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岑参的一生有哪些遗憾?漂泊一生,是个彻头彻尾的异乡人

岑参的一生有哪些遗憾?漂泊一生,是个彻头彻尾的异乡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29 更新时间:2023/12/28 18:04:48

说到岑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岑参,唐代诗人,极富盛名,尤其边塞诗成就最大,与高适风格相近,都以其“风骨”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高岑”,可两人际遇却大不相同,高适用十几年华丽逆袭,从无名草根摇身变成位极人臣的侯爷,极尽风光。而岑参,家族荣光不复,求仕不成,两度出塞壮志未酬,一生行旅,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最终客死他乡。

提到岑参,人们总是想到他那些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的边塞诗: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边关苦寒,塞外冷月,无不融入其诗。

行千里路,写万卷诗,脚步不止,笔耕不辍,为了心中的抱负理想,一生飘零在外,俨然一位用双脚和纸笔丈量世界的旅游博主。可值得一提的是,岑参大半生都行迹在“平沙茫茫黄如天”的大西北,可最后,却在“锦城丝管日纷纷”的成都,划上了生命的的句号,成了一位彻底的异乡人,让人唏嘘不已。

官宦世家,天资聪颖九岁能文。

715年,岑参出生在一个名声显赫的官僚之家,他在《感旧赋》中曾自豪地称:“国家六叶,吾门三相。”也就是说,他出生之前的近百年间,家族先后出过3位宰相,曾祖、伯祖、伯父都因文墨不凡而名动朝野,一门三相,堪称奇事,父亲也两任州刺史,家世显赫得很。

可惜,这样的家族声望未能惠及到岑参本人。家道中衰,一落千丈,10多个长辈族人都被皇帝无情诛杀,父亲在他年幼时也撒手人寰。

这样的大盛大衰,平常人家不能想象,幼年的岑参跟着一个哥哥上学读书,加之勤奋好学,九岁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早年经历也算过的清苦,概括起来大致为: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

十五岁便隐居,可以说是年龄最小的隐居诗人了,比王维早七年,比李白早15年。

说是隐居,其实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喜欢到处玩的天性。阴雨天便在家看书撰文,天气晴好就出门游玩。

及冠未仕,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隐居了四五年的岑参,眼看到了及冠之年,也该去谋个官职,施展抱负了,于是他入长安拜谒高官望族、献书给皇帝,以求闻达。

可他的求官之路很坎坷,和杜甫一样可怜。

尽管才情过人,可苦于没有人愿意给他机会。岑参也很随性,便就暂时作罢,回到家的岑参很快娶了一妻,而后半年便离家云游,几年之间,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第一站便是冀州,他站在黄河南岸,眺望北岸,想起苦守在家的妻子,心中无限愧疚,一个人的旅行,对于他来说,可能是自在的,但让妻子也忍受了一种孤独: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这是岑参为数不多的情诗,是含蓄的思念,却又是深情的,一水之隔,两地相思,见月是妻子的眉,见云是妻子的发,思念一个人到极致也不过是这种感觉,

这个时候看到的所有景色都是妻子,同杜甫的《月夜》有所相通的情感: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岑参一路而行,又一路写诗,他或许见过最美的山河,最美的城郭,但他还是会在某个夜晚,想起自己所爱的人,这也许是每个出门在外的人所经历的。

得到,即代表着失去。

断断续续几次献书,皆不如意,岑参只好继续旅游,积攒名气。

第二站到了邺城,想着曹操曾经饮酒作乐的场景,如今已经是一块坟墓,生前多少荣耀终究会云淡风轻的消逝,往日繁华,最后都不过是一地苍凉: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这首《登古邺城》,城空、殿空、水空、宫空、四大皆空。纵然春色将至,可又为谁来呢?

岑参身在自由,可心却处在牢笼,转眼年近三十,虽然诗名鹊起,却依然碌碌无为,难免焦虑充心,可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李白也不以自己舞文弄墨赢得天下诗名为自己的人生的成功,他认为不能带兵作战立下赫赫战功、不能为官治理一方是一生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杨炯用“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写出那个时候很多文人渴望弃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心声。杜甫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感慨一生蹉跎不得志。

岑参更是三番五次地表达内心的焦虑和自信:

他的《银山碛西馆》说: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说:

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却为文章累,幸有开济策。

而立登第,投身边塞大志未酬。

功夫不负有心人,旅游了好几年的岑参回到长安,一举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岑参在做了一阵参军之后,满怀报国壮志初次出塞,准备在边塞大显身手,可是他到了边塞,却只是做了一个文秘,主要写写临战誓师之类的文字,慢慢地,一天天地,和自己心中所想相去甚远。

