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真的比诸葛亮强吗?强在哪些地方?

司马懿真的比诸葛亮强吗?强在哪些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53 更新时间:2023/12/8 22:52:36

三国中最精彩的二人博弈,当属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汉魏之争,他们同为谋士、也是汉魏两国的中流砥柱、股肱之臣。为什么两人的最终结局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拥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策。

《出师表》中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诸葛亮身为汉臣的真实写照。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北伐失败,饮恨五丈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诸葛亮的才能毋庸置疑,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抑或是借东风、空城计,他都将智慧与谋略挥洒得淋漓尽致。可是他的主公刘备,却并非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口中那个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英雄人物。

刘备过于感情用事,为了给关张两位兄弟报仇,非但不听诸葛亮的劝谏,甚至不顾蜀汉的利益,亲率七十万大军讨伐东吴,最终被陆逊火烧连营,病死于白帝城,蜀汉就此开始衰败。我们可以诟病刘备的错误,但是从兄弟情分方面,又无可厚非。

不过演义终归是戏说,蜀汉的失败,不是刘备的感情用事,也不是阿斗的无能。事实上,从隆中对诸葛亮三分天下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失败。诸葛亮弃荆州而择川蜀之地,未免显得太过于小家子气,偏安一隅的思想,也显露出他的政治格局略低。

古人常讲,得中原者得天下,无论诸葛亮把蜀汉经营得多么好,他也不会被天下百姓所认可。翻开历史你会发现,很少有哪个政权可以从偏安一隅之地,最终实现统一天下的例子。或许汉高祖刘邦勉强算一个,出汉中,暗度陈仓,败项羽,最后定鼎天下。

但是你要明白,项羽分封诸侯之后,放弃关中与中原之地,又回到他的彭城(徐州)当西楚霸王去了。试想,项羽若稳居关中或者中原,刘邦敢轻易出兵吗?再者,当时刘邦的对手也只有项羽一个。而蜀汉的对手除了曹魏,还有一个东吴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除此之外,诸葛亮在用人方面也有很大的失误,如果说用马谡守街亭是战略上的失误,那么用关羽守荆州就是政治上的失误了。荆州可掌控南北,进可攻、退可守,如此重要的地方,却交给一个性格上有重大缺陷的关羽来镇守。若不是诸葛亮无人可用,那就是他识人不明。

司马懿同样精于谋略、但不同于诸葛亮的是,司马懿更善于权变,更懂得利用天时和时势。我们就拿《三国演义》来分析,众所周知这三分天下,曹操占的是天时、东吴占的是地利,刘备占的则是人和。毋庸置疑,最终的胜利者一定是曹魏,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古人云:“天不可违,时不可失,势不可逆,善用势者赢天下”。这是古人深信不疑的天道,也可以理解为民心,曹操和司马懿都深谙此道,也懂得如何借势。东吴的地利虽可保一时无忧,但绝非长久之计。那么最靠不住的就是人和,人活一世皆为利来,有利可致人和,无利可致人散,人心思变就会产生动摇,所以三国中最先被消灭的就是蜀汉。

曹魏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中原,前文已经提及,得中原者得天下,那时的东汉已经形同虚设,灭亡是迟早的事情,曹魏取代东汉亦被天下百姓所接受,这就是正统。那么天下人在无形之间就会把蜀汉和东吴视为天下一统的障碍,所谓民心所向,即是如此吧。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后人常诟病司马氏篡夺了曹魏的政权,但是曹魏何尝不是篡夺了东汉的江山?如果要怪只能怪曹操的子孙不争气,兴衰更替、强者取代弱者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其实罗贯中赞美诸葛亮,就像司马迁歌颂项羽一样,都参杂着个人的喜好与感情,就算失败也要败得伟大、败得悲壮。#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的窦漪房得到过盛宠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美人心计》让我们看到了汉文帝刘恒与窦皇后窦漪房的爱情,两人情比金坚,携手度过了一道道难关。刘恒对窦漪房也从最初的猜忌到后来全然信赖,完全没有因为后来自己做了皇帝就对窦漪房变心。而剧中的慎儿的出现,成了刘恒和窦漪房能和和美美过一生的最大的绊脚石,心狠手辣甚至害死了雪鸢。同样这个人物也让人有一丝怜惜,

