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有两位“常败将军”,你知道他们是谁呢?

三国有两位“常败将军”,你知道他们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90 更新时间:2023/12/10 2:41:26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将领。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在此基础上,进入到三国时期,大将军实际上不仅主管兵马作战事宜,也对朝廷事务具有极高的话语权。基于此,在魏蜀吴三国中,大将军都是位高权重的官职,可以和丞相相提并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将军即便不能做到屡战屡胜,也应该拥有比较骄人的战绩。比如在曹魏历史上,司马懿、曹真、曹休等大将军,都具有不错的战绩。再比如蜀汉历史上,大将军姜维也可以说是蜀汉后期的支撑。不过,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两位大将军,显然就比较特殊和另类。在三国时期,这两个人可以称之为“常败将军”,也即屡战屡败,最后却都成为各自国家的大将军,这无疑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情况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位“常败将军”分别是谁呢?

夏侯惇

一方面,就曹魏大将军夏侯惇来说。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对于夏侯惇来说,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征陶谦,留夏侯惇守濮阳。可是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曹操的家眷都在鄄城,夏侯惇率军队轻装前往救援,正好与吕布的军队相遇,双方交战。在这场战役中,吕布突袭获得夏侯惇军队的物资。吕布又派将领假装投降,趁机和夏侯惇的部下一起劫持夏侯惇,向他索要珍贵的物资,夏侯惇的士兵非常震惊惶恐。由此,对于夏侯惇来说,不仅在和吕布的交手中失利,甚至连自己都被对方俘获了。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对于一位将领来说,无疑是让人蒙羞的事情了。在回到曹操阵营后,夏侯惇与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反攻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败北而回,从此被人称为“盲夏侯”。虽然曹操最终击退了吕布,守住了兖州。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夏侯惇在和吕布的交战过程中,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如果因为夏侯惇的失败而失去兖州,那么曹操很可能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不过,因为是曹魏宗室,加上很早就开始跟随曹操了,所以后者自然也不会为难夏侯惇了。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派遣中郎将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进攻刘备。围绕着徐州之地,吕布和刘备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对于刘备来说,在被吕布击败后,选择向曹操寻求帮助。于是,夏侯惇受命援救刘备,但被高顺等人击败。沛城最终被攻破,刘备妻子再次被掳,刘备单身逃走。因此,对于夏侯惇来说,救援刘备的战役同样以失败收场。建安七年(202年),在官渡之战后,刘备投奔了荆州牧刘表,并继续和曹操展开较量。彼时,荆州牧刘表派刘备向北进攻叶县。

夏侯惇受命前去抵挡,驻军于博望的刘备火烧自营退却,夏侯惇不听李典所劝,与于禁追击刘备,留李典守后。最后,夏侯惇被刘备伏兵所败,幸而李典来救,刘备才撤退。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曹丕登基称帝后,于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赐夏侯惇谥号为忠侯,夏侯家也获得优厚待遇。在曹魏正式建立之后,夏侯惇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因为自己是曹魏宗室,加上资历摆在那里,这促使夏侯惇依然官至大将军,并且是曹魏历史上第一任大将军。

诸葛瑾

另一方面,就诸葛瑾来说,同样是一位常败将军。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东汉末年,诸葛瑾来到了东吴,而他的兄弟诸葛亮,则在日后跟随了刘备。自此之后,两兄弟分道扬镳,各为其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诸葛瑾跟从吕蒙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

对于诸葛瑾来说,因为获得了孙权的信任,得以参加了攻打荆州这样重要的战役。因为诸葛瑾其实和鲁肃一样,都不能说是一位纯粹的武将,更偏向于文臣和谋士。当然,在三国时期,文臣和武将之间,也并非是泾渭分明的。比如曹操麾下的程昱,可以说是文武兼备的。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受封吴王,封诸葛瑾左将军、假节,封宛陵侯。同年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于江陵,诸葛瑾派兵救援,渡江时被夏侯尚火烧船只,水陆同时进攻所击退。虽然孙权最终击败了曹丕的三路大军,不过,诸葛瑾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只能用失败来形容了。

