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57 更新时间:2024/1/15 11:36:18

刘禅人称刘阿斗,他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能力很差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刘阿斗兄应该是三国时期最被低估的帝王。刘禅统治蜀汉长达41年,虽然一开始有诸葛亮辅政,但是诸葛亮去世之后,整个蜀汉帝国就进入了刘禅时代,由我们的阿斗兄乾纲独断。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蜀汉帝国政治平稳,内部几乎没有动乱,政局极为稳定,政变和弑君之类的行为,根本没有,比起他东方和北方的两个邻居来说,强的不止一星半点,这难道不是刘阿斗作为君主能力的体现吗?

所以应该说后主刘禅是一个有一定能力的皇帝。其实在国之栋梁诸葛亮去世前后,刘禅就已经展现出了他杀伐果断的王者之风,刘阿斗用杀戮向世人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首先说一说最著名的杨仪

这个人是诸葛亮的长史,相当于诸葛丞相的幕僚长。诸葛亮还是比较欣赏这个人的,但是杨仪和首席大将魏延的关系极为糟糕,但是魏延作为一个武将,而杨仪是个文人,打起嘴上官司来魏延自然不是杨仪的对手。

但是魏延也不是一个愿意吃亏的人,嘴上说不过你,咱们可以动刀,没想到魏延大将军一抽刀,刚刚嘴上滔滔不绝diss魏延的杨仪瞬间就怂了,眼睛里两行不明液体滚滚落下。怂,真的怂。有了这样的过节,两个人的关系怎么可能处得好。

这两人关系很僵,诸葛亮完全知情,可是不知怎么的,诸葛亮在临终前对前线军事的安排竟然是让杨仪领兵,非但不让军事经验最丰富的大将魏延领兵反而让他断后。这根本不是化解矛盾的操作,反而激化了这两个人的矛盾。

魏延不相信这是诸葛亮的安排,认为是小心眼的杨仪的打击报复。这次两人可不打口水仗了,直接开干,最终魏延死亡,杨仪获胜。消灭了魏延之后,杨仪飘了,他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为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接班人,可事实上,诸葛亮安排的那个人却是蒋琬,根本没他什么事。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杨仪心中不爽,他需要发泄,可是他犯了一个和毕福剑一样的错误,找了一个不靠谱的朋友发泄。他对着另外一位蜀汉大臣费祎说,要是老子当年带着部队去了曹魏,会如何如何,怎么会落到现在这幅田地?

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费祎一听这话还了得,连忙向后主汇报,这可是妥妥的有造反的倾向啊,二话不说立即举报,既能洗脱自己的干系,同时还能在领导面前打造爱国人设,这个爱国小生意的算盘打的噼啪响。

对于杨仪的抱怨之词,刘阿斗还是比较宽容的,没有像其他君主那样直接处死他,反而仅仅是流放给了他一条生路。但是没想到杨仪是个钻牛角尖的人,想不通竟然自杀了。

另一个被刘阿斗祭刀的大臣叫做刘琰,他的死亡原因竟然是爱吃醋,吃醋吃到刘阿斗的头上了。

刘备去世后,他被封为车骑将军,是蜀汉帝国的高层人物,照理说对于刘阿斗应该是感恩戴德。一开始确实是这样,但是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了一次夜不归宿事件之后。

刘琰的夫人长得像柳岩似的,很漂亮,还和柳岩一样,特别能说会道,很会讨人欢心。建兴12年,刘琰的妻子胡氏。到皇宫里,向太后祝贺新春。年轻的太后守寡之后非常的寂寞,有时也需要找几个女伴聊聊天,排解一下生活中的空虚,年轻漂亮能言会道的胡氏是最佳的人选,于是就被太后留了下来,连续几天没有出宫。

可是刘琰心中就不淡定了,夫人在宫中呆了一个多月,是不是被皇帝看上了,自己头顶上的青草地是不是到了需要灌溉的时候了?这哥们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不对劲,等夫人回来后,一个劲地逼问胡氏。