好在安西风景不错,王昌龄在边塞喜欢写战争和士兵,而岑参多是写风景和思念亲人和家乡。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火山五月行人少,火山六月应更热。

再美的风景终会看遍,心中抱负难展,一个人久了,孤独总是涌上心头。

在边塞待了两年左右,朝野内已是一片混乱,岑参回到长安述职,在朝廷上盘点了一番,竟发现自己在边塞两年毫无建树,心中郁闷难当吗,随即约上高适、杜甫几个好友到慈恩寺一日游: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本是写游玩,却对同行只字不提,只写了登楼所见,宝塔苍穹,又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把不同的景色也写入其中。

岑参看着看着,顿觉天地苍茫,事佛辞官之心悠然而萌发。

年近不惑,满腔热血再度出赛。

可岑参终还是下不了辞官的决心,754年,快四十的岑参心底建功立业复兴家族荣耀的小火焰又燃烧起来,愈燃愈快,于是要求再度出塞。一路渡渭水,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越过天山,终于到了北庭。有之前的老交情,这次担任的是节度判官,节度判官由节度使选充,是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权利地位比第一次出塞时高多了,岑参又一次雄赳赳气昂昂的踏入西北大漠。

这次岑参的情绪高昂了很多: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此时的岑参,迎来了创作的巅峰时期,那首传唱千古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出自这一时期: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风景,惜别友人,这首诗成为岑参的代表作,尤其是那一句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写雪的诗人很多,白居易写过《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杜甫写过《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就连李世民皇帝也写过《望雪》: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这么多诗人写雪,唯有岑参写得最好,全诗写边塞壮丽的风景,融入一天雪景的变化,尤其是把雪花比喻成梨花,更是匠心独运,恰到好处。

可遗憾的是,岑参依然没有机会觅得自己封侯的机会,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追求了:

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落。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战乱爆发,荣光难求仕途渐远。

755年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时代即将划上句号。

此后两年内,岑参远在西北大营留守,他一心系挂唐朝的未来,每日走沙漠,卧山丘,一心想追随上司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岑参,没有等来捷报,却等来了两位上司的无妄之灾。

乱世出豪杰,时势造英雄。昔日朋友高适此时随大将哥舒翰在前线抵抗贼军,哥舒翰敌败后被俘,高适精明抉择未弃遗主,跑回长安向玄宗禀报危急战势,并分析局势,得到玄宗嘉许。唐肃宗即位,高适积极献计出谋,很合肃宗皇帝作战思想,迎来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官运。杜甫从长安一路逃跑,”麻鞋见天子,衣袖漏两肘“顾不上狼狈去灵武投奔肃宗,看到活像个叫花子却一片忠心的杜甫,肃宗一感动就给了杜甫从八品左拾遗的官。

岑参觉得再在边关按捺不住,就去投奔肃宗,被封右补阙,与杜甫同等官职,杜甫做得很骄傲,但岑参却不得意:

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

或许,岑参与朝廷气质不搭,玄宗不屑于他,肃宗不喜欢听他忠贞谏言,代宗也不看重他,随后几年被调到地方当二把手,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都是一些五品六品的官职,离曾经当大官争富贵的功名追求越来越远。

等了大半生,岑参还是没等来荣光,曾经的追求离他越来越远。

客死成都,一生漂离终得安宁。

766年,岑参被任为嘉州刺史,官从四品,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官职。

动乱之后的盛唐,群雄割据,河山失色,满是疮痍。

此时的岑参对功名没了乐趣,内心无比平静: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他有陶渊明的悠然豁达,也有边塞风沙一样的骨气。

岑参在蜀只当了一年刺史,因为不与西川节度使崔旺同流合污,敛财伤民,被罢官。

770年冬,岑参在四川去世,享年五十五岁,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异乡人。

岑参的一生,在他自己看来,或许是失败的:实现不了的梦想,回不去的家,就连去世也没能遂了落叶归根的愿。

可千百年来,岁月更迭证明,他的一生是成功的!