  • 汉文帝宠爱慎夫人,为什么没有立她为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以前是封建帝制,皇权高度集中,为争夺皇位兄弟反目成仇的不在少数,不止前朝波涛汹涌,后宫也是暗流涌动,稍不留神就被人算计。作为执掌后宫的女人,同时又代表了皇家的颜面,皇后的人选自是重中之重。提起后宫的女人,武则天、慈禧等便不自觉地浮入脑海,在当时那个情况下,也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了。还有一个执掌政权的

  • 自立为帝的王莽,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中国的文人难以成就帝业,或因政治道德理想过于超前;或因处于社会中级而缺乏号召力和决断力;或因勇气不足以实践。总之,书生总是帝王的附属,这两个词似乎永远找不到交点。古时候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当然,亦有隐逸的高人不愿陷于流俗,乐得吟哦诗歌,钓鱼野炊,感受梅妻鹤子的快乐。历史发展到西汉末年时,经

  • 安禄山受唐玄宗的器重,为什么还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是农民军起义将领陈胜所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朝末年,秦二世实行暴政,逼得百姓没有生路。为了求得一个生路,陈胜,吴广甘冒被杀头风险,选择起兵造反。这话就是鼓舞大家骑兵,不可不谓不大胆。后人想要造反,都会用这句话刺激自己,算是 “壮一下胆”。然而这话对于帝王来说,算是一个“危险

  • 上官婉儿为什么死在了唐玄宗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唐高宗去世以后,大唐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时期武后执掌政权,不仅政治革新频繁,而且男女尊卑顺序也几乎被颠倒。据记载,从武则天执政再到武则天登基,这一时期天下出现了很多女子政治家,而且更有很多女子潮流被兴起,女官更是成为常态。这是一个女人的时代,虽然短暂,但很精彩。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女人脱颖而

  • 雍正死前赐死一人,那么此人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虽说清朝没有真正昏庸的皇帝,但是,终清一朝,论得上明君的,也只有康熙雍正父子二人。尤其是雍正,敢于撼动满清旗人贵族和汉族地主的利益,并直面来自满朝文武的压力。在推行改革上不遗余力,虽然很多举措并未成功,但并不能否认雍正的功绩。可是,就是因为他这一生总是以雷霆手段推行新政,使得满汉地主对他多有不满,在

  • 吕蒙生擒威震三国的关羽后,他回到东吴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吕蒙字子明,是汝南富陂人。少年时,吕蒙跟随姐夫邓当在孙策手下,深得孙策的器重。邓当死后,吕蒙被封为别部司马,接管姐夫的军队。因屡立战功,孙权对吕蒙也很赏识,“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讨伐黄祖的战斗中,黄祖派都督陈就率领水军出战,吕蒙冲在最前面

  • 刘据一门当不了太子,那么当时还有哪些人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晚年多疑猜忌,施政无道。一场巫蛊之乱,太子刘据死了,皇后卫子夫死了,刘据的两个儿子也死了。覆水难收,刘据一门当然当不了太子,更当不了皇帝了。当时还有哪些人选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遍览宗室:宠姬王夫人的孩子齐怀王、李夫人的儿子昌邑王都死的早,是指望不上

  • 丁奉先后侍奉了东吴四君主,晚年时期为何仍然受到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的实力是不可小觑的。曹魏之所以能够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肯定是离不开曹操的唯才是举,当初的曹操发布了求贤令,这让天下的人才纷纷投靠曹魏。正因如此,才奠定了曹魏三国实力最强的根基。曹魏名将众多,无论是武将还是谋士,曹魏都可以说是三国第一。在武将方面,

  • 东晋王朝的第六位帝王晋哀帝司马丕的死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晋哀帝司马丕是东晋王朝的第六位帝王,司马聃驾崩后司马丕在褚太后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司马丕在位时期,权臣桓温掌控了国家大政,东晋内部也是军阀乱战,此时已是国破之象。司马丕本人也如前面几位东晋皇帝一般的短命,政权的频繁交接也是东晋陷入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晋哀帝司马丕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