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只因做对了一件事

他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只因做对了一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38 更新时间:2024/1/22 3:55:58

王莽末年,南阳豪强刘縯刘秀兄弟募集了一批人马投身农民起义队伍。他们经过多年征战,屡立战功。出身贵族的刘縯自持有功,图谋最高领导权。在争权斗争中,刘缤被更始帝刘玄杀害。消息传来,刘秀悲愤万分。

网络配图

但他自知不是刘玄的对手,不能够和他相争。经过反复思考,他竭力克制了自己,并出人意料地从征战地父城赶回宛城,当面向刘玄谢罪,认为自己没有起到监督和制止的责任。加上在抗击王莽的围剿中,刘秀建有卓越的功勋,有很谦逊,从来不矜不伐。刘秀不为刘縯服丧,“惟深引谢过而已”。

刘玄在其他人面前,吃喝说笑如同平常一样。刘秀的表现不但使原先对他抱有成见的刘玄感觉有些惭愧,而且那些战功赫赫的起义将领们也都觉得刘秀是忠厚可交的任务。这样,刘秀便逢凶化吉,官拜破虏大将军,封武信候。

网络配图

刘秀之所以极力掩饰自己的感情,是由他身处的具体环境决定的,也是他无可奈何的唯一办法,否则很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避祸之后,刘秀每次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从来都不吃酒肉,枕席上有流眼泪的痕迹。常言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他的这种做法很快被他的主簿冯异发现。冯异怕夜长梦多,并且为他出计,设法讨得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黄河,镇慰州郡,避开政敌的迫害,带领自己的心腹,到河北寻求发展。

网络配图

刘秀依计而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抱负,重建了汉王朝。掩饰真情,尤其是在极度悲愤的情况下掩饰真情是不容易做到的。然而,残酷的事实有时要求人们必须竭力克制自己,把真实的感情深深埋在心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曾国藩家书出现最多的字是“勤”与“俭”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其绝大多数子侄后人都有所成就。著名作家唐浩明著有《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一书,从千余封曾氏家书中选取300多封加以评点。曾氏家族从曾国藩的父亲之后到科举制度废除七十余年间,共出秀才、举人、进士、翰林20多人,实行新式教育制度后,其子孙都大学毕业,留学外国。唐浩明总结了曾国藩培植的良

  • 赵匡胤悄无声息“废座撤茶”如何能在文臣面前立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茶始盛于唐,至宋影响力达到顶峰,不仅成待客“必需品”,更发展成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推动者恰是宋太祖赵匡胤。如果说“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对赵家皇权的威胁,那宋太祖之前悄无声息“废座撤茶”则是在文臣面前立威。正、野史都说到这事,960年二月,“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召宰相范质等议政。网络配图召见之初设座

  • 23岁就去世!霍去病死亡背后有什么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汗青纪录霍去病是病去世的。一个年仅23岁,统领千军万马的天之宠儿,一个领导800铁骑,就能在匈奴要地当地横行无忌的骠骑将军,竟然去世了。17岁两出定襄、19岁三征河西、21岁纵横漠北。纵观中国军事史,云云年龄就得到云云战绩的,唯此一人。网络配图关于他的去世有如许的说法:在漠北决斗中他身先士卒非常骁勇

  • 乾隆皇帝为何成帝王长寿冠军:曾下狠心戒除烟瘾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皇帝比较重视医学,例如康熙就大力推广人痘接种术,他在《庭训格言》中这样说道:“因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今边外四十九旗,俱命种痘。凡所种者,皆得善愈。”网络配图你不要小看了中国的种痘之术,在1796年英国人琴纳试种牛痘成功以前,欧洲和亚洲的很多国家都是采用中国这种免疫方法进行天花防治,俄国早

  • 李鸿章的英国之行:120年前李鸿章访英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1896年,李鸿章游历欧美,在英国待了20天。《文史天地》杂志2008年帅艳华撰写的文章描述了李鸿章访英之旅,摘录如下:(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得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更加剧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896年,德国强占胶州湾,英国占据威海卫,法国窃取广州湾,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民族

  • 清朝雍正皇帝并非“情圣”:每天奏折都批不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近来,电视荧屏上“四爷”(雍正)的身影无处不在,引发诸多关注和热议。作为既有争议又有魄力的皇帝,雍正给世人留下了不少谜团。有人说,雍正多疑、暴躁,也有人说他勤政、朴素。请问,雍正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网络配图一、“雍正夺嫡”与“秘密建储”。“雍正夺嫡”,是与“太后下嫁”、“顺治出家

  • 刘邦把异姓王全都被剪除 为何只有他没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打天下和坐江山,是两码事。创业的时候,为君者需要部下卖命,故有求必应,大家表面上一团和气,还说得过去;守业的时候,为君者把天下看成了自家的,外人成了潜存的隐患,能杀就杀,能除就除。刘邦就是个例子。网络配图称帝前,刘邦陆续分封了几个异姓王;称帝后,刘邦重新敲定和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齐王韩信

  • 晚清时期的学英语风潮:光绪清晨四点开始上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大英帝国特使——马戛尔尼伯爵曾奉命觐见乾隆皇帝,请求互通商贸,却吃了闭门羹,无奈悻悻而返。走时,马戛尔尼抛出一句狠话:“中国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最终它将重

  • 揭秘:酷爱抽烟搞女人的纪晓岚为何还能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大家熟悉的纪昀,字晓岚,出生于清朝雍正二年(1724)的六月,他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纪晓岚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做官至礼部尚书,同时还是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纪晓岚学识渊博,他一生著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等,但他曾任《四库全书》的总篡官,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主修

  • 曾国藩竟然希望自己早死:其预料到清朝灭亡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时已晚清。如果不是曾国藩回乡组织湘军拼死镇压太平军,不是他开启引进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晚清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清王朝可能更早就寿终正寝了。然而,尽管曾国藩对清王朝忠心耿耿,效尽犬马之劳以保其江山社稷,但与机要幕客赵烈文的一次小小论辩,看得出他开始忧虑清王朝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其寿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