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就事实而论,明英宗在什么事件上很有仁君的风范?

就事实而论,明英宗在什么事件上很有仁君的风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04 更新时间:2023/12/16 7:54:23

世人每当提到明英宗朱祁镇,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便是“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前者差点让明朝提前200年灭亡,后者则害死了千古忠烈于谦。正因如此,很多人诟病明英宗,把他视作昏君庸主。其实,就事实而论,明英宗在位时却并非没有善举,至少在废除人殉和释放朱文圭两件事上,很有仁君的风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所谓“人殉”,便是用活人殉葬,是古代一项极为残忍野蛮的制度,就中国来讲,它的“鼎盛期”无疑是商周时期。当时,人殉现象不仅很流行,而且按照地位的不同,陪葬者的数量也多寡不一。据墨子所言“天子、诸侯杀殉,多者数百,少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少者数人”(见《墨子·节葬》)。

由于用活人殉葬太过野蛮、残忍,所以从春秋中晚期开始,社会上开始流行以木俑、陶俑来代替用活人殉葬的现象。但即使如此,一生以“仁”为最高追求的孔子都对其大加挞伐,怒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见《孟子·梁惠王上》)。可见对于殉葬这种现象,社会有识之士非常反感、痛恨。

秦汉以后,人殉现象式微,间或有人热衷此事,但大体上已被社会摒弃。但在辽金时期,人殉又开始“死灰复燃”,并在元朝、明初大行其道,而朱元璋便是这种陋习的热烈拥护者。据《明朝小史》记载,朱元璋死后,为他伺寝的46名妃嫔全部殉葬于孝陵,人数之多令人侧目。

朱元璋首开恶例,子孙们竟然沿袭不改,历成祖、仁宗、宣宗三朝,都有大量的妃嫔被杀死后殉葬。其中,成祖的长陵有从殉妃嫔30余人,仁宗的献陵有7名妃嫔陪葬,宣宗的景陵则由10名宫人殉节从葬,这些都载于煌煌正史当中,每每令人不忍卒读。

由于人殉现象过于野蛮、残忍,跟文明社会背道而驰,所以等到明英宗驾崩前,便本着“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原则,下诏禁绝人殉现象(“天顺八年春正月乙卯,帝不豫。己未,皇太子摄事于文华殿。己巳,大渐,遗诏罢宫妃殉葬。庚午,崩,年三十有八。”见《明史·卷十二》)。至此,在明朝的皇室中,这项残忍的制度才被真正地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清朝初年又恢复)。

至于释放朱文圭,也极能体现明英宗的仁德宽厚。朱文圭是建文帝的次子,恭愍太子朱文奎的弟弟。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篡位上台后,一边派人搜索朱允炆、朱文奎的下落,一边将年仅2岁的朱文圭圈禁在凤阳,禁止他跟外界交往。仁宗、宣宗、景帝在位时,都没有下诏释放朱文圭,英宗在位前期亦是如此。

以朱文圭特殊的身份,他本应被圈禁至死方休,然而在他临死前,却又意外地品尝到自由的味道,而这一切全是拜明英宗朱祁镇所赐。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辟成功、结束长达7年的圈禁生活后,因为对同样被幽禁的朱文圭动了恻隐之心,经征询大学士李贤的建议后,下令将其释放。此时,距离朱文圭被囚已经过去55年时间。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朱文圭一直生活在四面全都是墙壁、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由于绝少有人跟他话,教授他知识,导致其心智极不成熟,跟幼儿无异。据说朱文圭获释时,这个年近花甲的老翁,甚至连六畜都分辨不清,活脱一个痴呆儿。但不管怎样,朱文圭能在有生之年重获自由,也算是一大奇迹。

惠帝少子文圭。年二岁,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英宗复辟,怜庶人无罪久系,欲释之,左右或以为不可。帝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大学士李贤赞曰:“此、舜之心也。”遂请于太后,命内臣牛玉往出之。见《明史·卷一百十五》。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驾崩,享年37岁,死后葬于裕陵。回顾明英宗的一生,前后两次在位、共计22年时间,虽然因为“土木堡之变”差点导致明朝灭国,并因此留下“无能之君”的称号,但他在临终前却能做出解除对朱文圭囚禁、废除人殉两项重大决定,也算是极其难得的善举。正因如此,他完全有资格获得“仁君”的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樊於期为什么两次背叛秦王?他的身世与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樊於期,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很多人都知道荆轲刺秦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的最大的主角是荆轲,其次是燕太子丹,但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自杀献上首级的樊於期。在《大秦赋》中,也出现了樊於期,但他一直是以秦国臣子的身份出现的,武力高,负责王宫的守卫工作,

