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自立为帝的王莽,最后是什么结局?

自立为帝的王莽,最后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45 更新时间:2023/12/26 17:49:11

封建中国的文人难以成就帝业,或因政治道德理想过于超前;或因处于社会中级而缺乏号召力和决断力;或因勇气不足以实践。总之,书生总是帝王的附属,这两个词似乎永远找不到交点。

古时候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当然,亦有隐逸的高人不愿陷于流俗,乐得吟哦诗歌,钓鱼野炊,感受梅妻鹤子的快乐。历史发展到西汉末年时,经验式的结论遭遇特例,这就是王莽及其建立的新朝。

结交名士,受人尊崇

王莽是西汉末年的外戚,其父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庶弟,王皇后诸兄弟都以外戚封诸侯。王莽早年生活节俭,谨事老母及寡嫂,素以德行著称,伺候病中的伯父王凤更是数月不解衣,后因王凤临终之前推荐,王莽得拜黄门侍郎迁射声校尉,后迁为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等职。

这个早年生活节俭的文人深知招纳名士、结交公卿的重要,周遭人缘颇佳,因揭发外戚定陵侯淳于长之罪,被视为忠良,此后顺利当上大司马。

爵位的尊崇并没有使他居家奢侈,据说他的妻子见客时“衣不曳地”,衣料都是粗布,人人以为奴婢。在汉哀帝时期,他为彰显气节,甚至罢官“杜门自守”又遇其子杀死家奴,王莽不为袒护,命其子自杀谢罪时人以为难得。

势力崛起

汉平帝即位后,王莽复任大司马且总揽朝政。权力缠身的他欲望日盛,为能有机会荣登大宝,他培植党羽,诛杀异己,此后接受安汉公的爵位,加号宰衡。

为了进一步培植力,他指使大臣上书,把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此外他还出钱解救灾民。吏民上书颂其功德者达五十万人,他因此获得“直臣”的美名。

王莽的做法有时候非常拙劣,他的儿子王宇恐日后出事,屡次加以劝谏,王莽从不在乎,他将努力都放在收买人心上,由于笼络了很多渴望发迹的南来北往之人,家中门庭若市。

王宇不愿看到这种虚假的繁荣转眼间成为悲剧,派人在王莽门前洒血迹,王莽恐遭天谴,处事有所收敛,可是洒血的人后来被发现了,被逮捕之后供出王宇,王莽回报儿子一片苦心的是屠刀,王宇及其同党出乎意料地被赐死,他的父亲依然如故。

篡汉称帝

名声的背后掩藏着邪恶,尽管已经成为皇帝的老丈人,但女婿的江山毕竟不是自己的,为扫平夺权的阻碍,王莽毒害平帝,追杀平帝之子,拥立两岁的孺子婴,以摄政名义居天子之位,朝会称“假皇帝”,臣民称“摄皇帝”,改元“居摄”。

当女儿成为寡妇,王莽实现愿望的努力进展顺利。此后他又费了一番周折,为了名正言顺,他买通塞外蛮夷进奉白雉,秘密派人献瑞,伪造符命称“假皇帝应做真天子”,其意路人皆知,只是谁都不敢揭穿,直至他自立为帝,建立新国。

改制革新

称帝后的王莽依符命将其中提到的11人分封,封建中国的官吏中从来不缺乏会办事的人,有炎附势者找到城门令史王兴和卖饼小贩王盛,王莽即拜为大将军。王莽的很多做法过于重视形式,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文人“文过饰非”的毛病。

诸多错误做法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为了缓和矛盾,王莽托古改制颁令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皆不得买卖,凡男丁不满8人而土地超过900亩者分余田于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百亩制授田。

这个有帝王瘾的书生还屡次改变币制,禁止使用五钱,另铸各种各样的货币,甚至把早已失去货币功能的龟、贝拿出来使用,造成农商经济大混乱,其不懂经济而胡乱指挥的状况可见一斑经济才能如此,军事才能亦乏善可陈,王莽强迫个别少数民族统治者更换汉朝封增的印绶,毫无意义地贬各族的王为侯,引起对方强烈不满。

当高句丽、匈奴等族起兵反抗时,王莽派兵远道征伐,加重人民负担。其改制导致声势浩大的赤眉、绿林起义,贵族和豪强也打出反莽旗帜,王莽为此两次派兵讨伐,都遭到大败。

政局摇摇欲坠,绿林军继而分兵进攻,在长安附近掘毁了王莽的祖坟,长安城人民攻入皇宫,败落的王莽在战乱中被杀。

王莽失败的原因

王莽为什么会一错再错?以他的才干、智商而言,这似乎很难理解。事实上,王莽之前的封建中国并非太平盛世,王莽悲惨的命运并非全由己过,地主阶级维护既得利益亦是重要原因。

从某种角度来说,王莽提出的均田制实际上是代表多数农民利益的,这是一种进步的政策,但遗憾的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不是农民,而是各地的诸侯王。

