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薄姬的一生是怎样的?她成为太后之后,是否干预朝政?

薄姬的一生是怎样的?她成为太后之后,是否干预朝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24 更新时间:2024/1/20 23:38:51

对薄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姬妾。薄姬的父亲是吴人,秦时与故魏王宗女魏媪通,生薄姬。在魏豹被立为魏王后,魏媪将其女送入于魏王宫,成为魏王豹的姬妾。在豹下魏二十馀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当时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相术大师,叫许负,她曾给薄姬相面,认为薄姬当生天子。魏豹听到后,心里很高兴。于是,背汉而中立,与楚连和。

后来,刘邦遣韩信、曹参、灌婴等击虏豹於河东,传诣荥阳,而薄姬输织室。在后来的荥阳守卫战中,周苛、枞公以“反国之王,难与守城”为由杀魏豹。(《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魏豹背汉联楚是在汉三年,而《汉书·高帝纪》记载韩信等击虏魏豹是在汉二年九月,周苛杀魏豹是在汉三年五月。以薄姬入织室后岁余不得幸,而文帝生于汉四年中推算,《汉书》记载可能更准确。)

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但他并没有立即召幸薄姬。刘邦召幸薄姬,因于一件很偶然的事。薄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相约曰:“先贵无相忘”。当时管夫人、赵子儿先已幸于汉王。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以初时之约相与笑薄姬。汉王听到,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临幸时,薄姬对刘邦说了她的梦兆:“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刘邦听后说:“此贵征也,吾为汝遂成之。”就这一幸,薄姬受孕,并于汉四年中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在薄姬生了文帝之后,就很少再见刘邦,通常的说法是因为薄姬不受宠爱。这是她的悲哀,但同时又是她的幸运。汉高祖刘邦死,他宠幸的姬妾,如戚夫人之属,都被吕后幽之不得出宫,进而受到残害。只有薄姬因为不得宠幸,而能跟着她的儿子生活在代地,成为代王太后。(《史记·外戚世家》: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後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

史书上对刘恒被封为代王之前的记载非常之少,但在民间,在陕西省礼泉县一带,却流传着许多关于薄姬和幼年刘恒生活的传说,或可补史书之略。

在咸阳市礼泉县烽火镇刘家村附近,有红觉院遗址,相传为了逃避吕后的残害,薄姬隐居于此,刘恒就是出生在红觉院后面的一座土丘。汉文帝继位之后,忆及幼年在此居住的时光,下令在红觉院附近兴建一座高大的木塔,以便在长安遥望红觉院的方向,该塔名曰“望母塔”,即现在香积寺塔的前身。此后,随着朝代更迭,战祸相连,塔几经毁建。唐末时,为纪念薄太后和汉文帝,当地村民在原址上再次重建仿木结构砖塔,保留至今,称“薄太后塔”。1981年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名称即为“薄太后遗址”。

相传薄太后在香积寺塔附近生活期间,白天她在田间教村民务棉,夜晚在室内教村妇、姑娘们纺织、刺绣等,和村民如同家人。后来薄太后在代地患病,村民们争先恐后采药送来,煎药、熬药,感动了年幼的刘恒,他三年目不交睫,睡不解衣,亲自尝药热冷,这就是二十四孝中“文帝尝汤”的故事。(《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

薄太后居住在行宫“红觉院”时,不以皇亲贵族身份自居,乐善好施,承饥救危,与村民们的关系十分融洽。她把行宫周围的村民,认作“娘家亲戚”,当地人也称呼她为姑婆”。为了纪念乡邻的恩德,文帝把原村名更名为“薄太后村”,并将其视为舅家,御赐一副銮驾给薄太后村。现如今在香积寺塔所在的刘家村仍传承着一个习俗——姑婆纪念活动。是每年薄太后的诞辰,即农历三月十八日,当地人总要抬着“銮驾”,举办大型的纪念游行活动。

西汉初年,在比较开放自由的社会大环境和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下,太后大多喜欢干政,比如吕后、窦太后等,薄太后也不例外。

文帝前元元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后。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大臣请示的是皇帝,说话的却是薄太后。

汉文帝前元三年,太子刘和梁王刘揖一同坐车入朝,在皇宫的大门(司马门)还不下车。公车令张释之将他们拦下,并立刻以“大不敬”之罪弹劾他们。张释之是按律执法,所以文帝知道后,脱帽致歉,说自己没教育好儿子。而薄太后马上派使者拿着皇帝的诏令赦免了太子和梁王。

汉文帝前元四年,有人告发周勃谋反,汉文帝下令将周勃抓了起来,交给廷尉处理。周勃求教狱吏,并通过重金贿赂薄昭,向薄太后求情。在文帝朝见时薄太后时,薄太后顺手抓起头巾向文帝扔去,说:“原来诛杀诸吕的时候,周勃身上带着皇帝的印玺,手里握着重兵,他不在那个时候造反,反而回到一个小小的县里要谋反么?”文帝只好向母亲谢罪并立即释放了周勃。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冬天,匈奴谋划入侵劫掠,文帝想亲自率兵征讨,群臣极力劝阻,文帝一概不听。薄太后亲自出面,坚决阻止,文帝这才作罢。

