从而市井流行,人人爱诗,口口相传。王维以他优雅、从容的盛唐特质

  • 齐桓公作为称霸中原第一人 齐桓公最后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齐桓公继承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齐桓公在选择继承人上面,最后为什么会落到一地鸡毛?春秋时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混乱的,当时产生了众多的小国,然而在这众多小国的国君中,首当其冲,称霸中原的人就是齐桓公。齐桓公的一生所经历的起伏波澜还是

  • 周平王迁都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次迁都为何意义重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周平王东迁作为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同时开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时代的标志事件。为什么只是一次迁都事件,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呢?史记记载,周幽王对褒姒十分的宠幸,但这个妃子就是不喜欢笑,周幽王用尽方法,试过各种手段都没有让褒姒笑起来,于是,烽火戏诸侯就这样出现,当时的诸侯看到烽火,带着大军赶来救驾,结果却不见

  • 历史上武安侯田蚡是什么人?他与魏其侯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田蚡西汉时期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西汉初年外戚、宰相,孝景王皇后同母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武安侯田蚡是坏人吗?当然是,但其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武安侯的坏其实是多数人都有的贪欲,他的命运与他的对手魏其候窦婴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完全连在了一起,所以,连司马迁先生在书写的过程中,

  • 汉中之战前,张飞与联手马超却被曹洪打败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汉中之战,对于三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众所周知,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无论正史还是演义中,张飞都是举世罕见的勇武。更为难得的是,张飞有一股狠劲,面对吕布这样的高手,张飞敢于亮剑血拼而不败;刘备兵败长坂坡时,面对数千魏军,敢于只带20余骑断后。又勇又

  • 历史上马腾是什么结局?真的是被马超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腾字寿成,东汉末武将,东汉初将领马援之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马腾被写成对汉室十分忠诚的忠臣。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时,马腾为西凉太守,起兵应诏,为十八路诸侯之一。董卓败亡后,马腾同韩遂讨伐李傕、郭汜,因缺粮为其所败,退还西凉。曹操将汉献帝刘协迁往许都

  • 刘伯温临终前留下的预言是什么?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刘伯温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人们常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师,也是蜀汉政权建立的重要功臣,在诸葛亮的悉心辅佐下,刘备一路走来,最终建立蜀汉基业。白帝城托

  • 南唐亡国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李煜是如何投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的故事吧。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灭掉了南汉。南唐

  • 王绩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被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绩生活在隋唐之间,出身官宦世家,但他不像大多数读书人那样以建功立业为己任,而是一生纵情诗酒。这正如他的名字:他名绩,就是辉煌的

  • 秦朝宰相李斯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相位的?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丞相李斯,战国时上蔡人,后入秦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 六国的大业,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李斯作为秦朝时期的重要人物,其一生信奉自己“老鼠哲学”,因而对权力始终念念不忘。秦始皇时期,他全力辅佐秦始皇推行中央集权制,而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却由于贪恋权力,先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