这种根本不存在的事情,你让胡氏怎么回答,更何况这事情牵扯到了皇帝,这事情就太大了,胡氏不可能乱认。直男癌发作的刘琰,直接把老婆一顿暴揍还给休了。既然如此,大家都撕破脸了,胡氏也索性来了一招绝的,举报自己的前夫哥污蔑大汉皇帝陛下。

这事情,可算是恶心坏了刘阿斗。这是在嘲讽刘禅的审美吗?作为大汉帝国的天子,他什么样的女人没有非要去搞一个大臣家的妻子?有这个必要吗?更何况两人的年龄也不匹配,阿斗兄,风华正茂,而胡氏早已是半老徐娘,阅女无数的额头能看上她,这怎么可能?

面对这种污蔑刘阿斗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杀,杀了刘琰,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所以咱们这为车骑将军大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因为并不存在的争风吃醋而死翘翘了。

另外一位死亡的大臣叫做李邈,他的死也有自找的成分在其中。

李邈,原本和诸葛亮的关系还不错,但是在处理马谡的问题上,他和诸葛亮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尽管诸葛亮也特别看重小马哥的才华,但是不斩不足不以定军心,平民愤,所以才决定挥泪斩马谡。

但是李邈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向诸葛亮求情,结果自然是被诸葛亮拒绝,而且还被诸葛亮送回了四川,从此在他的心里诸葛亮就成了他的仇人。

当诸葛亮星落五丈原之时,整个蜀汉帝国上到皇帝下到老百姓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没想到这个老兄竟然不合时宜的上了一道奏表,宣称诸葛亮是权臣,要求皇帝处理大奸似忠的诸葛亮。刘禅看了他的奏章,大怒,我看要处里的人是你!

虽然诸葛亮在世时,刘禅是个挂名的皇帝,但是刘禅知道诸葛亮不是曹操,也不是王莽,他是大汉朝的周公,没有私心。所以刘禅对于诸葛亮是非常敬重的。在此时此刻诸葛亮尸骨未寒,这位李仁兄就跳出来弹劾诸葛亮,而且还是在孔明的葬礼上搞出这一出,怎么能不让刘禅火冒三丈呢?

再者整个朝堂之上几乎都是诸葛亮留下的老班底,面对对诸葛亮的诋毁,他们怎么可能不群起而攻之呢?所以哪怕就是为了维持朝堂上的稳定,这个李邈也必须得死。所以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刘阿斗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大胖子毫不犹豫的宰了这个乱说话的大臣。

从刘阿斗杀两个大臣,流放一个大臣的举动来看,蜀汉后主刘禅还是一个比较合格的皇帝。流放大嘴怪杨仪是为了维护朝廷上一把手蒋琬的尊严,维护其作为诸葛亮签订接班人的合法性。杀了刘琰是为了维护皇帝的脸面,同时在群臣中树立皇帝的威信。

至于最后那位李老兄之死,一方面维护了诸葛亮的尊严,同时另一方面安定了整个朝堂上下诸葛亮留下的班底的人心。如果一旦此时,刘禅的态度暧昧不明,极有可能在群虫中留下这样的印象,那就是刘阿斗准备清算诸葛亮,那么诸葛亮留下了那些重臣们,势必会为了自己的前途与小命拼死抗争,到时候皇位上坐着的是谁还不清楚呢。

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刘禅对几位大臣的处置非常的得当,非常的及时,稳定的局面收拢了人心,为后诸葛亮时代的顺利平稳过渡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秀废除郭圣通,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刘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刘秀建立了东汉,据史料记载,刘秀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将东汉治理的仅仅有条。在刘秀的一生中,做出了许多大事,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刘秀废除皇后这件事情。哪怕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中,废除皇后这种事情也是很少见的。尤其是开国皇帝,废除皇后的更是寥寥无几。所谓“糟糠之妻不可弃”。

