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末三国头号阴谋家:何进最后下场如何?

汉末三国头号阴谋家:何进最后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915 更新时间:2024/1/20 5:36:48

作为互不相容的两大势力,外戚与宦官间的争斗贯穿东汉帝国的始终,并在汉少帝时期达到巅峰,其最终的结果是宦官、外戚两败俱伤,朝廷则被军阀董卓控制,汉末三国大乱世就此开。而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罪魁”,明着是大将军何进,而实际“策划者”却是头号阴谋家袁绍。那么,袁绍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导致这种局面的发生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何进本是屠夫出身,因为妹妹何氏被征选入宫并受到灵帝宠幸的缘故,一步步飞黄腾达,最终坐上了大将军的职位。不过灵帝对何进并不放心,为了制约他的权势,便任命心腹大太监蹇硕组建西园军,并设置八校尉来网罗天下精英(袁绍、曹操都是其中的成员),以此来跟何进相抗衡,必要之时还可以铲除何进。

何进跟宦官势若水火,很想除掉后者

可袁绍虽然归属于蹇硕,但跟何进却是眉来眼去,尤其是灵帝驾崩、少帝即位后,更是通过门客游说何进,并献上诛杀宦官的计策。袁绍出身于权倾天下的汝南袁氏家族,加之才能、名声俱佳,所以何进便将他“挖”了过来,提拔其做司隶校尉,共谋诛杀宦官之事。

本来,何进意图铲除的目标仅限于蹇硕等少数人,但是袁绍提供的建议却是尽数诛杀宦官,让士人辅佐何进执政(“遂与绍定筹策,而以其计白太后。太后不听...进难违太后意,且欲诛其放纵者。绍以为中官亲近至尊,出入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见《后汉书·卷六十九·窦何列传》)。

袁绍建议何进尽杀宦官

这项建议看上去貌似合理,但实际上却是一条无比阴毒,势必将何进置于死地的计策。且不说宦官数量庞大、成员良莠不齐,如果不分区别的一概诛杀,难免会有滥杀无辜之嫌。更要命的是宦官与外朝势力多有勾结,手中也掌握着大量的兵力,如果硬碰硬酿成流血冲突,造成的混乱局势恐非轻易能解决。

所以对待宦官集团最好的方式,是诛杀其中罪大恶极的祸首,而放过其他人,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帝国的长治久安。以袁绍的能力和见识,他必定也考虑到上述方方面面,然而却依旧提出尽杀宦官的建议。那么只能说明一点,他是想借助宦官与何进互相搏命的机会,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待两股势力两败俱伤后,来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何太后反对尽杀宦官,让袁绍的计划受挫

等到何进诛杀蹇硕后,便想按照袁绍的建议,将其余的宦官也一网打尽,没想到却遭到妹妹何太后的强烈反对(原因是宦官有恩于何家)。正当何进一筹莫展之际,袁绍适时地又献上一计,建议他召集四方诸侯及大批豪杰,让他们率军入洛,借武力威胁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引文同上)。

此项建议跟尽杀宦官一样,都属于无比歹毒的计谋,两者绑在一起实施,必定会让何进死无葬身之地。可笑的是,颟顸愚蠢的何进非但没有猜透袁绍的用心,反而认定是良策妙计,准备依计而行。结果还没等到诸侯进京勤王,何进便把性命搭了进去。中平六年(189年),大宦官张让等人假称太后懿旨,诓骗何进入宫奏事,在历数他各种忘恩负义的行为后,在嘉德殿前将其斩杀。

何进死后,袁绍兄弟尽杀宦官

虽然何进没有完成任务,但是他的死却让袁绍极为兴奋,因为他正可以借此事尽杀宦官,然后利用自己和弟弟袁术手中掌握的精兵,迅速控制京师,成为帝国新的执政者。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袁氏兄弟虽然杀尽宦官,但却没能享受到胜利的果实。原来就在袁氏兄弟与宦官混战之际,凉州大军阀董卓趁机进京夺权,并凭借蛮力压服、吞并城内外的其他部队,成功地摘取了本应属于袁绍的“果实”。

