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李渊退位前做了什么事情?李世民听后是什么表现?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做了什么事情?李世民听后是什么表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805 更新时间:2024/2/5 3:20:00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曹植《七步诗》(版本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胞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曹植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故事画:曹植七步成诗

自古以来,皇权斗争的厉害程度,比荧幕上宫廷大戏里所演绎的还要残酷,弑父夺位,骨肉相残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都是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皇位。

居高临下、掌管一切、万人之上、一统江山……这等诱惑让无数有能力的豪杰前赴后继。历朝历代,权力争夺、党朋之争、骨肉相残,一幕幕杀伐纷争,在宫廷内外不断上演。这里不单单有外人之间的生杀予夺,更有亲情骨肉之间的相爱相杀。曹植这首诗,表达的正是对亲情相残的无奈与控诉。

在大唐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一次著名的弑兄夺位的惨案——玄武门之变。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本记载史实的书,后人评说主人公时难免境遇不同、观点有别。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大唐盛世,治国有方,实属一代明君。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却遭人鄙夷,逼迫父皇李渊退位,杀死长兄李建成,霸占弟媳等等,这些又让李世民背上了千古骂名。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愤愤说出14个字送给李世民,李世民满不在乎并暗自嘲笑,结果16年后却字字应验。那么,李渊究竟说了什么,16年后又发生了什么,这一切得从玄武门之变说起。

01

一句应景的承诺,李世民却走了心

唐代,作为中国封建历史阶段较为重要的朝代,其国力强盛、万国来朝的辉煌,让后人为之骄傲,而在权力中心不断掀起的腥风血雨同样让人感慨万千,繁华的背后,大唐的皇权斗争一样没有摆脱骨肉相残的时代宿命,或许,这也是上天对于李氏王朝当年骑兵谋反得天下的一种惩罚罢。

玄武门之变的爆发并非偶然,说到底李渊才是始作俑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渊在兴兵打天下之初,为了闯出一片江山,他让骁勇善战的二儿子李世民全力以赴,并允诺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是等唐朝真正建立后,李渊却食言了。

众所周知,中原王朝在皇位继承上,实行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如果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必定会招致嫡长子李建成的不满,也会招来群臣的反对。李建成虽然没有李世民劳苦功高,但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也出了不少力。出于大局考虑、为了新政权的稳定,在权衡利弊之后,李渊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再说李建成,他知道弟弟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对于手握重兵的这个弟弟他非常忌惮,为了稳坐太子之位,李建成决定联合三弟李元吉一起排挤李世民。而李世民对于自己未能如愿当上太子早有不甘,所以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联手制衡表示不满,当然他也不甘示弱,随时准备迎敌。

与此同时,李渊也深感对不住李世民,随着秦王李世民在外屡立军功,李渊对他的封赏也越来越厚。李世民先后担任了唐朝的司徒、尚书令和中书令等职,后来实在没有可封的,李渊便为他独创了“天策上将”这一职位,统管全国军事,地位在诸王之上。

可以这么说,除了太子李建成之外,就属李世民权力最大了。所以对于李渊的这波操作,无疑又挑动了太子李建成敏感的神经。

一来二去,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之间的矛盾正在暗中升级,稍有差池,一场宫廷政变就会迅疾爆发。而这一切,李渊似乎还未察觉。

02

玄武门之变,高祖留下14字“魔咒”

该来的还是来了。

李世民手握雄狮,父亲李渊对二弟又是如此器重,地位无以复加,若说李世民先下手的话,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被推翻,将不费吹灰之力。此时,李建成的心跳加速了。

既然贵为太子,其身后除了李元吉的助阵,也有一帮文臣武将在鼎力支持,即所谓的太子党。在这几股力量的加持下,太子李建成准备消除这个让他夜不能寐的隐患李世民。而这一切,对于洞悉军事谋略的李世民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他早已从眼线那里得到第一手资料了。宫斗大战一触即发。