这些诸侯王在民间购买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地主阶级的受到了打击,因此他们必须要推翻王莽政权,随后他们以刘玄等人为领袖,在南阳发动起义,王莽的新朝军队被击败了。

王莽毕竟是书生,如果放弃对迁腐“仁义”的追求,权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可能成为不乏佳绩的开国君主,但沽名钓誉的他不懂得征战与治国,难以有大作为。

王莽处事注重托古而信命,试图通过福瑞实现他篡位的目的,很多举措矫情,有的事情做得令人皱眉。

毒害平帝、追杀刘秀之举超越了起码的人伦规范,还有什么声誉可谈?封建中国的书生眼大肚小,很多政治家只想成为权力的持有者,关键的时候对才情、名声一类的东西是断然放弃的,书生着恋才情、名声的同时,还眼巴巴地看着权力,结果什么都得不到。

费尽苦心的王莽到头来被识破计谋,他的行为和行为之间的矛盾为人们识破其机关提供了解读线素,很多事情都要通过时间来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安禄山受唐玄宗的器重,为什么还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是农民军起义将领陈胜所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朝末年,秦二世实行暴政,逼得百姓没有生路。为了求得一个生路,陈胜,吴广甘冒被杀头风险,选择起兵造反。这话就是鼓舞大家骑兵,不可不谓不大胆。后人想要造反,都会用这句话刺激自己,算是 “壮一下胆”。然而这话对于帝王来说,算是一个“危险

  • 上官婉儿为什么死在了唐玄宗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唐高宗去世以后,大唐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时期武后执掌政权,不仅政治革新频繁,而且男女尊卑顺序也几乎被颠倒。据记载,从武则天执政再到武则天登基,这一时期天下出现了很多女子政治家,而且更有很多女子潮流被兴起,女官更是成为常态。这是一个女人的时代,虽然短暂,但很精彩。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女人脱颖而

  • 雍正死前赐死一人,那么此人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虽说清朝没有真正昏庸的皇帝,但是,终清一朝,论得上明君的,也只有康熙雍正父子二人。尤其是雍正,敢于撼动满清旗人贵族和汉族地主的利益,并直面来自满朝文武的压力。在推行改革上不遗余力,虽然很多举措并未成功,但并不能否认雍正的功绩。可是,就是因为他这一生总是以雷霆手段推行新政,使得满汉地主对他多有不满,在

  • 吕蒙生擒威震三国的关羽后,他回到东吴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吕蒙字子明,是汝南富陂人。少年时,吕蒙跟随姐夫邓当在孙策手下,深得孙策的器重。邓当死后,吕蒙被封为别部司马,接管姐夫的军队。因屡立战功,孙权对吕蒙也很赏识,“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讨伐黄祖的战斗中,黄祖派都督陈就率领水军出战,吕蒙冲在最前面

  • 刘据一门当不了太子,那么当时还有哪些人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晚年多疑猜忌,施政无道。一场巫蛊之乱,太子刘据死了,皇后卫子夫死了,刘据的两个儿子也死了。覆水难收,刘据一门当然当不了太子,更当不了皇帝了。当时还有哪些人选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遍览宗室:宠姬王夫人的孩子齐怀王、李夫人的儿子昌邑王都死的早,是指望不上

  • 丁奉先后侍奉了东吴四君主,晚年时期为何仍然受到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的实力是不可小觑的。曹魏之所以能够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肯定是离不开曹操的唯才是举,当初的曹操发布了求贤令,这让天下的人才纷纷投靠曹魏。正因如此,才奠定了曹魏三国实力最强的根基。曹魏名将众多,无论是武将还是谋士,曹魏都可以说是三国第一。在武将方面,

  • 东晋王朝的第六位帝王晋哀帝司马丕的死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晋哀帝司马丕是东晋王朝的第六位帝王,司马聃驾崩后司马丕在褚太后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司马丕在位时期,权臣桓温掌控了国家大政,东晋内部也是军阀乱战,此时已是国破之象。司马丕本人也如前面几位东晋皇帝一般的短命,政权的频繁交接也是东晋陷入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晋哀帝司马丕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去逝,皇太极逼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以“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拥皇太极嗣汗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四年,皇太极以阿敏弃守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的罪名,将其终身幽禁。五年,莽古尔泰同皇太极发生口角时,竟拔刀相向。皇

  • 解析魏国四聪是指哪些人 他们是否名至实归?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四聪指的是魏国的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在动乱的三国时代,因其“明哲”而被后人景仰。今天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三国时代的魏国四聪,真的是实至名归吗?有几个算是“明哲”的?1、夏侯玄夏侯玄(209年-254年),字太初(一作泰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文学家、官员

  •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为何要对他一忍再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出生于公元前156年,他是西汉时期的第七位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汉武帝十六岁的时候登基为王,他不仅在战略方面有独到的认识和领悟,同时在文学方面也有很大的造诣,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帝王。汉武帝在位期间一直都致力于开拓疆土,在汉武帝的统治下,国土面积也得到了扩张,周围很多邻国都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