袁绍机关算尽,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心中要多郁闷有多郁闷。因为不肯归顺董卓,不久袁绍便向东逃往至冀州。董卓逼走袁绍后,又强行废杀少帝刘辩、何太后,并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由此成为帝国新主宰。

董卓上台后倒行逆施,开启超级乱世

董卓上台后各种倒行逆施,激起天下诸侯群起讨伐,由此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汉末三国大混乱期,时间一直持续到西晋灭吴,长达近百年时间。探究天下大乱的原由,何进当年的愚蠢该负主要责任,但鼓动他走上愚蠢之路的袁绍,更是难以复加的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贺短暂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的诗词有着怎样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李贺,字长吉,生于乱世之后的中唐,盛世大唐已趋凋零,国运衰微,诗坛却百花齐放,流派纷呈,“长吉诗”就是一颗闪耀的明珠。李贺诗中多有“鬼神”,后人称李贺为“诗鬼”,他的诗也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其成就甚至可与李杜齐名,有人评价说

  • 后世说到明朝的皇帝,为何肯定不能错过明神宗朱翊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明朝的皇帝,那么肯定是不会错过朱翊钧的,他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被称之为神宗的他,还是非常厉害的。他的经历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他非常爱自己的妃子。但是据了解,他和朱元璋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那么他么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翊钧除了明神宗

  • 温庭筠:才华横溢却苦难加身,屡试不第一生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温庭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温庭筠,晚唐诗人,善填词写诗,由精通音律,技能加成与王维有五六分分相似,温庭筠一生填词无数,诗作纷呈,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如果说李商隐是晚唐一只多情的蝴蝶,那温庭筠就是一只傲世的飞鹰。温庭筠天性不羁,放荡自由,恃

  • 关羽被杀和马超有关吗 刘备为何只杀刘封不杀马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备和关羽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关羽的去世,对刘备集团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在此之前,刘备势力如日中天,似乎真有问鼎中原的机会。而自关羽战死后,刘备势力接连遭到打击,最终只能被限死在益州一带,彻底失去了匡扶汉室的机会。关羽被杀,刘备急于追究责任,而最终这个

  • 探索孟郊悲惨的一生,他将悲伤苦难都倾注的诗歌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孟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孟郊,唐代诗人,时人称他为孟东野,生逢盛世,却没能欣赏到盛世之下的最后一抹余晖,他的一生,无疑是命运极其多舛极其坎坷的一生。幼年失怙百事谙,晚岁穷愁形影单。留得清寒苦吟句,游子天涯竟何堪? 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惨

  • 刘备死后蜀汉叛乱纷起 诸葛亮为什么等了两年才平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平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引言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混乱而又精彩的一段时期,从东汉末年再到天下三分,历经了数之不尽

  • 辛弃疾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经历了哪些不甘与愤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辛弃疾,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辛弃疾,字幼安,光看名字,倒有几分李易安的味道,李清照穷其一生寻找安宁之所,可终生难安;老辛幼年多病,名唤弃疾,以期一世安康。老辛终究是不得志,武家出生,最终却以文为业,说他壮志未酬也好,身不称职也罢,可他一生热血不减,

  • 女性大多被记载在列女传里,而正史将相列传却有哪位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女性名人大多被记载在列女传里,不过正史将相列传当中却有一位女性,而且她还是史上唯一存在的封侯女将。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叫做秦良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世袭石砫土司。秦良玉文武双全,她文采斐然,同时又擅长骑射,胆

  • 刘备临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为什么会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备和赵云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引言世界之大,精彩纷呈,人们总是会在成长中迷失自己。尤其是对于上位者而言,在拥有了权利之后,是否还可以一如既往的纯正?正如宋代朱熹在《四书或问》中说的:“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何能

  • 南明首辅马士英有何最大污点?相信阮大铖并且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士英、阮大铖都是明末人,这两人在明末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士英官至内阁首辅,位极人臣,而阮大铖最高的官位也做到兵部尚书。马士英和阮大铖两人之所以成为好友,主要是因为当年他们一起参加会试,不久之后,二人双双考取功名。不过阮大铖后来和阉党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所以在崇祯朝被罢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