  • 赵光义为什么射杀了花蕊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965年,赵宋灭后蜀。奉命清点孟昶御用之物的侍卫,带回一把夜壶,对赵匡胤说:“陛下,此溺器太过贵重,臣等不敢擅自做主!”赵匡胤大怒道:“谁让你们带此污秽不详之物回来?砸了,赶紧与朕砸了!”因此溺器乃七宝装成,精美无比,侍卫们非常心疼地将其砸碎。赵匡胤见状,不禁说道:“溺器尚且用七宝装成,可以想见食器

  • 他预言刘备汉中之战会获胜,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大战在即,为安民心,古代战争,很多主帅在大战前总喜欢请相士帮忙占卜问卦,了解战事吉凶!三国时代诸葛亮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刘备出征前,在大家印象中,应该会去询问诸葛亮;但三国时期奇人异士多不胜数,会占卜之学的可不只有诸葛亮,在发起汉中之战前夕,面对强大的曹军,刘备就特别跑去问了一个人,这人名叫周群。周

  • 司马懿真的比诸葛亮强吗?强在哪些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最精彩的二人博弈,当属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汉魏之争,他们同为谋士、也是汉魏两国的中流砥柱、股肱之臣。为什么两人的最终结局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拥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策。《出师表》中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诸葛亮身为汉臣的真实写照。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 揭秘:历史上的窦漪房得到过盛宠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美人心计》让我们看到了汉文帝刘恒与窦皇后窦漪房的爱情,两人情比金坚,携手度过了一道道难关。刘恒对窦漪房也从最初的猜忌到后来全然信赖,完全没有因为后来自己做了皇帝就对窦漪房变心。而剧中的慎儿的出现,成了刘恒和窦漪房能和和美美过一生的最大的绊脚石,心狠手辣甚至害死了雪鸢。同样这个人物也让人有一丝怜惜,

  • 汉文帝宠爱慎夫人,为什么没有立她为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以前是封建帝制,皇权高度集中,为争夺皇位兄弟反目成仇的不在少数,不止前朝波涛汹涌,后宫也是暗流涌动,稍不留神就被人算计。作为执掌后宫的女人,同时又代表了皇家的颜面,皇后的人选自是重中之重。提起后宫的女人,武则天、慈禧等便不自觉地浮入脑海,在当时那个情况下,也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了。还有一个执掌政权的

  • 自立为帝的王莽,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中国的文人难以成就帝业,或因政治道德理想过于超前;或因处于社会中级而缺乏号召力和决断力;或因勇气不足以实践。总之,书生总是帝王的附属,这两个词似乎永远找不到交点。古时候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当然,亦有隐逸的高人不愿陷于流俗,乐得吟哦诗歌,钓鱼野炊,感受梅妻鹤子的快乐。历史发展到西汉末年时,经

  • 安禄山受唐玄宗的器重,为什么还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是农民军起义将领陈胜所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朝末年,秦二世实行暴政,逼得百姓没有生路。为了求得一个生路,陈胜,吴广甘冒被杀头风险,选择起兵造反。这话就是鼓舞大家骑兵,不可不谓不大胆。后人想要造反,都会用这句话刺激自己,算是 “壮一下胆”。然而这话对于帝王来说,算是一个“危险

  • 上官婉儿为什么死在了唐玄宗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唐高宗去世以后,大唐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时期武后执掌政权,不仅政治革新频繁,而且男女尊卑顺序也几乎被颠倒。据记载,从武则天执政再到武则天登基,这一时期天下出现了很多女子政治家,而且更有很多女子潮流被兴起,女官更是成为常态。这是一个女人的时代,虽然短暂,但很精彩。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女人脱颖而

  • 雍正死前赐死一人,那么此人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虽说清朝没有真正昏庸的皇帝,但是,终清一朝,论得上明君的,也只有康熙雍正父子二人。尤其是雍正,敢于撼动满清旗人贵族和汉族地主的利益,并直面来自满朝文武的压力。在推行改革上不遗余力,虽然很多举措并未成功,但并不能否认雍正的功绩。可是,就是因为他这一生总是以雷霆手段推行新政,使得满汉地主对他多有不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