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设下伏兵。由于玄武门守将是李世民早就安排到李建成身边的“暗子”,所以李建成并不知道其中内幕。

而当李建成与李元吉骑马来到临湖殿时,才发现气氛不对。当他们准备掉头折回时,为时已晚,李世民已经带人杀到。

李世民亲自张弓搭箭射死了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则被尉迟恭射杀。为防止父皇李渊调集人马,李世民又派尉迟恭前去控制李渊。玄武门之变,一次亲情的猎杀,政变中最痛心的莫过于他们的父亲李渊。虽然李建成和李元吉不成器,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李渊心中悲痛万分。

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和民间野史等相关文献记录,当李渊得知玄武门之变后,非常震惊,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自己的皇位不保,而是想到长子李建成的5个儿子和四子李元吉的5个儿子,李渊之所以很痛快地答应退位并把权力交给李世民,就是为了保住这十个孙子的性命。但李世民想到的是斩草除根,为了不给自己留下后患,他完全不顾父亲的哀求,派人迅速杀害了这十个侄子。这其中最小的李承度当时还只是个襁褓婴儿却依旧难逃李世民的魔掌。

李渊对自己充满了悔恨,也对李世民的残忍心狠十分震怒。万念俱灰的李渊怒视李世民撂下14个字:“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

很容易理解,李渊的意思是,今天你杀我的子孙,他日你的子孙也会重蹈覆辙,自相残杀。对于父亲的警告,李世民不屑一顾,而且暗自嘲笑。殊不知,等待他的将是字字应验、历史重演。

03

天道轮回,历史重现

有道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李世民对于李氏宗亲的残害真的是令人发指,而他也不曾善待过自己的父亲李渊,由此,李世民在日后经受后代相残的苦楚也就显得理所应当,更有些血债血偿的意味。

16年前,李世民对父亲李渊的这14字“魔咒”没有放在心上,未曾想16年后的今天却字字应验,报应不爽。

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为大儿子李承乾,四儿子李泰,九儿子李治。其中大儿子李承乾在他8岁时候,便已经被封为太子,李世民对他寄予了厚望。这一切看似风平浪静,可背后却暗流涌动。

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发现自己的弟弟李泰有争夺皇位的野心,于是想要模仿自己的老爹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做法,派人前去暗杀,但没有成功。失败后的李承乾又企图逼迫李世民退位,但“逼宫”计划还未实施便走漏了消息,事情败露后,李世民最终把李承乾充军发配黔州,没过两年李承乾便去世了。

李承乾死后不久,李世民的三子李恪,五子李佑,六子,七子等先后因为谋反的罪名先后被杀害。这么算来,李世民一共14个儿子,最后活下来的也只是高宗李治和被过继出去的李福。

看着自己的骨肉相残,不知道李世民作何感想,当年父王留下的14个字,果真在自己的身上得到应证,也许此时此刻,他才能体会到当年六旬老父留下14字遗言背后深深的绝望吧。什么叫“上行下效”,此时此刻李世民的理解可能更加入木三分。

以李世民为代表的李唐家族,的确为整个中华历史作出了浓墨重彩的贡献,但不可否认,无论是贞观之治还是后来的大唐盛世,都无法掩盖李氏王朝内部因皇权纷争付出的血色代价。

大唐王室的励精图治是老百姓的幸运,而血雨腥风的权力争斗同样是大唐王室的悲哀。或许,这一切都是源于李渊为李世民留下的14字遗言后,上天对于李氏王朝的无情惩罚吧,而李世民在面对自己的皇子手足相残时,或许对自己曾经的行为感到悔恨可也都为时已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杨芷是什么形象?卷入权力之争的她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杨芷,晋武帝司马炎第二任皇后,惠帝司马衷的生母。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炎的皇后杨芷乃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最为悲惨的皇后之一。她被自己的姐姐,也就是司马炎的第一任皇后杨艳推上皇后宝座,相貌出众、贤良淑德的她本无过错,奈何自己的父亲杨骏在司马炎去世之后,

