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鲍昱:东汉的一位清官,为何鲜为人知?

鲍昱:东汉的一位清官,为何鲜为人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44 更新时间:2024/1/17 17:19:13

提到东汉,大家可能会想到“东汉末年分三国”,想起汉献帝、曹操刘备等人。但有东汉时期一个人,在民间很有名,但历史上的记载却很少,他就是清官鲍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鲍昱,字文泉,约当王莽更始二年(10年)生,卒于汉章帝刘炟建初六年(81年),上党屯留(今山西长治市屯留县)人。东汉司隶校尉鲍永之子。饱昱历仕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三朝,位至司徒、太尉,是东汉初年比较著名的奉法守正,注意实绩的官员。

鲍氏家传齐国欧阳《尚书》,青少年时的鲍昱就很精通经学,在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以教授为业。光武帝建武初年,他的家乡还不平静,上党太守戴涉听说他是鲍永的儿子,又很有智谋,便亲自登门拜访,任他为高郡县(今晋城市)县长。鲍昱到任后,平定了那里的局势,开通了上党通高都的道路,因此而有了名声。后来,被调任沘阳县(今河南泌阳县)县长。沘批阳县任上,鲍昱爱护百姓,亦有仁爱之声。沘阳人赵坚固杀人而被监禁,其家尚有70岁老母和新娶之妇。他的老母求见鲍昱,诉说苦情,要求为赵家留一根苗,鲍昱同情这家人的处境,但又不能越法纵放赵坚,便让赵坚的妻子来到狱中,与赵坚宿居而怀上身孕。正因为这样,他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沘阳地属荆州,鲍昱的政绩受到荆州刺史的重视,上奏朝廷。于是,在光武帝中元元年(56年)升迁至司隶校尉。汉明帝初年,又出任汝南太守,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代王敏为司徒,至汉章帝建初四年又为太尉。

鲍昱一生从地方到中央,不断升迁,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老百姓的利益。他在地方上,能够为百姓兴利除弊,创造条件,恢复发展生产。他在任汝南太守时,那里曾因西汉末年战争的影响,水利失修,多所废弃,至东汉初,陂地仍然“岁岁决坏,年费常三千余万。”经他上奏朝廷,拨款整治陂塘,“作方梁石洫”,即用石砌筑渠道,再筑以水门,成永久性水利工程,使那里“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同时,他还善理狱讼,能够依照法律,公平合理地处理一些繁难大案。东汉初年,由于战争刚刚平定,法治尚不健全,所以不少案件的处理,往往随心所欲。光武帝刘秀也曾说过,当时的情况是“大狱一起,冤者过半”。面对这样的现实,鲍昱十分注意谨慎地处理地方和中央的荆狱。他在汝南时,因楚王刘英谋反,仅涉及在汝南的人就有千数,都被杀头或监禁。后来,他在朝中为司徒,主管刑狱。建初元年(76年),适逢太旱,章帝问他如何消灾,他便乘机进言,说这是冤狱不平所致,要求“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章帝同意了他的建议,释放了无故被囚禁的人。在他担任司徒期间,为下准确衡量刑狱,平息诉讼,还制定了《辞讼》7卷、《决事都目》8卷,与当时的法令一起颁行。

鲍昱谨守职责,从不越权谋私,欺下惘上。他在做司隶校尉时,光武帝刘秀曾诏他在招降胡人的露布上加封自己的印章,签注姓名。可按照当时的规定,类似这样的露布是由司徒签署盖印的,光武帝让鲍昱签署的目的,只是要让人知道他自己善于对待忠臣,使前司隶的儿子又做了这个官职。但鲍昱认为这是违反常规的怪事,很不情愿接受。所以,范哗说他在职“奉法守正,有父风”。

总之,鲍昱一生治理地方,有仁爱之政,位在朝廷,又能奉法守正,使讼狱息平。这不仅在当时为东汉政权的巩固有着现实意义,而且,对后来的人们也有借鉴意义。

一生为国为民,确实是一位好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法正对蜀汉有多重要?为什么连曹操都觉得招揽不到他是个天大的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个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时代,在《三国演义》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然而二者皆得的刘备最后也并没兴复汉室,统一天下。于是后世有人归纳出来另一句话,“子初孝直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孝直指的就是法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孝直是何许人,

  •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没有动过黄袍加身的想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864年6月1日,王洪天贵福继位。随后曾国藩攻破南京镇压太平天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大凡外族势力入主中原,汉人皆愤恨不平,此正汉人中兴之时,因此不仅湘军部下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等人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甚至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李秀成等人也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

  • 刘备不重用马超的用意是什么?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少年成名,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马超的先祖马腾来说,跟随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并且,在东汉王朝建立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对此,在笔者

  • 赵匡胤兵变称帝如此轻松 期间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兵变称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自封为皇帝,建立北宋,赵匡胤为什么能轻易夺取江山?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后周世宗柴荣可以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生争战四方,致力于统一天下,基本扫平当时的劲敌,为后来宋朝统一中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柴荣是五代时期难得的

  • “曹魏开国三公”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尽60年,出现了许多英雄猛将、名人奇事,华歆、钟繇、王朗为什么被称为“曹魏开国三公”?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登基为帝,三国之一的曹魏从此正式建立了。曹丕登基后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贾诩为太尉。但因为贾诩当时年老多病,所以钟繇很快就取代贾

  • 历史上张叔夜的儿子是什么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荡寇志》中张叔夜之子张伯奋、张仲雄不仅生擒卢俊义还害死了鲁智深,可是出尽了风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荡寇志》虽是胡编乱造,但是张伯奋、张仲雄确有其人,而且也真是张叔夜的儿子,只可惜是不肖之子:跟着父亲张叔夜荡平梁山三十六盗(这就是他们生擒卢俊义、累死鲁智深的

  • 宋高宗赵构和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分为南宋北宋,从960年—1279年,一共历经18位皇帝,那么宋高宗赵构和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宋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宋太宗赵匡义(976年—997年)宋真宗赵恒(997年—1022年)宋仁宗赵祯(1022年—1063年)宋英宗赵

  • 袁崇焕要杀毛文龙的原因是什么?该对他下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毛文龙与袁崇焕都是明末时期的抗清名将,他们之间也有说不清的某种联系。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有人说正如“莫须有”的冤有头,债有主,袁崇焕所背负的骂名正来自毛文龙。只是,毛文龙并非秦桧。要让同样颇受争议的毛文龙来替袁崇焕背锅,这事还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一、毛文龙与毛家军毛文龙,明末驻守辽东的重要军事将领

  • 胡亥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杀了 胡亥为什么没有杀子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胡亥为什么没有杀子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胡亥登基后亲自下手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子婴为什么能逃脱一劫?胡亥为什么没有杀他?秦始皇病逝沙丘之后,中车府令赵高说服胡亥和李斯,密谋篡改始皇帝遗诏。以秦始皇的名义,下令长公子扶苏和蒙恬自杀,得到二人自杀的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

  • 如果说胡亥杀兄弟是为了皇权 那么胡亥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胡亥杀兄弟姐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知道胡亥为巩固皇位杀了自己的22个兄弟,如果杀兄弟是为了皇权,那么杀生下的姐妹又是什么意思?关于秦朝的事情,可以说遗憾还是蛮多的。从赵高李斯篡改遗诏骗扶苏自杀开始,秦朝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儿。其实小编很想知道,始皇帝在地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