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雍正皇帝并非“情圣”:每天奏折都批不完

清朝雍正皇帝并非“情圣”:每天奏折都批不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39 更新时间:2024/1/23 2:45:10

近来,电视荧屏上“四爷”(雍正)的身影无处不在,引发诸多关注和热议。作为既有争议又有魄力的皇帝,雍正给世人留下了不少谜团。有人说,雍正多疑、暴躁,也有人说他勤政、朴素。请问,雍正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网络配图

一、“雍正夺嫡”与“秘密建储”。“雍正夺嫡”,是与“太后下嫁”、“顺治出家”、“乾隆身世”并列的清初四大疑案之一。康熙两立两废皇太子,储位虚悬,给诸皇子提供了机会。但机会最初并不属于雍正,其母乌雅氏早年没有正式封号,雍正出生后即为贵妃佟佳氏领养,但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卑情绪。不过,在诸皇子的争位活动中,康熙逐渐对雍正另眼相看,赞曰“诚孝”,并令其代替祭祀、处理政务和宫中事务。康熙晚年更常由雍正陪同散心解闷,并钟爱其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

这样的雍正仍难说拥有上位的最好条件。毕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雍正从未得到过军事上的重用。康熙似乎更中意皇十四子允禵的军事才能。康熙六十年十月,允禵“轻装赴京,恭请训旨”,停留5个月之久。虽然在《清实录》中已看不到这5个月的情况,但人们纷纷揣测,西线战事中功成名就的允禵将被册立为皇太子。然而,最终雍正继位,于是各种指斥其以阴谋手段矫诏夺嫡、谋父篡位的谣言沸沸扬扬地传播开来。

网络配图

在恐怖、紧张、凶险的特殊政治背景之下,雍正吸取储位之争骨肉相残的教训,决定创设秘密建储制。将立储之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于宫中最高之处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同时,为确保日后不发生意外争议,又另书传位密旨一件,随带左右。乾隆据此平稳传承皇位,之后秘密建储被正式确立为清代独特的皇位传承制度。制度性的秘密建储,明确了皇权与储权新的分配模式,即一切大权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取消储权,择优立储。秘密建储后,储权不复存在,既成功解决了“国本”问题,又杜绝了皇储激烈矛盾及围绕第二个政治中心的争斗。而不以嫡长为序,择优秘密建储,既使诸皇子努力上,又没有了拼死相争的明确敌手,有利于皇子间关系的张弛相宜。

二、严猛治国与思想控制。野史中广为流传的“吕四娘行刺雍正”等故事,反映了人们对雍正一朝充满阴谋暴力、杀人惨剧的负面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原因,除了雍正即位前后阴森血腥的传闻及政敌负面渲染和诅咒外,更主要在于雍正对思想的严密控制及严苛治国。

网络配图

雍正拿不出确凿证据证明即位的合法性,无法彻底消除朝野上下对其统治的反感乃至反抗,因而只有采取高压、严猛的做法。“忠我则臣,背我则敌”,惟有治之以法而已。这样的理念,不仅仅用于夺位争权的对手上,还推及到各个方面。特别是,严格整顿吏治,查补亏空。因贪污而亏空者“即行正法”,所有亏空,三年之内必须如数补齐。同时,“赶尽杀绝”,不只在犯官官衙而且在其原籍同时抄家,宗亲戚友一并连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把异姓王全都被剪除 为何只有他没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打天下和坐江山,是两码事。创业的时候,为君者需要部下卖命,故有求必应,大家表面上一团和气,还说得过去;守业的时候,为君者把天下看成了自家的,外人成了潜存的隐患,能杀就杀,能除就除。刘邦就是个例子。网络配图称帝前,刘邦陆续分封了几个异姓王;称帝后,刘邦重新敲定和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齐王韩信

  • 晚清时期的学英语风潮:光绪清晨四点开始上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大英帝国特使——马戛尔尼伯爵曾奉命觐见乾隆皇帝,请求互通商贸,却吃了闭门羹,无奈悻悻而返。走时,马戛尔尼抛出一句狠话:“中国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最终它将重

  • 揭秘:酷爱抽烟搞女人的纪晓岚为何还能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大家熟悉的纪昀,字晓岚,出生于清朝雍正二年(1724)的六月,他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纪晓岚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做官至礼部尚书,同时还是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纪晓岚学识渊博,他一生著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等,但他曾任《四库全书》的总篡官,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主修

  • 曾国藩竟然希望自己早死:其预料到清朝灭亡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时已晚清。如果不是曾国藩回乡组织湘军拼死镇压太平军,不是他开启引进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晚清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清王朝可能更早就寿终正寝了。然而,尽管曾国藩对清王朝忠心耿耿,效尽犬马之劳以保其江山社稷,但与机要幕客赵烈文的一次小小论辩,看得出他开始忧虑清王朝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其寿命到

  • 曾国藩:社会大乱之前 必有三种前兆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清末,曾国藩曾说,社会大乱之前,必有三种前兆,将曾国藩的文言文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说:其一是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其二是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其三是当问题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之后,偏偏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没有人愿意为这艘破船补补窟窿,

  • 身为五虎将之一 为一个女人投敌还杀了丈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梁山大大小小108个将领,并非都是粗人,比如燕青,不仅长得好看,一身好花绣,而且多才多艺,吹拉弹唱都会,他对应的星名“天巧星”正是由此而来。不惟燕青,梁山还有一位,也是相貌俊朗,心灵机巧,而且“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跟燕青有的一比,人称“英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网络配图此人就是

  • 光绪老师考场吃人参中状元 曾国藩曾被室友欺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记得当年念大学时,每学期初都要痛下决心:从这个学期开始,缓慢而从容地用功,及时地消化课程,不要等到临考前一两天开夜班车。然而,人的劣根性比江山还要强大,每到期末,才发现誓言已顶着厚厚的灰尘放在高阁上,还是在考前四十八小时才想起要用功,还是在深夜的烛光中怀着对学分的恐惧做背水一战,还是眨巴着疲倦的眼皮

  • 同治皇帝死于天花?真实死因羞于启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皇帝是史上最短命的皇帝,6岁登基,19岁驾崩,上篇文章也讲述了同治皇帝傀儡般的一生。查阅、分析大量史实材料后,不难发现,同治皇帝并非死于天花,这只是慈禧对外宣传的一种说法,同治的真是死因却是性病。网络配图同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于性病的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他从来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这跟慈禧繁

  • 他一点都不想当皇帝 却在昏迷时被抬上帝王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细数中国古代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帝王,数目居然有五百五十九位之多,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帝王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也被众人视作为天子,因此很多人都觊觎皇位,并为了可以夺权展开了很多战争和厮杀,所以帝王宝座应该是被视为是至高的享受。网络配图可是让人们感到诧异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居然有一位帝王,他非常不情愿做皇帝,

  • 青年时代的左宗棠:不爱四书五经沉迷于旁门左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抵御外侮的爱国者,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晴四大中兴名臣”,相对完整地经历了人类19世纪,见证了国家“崛起与衰落,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与政治”的主题。徐志频认为,同为被载入史册的晚晴重臣,曾国藩追求“道德之名、文章之名”,毕生压抑真实的人性,端坐圣坛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