  • 项羽在彭城之战时没有一举消灭刘邦真的是大意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彭城之战在汉高帝二年(西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彭城之战后,项羽一路从彭城追杀刘邦到了荥阳,途中数次将刘邦逼入绝境,只是最终没能成功将刘邦击杀罢了。至于刘邦最终成功逃过一劫,除了布置得当、应对及时之外,最重要的在

  • 嘉庆对和珅抄家下手后 嘉庆为什么在十五年后追悔莫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嘉庆和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嘉庆当初不听告诫执意抄家和坤,嘉庆为什么在十五年后就后悔了?嘉庆到底在后悔什么?说到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员,大家都是咬牙切齿,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但历朝历代很多皇帝都不能与人民共情,甚至纵容手下官员,形成一个奇异的现象。和珅不是个清官,

  • 岳乐: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努尔哈赤的孙子,最后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清朝前期,满族就是马背上的战斗民族,涌现了不少在军事成就上可圈可点的名将:多尔衮、图海、鳌拜、费扬古、阿桂、海兰察、福康安等。其中有一位将军,顺治皇帝临终前甚至想把皇位传给他,这就是满清根红苗正的皇族子弟爱新觉罗·岳乐。岳

  • 陆游:在抗金北伐上坚决不退让,但对于爱情却选择了放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的尚书右丞陆佃的孙子,生于北宋灭亡之际,是南宋爱国诗人,他用前半生行走在祖国的苍茫大地上,用后半生完成了一个壮士最悲凉的等待。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陆游的故事吧。嘉定三年农历腊月廿九,1210年1月26日,这一天令人感觉异常寒冷,一位八十五岁气息奄奄的老人卧在塌上,

  • 赵光义射死花蕊夫人的原因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时期有三位花蕊夫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后蜀皇帝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后蜀灭国之后,花蕊夫人在赵匡胤面前写下著名的《述国亡诗》,成为赵匡胤的贵妃。两朝贵妃,何等荣宠,然后,花蕊夫人的结局却并不怎么样,一种说法认为她是被赵光义射死的,也有说法是郁郁而终。而

  • 被李世民看好的李泰,最后为何被废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的儿子争储出现过很多问题,比如李承乾着急谋反被废,紧接着李泰又谋位,被李世民废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在李世民心里,他很看好李泰,也对这个儿子很欣赏,为什么李泰最后被李世民果断抛弃呢?关键还是性格,李泰心理决定了他的命运。因才得宠李泰生于620年,只比李承乾小一岁。他

  • 王维:用一生为我们缔造了一个清逸空灵的诗意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个诗歌繁盛发展的年代,出了很多著名诗人,流传于世的佳作更是数不胜数,王维就生在了这样一个时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诗歌的繁盛与武则天、上官婉儿、李隆基等人对诗文的真心喜爱与倾力倡导是分不开的,从而市井流行,人人爱诗,口口相传。王维以他优雅、从容的盛唐特质

  • 齐桓公作为称霸中原第一人 齐桓公最后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齐桓公继承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齐桓公在选择继承人上面,最后为什么会落到一地鸡毛?春秋时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混乱的,当时产生了众多的小国,然而在这众多小国的国君中,首当其冲,称霸中原的人就是齐桓公。齐桓公的一生所经历的起伏波澜还是

  • 周平王迁都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次迁都为何意义重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周平王东迁作为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同时开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时代的标志事件。为什么只是一次迁都事件,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呢?史记记载,周幽王对褒姒十分的宠幸,但这个妃子就是不喜欢笑,周幽王用尽方法,试过各种手段都没有让褒姒笑起来,于是,烽火戏诸侯就这样出现,当时的诸侯看到烽火,带着大军赶来救驾,结果却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