以上这些事情,如果放到后世,这都可以看作是干预朝政。但薄太后所涉及的这些事都是一些“家事”(救周勃是因为周勃的儿子周胜之娶了汉文帝的女儿,阻止文帝亲征,也只是不愿儿子涉险),从人情方面考虑,还是可以给予理解的。

公元前157年,文帝先于薄太后离开人世。临终时,他对于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深为抱憾,反复嘱咐妻子窦皇后和儿女们一定要对薄太后尽孝,并要求将自己的陵墓照“顶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两年后,即孝景帝前二年,薄太皇太后去世,窦太后谨遵丈夫的心愿,将其落葬在文帝霸陵南边的南陵,仿佛刘恒背着母亲的样子。又因南陵西隔渭水遥望汉高祖长陵,故史书有“东望吾子,西望吾夫”的说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处死吕布时,曹操会听刘备的建议是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处死吕布时,为何会听刘备的建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98年,吕布见在小沛的刘备实力愈发壮大,为了避免刘备对他造成威胁,吕布派出高顺与张辽进攻刘备。当时曹操为了不让刘备战败,他派出夏侯惇对小沛进行救援。只可惜夏侯惇也被高顺击败,沛城最终也

  • 李旦被称作唐睿宗,为何说他的帝王之路并不是很畅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儿子,武则天的第四个孩子,唐中宗李显的同母弟,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也是唐朝第六位皇帝。然而,他的帝王之路并不是那么畅通,甚至,可以说是几经波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跟他“三让”的经历有关。在说道李旦“三让”

  • 大夫是春秋时期的高级官职,百里奚为何被称为五羖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羖的意思是公羊,大夫是春秋时期高级官职的一种,五羖大夫是指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被当时的人戏称为五羖大夫,是有原因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百里奚本是小国——虞国的大夫,秦穆公五年,晋国灭掉了虞国,俘虏了虞国的国君和他的大夫百里奚,并将他们作为随嫁

  • 曹操的莫逆之交:蔡邕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蔡邕,字伯喈。看过《琵琶记》的人对蔡伯喈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戏中他是一个不得已抛弃妻子父母、性格懦弱的读书人。其实在《琵琶记》中蔡伯喈的形象已有非常大的转变,《后汉书·蔡邕传》中的蔡伯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形象,到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中蔡伯喈变成了富贵易妻,甚至骑马践踏贞女的忘恩负义之人,直至《琵琶

  • 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为何不被汉文帝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悲叹贾谊命运的一首诗,在李商隐看来,贾谊的不被重用责任主要在汉文帝,是汉文帝认人不明,浪费了贾谊的一腔才情和报国之志。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或者说,这应该只代表了文人的观点,但不代表政治家的观点。政治家的观

  • 灌婴与周勃有哪些相似之处?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灌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习惯上把生活年代相同、人生经历近似、功业成就比肩的人物并称,比如李杜,又如绛灌,绛指绛侯周勃,灌指颍阴侯灌婴。灌婴和周勃,真的有太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身贫苦,周勃以编织为业,灌婴以贩缯为业;在刘邦称沛公之后,他们先后以中涓身份跟随

  • 他是北魏的忠良贤臣:郦道元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郦范为青州刺史。终其一生,四处游历,命途多舛,仕途坎坷。一部水经注,留存千百年,为官忠正直,命终丧黄泉。这位在地理、文学上带给后世巨大影响的北魏忠良贤臣,四句二十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

  • 周勃:迎立汉文帝的关键人物,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周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代有一位诗人,名叫徐钧,他写过一首诗,表达了对西汉重臣周勃平生遭际的慨叹:功成无罪付廷平,借援东朝始得生。若使当时逢吕后,诛夷又是一韩彭。立下汗马功劳的周勃无罪入狱,靠国舅薄昭和薄太后之力才得生还;这还是幸运的,如果在吕后当政之时,

  • 霍去病的死司马迁都没有详细记载 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去病死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人说他是因为染上了瘟疫而死,还有人说他是功成身退,不过这两个理由往深了研究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关于染瘟疫的说法,要知道如果一个人染上了瘟疫是必死无疑的,这种病症在当时来说可是不治之症,如果他真的不幸染上了瘟疫,那必然是没得救

  • 卫青生前对汉朝有功 死后汉武帝为何要对他家族进行大清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卫青大家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卫青的人生经历可以给人很多启发,明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最终靠的仍然是才华,理解“伴君如伴虎”最终难逃厄运的悲凉。自刘邦建立汉朝后,一直都面临匈奴的侵扰,汉武帝登基后就立志反击匈奴。此时的汉朝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已经积累下不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