我眼中的岑参: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此浪漫豁达,让人惊叹不已的岑参。是“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如此英雄豪气,让人热血沸腾的岑参。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如此思乡深挚,让人凄然不止的岑参。是“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如此豪放畅快,让人甘愿同醉的岑参。他两次出塞,写了70多首边塞诗,是盛唐诗人中写边塞诗最多的,也是成就最突出的。

可是纵观岑参一生,或许只有边塞才是真正属于他的地方。

唯一遗憾的是,他似乎没有过多少岁月静好的日子,一生飘零流离在外,一世都是异乡人,或许在边塞的某一个风卷残云黄沙如天的夜里,岑参也曾恍然入梦,思及故人: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的皇后是个怎样的人?她对李世民有哪些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皇后是国家母仪天下的象征,是天下女性的表率,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贤后,她们是帝王完美的伴侣,辅佐皇帝成就一代霸业,李世民的正室长孙皇后就是这样一位。文德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也是李世民做皇帝后的皇后,在历史上素有贤德之名。他不但帮助李世民成就了霸业,在帮助他治理国家上也很重要,李世民的很多重要政

  • 李渊和李世民娶了多少仇人的妻女 他们晚上睡的安稳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渊父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家父子后宫春色满园,李渊50岁之前只有五个儿子,当了皇帝后他精神抖擞,连生十七个儿子和十几个女儿;李世民不逞多让,一边打仗一边搜罗天下美色。有意思的是,爷俩都很“胆肥”,网罗了数量不菲的仇家妻女。夜晚深睡之时,枕边人满脑子都是亲

  • 名将贾逵是什么出身?曾辅佐曹魏三位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名将贾逵是什么出身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在三国之中,曹魏无疑是最强大的一方。在此基础上,曹魏不仅谋臣众多,在武将上也是人才济济。对于曹魏武将来说,既包含了张郃、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曹魏

  • 朱由榔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君王,为何留下的却是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由检简介,明英宗这么昏庸为何还叫英宗,涂节举报胡惟庸

    今天要介绍的是明朝灭亡时的一位君王,朱由榔,他出生在1623年在1662年去世了,他是当时明神宗的孙子,也是当时桂瑞王的儿子,他在他23岁时继承了皇位,他是的年号是永历,他就是后代子孙说的永历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当时他出生在顺天府,他在23岁的时候当上了王,

  • 贺知章的仕途之路为什么如此平坦顺利?他虽狂却狂的有尺度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贺知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贺知章,初唐诗人,与陈子昂大致同年而生,可两人的命运却是天壤之别,陈子昂壮志不酬,命丧冤狱,知章则耄耋致仕、百官相送,要说到善始善终,贺知章绝对称得上是个中翘楚。贺知章少以诗文知名,兼善书法,三十多岁状元及第,是浙江史上

  • 黄忠越老名气越大 年轻时期的黄忠为何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黄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简单来说,是因为舞台不够大。史书对黄忠的记载不叫少,那叫相当少,整篇列传总共就两三百字,拿来当高考文言文试题都嫌短。虽然《三国志》一向以简略著称,但少到这个份上,要么是传主太废,要么是真的是事迹太少,没材料可写,而黄忠能与关张等人同传

  • 从地痞流氓到诗词名家,韦应物的一生经历过哪些磨难?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韦应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韦应物,中唐诗人,在那个诗坛群星璀璨的时代,他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另类。韦应物善写景,其诗以“恬淡高远,云淡风轻”的隐逸之风著称,然而,可能很多人都无法想象,能写出这样温雅文辞的大诗人,早年间竟是一个不学无术,仗势欺人,横行

  • 朱元璋如此嗜杀残暴 朱元璋为何还能坐稳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明朝朱元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凡是说朱元璋残暴的,都是一些士大夫阶层,普通老百姓对朱元璋的口碑还是不错的。朱元璋治理国家的手段虽然是极端了一些,但是他毕竟是想要把国家治理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而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必须把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剥离出来,才能把利益给普通民

  • 袁绍想要击败曹操,赢下官渡之战,需要什么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袁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三国三大战役”中最早的一场,爆发于曹操、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可谓是决定北方局势重要战役。对于此战,诸葛亮曾在草庐之中为刘备分析道:“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袁绍

  • 王瑛作为名将戚继光的夫人,她有着怎样慓悍的性格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男权社会,男尊女卑,汉子妻妾成群,女人为了彰显贤能淑德,看待汉子的小妾们,不单不能妒忌,还要以姐妹相等。但是你可听说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身后的戚夫人王瑛?还慓悍到闹了一出“休夫”,自动以仳离保卫婚姻威严,这对“嫁汉嫁汉穿衣用饭”的古代女性来讲,几乎难以想象,这位戚夫人是何许人也?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