  • 明宣宗朱瞻基开创了仁宣之治,他狠起来到底是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和朱棣以后,朱瞻基算是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后人对于他的评价也是很高。朱瞻基虽然在位时间不算很长,但开创了仁宣之治,使得明朝国力和百姓生活蒸蒸日上。朱瞻基在用人方面比较的谨慎,对于贪官污吏基本是零容忍度。而朱瞻基也有狠心的一面,凸显出他性格上并非像他父亲那样仁爱。明宣宗朱瞻基狠起来到底是有多狠呢

  • 与吕布齐名的大将潘凤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东潘凤、西吕布”这个说法对于三国迷们应该不陌生吧,吕布我们都知道,要是单挑,估计很难有人是他的对手,能和他齐名的人,武力值肯定高得恐怖。然而在《三国演义》中,这个潘凤的死却成了一个笑话,不过为了给关羽的威名做铺垫,潘凤的死也成了必然。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潘凤是韩馥的上将,在古

  • 杜牧究竟是个风流贵公子,还是荒凉半生的伤心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杜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杜牧,家中排行十三,身世显赫,文才出众,一生之中,有长达十年的时间流连于秦楼楚馆,放纵于烟花陌巷,把一身的家国情怀寄托在歌姬舞姬的身上,世人称他为“风流贵公子”。杜牧一生写过很多诗,辉煌、落魄、失意、风流、痛苦......

  • 王维的一生经历过哪些大起大悲?他的心境有着怎样的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王维,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王维,盛唐才子,和李白同年而生,诗书画音四绝,少年极负盛名,出名之时,太白还在四处海投简历,杜甫也还是个野孩子,王维这一生大起大落,沉沉浮浮,暮年修禅悟理万念皆空,人生在世一甲子,终成一代“诗佛”。曾有人说:人生有四大喜:

  • 三国不出名的四位绝世美女,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有着诸多美女,有些名气比较大,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闭月”貂蝉,再比如江东著名的大乔和小乔,还有曹丕从袁熙处娶来的甄宓等等。但除了这些十分有名气的知名美女外,三国还有许多隐藏的美女,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郭女王郭女王临近30岁才嫁给曹丕,却成功从著名的美女甄宓处夺得

  • 曹操手下的两兄弟:弟弟战死,哥哥官至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集团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在曹操集团内部,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不仅有五子良将,还有曹魏八虎骑,曹操手下的谋士更是数不胜数。而曹操在任用大将的时候,虽然会把打硬仗的机会给那些有能力的将领,但是军队里面的高级职位却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两个家族。这两个家族就是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曹氏家族都是曹操

  • 孟浩然的一生,崇尚孟浩然式自由,又渴望遂父愿入朝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孟浩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孟浩然,山水诗人,李白的偶像。生在盛唐,虽有志用世,“风流天下闻”的浩然却终身未能入仕。纵观浩然一生,感性与理性相互掺杂,理想与现实反复羁绊,一边崇尚陶渊明式的自由,一边又渴望遂父愿入朝为官。然而,一生求官不得,一生布衣

  • 探索白居易的一生,虽生逢乱世但有个好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白居易,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白居易,晚唐诗人,六十年的创作生涯,留下诗词近三千首,唐宣宗曾亲自写诗悼念白居易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由此可见他这一生混的很是不错。公元772年,诗佛王维离世十一年,诗仙李白离世十年,诗

  • 刘禹锡与白居易的性格有什么不同?探索他斗争反击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禹锡,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刘禹锡,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同年而生,生在那个辉煌不复存在的晚唐,前半生极尽风光年纪轻轻便位极人臣,而后半生却命途多舛巴山楚水一片凄凉,巨大的反差没有催生出一个悲天悯人的诗人,反而使他蜕变成一个达天知命笑看人生的“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