最后,黄武五年(226年),孙权得知曹丕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西南)。孙权一路为魏军所败,遂撤兵而走。而诸葛瑾则被司马懿击败。对于司马懿来说,不仅击败了诸葛瑾,还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因此,在笔者看来,诸葛瑾的表现,实在不能说是一位称职的将领。不过,这一年的十二月,诸葛瑾却被孙权升任骠骑将军。一定程度上,诸葛瑾可以视为孙权的心腹,所以,尽管能力一般,但是他依然获得了孙权的重用。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对于诸葛瑾来说,和夏侯惇一样,不仅官至大将军,而且是各自国家的第一任大将军。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东吴,大将军之上还有“上大将军”这一官职,比如大家熟悉的陆逊,就曾被孙权封为上大将军。赤乌四年(241年),诸葛瑾去世,享年68岁。总的来说,作为孙权的心腹,诸葛瑾被推上了大将军这一官职,而这,无疑是名不副实的,也即诸葛瑾难以让东吴将士心服口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诸葛瑾在巩固蜀吴联盟等方面,还是具有一定贡献的,这是他能够被孙权重用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朝灭亡后,刘邦是如何阻止那些秦国余孽复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灭亡后,“老秦人”为何无人复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

  • 正史上的程咬金真的是一个无知莽汉吗?别小看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说到程咬金,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力大无穷、挥舞八十多斤的大斧,但在三招过后就黔驴技穷的莽汉形象。但这只是演义中的艺术包装,正史中他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看看程咬金最后一次带兵打仗的表现。公元656年,程咬金带兵攻打西突厥,但最终因为贻误战机、屠城杀降等罪名,被

  • 寥寥数语就能劝服关羽的大臣,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19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在此基础上,汉中王刘备派益州前部司马、犍为人费诗去关羽驻地授予关羽官印,关羽闻知黄忠地位和自己一样,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

  • 清朝将领兆惠一生有何战绩?一次性收复六分之一国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将领兆惠一生有何战绩?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1755年,清高宗乾隆登基20周年,乾隆想一展内心的抱负,决定出兵伊犁,一举荡平准噶尔。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勒藏多尔济畏惧清朝军队,在稍作抵抗之后,投降清朝。正在乾隆大喜过望时,准噶尔的另一位首领阿睦尔撒纳叛变,驻扎在伊犁的

  • 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杜袭有多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曹操手下可谓人才济济。就武将来说,既有于禁、徐晃、张郃、张辽、乐进这五子良将,以及夏侯渊、夏侯惇、曹真、曹仁、曹休等曹魏宗室武将。就文臣谋士来说,则有司马懿、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陈群等人。其中,在曹操的谋士之中,杜袭明明劳苦功高,却没有相对应的名气,也即经常被人们所忽略。杜袭(生

  • 关羽收留周仓,又为何拒绝廖化?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为何关羽收留周仓,却拒绝廖化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关羽为了曹操,斩杀颜良和文丑后,报答了曹操的活命之恩。他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千里寻兄。途中,关羽先后斩杀六员不开眼的守将,还遇上了廖化和周仓两位义士。这两位壮士,对关羽非常钦佩,都愿意跟随关羽,鞍前马后,愿效犬马

  •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为何经历了四次迁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 西汉初期的三大功臣,只有韩信结局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另外还有汉初三大名将之说。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

  • 袁术放任“小霸王”孙策是为了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袁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演义》记载,孙策为了夺取吴地,使自己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便把自己父亲孙坚获得的“传国玉玺”敬献给了袁术,从中借得了一些兵马,回到吴地,顺便脱离了袁术的控制。这只是《三国演义》里面所记载的内容,陈寿的《三国志》里面并没有提及此

  • 东吴被忽略的名将:揭秘步骘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于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人物来说,往往是蜀汉的人气最高,也即具有更高的知名度。与此相对应的是,曹魏和东吴的整体实力虽然不输蜀汉,但是,很多将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步骘来说,就是东吴被忽略的一位名将。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