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作为藩王为何会以“清君侧”之名来起兵?原因是什么

朱棣作为藩王为何会以“清君侧”之名来起兵?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68 更新时间:2024/1/13 11:11:2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作为藩王为何会以“清君侧”之名来起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边疆要冲之地,屏藩一方。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崩仅仅一年后,明朝就发生了宗室内乱。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在北平起兵,发动“靖难之役”,最终夺取了建文帝的江山。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战争爆发之前,朱棣之所以能够以藩王的身份逃出建文帝的杀手,和一个人关系很大,此人名叫张信,在靖难之役爆发之前,张信乘坐一辆女人的车偷偷溜进燕王府,改变了朱棣和明朝的命运。

众所周知,燕王朱棣是以“清君侧”之名来起兵的,朱棣作为藩王,为何要对皇帝身边的大臣不满意,还要发动清君侧呢?他要清除的到底是谁呢?朱棣所恨之人有两个,第一人是齐泰,时任兵部尚书;第二人是黄子澄,时任翰林学士,是建文帝的核心幕僚。建文帝即位之初,齐泰和黄子澄二人就怂恿建文帝削藩,并且以雷霆之势连续削掉了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等五个藩王。其中,周王被贬为庶人,湘王被逼自焚。朱棣身为燕王,同时也是建文帝的叔叔,在当时势力很大,迟早难逃厄运,因此朱棣才起兵自保。朱棣起兵的理由就是:齐泰、黄子澄“离间皇室骨肉”。

在这场叔侄之争的前期,双方在没有挑明之前,可谓暗潮运动。最初,建文帝对朱棣心怀仁慈,朱棣派三个儿子到南京祭祀朱元璋,建文帝并没有趁机扣押他们。而朱棣却早已在秘密锻造兵器,囤积粮草,为了让建文帝放松警惕,朱棣一直在装病。直到建文元年六月,朱棣派燕王府长史葛诚到南京,葛诚向建文帝告密,说朱棣早有不臣之心,一直装病欺瞒建文帝。建文帝听完大惊,连忙找齐泰等人商议对策。

兵部尚书齐泰经过慎重研究,打算秘密逮捕朱棣。齐泰连续下了多道命令,调动三组人马秘密行事:

第一组,让北平的官员谢贵、张昺二人密切注视朱棣一切动向,必要时一举将朱棣拿下。

第二组,让燕王府里的葛诚、卢振二人作为谢贵、张昺的内应,随时向外传递燕王府的消息。

第三组,让北平指挥使张信设计逮捕燕王。张信和朱棣是昔日的战友,因此让张信下手,不会引起朱棣的怀疑。

齐泰认为自己三组人马一起行动,必能将朱棣活捉。但万万没想到,自己百密一疏,张信最终选择了朱棣的一边。张信曾追随徐达、朱棣等人北伐蒙古,后来又担任北平都指挥使,和朱棣关系亲密。张信接到建文帝密旨(让他秘密逮捕朱棣)时,十分犹豫,他的母亲看儿子脸色不好,便仔细询问。张信把实情告诉母亲,母亲连忙对张信说:“万万不可逮捕朱棣,你的父亲早就说过燕王有王气。你如果和燕王为敌,咱们全家都将灭族。”对此,《明史·张信传》云:

信忧惧不知所为。母怪问之,信以告。母大惊曰:“不可。汝父每言王气在燕。汝无妄举,灭家族。”

张信听了母亲的话后,选择向朱棣告密。但是朱棣称病在家,概不见客。张信连续拜访了几次燕王府,连朱棣的影子都没见到,因为此时张信没有取得朱棣的新人,朱棣根本不想见他。张信知道形势危急,如果不立即通知朱棣,朱棣将会面临杀身之祸。张信左思右想,最终也顾不得所谓的男人尊严,他坐在一辆女人的车里,偷偷溜进燕王府,直接来到朱棣的卧室门口,这才见到了朱棣。《明史纪事本末》称:

(张信)乃往燕邸请见,不得入,乘妇人车,径直门求见,乃召入,拜于床下。

张信见到朱棣后,把建文帝派自己秘密逮捕朱棣的圣旨如实相告。朱棣十分感动,下床拜谢张信说:“你真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于是,朱棣设计诱骗谢贵、张昺等人到府上,杀死他们后,开始誓师大会,以讨伐齐泰、黄子澄的名义发动靖难,起兵南下,靖难之役从此爆发。三年半后,朱棣成功打败建文帝,登上了皇位,史称明成祖。

朱棣和建文帝的较量中,朱棣有很多幸运的地方。其中,张信的报信十分重要,此举让朱棣变被动为主动。正是张信坐在女人的车进入燕王府,成功地改变了朱棣的命运,也改变了明朝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面对夏侯惇的斩杀,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面对夏侯惇的斩杀,会是什么结局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安全逃离曹操的地盘,并不是完全靠武艺杀出来的,如果武艺高强就能杀出五关,那关羽,张飞两人完全可以杀回五关,取了曹操的性命,刘备轻松就能平定天下。关羽能够杀出来,得益于曹操没有下令追杀关

  • 才高八斗、深得汉文帝赞许的贾谊,为何最终会抑郁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贾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贾谊是汉文帝时期最富才华的政论家,高祖七年(前200年)生于洛阳。文帝元年,受廷尉吴公举荐,召为博士。其才识深得文帝赞许,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但没过多久,因朝廷重臣联合上书,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

  • 康熙帝生前最器重和看好的十四阿哥胤禵为何没斗过胤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胤禵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康熙帝在位后期时发生的“九子夺嫡”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夺权事件之一,能够与之齐名的恐怕就只有唐太宗玄武门兵变等少数事件。在长达这场长达十四年的夺权斗争中,四阿哥胤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了后来勤于政事的雍正皇帝。不过,其实康熙帝生前最器重

  • 张释之担任谒者仆射期间,为什么组着汉文帝对一名小吏的提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释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张释之是西汉文帝时人,他以秉公执法、直言进谏而千古留名。在他担任谒者仆射(官名,谒者的长官,属郎中令,秩为比千石。主要负责朝廷礼仪与传达使命。)期间,曾阻止文帝对一位业务精熟小吏的提拔重用,这是为什么呢?〈一〉有一天,张释之跟随文帝巡游

  • 汉初名臣袁盎,他一生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袁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袁盎是西汉初期的名臣,他在历史上毁誉参半,誉之者称之为“无双国士”,毁之者骂他是“卑鄙小人”,孰是孰非,一时难有定论,但大家都认可,袁盎有一个非常好的人缘。其实我觉得,袁盎并非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理想,他的奋斗目标,

  • 荀彧作为曹操的谋士都有哪些贡献?最后又为何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荀彧作为曹操的谋士都有哪些贡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谋士,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

  • 张武随着代王刘恒进京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张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文帝刘恒在代国时,最倚重的大臣是郎中令张武和中尉宋昌。王国的郎中令,就是王爷的贴身侍卫长。郎中令张武是一个谨慎的人,在朝廷大臣派人迎立刘恒入京继承皇位时,他和大多数臣属意见一致:称病不去。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阴谋,周勃、陈平等大臣都是刘

  • 宋昌的一生最大的功劳是什么?他为什么主张代王进京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宋昌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宋昌,是被项羽谋杀的卿子冠军宋义之孙。反秦战争时,他以家吏身份跟随刘邦起兵山东。他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时期的战斗经历,史无记载,但可以肯定,一定是战功卓著。在刘邦、项羽荥阳鏖战之时,宋昌就被任命为都尉,并且有了食邑——这是高级爵位才有

  • 导致嵇康双重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嵇康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也是近年来学界的热点研究对象。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他呈现给世人的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一是谦谦君子,儒雅风流;二是反抗者,傲世不羁。嵇康的双重性格是时代的产物,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身处动荡不安的三国时期,嵇康经历了什么?导致他双重性格的原因又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人称刘阿斗,他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能力很差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阿斗兄应该是三国时期最被低估的帝王。刘禅统治蜀汉长达41年,虽然一开始有诸葛亮辅政,但是诸葛亮去世之后,整个蜀汉帝国就进入了刘禅时代,由我们的阿斗兄乾纲独断。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蜀汉帝国政治平稳,内部几乎没