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23岁就去世!霍去病死亡背后有什么阴谋

23岁就去世!霍去病死亡背后有什么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88 更新时间:2024/1/15 22:47:17

汗青纪录霍去病是病去世的。一个年仅23岁,统领千军万马的天之宠儿,一个领导800铁骑,就能在匈奴要地当地横行无忌的骠骑将军,竟然去世了。17岁两出定襄、19岁三征河西、21岁纵横漠北。纵观中国军事史,云云年龄就得到云云战绩的,唯此一人。

网络配图

关于他的去世有如许的说法:在漠北决斗中他身先士卒非骁勇,但遭人暗箭因而身受重伤,雄师为遮盖此事将霍去病偷偷送回长安,但医治无效去世亡。

这肯定不合错误,前面说过,漠北决斗是2年前的事了。并且信赖霍去病的部下也不敢瞒报,雄师决斗主帅受伤,什么人敢瞒报。况汉武帝是什么人,真出了这事能瞒的已往吗?

网络配图

他去世的太忽然了,并且他也去世的太偶合了(匈奴已灭,大汉再无敌手)。从这一点,大家是不是发现霍去病的去世没有那么简单了,甚至说这里面有个诡计,或者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他是被人密谋去世的。

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人,便是他的伯乐,功在千秋的汉武帝。

网络配图

为什么???为什么刘彻会痛下杀手?缘故原由之一是:防备太后专权,防备卫氏坐大。我们看一下汗青就会发明,汉朝不停点阴盛阳衰。从大汉第一个太后吕后开始,天子一去世皇太后就开始专权。便是刘彻本身,早期要看老太后窦氏表情,厥后又要和本身的母亲氏斗法。以是刘彻应该对太后专权切齿腐心,而他本身做的更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为何成帝王长寿冠军:曾下狠心戒除烟瘾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皇帝比较重视医学,例如康熙就大力推广人痘接种术,他在《庭训格言》中这样说道:“因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今边外四十九旗,俱命种痘。凡所种者,皆得善愈。”网络配图你不要小看了中国的种痘之术,在1796年英国人琴纳试种牛痘成功以前,欧洲和亚洲的很多国家都是采用中国这种免疫方法进行天花防治,俄国早

  • 李鸿章的英国之行:120年前李鸿章访英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1896年,李鸿章游历欧美,在英国待了20天。《文史天地》杂志2008年帅艳华撰写的文章描述了李鸿章访英之旅,摘录如下:(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得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更加剧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896年,德国强占胶州湾,英国占据威海卫,法国窃取广州湾,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民族

  • 清朝雍正皇帝并非“情圣”:每天奏折都批不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近来,电视荧屏上“四爷”(雍正)的身影无处不在,引发诸多关注和热议。作为既有争议又有魄力的皇帝,雍正给世人留下了不少谜团。有人说,雍正多疑、暴躁,也有人说他勤政、朴素。请问,雍正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网络配图一、“雍正夺嫡”与“秘密建储”。“雍正夺嫡”,是与“太后下嫁”、“顺治出家

  • 刘邦把异姓王全都被剪除 为何只有他没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打天下和坐江山,是两码事。创业的时候,为君者需要部下卖命,故有求必应,大家表面上一团和气,还说得过去;守业的时候,为君者把天下看成了自家的,外人成了潜存的隐患,能杀就杀,能除就除。刘邦就是个例子。网络配图称帝前,刘邦陆续分封了几个异姓王;称帝后,刘邦重新敲定和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齐王韩信

  • 晚清时期的学英语风潮:光绪清晨四点开始上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大英帝国特使——马戛尔尼伯爵曾奉命觐见乾隆皇帝,请求互通商贸,却吃了闭门羹,无奈悻悻而返。走时,马戛尔尼抛出一句狠话:“中国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最终它将重

  • 揭秘:酷爱抽烟搞女人的纪晓岚为何还能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大家熟悉的纪昀,字晓岚,出生于清朝雍正二年(1724)的六月,他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纪晓岚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做官至礼部尚书,同时还是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纪晓岚学识渊博,他一生著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等,但他曾任《四库全书》的总篡官,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主修

  • 曾国藩竟然希望自己早死:其预料到清朝灭亡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时已晚清。如果不是曾国藩回乡组织湘军拼死镇压太平军,不是他开启引进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晚清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清王朝可能更早就寿终正寝了。然而,尽管曾国藩对清王朝忠心耿耿,效尽犬马之劳以保其江山社稷,但与机要幕客赵烈文的一次小小论辩,看得出他开始忧虑清王朝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其寿命到

  • 曾国藩:社会大乱之前 必有三种前兆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清末,曾国藩曾说,社会大乱之前,必有三种前兆,将曾国藩的文言文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说:其一是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其二是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其三是当问题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之后,偏偏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没有人愿意为这艘破船补补窟窿,

  • 身为五虎将之一 为一个女人投敌还杀了丈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梁山大大小小108个将领,并非都是粗人,比如燕青,不仅长得好看,一身好花绣,而且多才多艺,吹拉弹唱都会,他对应的星名“天巧星”正是由此而来。不惟燕青,梁山还有一位,也是相貌俊朗,心灵机巧,而且“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跟燕青有的一比,人称“英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网络配图此人就是

  • 光绪老师考场吃人参中状元 曾国藩曾被室友欺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记得当年念大学时,每学期初都要痛下决心:从这个学期开始,缓慢而从容地用功,及时地消化课程,不要等到临考前一两天开夜班车。然而,人的劣根性比江山还要强大,每到期末,才发现誓言已顶着厚厚的灰尘放在高阁上,还是在考前四十八小时才想起要用功,还是在深夜的烛光中怀着对学分的恐惧做背水一战,还是眨巴着疲倦的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